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茶藝>

包種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茶藝 閱讀(1.85W)

包種茶,盛產於臺灣北部,與凍頂烏龍茶並稱為臺灣兩大名茶。由福建 泉州府安溪縣人王義程氏所創制,仿武夷巖茶的製法製造安溪茶,茶葉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包外蓋上茶名及行號印章,稱之為“包種”。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包種茶的加工工序流程,一起來了解吧!

包種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包種茶的`採摘標準

臺灣包種茶的採摘分為春夏秋冬四季,3月中旬~5月上旬為春茶,5月下旬~8月中旬為夏茶,8月中旬~10月下旬為秋茶,10月下旬~11月中旬為冬茶,其中以春茶、秋茶及早期冬茶品質較佳。

鮮葉採摘標準為與新梢頂芽開面採二、三葉。不同品種、不同時間採的鮮葉,應分開製作。

  包種茶的製作工藝

臺灣包種茶的初制工藝依次分為日光 (或室內加溫)萎凋、室內萎凋 (靜置與攪拌)、炒青、揉捻、初幹、焙乾等工序。

包種茶初制工藝要點如下:

  (1)日光萎凋或加溫萎凋

視天氣而定。鮮葉要薄攤,每平方米攤 1公斤左右。日晒溫度以 30~35℃為宜,過高時可用紗綢遮蔭,歷時一般為 10~20分鐘,中間輕翻 2~3次。

室內加溫萎凋用萎凋槽,攤葉厚度 5~10釐米,熱風溫度 35~38℃,風速 40~80米C分鐘,中間輕翻 2~3次。鮮葉經日光萎凋失水 4~9%。

  (2)做青

室內萎凋包括靜置與攪拌,即做青工藝,傳統方法採取碰青 (做手)與攤置相結合。經日光萎凋的鮮葉移至室內,先攤置 2小時左右,再進行做青。

做青次數一般為 3~5次,每次歷時 1~12分鐘,依次由短到長。每次做青後即予攤置,每次歷時 60~90分鐘,依次由長到短。

  (3)炒青

鍋溫 160~180℃,炒至手握葉子柔軟,芳香顯現,減重 35~40%。

  (4)揉捻

炒青葉即置揉捻機中揉 6~7分鐘後,再重壓揉 3~4分鐘。

  (5)烘焙

揉捻葉取出解塊後隨即進行初幹,溫度 87~98℃,第二次焙乾溫度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