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少兒舞蹈>

基於兒童舞蹈創編的反思

少兒舞蹈 閱讀(2.6W)

兒童歌舞藝術是反應其生活、思想、情感的中心,但它不單單是一種簡單模仿,更是一種審美髮現。人們通過此藝術陶冶兒童的心靈,擴大其精神生活領域,進而昇華他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從感性認識走到理性認識。所以,兒童舞蹈創編應充分體現少年兒童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以多元化風格構建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

基於兒童舞蹈創編的反思

  一、兒童舞蹈相關概述

  (一)基本特徵

  1.遊戲性

兒童舞蹈是兒童遊戲的一種高階形式,一般從幼兒期到學齡中期為止,年齡在四歲~十五歲左右。遊戲和舞蹈在孩子的天地中難以區分,而唯一不同的點就在於舞蹈是經過後期加工和節奏化的遊戲。如果是舞蹈是開發智力的有力手段,那麼舞蹈就是自我開發的有利形式,可以放上一段歡快音樂,讓兒童運用全身心及血液、神經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所以,在兒童舞蹈創編中應將舞蹈和遊戲相結合,因為兒童沒有系統的哲理性,他所認知的思維是零散跳躍的,以遊戲的形式創新舞蹈有利於豐富兒童知識,開發智力,達到陶冶於內,形露於外的目的。

  2.趣味性

兒童的喜怒哀樂行之於色,通常會有很快的情緒變化,喜歡就是喜歡,不敢興趣就會漫不經心,這一點很適合用舞蹈展現,所以,兒童舞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表揚的兒童有興趣,觀看者自然會被吸引,進而激發興趣。舞蹈理論中提到:“抓住興趣是開頭,滿足興趣高潮,興趣的回味是結尾,由此可見在兒童舞蹈中興趣的重要性。沒有興趣的舞蹈就好比機械操,只能簡單的起到活動身體的作用,並不能開發兒童智力。此外,兒童舞蹈中不可缺少的還有情趣,可以說是兒童的精髓。相關兒童舞蹈研究者說過,神態、細節及情趣是兒童舞蹈的突破口,在編舞之前要不斷修正編舞的目的性,真正讓兒童受到美的薰陶,成為愛祖國、愛勞動和愛集體的優秀兒童。

  (二)作用

兒童身體正處於迅速發展時期,不管是身體結構還是功能具有較大的潛力,雖然日常生活中運用體育和運動就能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但過於死板。舞蹈與體育運動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有更強的藝術性和娛樂性,適合在兒童中開展。在舞動中通過聆聽動人的音樂和觀察優美的舞蹈動作,可以深化兒童對美的認知,藉此開展美學教育。大部分兒童表現欲強,愛模仿,對新奇刺激都會產生較強的反應,通過學習形象具體和淺顯易懂的舞蹈,不僅可以滿足兒童內心的渴望,還能在舞蹈中培養其集體榮譽感。在舞蹈訓練中必然要付出艱苦和痛苦才能完成一些動作,需要兒童樹立吃苦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由此可以看出,舞蹈還可充分磨練兒童毅力,磨練心志,促進未來健康成長。

  二、對兒童舞蹈創編的反思

  (一)運用誇張、擬人的手法

俗話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舞蹈亦是如此,特別是兒童舞蹈面對的是一群低齡群體,其創作更應高出實際生活,真正走進兒童內心去挖掘其中的.想法,才能更好的表現出所要表達的藝術形象。擬人修辭手法指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讓觀賞者或聆聽者能強烈的感受到所傳達事物的生動立體感。擬人手法和兒童的心理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的,因為在兒童眼裡,一切事物會都生病,都會有煩惱,會和自己做同樣的事情。舞蹈創編者可按照根據作品藉助立體形象,從而更好的體現舞蹈主體。如利用小螞蟻或小蜜蜂教導兒童要有集體主義和善於吃苦耐勞的精神,或讓兒童扮演小天鵝等可愛生動的想象讓兒童在美的節奏和動作中自由表演,這種形式不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實踐中尋找新意,激發兒童對舞蹈的興趣。

  (二)確定主題

主題是舞蹈作品的基礎和前提,更是舞蹈作品的靈魂,每一個舞蹈的創作初期都會確定主題,為後續編排打下基礎。由於兒童舞蹈的實踐者具有特殊性,因而在確定主題時不能脫離生活而單方面的追求視覺享受,應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體現出兒童時期應具備的朝氣,有利於舞蹈表演者能更快的領會舞蹈的實際含義,更好的融入其中。此外,主體的應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兒童通過學習一部舞蹈作品除了用肢體展現,更應通過作品主體表達人類的真、善、美,潛移默化的培養少年兒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善於抓住兒童的身心特點

雖然舞蹈在創編上成人和兒童有一定的相似處,但由於成人與兒童的心理狀態存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創作上更難於成人舞蹈。兒童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動,則說明兒童舞蹈中要具備娛樂性和趣味性,要求動作歡快明朗,強調敘事性,並蘊含兒童對“真、善、美”的認知和童心。尤其童心是一個充分憧憬的大千世界,聚集了想象、誇張、開心、歡樂、活潑、生動等種種因素,從童心出發並運用舞蹈藝術讓兒童學會觀察和體驗生活,那麼所創編出的作品也更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必定受到歡迎。

  三、結語

總之,兒童舞蹈創編和兒童自身特點有著緊密的聯絡,編舞者要耐心的探索,優秀的舞蹈能在潛移默化中起到美學教育的效果,寓教於樂,陶冶兒童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感,運用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和流暢的舞蹈語言體現兒童清新的個性和質樸的品格,促進兒童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