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能源審計師>

建築節能與工程造價管理分析

能源審計師 閱讀(3.03W)

節能建築的工程建造成本雖然比普通建築工程的建造成本高5至7個百分點,但節能帶來的長遠經濟效益,卻遠遠超過增加的造價。節能建築不僅將改變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還將長期性地節約居住者和開發者的使用成本,對人的健康的意義遠遠大於經濟意義。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建築節能與工程造價管理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建築節能與工程造價管理分析

  1.我國建築節能現狀

當前,我國民用建築中,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較多,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較少,建築節能現行法規標準偏重於建築節能設計、施工。由於建築能源的消費是建築最大的運營支出專案之一,同時也是最難以估算的。日益上漲難以估算的建築能源成本將使企業在運營發展、管理預算和資本增值計劃上遭遇極大的挑戰,節能對於客戶正常的商業運作至關重要。根據合理用能的思想,需改變過去單純以增加資源供給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將提高需求方面能源利用率,以引領建築節能的方向。基於資源緊張、環境承載力薄弱的國情和受認識、體制、機制和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影響,全國95%以上的既有建築未進行節能設計,屬於高能耗建築,僅住宅及公共建築的供暖空調能耗就佔全國全年總用電量的近30%,在冬夏季節供熱和空調使用高峰期,其用電量更高達42%左右。由於大氣環境的破壞,近幾年,隨著夏季高溫季節及冬季嚴寒等惡劣天氣的不斷增多,如不改變現有建築能耗狀況,全國需電量將在現有基礎上持續上漲。

  2.建築節能的當務之急

從我國建築節能的實踐來看,建築節能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建築本體的節能,主要有建築物圍護結構的保溫□熱,二是建築物內主要用能裝置的節能。用能裝置是節能的重點,依次是暖通空調、照明及熱水供應。通過有針對性的應用能源管理,能夠創造能源使用者、建築節能服務公司、政府多贏的機會,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雙贏。

2.1制定基本政策,夯實建築節能基礎

要加大國家建築節能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和評價標準,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為建築節能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全面掌握我國建築能耗實際狀況,做好建築能耗統計、監測、考核工作,住建部組織起草了《建築能耗和節能資訊統計體系實施方案》、《建築節能監測體系實施方案》、《建築節能考核體系實施方案》,修訂了《民用建築能耗和節能資訊統計報表制度》,為建築節能工作在我國的全面展開和高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研究激勵政策,助推建築節能發展

建築節能歸根到底還是要通過經濟利益驅動才會有持久的發展動力。國家應在涉及建築節能的新技術、新建材的研究和推廣,在創新投融資體制、設立建築節能專項應用和獎勵資金、建立和完善建築節能的經濟和稅收激勵政策方面積極應對,如減少土地出讓金收益、加大科研投入、減少營業稅等;強制實行供熱體制改革,使居住及公共建築集中採暖按熱表計量收費方式在各大中城市普遍推行,在小城市試點;鼓勵採用蓄冷、蓄熱空調及冷熱電聯供技術,中央空調系統採用風機水泵變頻調速技術;加快節能門窗、新型牆體材料、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築物的利用。

2.3強化系統管理,為建築節能提供保證

建設專案全壽命歷經立項、建造、使用等不同階段,過程漫長,涉及到建設單位、業主等多方利益,建造、使用成本控制涉及面廣,單靠個人或企業難以調控。尤其對於公共建築來說,業主、使用者、執行者之間相互分離,建設業主一般只關注專案的建造成本控制,忽視高能耗建築給業主和社會帶來的高額費用;物業管理公司絕不允許使用中的節能措施影響客戶生意,而使用者的節能只能是一種被動的使用成本控制、根本達不到全面節能、節約國家資源的目的。因此,要扭轉只重視建造成本控制,輕視使用成本控制的狀況,推行節能建築、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進行工程專案全過程成本控制,要依靠政府部門的行政行為,全面立法,出臺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確立合理的設計規範,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將建設專案的使用成本控制工作強制實施於專案的決策、建造、實施及使用的每個階段。

2.4加強科技創新,促進建築節能產業提速

建築技術和建築產品的發展都與建築節能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建築節能產業方面,不僅要圍繞建築圍護系統以及空調、照明等裝置系統開展節能,還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以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為重點,加強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在建築領域的應用研究與推廣,開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創新,實現建築的可持續發展。

  3.建築節能與建築造價

3.1“全過程成本”的節能建築造價管理思想

建築工程“全過程成本”是指建築物的一次性建造成本和整個使用(正常使用壽命)期內的消耗、維護執行(即使用)成本兩部分的費用總和。當前我國在工程建設領域中全面實施了嚴格的造價控制,即從建設專案的立項直至專案達產投入使用,在各個階段設立了不同的造價控制標準和方法,對控制建設專案的建造成本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對建設專案的使用成本的認識、控制方面力度不夠,造成我國目前有430億餘平方米的既有建築基本上是不節能的。資料顯示,我國北方採暖地區每平方米建築消耗22.4公斤的標準煤,是目前德國的2.5倍,由此造成的使用成本的高企和巨大的資源浪費可窺斑見豹。因此工程造價管理必須扭轉當前僅重視建造成本控制、輕視使用成本控制的.狀況,要建立全面工程造價節能減排的監管體系。

3.2節能投資的經濟效益分析

採取建築節能措施會導致建築造價的上升,一般而言,新建節能建築的造價要比非節能的同類建築的建造成本增加10%左右,節能投資(為節能而增加的工程造價)主要花費在建築物的屋頂、外牆、外窗三大部位。研究表明,六層框架建築是節能建築與傳統建築土建造價的分水嶺,節能建築超過六層以後,建築成本不斷下降,價格優勢突顯;從總體來看,節能在材料和施工上增加的絕對費用以及在整個工程造價中增加的比重不高,具體表現如下:①在圍護系統方面,外牆若採用多孔粘土磚加保溫砂漿的構造,每平方米牆面節能投資約為15元;如採用水泥聚苯板做外牆外保溫,每平方米建築造價增加約60元,節能投資佔工程土建造價的8.7%至10%,投資回收年限約6至9年;如採用纖維增強聚苯板做外牆外保溫,每平方米建築造價增加約50元,節能投資佔工程土建造價的7.4% 至9.6%,投資回收期約為5.6至7年。②外窗實施節能65%設計標準,以塑鋼雙玻窗取代塑鋼單玻窗後,每平方米建築造價增加約50元,節能投資佔工程土建造價的8.0%至9.6%。採用奈米透明□熱塗料玻璃,在夏季,能抑制65%太陽能輻射不進入室內,並能保證透光率達到70%,能使室內溫度低於室外溫度4℃至7℃,夏季空調可節電20%至30%左右;冬季□熱塗膜的特殊金屬膜可使室內的暖氣(遠紅外線)約90%不外流,平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每年可節約20公斤至40公斤標準煤。③在牆體工程上,採用加氣砼砌塊自重減輕,房屋的整個承重體系發生變化,結構件的截面和配筋變小,基礎的埋深變淺,並且因牆體表面較粘土標準磚平整,可減少抹灰厚度及建築物自重,牆體造價不增反減,且使承重結構體系的工程造價得以節省。④在屋面工程中,採用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水泥聚苯板等新型保溫□熱材料取代傳統的砼架空□熱板後,每平方米建築造價提高約8元至10元,節能投資佔工程土建造價的1.5%至2.0%左右。⑤供熱採暖方面,在建築物圍護系統節能方面增加費用的同時,供熱採暖系統方面會減少費用。根據試點工程的設計計算,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在圍護系統方面造價增加了50元,是土建造價的5%;在供熱採暖方面造價減少了40元,是採暖系統造價的18%。抵消後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造價只增加約10元左右,節能投資佔工程土建造價的1%。⑥採用生態節能建築技術,每平方米造價比一般高檔住宅增加600元至800元,但建築在製冷、採暖等方面的運營費用可減少約30%,同時建築舒適度和整體質量也明顯提升。以地源熱泵系統為例,它將中央空調系統、地板採暖和生活熱水三種功能融為一體,使用免費的可再生能源向住戶提供20℃至26℃的室內恆溫,且兼有24小時的生活熱水供應。安裝中央淨水系統,每平方米建築增加成本不超過20元,但就飲用費來看,直飲水比桶裝淨水每噸要節省100餘元。

3.3工程造價管理應對建築節能的改革

建築工程離不開工程造價控制,建設節能型建築更需要對節能投資及工程建造成本、使用成本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實施改革:①要樹立“全過程成本”的節能建築造價管理思想。節能建築的成本有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兩部分,從其主體來看涉及建設方、施工方和使用方,從其全壽命來看分建造期和使用期兩個階段;從其內容來看涉及到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境質量、智慧化技術等;從其專業來看涉及到更復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裝置、新工藝,節能建築涉及的投資資金更大。單純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或預結算編制、審查式的、僅偏重工程建造成本的造價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節能建築的要求,必須開拓思路,樹立“全過程成本”管理意識,緊跟行業新技術,及時反饋行業變化,為建設提供工程造價全面透明、完整、高效、準確的資訊服務,是進行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改革的當務之急。②要建立主動控制、動態管理的造價管理體系。在貫徹“全過程成本”工程造價控制的原則下,要大力改革節能建築的工程造價內容組成,豐富和完善節能建築建設需要的投資估算、概算定額、預結算定額、費用定額等,建立適應節能建築工程造價經濟核算、費用管理的計價體系。要選定適合當地建築節能的、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和新材料加以推廣和應用,為節能建築構建節能工程造價的全面、動態、合理的技術和經濟體系,為建築市場提供工程造價核算的法律依據。③要提高節能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在造價管理工作中要提高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為節能建築各主體,如設計、施工、監理、造價、節能材料供應商等建立節能建築全面工程造價資訊監管和互動平臺,變事後監管為事前控制;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資訊優勢,建立節能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推介平臺,推廣國家建築節能政策和方法,變靜態管理為動態控制;根據節能減排的要求完善適合當地節能建築工程技術經濟體系,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為節能建築的建設提供全面工程造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