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網路>速錄速記>

速錄師怎麼提升自己

速錄速記 閱讀(3.04W)

隨著速錄在市場上的成功應用,漸漸使人們意識到速錄不僅是簡單的打字,它還牽涉到語音資訊的收集和加工,打字的準確率很高,而文化水平不高,理解錯誤從而導致記錄偏差的問題慢慢暴露出來了。近些年,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速錄師隊伍的整體學歷也有所提升,但是學歷提高了,文字水平卻未見提高,這是應試教育的痼疾。作為速錄師必備的文字能力,似乎不是一個簡單的學歷教育能夠解決的。

速錄師怎麼提升自己

小編結合實踐,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語文水平

速錄師的工作是如實記錄發言人的講話,原則上是原汁原味地記錄,不存在創造性地寫作。但是,為了確保字詞達意,也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底,在口語轉化為書面語的過程中還要進行一定程度的修飾和潤色。包括語法的規範,這些都需要速錄師來把握。所以,作為一名速錄師,應該對漢語語法及其使用規範進行一次系統地學習,同時,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二、知識面

有句話講:“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無止境的,我們說某人的知識面窄,或者某人的知識面寬,都是相對而言,即使是知識面再寬的人,也會遇到未曾涉獵的領域,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已有的知識庫,才能夠應對五花八門的發言內容。

每次做會議記錄,我們都是臺下最認真聽講的“學生”,可以一邊聽,一邊結合自己的行業進行反思,雖然行業不同,但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通過這種借鑑和反思,能夠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有所指導和幫助時,我們就會深深地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整理錄音對很多同行來說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很喜歡整理錄音。因為現場會議記錄時需要集中注意力,且不能中斷,聽講時偶然獲得的靈感,也不能及時地保留下來,非常可惜。但是整理錄音的'時候,就可以細細地品位其中的真知灼見。對於我們所錄入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要求自己去理解,不理解的話,就去網上學習。

舉個例子,在投資領域中,常常把對市場前景看好的那一部分人稱作“多頭”,對於市場前景持悲觀態度的人成為“空頭”,很多同行會想當然地打上“多投”和“空投”,並絲毫不去質疑錄入的準確性。但是,我就會去網上確認一下,這時候再冒出一個“多殺空”、“空翻多”,我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對於不確定的字和詞,我不僅會去確認它們的寫法,還會去了解它的含義,做到對錄入內容的充分理解。這樣做,一方面使稿件質量得到了保證,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知識面得到了補充和完善。

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很多同事一碰到英文單詞就頭大,想都不想,直接做上標記,交給客戶處理,如果時間緊急,這倒不為過,因為對我們很難的事情,對客戶會很簡單,結果比過程更重要。但如果時間不緊急,我都會要求大家努力打出來,剛開始,需要上網確認的單詞量較大,上過國中的人,都學過英語,但長期不用,就會忘得一乾二淨,但是什麼字母的組合發什麼音,還是會有一些印象,如果連這點印象都沒有,就得先複習複習基礎功課了。如果這些基礎還在,就依據它的讀音,在英語網站反覆推敲和確認它的拼寫,這個過程有點像黑客破譯密碼。隨著這些單詞一次次被破譯,我們的詞彙量也會漸漸增多,正由於這些單詞查來不易,印象也會相對深刻,記得更為牢固。

積累的過程雖然漫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都能夠體會到收穫的快樂。第一步邁出去是很艱難的,因為它會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但是,隨著知識的日積月累,我們的理解障礙會被打通,從另一個角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終還是會有益處的。

以上,我分享了立足本職工作,積累知識的方法,但是僅僅有積累也是不夠的。我們把大腦的知識庫比作一間圖書館,裡面陳列著若干個書架,這些書架都是分門別類的,不同的書架擺放著不同專業領域的書藉。如果你要去尋找一本書,可以根據書藉的行業屬性和書架上的標識,快捷地找到;但如果沒有書架,所有的書籍全部散落在一堆,要找到指定的那本書,就像是大海撈針。

大腦裡的知識,也需要一個框架,有了這個框架,我們就可以把零零散散的知識和經驗,放到相應的位置。並且,知識和知識之間也能夠有序地串聯,相互啟發,融會貫通,從而產生創新的思維。

這個框架的搭建,一般是在積累之前,也就是所謂的系統學習,對於早早就踏出校門的同學來說,就缺少這個系統。但是,我們也可以在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回過頭來搭建這個框架,使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找到它們的歸宿。當然,我不是說讀書萬能,有的人沒讀過多少書,但是在某些關鍵的行動上,勝過很多人,只是不善表達。子夏曰過一句話,叫做:“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亦謂之學矣。”這種人,如果也能夠多讀讀好書,其實會更加優秀。

言歸正傳,哲學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知識的架構,建議大家花出一段時間,專心致志地學習一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給自己的知識庫搭個框架。

  三、人品

人品的重要性不亞於文憑,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找物件,人們往往會拿人品來說事兒,而且會把它擺在首要的位置。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在平時卻忽視了對自己的要求,總是事到臨頭,才會RP大爆發,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實性。人品的培養有點像知識的學習,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它不是一種事後的補救,而是一種事前的習慣。事後的補救好理解,事情發生了,感覺到疼了,自然會想辦法去彌補,但是類似的教訓不是沒有人經歷過,為什麼不能未雨綢繆,把工作做在事前呢?在平時的小事上嚴於律己,雖然不能馬上看到回報,但是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知不覺間,就會改變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