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建築工程>房地產估價師>

2015年房地產估價師《理論與方法》全真卷(2)

房地產估價師 閱讀(2.51W)

26.臨街同一道路的其他土地的價格,是以路線價為基礎,考慮其臨街深度、土地形狀、臨街狀況、臨街寬度等,進行適當的修正求得,這些修正實際上為()。

2015年房地產估價師《理論與方法》全真卷(2)

A.交易情況修正

B.交易日期調整

C.房地產狀況調整

D.區域因素調整

27.從事房地產估價,首先要有房地產()。

A.估價業務

B.估價目的

C.估價物件

D.估價程式

28.某宗房地產的收益期限為40年,判定其未來每年的淨收益基本上固定不變,通過預測得知其未來4年的淨收益分別為25萬元、26萬元、24萬元、25萬元,報酬率為10%。該宗房地產的收益價格為()萬元。

A.222.76

B.224.67

C.268.67

D.298.33

29.資本化率構成中,流動性補償的流動性是指()。

A.房地產開發企業自有資金週轉的速度

B.估價物件房地產變為現金的速度

C.估價物件房地產帶來淨收益的速度

D.房地產開發企業流動資金週轉的速度

30.在某商業街深度30%的矩形土地,前後兩面臨街,其前街路線價(土地單價)為3000元/m2,后街路線價為2000元/m2。那麼按重疊價值估價法計算,其前街影響深度為()。

A.18%

B.20%

C.15%

D.25%

31.下列關於路線價法中,不正確的是()。

A.路線價法實質是一種市場法,其理論依據與市場法相近,是房地產價格形成的替代原理

B.路線價法適用於城鎮街道兩側商業用地的估價

C.運用路線價法的前提條件是街道較規整,兩側臨街土地的排列較整齊

D.路線價法是在特定的街道上設定標準臨街寬度,從中選取若干標準臨街宗地求其平均價格

32.某宗面積為5000m2的房地產開發用地,市場價格(按面地價)為800元/m2,容積率為2,受讓人需按照受讓價格的3%繳納契稅等稅費,則土地取得成本為()萬元。

A.824

B.864

C.882

D.904

33.某大廈總建築面積10000m2,房地總價值6000萬元,其中,土地總價值2500萬元。某人擁有該大廈的某一部分,該部分的房地價值為180萬元,建築面積為240m2。如果按照土地價值進行分攤,則該人佔有的土地份額為()。

A.2.4%

B.3.0%

C.3.8%

D.7.2%

34.影響房地產價格的環境因素不包括()。

A.大氣環境

B.聲覺環境

C.衛生環境

D.治安環境

35.在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各種因素中,“城市化”屬於()。

A.社會因素

B.環境因素

C.人口因素

D.行政因素

二、多項選擇題(共15道題,每題1分。)

1.不同的估價目的將影響估價結果,是因為()。

A.估價目的不同,估價物件的範圍可能不同

B.估價委託機構的不同,估價的性質可能不同

C.估價時點的不同,估價方法也可能不同

D.估價時點的不同,評估的價值型別可能不同

E.估價依據不同,估價應考慮的因素可能不同

2.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包括()等。

A.按份共有所有權

B.專有部分所有權

C.共同關係成員權

D.共用部分持份權

E.長期使用和租賃

3.房地產的最高最佳使用狀態應該包括()。

A.最佳區位

B.最佳規模

C.最佳用途

D.最佳集約度

E.最佳收益

4.在下列情形中,通常會引起房地產價格降低的有()。

A.農用地改為非農建設用地

B.在寫字樓旁新建大型遊樂場

C.住宅區道路禁止貨車通行

D.在住宅區旁新建一條全封閉的高速公路

E.常常遭受洪水威脅

5.估價專案完成後,應歸檔的估價資料包括()。

A.實地查勘記錄

B.委託人名片

C.估價專案來源和接洽情況

D.估價中的不同意見

E.估價報告定稿之前的重大調整或修改意見

6.以下說法滿足最高最佳使用的條件有()。

A.法律上許可

B.技術上可能

C.價值最大化

D.權益上允許

E.經濟上可行

7.房地產價格構成中的開發成本包括()。

A.取得土地使用權時的出讓金或轉讓金

B.基礎設施建設費

C.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

D.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

E.管理費

8.運用路線價法估價的步驟包括()等。

A.調查評估路線價

B.計算臨街土地的價值

C.求取可比例項價格

D.劃分路線價區段

E.交易情況修正

9.功能折舊是指建築物在功能上的相對缺乏、落後或過剩所造成的建築物價值的損失。造成建築物功能折舊的主要原因有()等。

A.意外破壞的損毀

B.市場供給的過量

C.建築設計的缺陷

D.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

E.周圍環境條件惡化

10.下列關於估價上的建築物折舊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估價上的折舊與會計上的折舊有本質區別

B.建築物的折舊就是建築物的原始建造價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C.建築物的折舊就是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價值損失

D.建築物的折舊就是建築物在估價時點時的重新構建價格與市場價值之間的差額

E.建築物的折舊包括物質折舊、功能折舊和經濟折舊

11.在實際估價中,運用假設開發法估價結果的可靠性,關鍵取決於()。

A.房地產具有開發或再開發潛力

B.將預期原理作為理論依據

C.正確判斷了房地產的最佳開發方式

D.正確量化了已經獲得的收益和風險

E.正確預測了未來開發完成後的房地產價值

12.在劃分路線價區段時,應符合的條件包括()。

A.形狀相似

B.在同一條街道上只有一個路線價區段

C.面積接近

D.地塊相連

E.可及性相當

13.房地產估價所評估的是房地產的()。

A.投資價值

B.賬面價值

C.市場價值

D.使用價值

E.交換價值

14.直接資本化法的優點不包括()。

A.不需要預測未來許多年的淨收益,通常只需要測算未來第一年的收益

B.指明瞭房地產的價值是其未來各期淨收益的現值之和,這既是預期原理最形象的表

述,又考慮到了資金的時間價值,邏輯嚴密,有很強的理論基礎

C.每期的淨收益或現金流量都是明確的,直觀且容易被理解

D.不必直接依靠與估價物件的淨收益流模式相同的`類似房地產來求取適當的資本化率

E.資本化率或收益乘數直接來源於市場上所顯示的收益與價值的關係,能較好地反映市場的實際情況

15.房地產估價中,估價方法的選擇,是由()綜合決定的。

A.估價物件的房地產型別

B.估價方法適用的物件和條件

C.估價人員的技術水平

D.委託人的特殊要求

E.所收集到的資料的數量和質量

三、判斷題(共15道題,每題1分。)

1.估價假設是指一個房地產估價專案中房地產估價師對於那些估價所必要,但不能肯定,而又必須予以明確的前提條件作出的假定。()

2.房地產價格通常有上下波動,在短期內可以看出其變動規律和發展趨勢。()

3.現實中有時評估的不一定是公開市場價值,而是某些特定條件限制下的價值,比如城市房屋拆遷是強制性的,所以城市拆遷房屋估價不應採用公開市場價值。()

4.就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相對而言,房地產估價所評估的是房地產的交換價值。()

5.在市場法估價中,可比例項的房地產狀況,應該是可比例項房地產在待估房地產的估價時點下的房地產狀況。(、)

6.在同一地區、同一時期的房地產,其資本化率相同。()

7.在土地的基礎設施完備程度和場地平整程度來講,“七通一平”土地的價格可能低於“五通一平”的土地價格。()

8.建築物的經濟壽命應從建築物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建造期不應計人。()

9.對於有規劃限制條件但尚未明確的房地產,也可以適用假設開發法。()

10.實際觀察法不是直接以建築物的有關年限(特別是實際經過年數)來求取建築物的折舊,而是注重建築物的實際損耗程度。()

11.潛在毛收入是假定房地產在充分利用、無空置狀況下可獲得的收入。()

12.交易雙方自願成交的價格屬於正常成交價格。()

13.在運用基準地價法進行估價時,進行交易日期調整,是將基準地價在其估價時點時的值,調整為基準日期時的值。()

14.人口密度過高會導致生活環境惡化,從而有可能降低房地產價格。()

15.房地產供給有限性的本質,主要不在於土地總量有限和麵積不能增加。相對於人類的需要來講,土地的數量目前還是豐富的,關鍵在於獨一無二特性造成的房地產供給不能集中於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