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環境設計>

淺談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

環境設計 閱讀(2.51W)

環境景觀在居住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時間花費在居住區中,居住區環境景觀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們活動的步行道、廣場、休息觀景的空間中,創造性地設計能賦予空間一定的特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結合了多門學科,既包含了生態學,又有建築學;既不能是單純的追求美感,還要兼備實用性。要做好園林設計需要不斷學習,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突破思維,創新設計。

淺談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

設計師的職責和義務:當設計是為了生活、為了內在人的體驗,當設計師成為一個內在者而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當設計的物件具有功用和意義時,我們方可重歸人性的場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為此,設計師應該:

認識人性:人作為一個自然人和社會人,他們到底需要什麼: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獨;人需要運動,需要坐下休息;人離不開水,人也愛玩火;人愛採摘和捕獲;人需要庇護和蔭涼,需要了望,看別人而不被別人看到;他需要領地,需要適當尺度的空間;人需要安全,同時人需要挑戰;人愛走平坦的道路,有時卻愛涉水、踏丁步、穿障礙、過橋樑。同時,人要交流、要戀愛、要被人關注、同時喜歡關注別人?? .因此,需要設計的場所能讓人性充分發揮.

閱讀大地:大自然的風、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動物的運動過程,災害的蔓延過程等等,都刻寫在大地上,因此大地會告訴你什麼地方可以有樹木,什麼地方可以有水瀆;大地也告訴你什麼格局和形式是安全與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麼格局是危險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時,大地景觀是一部人文的書:大地上的足跡和道路,門和橋,牆和籬笆,建築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講述著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愛和狠,人類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因此,閱讀大地是在認識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認識人自己。

體驗生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當地人的價值觀。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邊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為什麼成都被認為是中國最悠閒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計程車,就不理解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含義;如果你不到溫州街頭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經歷青藏高原的缺養,也就不能理解為什麼這裡的人會成為釋迦牟尼的選民。只有懂得當地人的生活,才會有符合當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間的設計。

聆聽故事:故事源於當地人的生活和場所的歷史,因此要聽未來場所使用者講述關於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時要掘地三尺,閱讀關於這塊場地的自然及人文歷史,實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種源於當地的自然過程及人文過程的內在的力量,是設計形式背後的動力和原因,也是設計所應表達和體現的場所的本質屬性。這樣的設計是屬於當地人的,屬於當地人的生活,當然也是屬於當地自然與歷史過程的。

  目前小區園林景觀的現狀:

園林景觀發展的歷史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適應現代園林景觀研究只有四十幾年。所以,很多人對園林景觀的認識很膚淺。他們認為園林只是種花種草,挖湖 堆山,置石理水。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有了出國的機會,看到歐洲的幾何對稱的園林,開闊的大草坪很壯觀。於是出現歐陸風、草坪風。隨著房地產的興起,中國園林風、歐陸風吹進了居住小區,他們不考慮小區人性化空間和功能性空間,也就是隻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東方園林的風格和特色,古典園林和現代園林服務的物件。

  規劃設計的原則:

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包括對基地自然狀況的.研究和利用,對空間關係的處理和發揮,與居住區整體風格的融合和協調。包括道路的佈置、水景的組織、路面的鋪砌、照明設計、小品的設計、公共設施的處理等等,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義,又涉及到視覺和心理感受。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注意整體性、實用性、藝術性、趣味性的結合,所以,在小區的規劃設計中,我們應當儘量做到如下幾點:

  以人為本——結合人文特徵

居住小區的建設目的,就是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閒、娛樂、交流等活動的空間環境和場所,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所創造的小區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綜合規劃,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層次居民的不同要求。

  因地制宜——結合居住場地特徵

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小區的交通和人文關懷(人行車行出入口、停車場、休閒運動區、後公園),利用居住區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結構等,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投入,降低建設成本,準確的把握場地特徵、因勢利導。同時在園林綠化工作中倡導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園林植物,既能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又能節 省不必要的資金投入。此外,在園林設計時,還應做相關的市場調查,瞭解住戶對居住小區的意見和要求,充分考慮到生活習慣,將生活習慣充分融入到設計理念中去。

  因時制宜——結合氣候特徵

每個地方的氣候特徵不一樣,植物所適應的氣候也不盡相同,所以設計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特別是在經濟和技術條件比較薄弱的地區,尤顯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歐風情、海南風光。

  注重創新

居住區小區園林規劃與其他規劃設計一樣,要不斷創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更能體現多層次多方位的人與自然和諧。創新是一項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要靈活運用。在規劃構思上,力求自然、協調,體現主題風格與特色。同時要蘊含濃厚的文化氣息,景觀創造與之相關的文化、民情、習俗等緊密聯絡在一起,體現“文化建園”的 科學 內涵。材料運用上,多選用新型、環保的園林景觀構成材料。

節約——挖掘鄉土資源

適地適樹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選擇的基本原則,是保持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之一,也是體現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盲目的引種不僅植物存活率不高,浪費資金,而且破壞生態平衡,澳大利亞野兔引種事件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鄉土植物具有資源豐富,適應性強,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優勢,有利於豐富園林植物的種類,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長期的生態穩定。目前我國園林樹木資源十分豐富。原產中國的木本喬灌木多達 8000 種,其中喬木樹種約 2500 種。同時我國還有許多特產樹種,如銀杏、水杉、水鬆、銀杉、金錢松等。它們在世界城市園林綠化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地中應用的樹種數量很有限,一般大城市才 200~400 種,而中、小城市約 100 種左右.這個數字與我國豐富的樹木資源是極不相稱的。應該栽植馴化多種綠化樹木,美化城市。

  居住區景觀設計新趨勢

近年來,房地產經營理念發生變化,概念地產開始出現,房地產營銷從單純的賣樓盤轉向更多地關注環境和文化,倡導社群新的生活方式。縱觀樓市的風雲 變幻,我們發現景觀是永恆的主題。與傳統相比,現代居住區環境景觀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

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徵,應使每套住房都獲得良好的景觀環境效果,首先要強調居住區環境資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規劃時應儘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這些優美環境;其次要強化圍合功能強、形態各異、環境要素豐富、安全安靜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從而創造溫馨、樸素、祥和的居家環境。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近來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開發商和設計師開始不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築和環境景觀,開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居住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築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90 年代以前,“歐陸風格”影響到居住區的設計與建設時,曾盛行過歐陸風情式的環境景觀。

90年代以後,居住區環境景觀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同時環境景觀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為人所用。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