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描寫陶淵明的作文3篇

作文 閱讀(1.3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陶淵明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陶淵明的作文3篇

描寫陶淵明的作文1

陶淵明的飄淡,即使到了今天,也仍能從幾頁文字中讀出,一種隱逸之美。他就是隱士,在殘破簡陋的草廬裡也能飲酒賦詩自得其樂的人。

很難想象,在一個無米無炊的境地怎麼才能活得如此自在。沒有大悲大怨,反而還透出幾分樂的味道。也許這正是陶淵明之所以為陶淵明的原因吧!東晉,一個遙遠且陌生的年代,從容不迫地走出了中國文化屈指可數的幾個人物,陶淵明首當其衝。《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無不是膾炙人口的佳文,而每一篇的內容雖不一樣,但作者對美好的嚮往卻始終如一。正因為這種追求,他才毫不猶豫地辭官隱居。

後來的中國文人仕途失意時首先想到的便是陶淵明,蘇東坡也曾說過“淵明吾師也”是否也是因此?恐怕更多程度上還是他的文章吧!陶淵明從來就是為自己而寫,這在中國是為數不多的。因為隱居才可能這樣,以此來舒展自己。讀別人文章的時候,總覺得有一道門檻客客氣氣地把人擋在外面,而讀陶淵明的,卻就像在叩問自己的心靈,使得心靈深處無法表達的部分得以舒緩。正是這種心靈的共鳴,才讓這千百年來無數的士大夫這麼推崇陶淵明。陶淵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頭永遠溫馨的客棧,暴雨狂風大海上的安寧港灣。

可以這樣說,整部中國歷史上像陶淵明這樣的`,僅此一人。上古隱士的殘文斷章古怪而深奧,竹林七賢又有一股反叛的情緒。論隱士之文,陶淵明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當然,在西方還是找得出相似的,在千年後的美國,梭羅獨自來到了瓦爾登湖旁住下,像極了當年的陶淵明。而他的《瓦爾登湖》也與陶淵明的意向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陶淵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這樣的人現在卻越來越少,這不可謂不是一個悲哀。

當看著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時,是否聽到了一個高亢嘹亮的聲音在舒嘯?“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描寫陶淵明的作文2

棄彭澤微官,鬆翠菊黃,琴書而外醉三鬥;開田園詩派,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題記

家,是安樂窩,是避風港,那裡有天倫之樂,有濃濃親情。你浪跡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還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牽夢繞。

陶淵明,我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在經歷了八十一天的官場生活後,亦然決定擺脫官場的束縛,回到自己那魂牽夢繞的家,享受天倫之樂。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快樂的,他歸心似箭,“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興奮異常,“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悠閒的。他悠然自得,自娛自樂,“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不是還觀賞“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風而知還”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自由的'。他“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昇華,筆下所寫的都為真性情。試問,有誰能發出“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樣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我所羨慕的。他有膽識,也有勇氣辭去官職,歸隱田園。即使他家境貧寒,也決意不再答應做官。這份堅持,讓我感動。

陶淵明的一聲,平淡無奇,色彩繽紛。他雖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卻留下了無數傳頌千古的詩句。陶淵明筆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對大自然的喜愛。讓人讀著親切,回味無窮。

陶淵明,一個敢於追求自我的人。喜歡他,不僅喜歡他的詩,他的詞,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這種味道令我著迷,也令我向往。

陶淵明所做的一切雖已成歷史,依舊受人們喜愛。這就是自然的影響力。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不向往大自然,沒有人不熱愛樸素的生活。

這些,只有陶淵明做到了。他真是“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描寫陶淵明的作文3

在我眼中,陶淵明一直是一位高風亮節的田園詩人。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他打破了當時盛行的形式主義之風,在官場上起起落落,幾經風雨,多次復出又多次退隱,最終下定決心過上了他眼中的理想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44歲時,家中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貧苦,但詩人心懷恬淡。因為他永遠擺脫了腐敗庸俗的官場,回到了田園,他躬耕隴畝,以當地農民共話桑麻,雖然在務農上手藝不精,但卻同農民保持著融洽的關係。晚年,他寫出的《桃花源記並序》表達了他的政治思想,這種烏托邦式的幻想雖然我並不贊同,這是一種道家的消極觀點。但這卻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要求,也是在詩人無力改變社會之後的最好方式。俗話說打你打不過,躲還躲不起嗎?在作者與黑暗社會抗爭無果後,抱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觀念毅然選擇退隱田園。

也正是因為這種永不折腰的氣節,使陶淵明在我眼中一直保持著超凡脫俗的形象,一提到不為五斗米折腰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來歷:

陶淵明二十九歲時,當了江州祭酒,相當於當地的教育部部長,看似官挺大,實則在科舉不甚普及的古代,只是一個品級很低的小官,而且身處江州,又沒什麼油水,即使有,按照陶淵明的`性格,也不會去撈取。但就是這麼個小官,周圍也盡是腐敗,所以時間不長,就辭去了官職,可回家後,生活不能自給,又被迫重返官場。年底,郡督郵來巡察,縣吏告訴他,應該穿戴整齊去迎接郡督郵,因陶淵明不能忍受作為一個文人而向庸俗的鄉里老兒而卑躬屈膝,所以在發出豈能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感嘆後,放棄每月五斗米的俸祿(五斗約為75斤,大約一袋半的大米,僅能餬口)退隱田園,從此再不復出。

也正是這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使陶淵明的超凡脫俗的氣節刻畫進了我的眼中。歷史上很多著名的詩人都表達過對陶淵明其人其詩的讚美與仰慕,陶淵明50歲後生活日漸貧困,最終於公元426年逝去。此時,東晉十六國的紛爭已過去了七年,但卻並沒有新時代的繁榮,南北朝雙面對峙,戰爭依然不斷,偉大的詩人是在戰亂中貧苦交加中逝去的,享年62歲。

陶淵明雖早已逝去,而他在我眼中則代表了封建社會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及追求。他始終是我眼中偉大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