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執業醫師>

2016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精神病學概論

執業醫師 閱讀(5.42K)

精神病學是現代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礙的病因、發病機理、病象和臨床規律以及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有關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帶來的詳細內容,歡迎參考檢視。

2016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精神病學概論

  症狀學

一、概述

精神活動是大腦生理功能的具體表現,當大腦功能出現異常時,臨床表現為異常的精神活動,精神症狀是異常的精神活動,但異常的精神活動不完全等於精神症狀。

精神症狀的表現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⑴個體因素 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軀體狀況以及人格特徵均可使某一症狀表現有不典型之處;

環境因素 如個人的生活經歷、目前的社會地位、文化背景等都可能影響病人的症狀表現。

  起源

人們對精神現象的認識,時常決定並影響著人們對精神障礙的態度、觀點和方法。精神病學的發展過程既反映人對精神障礙及其規律的認識過程,也反映出人類從糾正並扭轉對精神障礙的歧視、偏見中取得進展的歷程。

在各種民族不同時代的文化醫學典籍中,無不記載有精神障礙的病象及其診治方法,和人們對這些現象的觀點。但在漫長的科學文化落後歷史時期,精神障礙被視為荒誕莫測的古怪現象,而患者則被看作是魔鬼纏身,並受到虐待或殘害。

物質文明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人們對精神障礙態度的轉變。18世紀法國大革命後,皮內爾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鎖和以人道主義態度對待精神病人,從而寫下精神病學觀念史中劃時代的一頁。並且引領精神病學進入了醫學科學的門檻。

  精神藥物

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精神藥物廣泛應用於精神病學領域,精神藥理學的和其他腦科學隨之發展起來,促進了當代精神病學的飛躍進展。人們已總結出許多治療精神障礙的有效措施。例如,各類精神藥物治療,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或消除精神障礙的症狀,因而有助於心理治療、工娛治療和社會性治療的進行。

隨著醫療方法的革新,改變了精神病院的氣氛,使關閉的看守性管理一變而為開放性管理,徹底解除對病人身體的約束,有利於病人的康復。

與此同時,精神障礙的診斷技術也有了進展。腦電圖、腦電位分佈圖、腦誘發電位腦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器及腦磁共振技術的應用,有助於對某些病症進行客觀檢驗。而許多心理測查、人格測查和智慧測查方法,更有助於精神障礙的心理診斷技術的'開展。精神病流行學和社會精神病學的普及,從巨集觀上探討了精神病障礙的病因,社會性治療和康復措施也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精神障礙治療

精神障礙的治療通常採用綜合性措施,例如各種精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工療和社會康復治療等。在醫療觀點上,針對不同流派的治療觀點,採取務實的兼收幷蓄的態度。在實施治療中,一般採取由精神科醫生、護士、社工員、工療員、心理員組成的治療小組協同工作

精神障礙的社群治療,目前已獲得廣泛的重視與關注。社群醫療可以較小的人力和物力,對為數眾多的精神障礙者進行預防和治療康復,這表明當代醫學發展已達到醫療與公共衛生相結合階段。社群精神衛生的實踐,須得到公眾的同情與支援,同樣須協同社會力量建立醫療設施,既定的醫療目標有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