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技術交底會會議紀要

職場 閱讀(1.04W)

時間:2011年2月10日下午

技術交底會會議紀要

地點:蘆下鐵礦會議室

參加單位及人員 業主方:付建生、陳小剛、黃金生

江西省冶金設計院:吳正平、崔玉芸、蘇主任

工勘單位(263隊):徐禮新

施工單位:柳勤成、郭工

江西省新大地監理公司吉安分公司:宋長生

主持:付建生

記錄:黃金生

會議主要內容:

主要是江西冶金設計院高工崔玉芸向施工方漣邵集團蘆下鐵礦尾礦庫治理工程專案經理柳勤成等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現將會議紀要如下:

1、 防滲牆攪拌樁一定要密封好,一定要保證水灰比,要認真負責,滲透係數要保證。攪拌樁區域性最大深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22米,施工方由於裝置深度限制,應採取加高塔機、挖槽等有效辦法解決問題;

2、 前坡拋石最好把尾砂往庫裡擠,可以通過在馬道上往庫區拋石,然後平移,拋石前先在預計位置做好深度測試,最好用鋼釺打下去,主要是要做好標記,要露出一些,以免驗收時扯皮;

3、 壓坡壩頂寬度要搞到6米,坡角要施工到位,與溢洪道接觸部位要壓好,一定要注意細節。壓坡的料儘可能用礦山的廢石,含泥量一定要控制,不均勻係數必須控制在10左右,風化料絕對不能上壩。溢洪道底板要拆除一部分,溢洪道要做延伸,然後建一個消力池;

4、 後壩必須要有上下人行臺級,可以與壩肩兩邊排水溝作為附屬工程一併考慮,一定要考慮,不能缺失;

5、 整個治理設計的關鍵工程是攪拌樁,是整個尾礦庫治理的重點,一定要按設計要求施工。對於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石塊等阻礙,可以環繞進行,不會影響效果;

6、 關於施工圖紙座標與工勘單位座標不一致問題,待設計單位複核後再商

第 1頁(共 2頁)

量,以指導施工定位及後期資料規範;

7、 關於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同意在一星期後提交。

與會者簽名:

第 2頁(共 2頁)

技術交底會會議紀要 [篇2]

建設專案名稱:二00六年桐鄉市縣道大中修工程、湖鹽線路面整治工程、 二00六年桐鄉市鄉道危橋改造工程。

會議開始時間:2015年 6月7日上午9:30。

會議主持人:會議由俞段長主持。

會議參加單位:桐鄉市公路管理段、嘉興市中路交通設計監理諮詢有限公司、桐鄉市水利勘測設計諮詢有限公司、嘉興市橋樑工程隊、桐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嘉善大江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嘉興市世紀交通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浙江鴻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華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會議參加人員附後。

會 議 地 點: 桐鄉市公路管理段會議室

一、 橋樑改造工程設計技術交底

第一合同段

1.俞眾線K5+962浪橋,橋側邊加寬。

2.河含線K0+520車字橋,兩個橋臺都利用,北引道保留,南引道改坡。 第二合同段

1.留良支線K0+920人民橋,老橋拆除。

2.羔石線K4+315才丁木橋,老橋拆除,跨徑加大。

3.橋樑鋼板焊接,鋼板由廠家生產。

二、 路面工程設技技術交底

(一) 路面工程施工放樣時,中樁位置順著老路,基本上保持平面位置不變動。

(二). 路面工程現場病害調查並處理好後再新做路面結構層補強施工。

瀝清砼路面幾種常見病害的處理方案

1. 縱橫向裂縫:先用瀝青灌縫,鑿除或刨除10CM後鋪玻纖網並灑布粘層油,回填AC-25型瀝青砼。

2. 網裂、波浪、凹陷:應鑿除或刨除面層10CM厚度範圍的'瀝青砼,以及鬆散的部分基層材料,在原基層頂面佈設T010/140型浸漬瀝青長絲無紡布,基層用水泥穩定碎石補強,厚度不小於15CM。基層頂面鋪設玻纖網並灑布透層油 ,回填AC-25型瀝青砼。

3.湖鹽線K42+720~K43+160段全部病害處理完成後,噴灑熱瀝青後緊跟著鋪設列克路用防裂布,再統一加鋪6CM厚AC-13型瀝青砼。

4. 對於拉坡後,厚度不足處,加鋪AC25型瀝清砼。對小於6CM,銑刨處理後,鋪AC13型瀝青砼。

5.不同的厚度,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案。

6.裂縫處有翻漿時,必須挖除換填處理。彈簧處也要換填處理。

7.承包人提出AC13鋪6CM是否會強度不足,設計代表解釋是主要考慮防止面層滲水,維持原設計不變。

8. 經過老路彎沉值較大采取補強加鋪措施,順著老路補強。

9.橫坡順著老路,要求路面橫坡度不小於1%。 當原老路路面的橫坡度小於1%

時,要進行調整。

(三) 水泥混凝土路面處理方案

1.縱坡:⑴.考慮路面結構層厚度要求。⑵考慮路面平整度要求。

2.水泥砼路面施工基本保持厚度不變,縱向凹陷處,模板接頭處要考慮平整度合格,凹陷處超過7CM以上者採取填宕渣,7CM以下者填與路面同標號的混凝

土。

3. 橋頭沉降一般處理,下挖15CM,底層鋪鋼筋,澆15CM混凝土,鋼筋網布置按補充設計。

(三)、 另外業主要求:

1. 要求監理工程師最遲於6月15號要釋出開工令。

2. 要求施工單位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施工中做好安全記錄臺帳,安全資料要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工程施工應注意避開上下班等交通高峰期,應在施工路段及橋臺樹立安全警告 、警示、導向、減速等標誌牌、懸掛安全標語和綵帶等,設立交通安全指揮員,夜間設定防霧警示燈。在施工中,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產事故,要追究專案經理的刑事責任。

3. 工期儘量往前趕,路面工程工期要求10月底以前完工,橋樑工程要求9月底以前完工。

4. 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一次成優,優良率達100%。水泥砼拌和機要使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和。把好材料試驗試關,做好經常性材料抽檢檢查。在施工中抽查到一次不合格者要進行處罰。

5. 橋樑改造工程名稱在以後的資料中,使用“二00六年桐鄉市鄉道危橋改造工程”。

6. 工程建設專案的施工和驗收按照交通部最新版本的施工技術規範、技術標準、施工驗收規範的要求。

7. 各個施工單位要儘快辦理好工程保險。

8. 各相關單位請做好通訊錄上報,便於工作聯絡。

桐鄉市公路管理段

2015年6月8日

技術交底會會議紀要 [篇3]

低濃度瓦斯與油頁岩煉化尾氣

混合發電專案35kV升壓站工程施工圖

2012年05月03日,在窯街煤電集團公司四樓會議室,對甘肅巨集偉電力工程設計諮詢有限公司關於《低濃度瓦斯和油頁岩煉化尾氣混合發電專案35kV升壓站施工圖設計》圖紙進行了技術交底,會議由煤電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增勝主持,公司有關部門及單位參加。會議聽取 設計單位的彙報,與會專家經過認真討論達成一致意見。

現將會議主要內容紀要如下:

1 35kV上廣場、二平臺變電所3503、3506、3523、3526間隔線路側電壓互感器,施工前應核對導線高度、相序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如不相符,以現場實際為準。

2 窯街燃氣電廠35kV升壓站35kV高壓配電室地面不平,二次裝置間靜電地板還沒安裝,由發電廠總包方及時解決。

3 35kV上廣場、二平臺變電所、劣質煤電廠二次安裝、接線應詳細核對原有接線,做好安全措施,保證供電的安全、可靠。

4 35kV上廣場變電所原有主控制室新增3503、3506、3511間隔的操作迴路,由設計方綜合考慮。

5 35kV上廣場、二平臺變電所電纜清冊中所有編號為161迴路的電纜型號均變更為ZR-KVVP22-4X4.

6施工圖第二卷 第四冊《電纜清冊》中所設計控制電纜均較短,會議決定以現場實際為準,所增加電纜由施工單位統計並簽證。

7窯街燃氣電廠35kV升壓站至35kV上廣場變電所線路2#塔基礎存在安全隱患,由設計方儘快提出解決方案。

8 排程通訊系統按照省電力公司及蘭州供電公司批覆檔案對主要加按N+1及相關要求補充。

9 二平臺、上廣場、海石灣變電所及窯街電廠變更由機動部相關人員簽字確認,油頁岩公司認可。

附:會議簽到表。

二零一二年五月三日

技術交底會會議紀要 [篇4]

商合杭鐵路一分部工程部 2016.1.18

商合杭鐵路站前8標專案一分部

關於技術交底管理及灌注樁交底會議紀要

2016年1月18日,由我分部總工程師李建喜組織,分部工程部長、及工程部所有技術人員參加,在分部二樓會議室召開了商合杭鐵路站前八標專案部一分部技術管理交底大會。會上,李總對整個商合杭專案目前的技術管理情況進行了分析,並對今後的技術管理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形成紀要如下:

1、通過對“鐵道部管理辦法”中第十八條至第二十四條的學習,李總要求大家在今後的技術管理過程中,要以嚴格自律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實行雙檢制,提高我分部的技術管理水平。

2、學習了鐵建設[2015]155號〈鐵路建設專案技術交底管理暫行辦法〉,對施工技術交底、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管理等進行了詳細交底,並明確了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責任。

3、要求重視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按照檔案要求我分部交底要形成三

級交底,並明確每個人的職責。按照辦法要求分級對下進行交底,並逐步細化每一項交底內容,確保做到交底內容清晰明瞭。

4、重點對鑽孔灌注樁整體施工工藝及要點進行交底,要求所有技術人員加強對灌注樁過程控制,記錄好原始資料。

4.1、明確現場技術人員工作內容及技術職責,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要對實習生進行指導,做好 “傳、幫、帶”工作,提高整體技術管理水平。

4.2、明確施工準備工作、施工順序(工藝)、鋼筋加工及安裝、混凝土灌注等工作的技術要點。(鑽孔時泥漿要求-成孔後灌注前泥漿要求對比學習、灌注前需要對樁孔進行6項檢查專案學習、首罐混凝土方量計算學習等要點)

4.3、首樁施工按照已經審批過的試樁方案進行施工,要求技術人員對試樁方案進行深入學習。爭取為我分部首樁施工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5、加強對測量工作的管理。實行總工或工程部部長負責制,由於測量工作枯燥、單調、乏味,但測量工作卻是專案的最基礎的工作,測量工作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專案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要求測量人員明確雙檢制並確定人員責任。

總結:明確技術人員職責,確定技術標準,加強對技術交底工作的管理。

附:會議簽到表

會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