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關於責任會計在企業中運用的論文

職場 閱讀(2.56W)

責任會計是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是企業為強化內部經營管理責任而實施的一種內部控制制度。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責任會計在企業中運用的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責任會計在企業中運用的論文

  責任會計管理在企業中的具體運用論文

【摘 要】 隨著新經濟資訊時代的到來,企業規模的擴大,業務結構的複雜,會計的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會計作為一門古老科學,隨著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促使會計科學改變傳統思想觀念和方法。本文擬結合我國企業管理的實際,就責任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具體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 責任會計 企業管理

1. 當前在企業中實施責任會計的必要性

從會計工作本身來看,推行責任會計體現了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具有管理職能,是從傳統的記賬報賬型發展為經營管理型的重要標誌,是會計工作發揮管理作用、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是企業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所以說有基礎的企業要儘快推行責任會計,基礎不完善的企業也要創造條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業經濟核算納入責任會計軌道。

2. 責任會計在企業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1存在問題

2.1.1照抄西方的責任中心設定方法。我國企業在劃分責任單位過程中,往往效仿西方責任會計的模式,把企業內部各組織單位劃分為三個責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作為責任會計主體。

2.1.2責任指標的制定不夠公平合理。不同責任單位的性質不同,相互間業績比較缺乏統一的尺度,同樣的指標完成率並不意味著為企業做出了同樣的貢獻,難以使各部門感到公平合理,不能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利於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

2.1.3內部轉移價格可靠性不強。內部轉移價格制定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責任中心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積極性。一個不合理或者難以發現的內部轉移價格不但不能節約交易費用,反而增加了責任中心之間交易的難度或制約了他們的積極性。

2.1.4考評體系不夠健全。責任會計的可控性原則難以落實,如目前相當多的企業嚴重超員,隱性失業不同程度地存在,機器裝置開工不足,生產達不到設計的能力。

2.1.5責權利未能有效結合,激勵機制不能發揮作用。責任會計的生命在於責權利的有機統一,但現實經濟生活中責權利中的權力落實不充分,這一點在國有企業中尤為明顯。

2.2解決對策

2.2.1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劃分責任單位。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企業提高盈利水平的途徑也呈多元化局面。因此企業要在鼓勵降低成本的同時建立起能有效激勵內部單位擴大銷售,多創利潤,提高投資效率,降低投資風險的機制。這就要求企業順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根據企業規模,生產經營的具體情況和內部單位的職能屬性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利潤中心,投資中心,賦予它們與其經濟責任相當的決策權,以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盈利能力、投資能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劃分責任中心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搭便車,每個責任中心都有明確規定的權利和責任,就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了車間之間、班組之間、甚至個人之間互搭便車的機會主義行為的傾向。

2.2.2以市場價格為基礎,合理確定內部轉移價格。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的原則有二:一是凡成本中心之間提供產品或勞務,以及有關成本中心的責任成本轉賬,一般按成本作為內部轉移價格。二是凡企業內部產品或勞務的轉移以及責任成本轉賬涉及利潤中心或投資中心,則儘可能採用市場價格作為內部價格的基礎,而市場價格是指根據產品和市場的供求關係的供應價格作為計價依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為企業採用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創造了有利條件,由於市場價格可以及時取得,並且能客觀公正地反應責任中心產品或勞務的獲利能力和競爭能力,因而可以促使責任中心改善經營管理,降低成本費用以獲得更多利潤,另外採用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也能使責任中心更加貼進市場,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從而提高企業對市場反映的靈敏度。

2.2.3建立科學的考評制度。評價與考核責任中心的業績是責任會計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責任會計實施獎勵的重要環節。因此企業在進行績效考評時必須考慮到其科學性、合理性、綜合性。對於不同的考核物件,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成本中心,主要考核成本或費用,生產製造部門可採用標準成本,非製造部門可使用費用預算作為考核標準;對於利潤中心,主要考核收入和支出的差額,通常用企業預算來確定利潤中心的標準;對於投資中心,主要考核其投資效果,如投資收益率等。

具體來說要遵循以下原則:

①要有利於企業的長遠利益。對責任中心不能僅以短期內的經營成果作為判斷其優劣的標準,還要看它的行為是否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②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相結合,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強調一種,往往會產生不良效果。例如對投資中心進行考核時,只以利潤作為標準就無法瞭解投資效率如何;只以投資效率為標準又往往會使投資中心拒絕那些會降低它的投資利潤率而實際上對企業有利的投資專案。

③價值指標與非價值指標相結合。能用貨幣表現的績效固然重要,但是對不能或很難用貨幣表示的績效也要加以考核,這樣才能做到公平合理。

④可控性原則。即進行考核時要把責任中心無法控制的因素排除在考核指標之外,責任中心只對可控制部分承擔責任。

2.2.4以行為科學為基礎,完善激勵機制。責任會計管理是否有效,關鍵在於能否調動各責任中心的積極性,能否激勵他們為完成企業整體目標而努力。責任會計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激勵做保障,即使計劃再周詳,核算再精確,控制再嚴密,考核再嚴格,也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應把激勵作為責任會計最基本的職能,責任會計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激勵職能能否得以實現。責任會計應以行為科學為基礎,充分考慮責任人的行為,根據責任人的行為實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完善激勵機制。如通過工資分配,使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工作業績與經濟效益掛鉤。相對於月薪制而言,對責任中心管理人員實行年薪制更有利於在企業內部形成利益激勵機制,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力。年薪制最大的特點就是責任中心管理者的利益與下屬職工分離,而與責任輕重、風險大小、經營成果掛鉤,以責任中心一個生產經營週期(通常為一年)為單位進行考核確定其收入水平。責任中心管理者的收入包括“基薪”和“浮動收入”兩部分。其中基薪反映市場上管理者的一般收入水平,而浮動收入則與責任中心的責任風險、經營成果掛鉤確定。年薪制能夠使責權利更加緊密地結合,有利於形成管理者的激勵機制。在激勵與補償方面,國外企業有許多可以借鑑的方面。

總之,責任會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現代企業管理不能沒有責任會計。有效施行責任會計,必須有效到責任會計的每個方面,不應只強調其中的一方面,責任會計的各個方面都是互相聯絡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有機組成部分,希望我們的各種組織機構都能更新觀念並仔細規劃責任會計的各個環節,重視責任會計,讓責任會計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責任會計的激勵職能已在西方國家作為內部管理制度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我國少數企業也已初見成效。所以,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洋為中用”、“外為我用”,將作為企業的一種內部管理制度而加以確定和實施,對於提高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和發展的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生產經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責任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有效制度之一,在我國企業成長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制的經濟實體的過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責任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和運用展開論述。首先介紹了責任會計的定義;其次介紹了責任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和運用現狀;再次從企業管理體制、管理人員思想陳舊、考評體系不健全、責權利不能很好結合和會計人員自身素質低下五個方面分析了影響我國責任會計發展和運用的問題,然後提出瞭解決我國責任會計發展和運用中存在問題的若干對策:完善管理體制,合理確定責任中心;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會計法律觀念;建立科學的考評制度;開展責任核算,健全責任會計內部控制;整頓工作秩序,強化會計人員素質;最後給出我國責任會計發展和運用的結論。

【關鍵詞】責任會計 內部控制 責權利

一、前言

責任會計制度源於西方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西方國家生產力急劇增長,公司組織的普遍化及其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為實行有效的管理和保證盈利,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需要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各級人員各司其職並且獎懲分明。要保證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就必須考核評價各部門的工作業績,及時掌握會計資訊,進行事中控制和經營決策,而傳統的財務會計遠不能適應這一新情況,於是責任會計應運而生。在我國,責任會計在企業推行經濟責任制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傳統的責任會計制度是與傳統的職能管理相適應的.,在新的經濟和管理環境下,傳統責任會計制度漸漸暴露出自身的弱點,這嚴重影響了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實施。在新的經濟和管理環境下,為使責任會計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造和創新。

二、責任會計的概述

責任會計是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分權管理模式的產物,它是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若干個責任中心,編制科學的責任預算,並對其分工負責的責任預算進行規劃與控制,實現責任核算、考核與評價的一種內部控制會計。

三、責任會計在我國的運用和發展現狀

責任會計是西方現代管理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產生於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以成本為核算內容的責任會計應運而生並順勢發展。因而,此時被稱為是“成本計算的文藝復興”時期。

在我國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企業就開始實現“兩級核算、三級管理”,實行內部計劃價格,60年代初,在企業推行經濟技術指標層層分解,資金成本分解歸口管理,70年代初,推行內部結算,80年代初,推行廠內經濟責任制、廠內銀行等,80年代後期,隨著經濟責任制的建立和西方管理會計的引進,中國責任會計理論和方法得到發展,到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我國企業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企業內部管理上創造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與方法,如邯鋼的“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山東諸城絕緣材料廠的“倒逼成本管理法”等等。從這些方法中不難看出,實際上它們都是對責任會計理論與方法的靈活運用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