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聽力>

提高記憶容量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方法

英語聽力 閱讀(3W)

摘要:聽力理解是英語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越來越受到學習者的重視,而英語聽力是困擾中國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難題。短時記憶是聽力理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聽力理解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短時記憶的特點,探討短時記憶與英語聽力理解的關係,進而從提高短時記憶容量方面提出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建議。

提高記憶容量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方法

關鍵詞:短時記憶;聽力理解;聽力教學;記憶容量

對於中國大學生來說,聽力水平低一直是困擾他們的一個問題。學生普遍有這樣一個特點,寫在紙上的英語單詞大多數都認識,但在聽時,儘管單詞或者句子大意都已經聽懂,也沒有什麼生詞,然而聽完之後,腦子裡卻往往一片空白。聽力理解是一個複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有很多,如聽力材料的難易度;說話者的語音、語速;說話者所使用的詞彙、語法、句法、修辭等;學習者對材料所涉及的內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聽力考試所涉及的問題型別等等。此外對於聽力理解的研究還與記憶科學的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記憶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問題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探討短時記憶的特點,瞭解並掌握記憶行為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

一 短時記憶與聽力理解

記憶結構就是心理結構,它是資訊處理模型的主要組成部分,來自環境的資訊通過記憶結構來編碼、儲存和提取。按照資訊保持時間長短的不同,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有三類記憶結構在起作用,每種記憶結構各有其特定功能。它們分別是感覺記憶(sensory-term memory)、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和長時記憶(long-term memory)。

聽力理解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是感知階段。在此階段,聽者將接收到的聲音符號儲存到感覺記憶,資訊在此階段的停留時間很短,不超過4秒鐘,且新資訊幾乎立即取代原有的資訊。在感知階段,人腦會有選擇的注意到那些與當前任務有關的或者非常重要的資訊,然後將聽到的語音訊號進行檢索和分析,並把它分割成有意義的單位,一旦語音組成的規則被識別出,它們便以單詞形式進入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是記憶系統的第二階段,它是短暫的、容量有限,在英語聽力理解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同時對資訊進行分析、理解,等到語句中的資訊或內容被理解了,這些資料將成為永久性記憶(長時記憶),資訊被獲取、儲存起來。

聽力理解十分依賴短時記憶的容量。英語學習者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可能發現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之間似乎存在著難以跨越的溝壑,聽力水平仍停留在原來的水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短時記憶的容量侷限造成短時記憶資訊提取受阻(陳吉棠,1999)。短時記憶有兩個特徵,一是容量小;二是資訊停留的時間短。

短時記憶的資訊若馬上使用可以回憶起來,時間一長便會消失。學習者不能在短時記憶中永久保留資訊,因為總會不斷有新的資訊需要輸入,並隨時把舊資訊從短時記憶中排除掉。因此,我們聽英語材料時,必須一邊理解上一句的內容,一邊記憶下一句的資訊。這就是我們在聽力考試時對於對話的理解優於短文的理解的主要原因:前者內容少,所需的記憶容量也小,聽者記憶難度不大,可以在聽完之後快速理解。

二 如何通過提高短期記憶容量來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聽力材料在大腦中的記憶時間的長短對於學生聽力水平高低起著關鍵作用。那麼既然短時記憶的記憶時間短、容量小,怎樣增大它的容量,幫助聽者在短時間內將意義提取,達到理解的目的呢?

1 擴大組塊的記憶容量,以增加短時記憶的有限容量

增加短時記憶的有限容量是提高聽力的一個必要條件。大多數人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短期記憶容量極其有限:容量一般只有7±2個詞彙,多餘的資訊在大腦中自行消退,給聽力帶來很大的侷限性。美國心理學家米勒通過實驗發現,資訊在短時記憶中以組快(chunk)方式儲存下來。所謂組塊就是指將若干較小單位聯合而成熟悉的、較大的單位的資訊加工,也指這樣組成的單位。這樣,我們的短時記憶就不僅侷限於7±2個單詞,而是7±2個組塊。組塊的作用就在於減少短時記憶中的刺激單位,而增加每一單位所包含的資訊,這樣就可以在短時記憶容量的範圍內增加資訊。因此在聽力訓練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擴大組塊,減少記憶專案的數量,把所接收到的資訊迅速整合成有意義的較大的單位,加以記憶和理解。

2 抓住關鍵資訊、正確判斷關鍵詞

學生聽英語時,往往關注每一個單詞,力求聽得清清楚楚,這就必然增加短時記憶的資訊處理量,從而影響聽力理解。一篇聽力對話或短文少則兩三個句子,多則十幾個句子不等,即使擴大組塊的記憶容量,也不可能將其中的句子全部記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注意關鍵詞,抓住要點,引導學生捕捉聽力材料的有用資訊,並培養學生整體上獲取資訊的能力。

3 轉換思維方式、避免母語負遷移 “母語遷移”是利用母語知識對英語學習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分為“母語正遷移”和“母語負遷移”。“母語負遷移”是英語學習者學習目的語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也是英語學習者應該正視的問題。許多學生在聽力理解過程中有依賴母語的習慣,當聽到英語時,會先在大腦中複述一次,再將複述的句子譯成漢語。以漢語思維的方式去分析英語,勢必帶來“負遷移”的影響,延緩聽力理解的速度,干擾聽力過程,阻礙短時記憶。因此,在練習英語聽力的時候必須進行大量的聽力練習,逐漸適應英語的語流、語速和習慣表達,從而形成條件反射,對英語做出快速反應,儘量避免將單詞和句於翻譯成漢語。

4 預測和推斷資訊、增強對語篇的理解及記憶

短時記憶容量有限,而且儲存的時間很短,同時還要感知隨後的資訊。而充分的聽前準備工作將幫助學生彌補短時記憶容量的不足,減少聽力負擔。因此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把重點放在聽前準備階段,培養學生對於聽力輸入的動機和目標的認識,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資訊要有所期待,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聽力測試所給的文字材料和答案選項等線索發現一些背景預設資訊,以縮小話題範圍,預測和推斷即將聽到的資訊內容,這樣可以避免過分注重某些單詞的意思而影響對語篇整體的記憶和理解。

三 結論

外語學習中,瞭解並掌握有關的記憶理論,可以提高英語聽力理解的學習效率。大學英語聽力教師應結合具體聽力練習,積極以記憶理論為指導,充分重視短時記憶,結合短時記憶的特徵和規律及其與聽力理解之間的關係,全面探索培養短時記憶能力、提高短時記憶容量對於提高大學生的聽力能力與效率的現實意義,並把這些理論應用於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