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惠子相樑》教學設計

幼兒 閱讀(1.53W)

《惠子相樑》這則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於功名富貴者的嘴臉,表現了莊子對功名利祿的態度。故事發展出人意料,人物形成鮮明對照,比喻巧妙貼切,收到言簡義豐的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九年級《惠子相樑》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惠子相樑》教學設計

  【教學簡說】

考慮到學生經過將近三年的文言學習,應該具備一定文言常識和自我解讀文言的能力,配合會考中必然會出現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我把《惠子相樑》這樣的故事採取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在旁適當指導的方式解決文字上的語言關和寓言寓意關以及人物形象特點,主要是想通過此課文重點講解莊子哲學思想及其來源和國中教材中出現的有著與莊子類似思想(或者說傳承了莊子哲學思想)的歷代文人墨客之間的聯絡性,拓寬閱讀視野,增加我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瞭解,提高文化品位。也方便九年級文言文複習的統一性,為以後九年級文言總複習在零散的六冊課本中找一條線進行串聯講解準備起來。讓學生先有這樣一個意識,學會融會貫通,求同存異的思維方式。

  【教學過程】

1、提前佈置預習作業:藉助參考資料,收集閱讀關於莊子的生平及其哲學思想。

2、請學生朗讀,請學生正字正音,教師範讀。

相鵷鶵夫醴泉鴟嚇

3、自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醒重點字詞,把握文意,可以運用比較法,通過學生譯文和標準譯文的比較過好語言關;

⑴惠子相樑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⑵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國:國都,京城

⑶非梧桐不止止:棲息。

⑷於是鴟得腐鼠於是:在這時,與現代漢語中表意不同。

⑸(鴟)仰而視之

4、小組討論:

⑴莊子講的故事中,鵷鵮、鴟、腐肉分別比喻什麼?

鵷鵮:比喻志向高潔之士。

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功名利祿比作。

⑵莊子對惠子講這個故事的用意是什麼?請你說說看。

在鵷鶵的故事裡,莊子將自己比作鵷鶵,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及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醉心於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好友的醜態。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⑵通過文字探討莊子和惠子兩人物形象(性格、品質)

惠子:醉心於功名利祿,不講朋友情意,急功近利,不折手段,多疑……

莊子:淡泊名利、清高自守、鄙視功名利祿、機智幽默、善於借事說理……

5、課外拓展:(印發莊子生平故事及其哲學思想的資料)

結合莊子生平,說說莊子為何有此種處世傾向和志趣?

(我們還應當進一步探索莊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哲學思想?又應當怎樣予以正確地評價?應當從莊子所處的時代,他的政治傾向、生活態度、階級出身和其思想淵源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考察、剖析。)

6、思考:

從莊子的身上你是否在恍惚間好像想起其他古代文人的影子,他們是那麼相似,只是分散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下,但是他們的風格和精神本質和莊子是如出一轍,只是表現形式各有千秋。

九年級下:

莊子(戰國中期)《惠子相樑》:內心深處充滿著對當時世態的悲憤與絕望,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

八年級上下:

陶淵明(晉)《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自我寫照。

八年級上:

陶弘景(南北朝)《答謝中書書》:移情山水,聊以自慰。

八年級下:

柳宗元(唐)《小石潭記》“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孤獨失意、《江雪》“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的執著堅持。

八年級上:

劉禹錫(唐)《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八年級下:

范仲淹(宋)《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積極入世,百折不撓。

歐陽修(宋)《醉翁亭記》:“於民同樂”的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

周敦頤(宋)《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蘇軾(宋)《記成天寺夜遊》以閒情雅緻來寬慰鬱郁不得志。

《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出世與入世之間的矛盾掙扎。

袁巨集道(明)《滿井遊記》:脫離官場,脫籠之鵠般的歡呼雀躍。

張岱(清)《湖心亭看雪》:午夜觀雪景之痴人。

7、作業:根據所整理線索,複習所提到文人相應的文言文,進行比較,從文和人兩方面尋找異同。

  【課後體會】

中國多少古代文人都有積極入世之志,實現巨集圖偉業之心,卻極少有入世平順之勢,到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境界的。長期的.鬱郁不得志,讓心靈不間斷地掙扎於出世和入世之間,最終都以各自的方式退居內心世界,自守知識份子的品質。或許也詮釋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誓言。有“移情山水,聊以自慰”蘇軾、陶弘景、劉禹錫、袁巨集道;有“與民同樂,盡力而為”的歐陽修;更有人走出官場,拋棄名利慾求,降低生存需求,隱居山林。陶淵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莊子編制草鞋來維持生計,當無慾無求時人才能真正地挺直腰桿吧,也大概就是所謂的無欲則剛。有人彎腰有人低頭,或許也不能一味地探究人格品質的好壞吧,甚至只是克服不了那點欲求,意志力差了點。但有人同樣彎腰同樣低頭,為的卻是滄生,那就又是另一種人生境界了。當然也有讓人肅然敬畏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那是一種不為私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和永不放棄。從古到今,政治與文學、為官與從文之間永遠存在著一個無休止尷尬無奈卻一直無法妥協的磁場。莊子的哲學思想傳承在歷代文人的精神文化之中,久久彌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