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精選27篇)

校園 閱讀(2.28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英語課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精選27篇)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

新課標要求當代教師敢於創新。勇於挑戰自我,教師應該是引導者,以學生為主體,然而有時我覺得自己就過於依賴教案。我想,很多教師和我一樣。教師進入教室就如同進入車間,嚴格按教案的程式組織教學。課堂提問時,教師循循善誘,極力把學生的思維納入自己教案的“軌跡”,遇到啟而不發的學生,或語重心長的教誨一番,或棄置一旁,請出“高手”代替回答了事,以保證課堂教學程序順暢,教學任務按時完成。

從表面上看,我們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實際上他完成的只是寫在教案上的任務。其中,還有很多學生不能回答問題或未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沒能真正幫助學生達到各自目標。

這種教學方式以教案為本,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能存在,讓其在自己選擇的學習方式中得到發展。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

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喜歡不同類別的教師。而就我們的英語教學,我們的學生喜歡怎樣的教師呢?回答肯定是各種各樣的。而很多共同的就如老師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等等幾乎是共同的。在對特定英語教師的評價中,特歸納幾點,如下所述:

1、有著過硬的語言素養

英語老師必須有著過硬的英語基本功,語音語調的純正,很強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等等。只有在自己專業領域內紮實了,才會更能引起學生的尊重,才對學生更有說服力。在聽課的老師中,如顧老師,她本人的英語基本功底就不錯,英語聽說讀寫樣樣精通,給同學和聽課老師震撼的感覺。所以,作為專業老師,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學好專業語言知識,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不放鬆對自己英語專業的要求。

2、有著多種能力的個人素質

英語教學,尤其對於國小、國中的英語老師來說,除了需要專業水平的過硬,另外,也需要一些其他為教學服務的能力。例如,能夠演唱英文歌曲、誦讀節奏鮮明的英語兒歌或詩歌,能進行簡筆畫勾勒圖片內容,編排英語課本劇或童話劇等,這樣多才多藝的老師,也是學生心中的所佩服的英語教師。那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增加學習,提高自己多方面的修養。

3、有著精湛的教學藝術

現在的學生,其實都很能評價老師的教學活動或教師的教學水平。這位老師不能教書,那位老師挺會教,這樣的簡單評價,在學生之間幾乎常常會議論。所以,教師要給自己壓力,不斷充電,多學習,多反思,多實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得到提升。這樣的老師,同樣也是學生最為愛戴的老師。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通過自身的積累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或風格,這也很重要。

再回顧我們五位英語老師的課堂以及老師的表現和學生的評價,再這方面,我覺得仍舊需要努力,包括我自己,也做得不是很完美,努力使自己的人與課都能得到學生的喜歡,也是我努力的一個方向。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3

1、快樂式教學法的研究綜述

隨著英語教學的普及,有關教學法的研究也在不斷展開。不管什麼教學法,必須有一個核心:就是教學的內容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來說,可以從三方面進一步理解新的課堂教學觀:首先,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一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其次,課堂教學目標應包含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培養目標;最後,課堂師生討論可以針對課堂教學過程本身進行。換言之,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於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

“快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共鳴,激發師生雙方教與學的熱情。教師精心設定情景,促使課堂教學情趣化,給學生以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以達到感知——理解——體驗——共鳴——吸收的教學目的。寓教於情,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快樂教學”是教育改革方向,是人們對教育的一種理想,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對大學英語課堂快樂式教學模式探討有更積極意義。

針對在實踐中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大學英語課堂快樂式教學模式探討,以及如何把快樂式教學模式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自主性學習的指導中,有待於我們研究、實驗、總結。

2、快樂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2.1、實施快樂式教學法的原則

2.1.1、以學生為中心

快樂式教學法的目的在於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課堂應該以學生為重心。教師上課必須精神飽滿,教師是課堂的第一負責人。從鈴聲響起,教師進入教室的第一時刻,教師應該傳遞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如果教師進入教室沒有和學生眼神交流,看也不看學生一眼,就沉悶地說,我們翻到第幾頁,學生肯定沒有什麼聽的興趣了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4

科學、有效地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缺憾,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當我們用批判、審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並做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時,我們就是在反思,變革。本學期是本人實施高效課堂的第二個學期,經過上學期的努力,我基本能夠運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達標,自主學習,展示交流。在本期的英語教學中,經常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反思:

一是反思教學設計。為避免自己過分地依賴已有的教學經驗,或照搬現成的教案,在授課前的備課階段,我經常結合現在學生的實際,反思原有的教學設計,因為我感覺“照本宣科”的教學是教師的“一廂情願”,學生不會有太多的興趣。在教學用英語“表達提建議的方式”時,我有這樣的設計:問學生假如出去旅行要帶什麼?要學生用建議的方式組織答句。開始學生很興奮,幾句之後,學生便冷落下來,似乎眼高手低,無法表達。我反思活動雖有交際性,但一定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任務設計一定要真實,要能夠完成。於是再教設計時,我不是直接要學生回答所帶物品,而是給學生列出了許多可供選擇的物品的英文名稱,其中有學生熟練的,也有學生不會說的,要學生選擇,並說明這樣選擇的理由。結果交流起來學生興趣更濃,教學目標也完成得很好。

二是反思教學過程。即在教學過程中,常有不可預料情況發生,這時教師要進行及時的反思: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雖然在備課時,教師已預設了種種教學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的時間回答問題,學生的回答沒有辦法切中教師預設答題的關鍵,或者師生互動交往開展不順,學生對教師預期的解釋有歧義等。這時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抓住有利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對計劃快速、靈活地作適當修改與調整。不斷地總結和調整教學過程,發揚有效的教學過程。

三是反思教學心得。在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概括,對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以及教學的成敗進行梳理,並以教學後記的形式來完成。我認為這也是最值得我堅持做的。常常在課後,我會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分析、總結,並及時地作下記錄。我回憶教學過程怎樣?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計劃如何?是否有所改變?改變計劃的原因是什麼?改變的方法是否有效?有沒有更有效的策略?學生已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嗎?學生是否有所得?是否幫助學生構建了知識體系?是否對培養解題能力有所幫助?教師本身的教學思想可有存在問題?

我記下成功之舉,總結可取之處,也記下自己的失誤與疏漏,作深刻的剖析,我記下課堂中師生智慧靈感的不期而遇,獨創的見解值得回味,能幫我拓寬教學思路。我最想記的就是再教設計,怎樣在下一次教學中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我有閱讀課教學的反思,有對話課的處理,有詞彙教學方法的反思,有任務設計的注意事項,有關於課堂控制的,有關於資訊科技的,有關於教材的使用的,有關於英語的記憶背誦的點點滴滴,一有所得,及時記下,不斷反思,不斷困惑,不斷超越,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5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國小英語高效課堂也在不斷的實踐和發展,但如何使課堂真正高效起來,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任務。

一、 學習目標要具體、明確

“我會四會單詞,我會讀課文”,這樣的學習目標通用於每一節英語課,不具體、不明確,“方向不明確、何時能到達?”所以,學習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

二、 發揮對子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幫扶作用。

一次聽課調研中,教師用高效課堂的方式上課,學生以小組圍坐的形式學習,但在展示的環節,教師以“請某某同學回答問題”讓學生展示,結果發現,各小組內仍舊有一部分學生遊離於課堂之外,特別是那些學困生更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怎樣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儘量讓每一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來呢? 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進之外,我想從讓學生如何展示入手,尋求高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再請某某同學展示時,變換成請某某對子或某某小組展示,這樣,對子之間準備時,就不只是獨自的準備,他還需要與同伴的交流與互助,一方面可以互相啟發,另一方面還可以互相提醒和幫助,但教師要注意結對的科學性,讓優生帶差生,也就是異質結對。通過這樣的傳、幫、帶的結對展示,不僅便於展示,而且效率高於單獨學生的展示,參與面大大提高,對於學困生的轉化也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教師適當的評價,對於展示都精彩的對子或小組給予加倍的激勵,這樣更能提高其合作的積極性。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個人,只有依託集體,才能實現價值。”所以,課堂應該是每一位學生展示的舞臺,它不是某個人的“獨角戲”,我們應該加強對子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堂真正高效起來。

三、 充分放手,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在一節課文學習課上,教師領讀完課文之後,將總結的文中重點片語和短語抄寫在黑板上,然後讓學生在課文中標註並記憶,學生被動的接受,傳統課堂的迴歸,效果顯然不好。

如果教師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通過獨學、對學、群學,讓學生們總結片語或短語,並且展示交流給大家,隨後,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顯然好於前者。

富蘭克林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所以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去參與、去實踐、去發現、去總結,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 學生展示結束後,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武器,是導向,有了評價,課堂將煥發生命的活力。教師的評價可分為顯性評價和隱性評價兩種,顯性評價包括教師語言評價、加分、加星、物質獎勵等;隱性評價包括,教師的眼神、動作的鼓勵。當學生表現出色時,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會增加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樹立榜樣,便於大家效仿、學習。

五、 夯實雙基的同時,要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

《英語新課程標準》修訂稿指出:英語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如果學生進行習題練習時,單單是緊扣教材的英漢互譯、情景對話、閱讀理解等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設計一些能夠體現語言知識點靈活運用的試題訓練,如:聽力訓練、涉及重點單詞、句型的閱讀材料等方面的訓練,加上平時教學中對學生口語的訓練與檢測等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要求。

六、關注學困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教學中,我們要多關注學困生,從學習過程、對子幫扶、課外輔導等方面入手。

比如在獨學中,教師要有意去巡視、指導他們的學習情況;在展示過程中,利用評價機制,將更多的機會讓給學困生;利用對子幫扶、對子評價,讓優生帶學困生,“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在課外活動時間,教師要主動和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的思想和學習狀態,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等等。

總之,讓國小英語課堂教學真正高效起來,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要善於發現、反思、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加以解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效率。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6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基於這一理念,我把美麗的、學生都非常喜愛的彩虹帶入課堂,以“看彩虹——畫彩虹——唱彩虹”為主線,在課中精心創設儘量真實的語言環境,如說說日常用品的顏色、找找教室裡的顏色,開展“動手調色、過河遊戲、搶答比賽、設計小房間、唱彩虹歌”等一系列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感受,體驗,參與、合作過程中來學習語言,感受用英語交流的樂趣和愉悅感,培養學生初步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絡,可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我在教學完紅、黃、藍三種顏色後,我巧妙地利用美術課上的色輪,現場調色,步步設疑,讓學生們想象兩種顏色混合後會產生什麼顏色,學生興致極高,大聲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連平時膽小的學生也受到感染,敢於表達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他們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促進了英語和美術課的整合。又如“My Small Room”這一任務型活動中,學生聯絡自己生活實際,發揮想象,通過畫、填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小房間,再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向大家作介紹,互相問答,評出最佳設計師,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和審美情趣,也使學生的空間智慧、人際交往智慧等多種智慧得到發展。

此外,課題的展示也別具一格。一開課,課件直觀形象地展現了美麗的彩虹,立刻把學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住了,又把彩虹演變成七彩課題Colours,更是讓學生耳目一新,同時也呈現了本課所要學的七種顏色,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習主動性,為整堂課的教學開了個好頭。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7

隨著時代的發展,課改的深入,以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中心,加強學生語言應用的能力水平為主要目標。新的教學理念使英語教師正在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地追求著高質量的英語課堂。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貌似遵循課改要求、實質偏離課改理念的教學行為,致使課堂教學中出現了許多低效或無效現象,以下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形式單一

雖然新課改強調“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佔據課堂的主體地位,而老師只負責引導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許多老師仍然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整個學習過程枯燥,無趣味。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上課時容易分心、走神。另外也有部分老師遵從新課改的要求,力求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有趣的學習環境,但是需要老師掌握這個“度”,不管怎樣的形式,都要適度,不然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反而會影響課堂效果。

二、教學情境設定形式化。

英語學習需要積極的情景作為支撐,在這種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下,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可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在設定教學情景時一定要與教學的內容緊密結合。可是,很多英語教師在進行情境設定時都存在著形式化的問題。這種形式化的情境雖然和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聯絡,但是超越了生活的實際,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創設和生活接近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詞彙和語法的掌握能力,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和發展。

三、教學裝置利用不合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先進裝置被用於教育事業當中,但是對其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合理的情況,不僅沒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倒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諸多老師對於高科技裝置的認同度不高,其不願意接受新的教學方式,擔心會影響自己的教學進度,所以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開展英語教學。所以如何合理利用教學裝置和教學資源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四、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現在很多老師都將分數作為教學目標,因此,他們大多根據考試內容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但會失去學習興趣,而且不能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無法實現教學的預期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覺得課堂教學非常乏味,無法積極投入學習中去。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8

英語是一門外語,在日常生活中鄉村孩子幾乎沒有練習聽說英語的機會,課堂成為了他們接觸該種語言的唯一途徑。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得到充分訓練是他們能否提高英語聽力的關鍵。然而,在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出現以下錯誤。

一、聽力訓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比重低。

為了及時完成教學任務,面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孩子,教師不得不採取“填鴨式”教學法,把課堂傾斜於片語與語法的講解而忽略了聽力的訓練。

在日常的聽說課中,教學過程有五個環節:

1、講授新單詞。

2、跟讀課文。

3、翻譯課文與講解重、難點。

4、完成與對話相關的問題。

5、鞏固練習本課短語與句型。筆者通過實踐,這種著重讀寫及短語訓練課堂模式確實能幫助學生讀懂課文並記住一些片語與語法。同時,這對於短期內提高學生慢生的英語成績也有一定的幫助。

然而,“聾子式”英語教學違背語言學習的規律。美國寶爾。蘭金教授統計顯示,“聽”占人們日常言語活動45%,“說”佔30%,“讀”佔16%,“寫”僅佔9%。由此可見,“聽”在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性。學生只有聽的多,才聽的懂,然後才能學會與人交流,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英語教學不是把學生製造成一個個考試工具,而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培養交際型與創新型的英語人才。

其次,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大多數學生的求知慾,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由於課堂期間學生聽的少,他們會遇到以下困難:

1、發音不標準,不能準確讀出單詞,導致部分學生用中文標識單詞讀音,增加了單詞記憶的難度。

2、不能掌握語調、連讀、爆破音的運用,使學生不能準確朗讀句子及理解句子意思。

3、大大降低了學生聽說的慾望。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學生記,教師講學生做。這種“一言堂”的模式剝奪了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也逐漸使其失去了聽說英語的慾望與勇氣,對學好英語失去信心。

二、傳統英語課堂模式對聽力發展的限制性。

1、英語教師過多運用中文授課,使學生缺乏聽的語境。升學考試的試題是一樣的,但鄉村孩子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平均水平較低。 為了及時完成授課任務,為了讓學生儘快聽明白,教師極少用全英上課,有時連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也用中文表達。除了跟讀課文和重點詞、句以外,學生很少再有聽、說的英語的機會。

沒有語境的英語學習使學生在做聽力題時感到更加吃力。因為“聽”並不僅僅依賴於聽覺器官而是大腦對所獲取資訊的一個分析、整合與處理的過程。

語言接受者不但要有標準的語音知識、豐富的詞彙,還要明白說話者的意圖與語境。

例如以下這段對話:S: I’m sorry I’m late. T: How come? S: On foot.不難看出該,生是以中文的思維方式來處理聽到的資訊。

學生在這裡犯了兩處錯誤:

第一,該生來到教室門口時應該說:“I’m sorry I’m late. May I come in?”;

第二,當教師問“How come?”時,學生應該回答他遲到的原因,而不是來的方式。

造成該生犯錯的原因是因為該生平時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少。倘若教師,每次遇到學生遲到都用英語與學生對話並及時改正錯誤,學生就不會犯如此低階的錯誤了。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脫離語境,孤立地學習詞彙,句型與語法,導致學生一聽到英語句子就馬上把它翻譯成中文,才思考如何回答。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做聽力題的時間與難度,還不利於學生真正把英語運用到交際中。

2、傳統英語教學使學生牴觸聽力訓練的情緒越來越強。教師長期不重視聽力訓練,學生自然也覺得在筆試部分多拿分就可彌補聽力上的缺失。因此偶爾進行一次聽力訓練的時候,學生沒有做題的經驗,沒有做題的技巧,更沒有做題的慾望,相反害怕與牴觸做聽力題。

對於現有的評估方式,大部分教師採取的還是應試教育。究竟何時才能屏棄它,給學生一個真正以人為本,以自身發展為目的的教育呢?筆者認為這也是英語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在英語學習中相輔相成,緊密相接,缺一不可。這四項技能的充分操練,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保證。“聽”放於首位,因為只有通過大量的聽力訓練才能,才能從外界不斷地獲取資訊,這也是語言最基本的輸入。人生下來以後會不知不覺地學會母語,正是因為我們反覆不斷地聽模仿、運用。

綜上所述,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必須要抓好課堂的聽力訓練。

1、藉助教具、肢體語言等方法堅持全英授課,讓學生猶如身在異域的感覺,使他們無意識地運用英語。

2、堅持每天進行簡短有趣的聽力訓練,如聽唱一首英語歌,聽說一個英文小故事或複述錄音材料等。這讓學生既有了操練的機會,也體會到聽的重要性。

3、堅持每節課創設情景對話,因為學生要想表達得清晰、準確,就必須認真的聽。

4、重視語音、語調、爆破音、連讀、停頓的教學,使學生聽的準確,說得流暢。

學生英語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師長期堅持不懈地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聽力材料與操練的機會。同時,教師要不斷地反思、小結在平時教學中出現的不足之處並及時地糾錯,以便為學生尋找一個最適合他們發展的教學方法。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9

通過上一週在教學策略的學習,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有了明確的理論指導,更有信心完成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

一、在語境中學習單詞

以往我設計的教學模式,都是從單詞到句子最後到語言的運用,學生能夠由潛入深,最後比較好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然而自己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卻忽略了詞彙在語境中的運用,而導致學生是在機械地記憶單詞和鞏固單詞,哪怕我設計了很多有趣的遊戲。從而導致自己的學生會出現一小部分不願意去記憶單詞,覺得單詞記憶困難;隨著年級的升高,對諸如在句子中進行單詞填空或根據短文用單詞填空的這類題目的完成上,感到特別的困難等等問題的原因。因此對這節課,我就緊緊地圍繞單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運用來設計這節課,大量地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情景,讓學生來運用單詞,最後再過渡到單詞的歸類,並通過對比來對學生記憶單詞進行學法指導。整節課的情景創設我覺得已經達到了我自己的目標,學生基本能夠理解我所創設的情景,並能在小組活動中去表演。

二、單詞教學嘗試

剛上3A的學生,我就發現他們對單詞的記憶感到特別困難。雖然自己在教授的時候也用了很多方法,例如:滲透字母的讀音,但他們還是覺得比較難。進而思考這些單詞的時候發現了在單詞的形上的一些特點,通過對比來幫助記憶單詞。因此我在這節課設計了單詞對比歸納學習的環節,一是可以啟發學生去注意觀察單詞,通過對比記憶單詞,二是可以啟發老師們在複習課中滲透一些單詞學習的策略而不是單一的通過遊戲任務來檢查單詞的掌握情況,從而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但是如果在進行詞彙教學的時候忽略了單詞音的滲透,顯得有點單薄。單詞是音、形、義的結合,我們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來學習單詞。

三、聽力策略

選擇和孩子們學習能力相仿的聽力教材,在做聽力填詞練習的時候,要求孩子們有選擇的做筆記,不要試圖把聽到的全部內容記下來,有效運用縮寫或其他的符號。現在我要求5A以上的孩子把書上的no listen 都默寫下來,不要聽一句寫一句,首先要整篇聽一遍,看自己能聽懂多少,其次第二遍再邊聽邊做系統性記錄,第三邊嘗試把整篇都默寫下來。剛開始可能會有些難度,但我鼓勵孩子們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所進步!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0

一、對國小英語教學的認識

我是一位國小英語教師,今年才開始擔任國小英語教學。自從參加了中國小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的學習並進行了反思以後,我對國小英語教學又有了重新的認識,我覺得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做到“三化”是搞好課堂教學的保證:一是課堂英語化,二是教學情景化,三是步驟規範化。

課堂英語化是因為語言是一種環境的產物,應儘量的給學生營造一個英語的語言氣氛,所以在英語的課堂教學教學組織中儘量使用英語,做到課堂英語化,以排除學生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的干擾。我覺得國小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之一,儘管他們剛涉及英語,掌握的英語句子和單詞還很少,但我覺得應該從第一節課起,堅持用英語進行教學,因為國小階段所學的單詞和句子很簡單,我們可以藉助於物體直接來教,幫助學生儘快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另外,還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來幫助教學。

教學情景化是指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英語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後產生一種自豪感,心裡產生愉悅感。我所教的班有幾個小男生,每次在課堂上的表演都十分投入,表演得很好,特別是得到老師的表揚或得到小獎品時,這些學生的心情非常激動,下課時還問你許多東西用英語怎麼說,他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所以英語教學的課堂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如歌謠、遊戲、猜謎、講故事等。要讓國小生能夠在四十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步驟規範化是指教學的內容和程式的規範化,因為國小英語教學是為以後的中學英語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形成音和義的聯絡,其次形成音、義、形的聯絡,最後讓音、形、義形成整體,這是我對國小英語教學步驟規範化的認識。

二、改進後的教學方案

十多年來,我一直擔任中學英語的教學工作,現在我又擔任國小的英語教學工作,經過差不多一個學期的國小英語教學工作,我發現國小的英語教學與中學的英語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中學英語教學主要是給學生重點講解語法、句型的運用,課堂氣氛活躍性不濃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這是因為學習的知識性增強的緣故。但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願望。

我記得我教三年級英語教材中“動物”那一單元,主要是談論自己所喜歡的小動物,上課前我佈置學生們把平時他們在家裡的動物玩具帶到教室,課堂上學生非常高興,他們拿著自己喜歡的動物學會了用英語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名稱。有很大一部分同學還可以拿著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簡單的英語交談,平時表現不積極的同學也在這堂課裡興趣高漲,到達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課堂上要儘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教材裡有一首歌唱“彩虹”的歌謠,第一次我請七個同學每人畫一種顏色,邊畫邊用英語說彩虹的名稱,如果說錯了就叫這個同學唱一首英語歌曲。第二次上課時,我又叫七個同學穿成像彩虹一樣的顏色,站在黑板的前面,其他同學跟隨錄音機唱彩虹之歌,等學生唱熟了這首歌曲,我就叫七個同學唱和自己的衣服顏色相關的英語句子,其他同學則跟唱,這樣的課堂學生很難忘記,學生很快學會了用英語表達七種顏色。學生在有節奏的歌謠中體驗語言,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語言,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玩中學,從而為培養他們用英語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設計中我主要突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為宗旨,從國小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儘量在課堂上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發展學習策略,培養創新能力。在國小英語教學的課堂上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語言去做事的能力,力求用簡單生動、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完成教學,鼓勵他們多積極表演,在課堂上大膽開口進行交流,發掘他們身上的潛能,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增強他們自我評價的意識,以利於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1

最近在英語教學中總髮現學生本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卻沒有掌握好,讓學生用學過的單詞和片語翻譯句子時,很少有學生能夠正確翻譯出來。做單項選擇時,也總存在一些不該犯的錯誤。是現在的教材難度拔高了?是現在的學生素質低了?是現在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還是學習方法有待於提高?找了一些學生了解情況,教學中的這些疑惑或多或少得到了解答。

學過的單詞和片語,藉口作業太多,或讀了也會忘記而不肯花時間去背。相應的一些配套練習,獨立完成的學生不多,而大部分的學生依賴抄襲答案。尤其是選折題,相當一部分學生喜歡選哪一個就選哪一個,根本就不動腦筋思考。課堂上不懂得記筆記。大部分學生只是簡單抄抄黑板上老師所板書的內容。課後閱讀量少得可憐。儘管一再強調每天至少課外閱讀一篇文章。但是這個作業就是沒有人能夠自覺完成。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針對這些情況,我覺得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須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堂記筆記,課後及時複習。讓學生知道高中階段的學習要自覺,要主動。讓學生明確每天都必須花一定的時間讀英語。讓學生靈活掌握學過的知識點,學習要講究方法,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學過的知識串聯起來,不容易忘記。最後,暫時放慢教學進度,試用學生的眼光來調整教學計劃。

總之,學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恆心和毅力,也需要教師的教學藝術,以及教師本身對語言的領悟能力。的確,教英語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2

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卻沒有語言環境。但是英語在會考中分值為120分,所佔比重又較大,對學生能否考上好高中至關重要。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需要有適合的教學方法。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摸石頭過河,各顯風采。現將我在英語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及做法反思總結如下:

一、下功夫狠抓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跟班而上,執教畢業班,我深感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養成較差,40%的學生書寫太差。如大寫字母W、M的拼寫,r、v寫得分辯不出來,單詞的各個字母之間空隙太大等等;2、絕大部分學生不識音標,不會根據音標拼讀單詞;3、有一多半的學生寫句子時,第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竟不大寫,句末不加標點符號;4、學生懶於動筆,絕大部分學生有“一看就會、一寫就錯”的毛病;5、對於單詞,大多數的學生只注重它們的拼寫,不注重它們的用法;6、有些學生對時態一竅不通。有一部分學生對英語毫無興趣。今年的這一班,學生英語基礎略差:我現在所教的九年級學生,在八年級期末考試中算是最好的,但基礎不夠紮實,面對這種現狀,我首先從教音標入手,從練習字母的寫法開始,兩週的時間學生改掉了一些不良習慣:如班級中有一半的學生書寫正規、認真了;大部分學生寫句子知道加標點了等等。當然,好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耍肯努力,那一定有希望。

二、抓主線,搞好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質量

針對學生英語基礎較差這種情況,我從講解最簡單最基本的知識入手,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英語並不難學。每節課前,我都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每句話、每個單詞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如重點與難點,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實際情況,找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考慮他們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怎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等等。備課充分,課堂上就能有的放矢。上課時我想方設法讓學生全身心投入。關注全體學生,精講多練,語言簡潔明瞭,提問面向全體學生,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提問不同的問題。對於後進生,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讓他們回答最簡單的問題,使他們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向高標準進軍。

三、搞好課外輔導,解訣實際問題

課外作業,佈置得少而精,絕不是機械重複的作業,並且針對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於優等生,課堂上講的知識他們能立刻掌握,因此課後作業側重於培養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對於英語學習吃力的學生,除了課堂上給予特殊照顧外,我還利用課餘時間,在他們自願的基礎上給他們補課。自從每天晚飯後訓練聽力半小時以來,考慮到學生的聽力水平較差,教師不在學生紀律不能保證,錄音機經常壞了學生會束手無策等問題,我每天都來校陪學生訓練,維持他們的紀律,處理他們遇到的難題,兩週來從沒缺席一次。

四、奉獻真誠,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崇拜老師,自然而然就願意上聽他的課。首先我尊重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學生,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管,對於他們的困難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對所有的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從不說一句挖苦、諷刺的話,對他們多表揚鼓勵,少批評甚至不批評。尤其是對待那些差生,我注意觀察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特別是有些英語基礎不好的後進生,我鼓勵他們從最基本的入手學起,對他們的進步進行大力表揚,讓他們時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當我出現錯誤,例如某個單詞音讀不準或誤解了某個學生時,我會公開當面道歉。這樣用我的誠心來換學生的真心:班上每個學生的情況我已基本瞭解,雖然剛剛教了他們兩週,竟有好幾個學生向我傾訴他們的心理話;更另我感到欣喜的是,每班都有七、八個英語基礎很差的學生能很認真地聽課,並且能努力按時完成作業了,成績得到了提高。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進行反思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尋找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3

本課時為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3 sectiona。本課主要圍繞學習用品展開一系列教學活動,要求學生掌握一些關於學習用品的新名詞,學會用“is this / that…?”來詢問物品的所屬並能用“yes,it is./ no, it isn’t.”來回答。通過討論物品歸屬,培養學生愛護學習用品並養成拾金不昧的好品質。

反思本課的課堂實際教學,本堂課存在以下可取及有待改進之處:

一、可取之處

1、本課我通過運用實物(學習用品)問,學生回答來複習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how do you spell it?”來引出本單元需要掌握的新詞,情景真實自然,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即複習已知又有助於下一步課堂教學活動的推進。

2、詞彙教學部分關注學習策略(文具歸類),使用圖片、真實物品遊戲操練詞彙。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注意力,有助於幫助學生更輕鬆地記憶。

3、“this / that”為本課的重難點,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區分開來,我運教室裡現有的物品位置的遠近,並結合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this / that的區別及用法不通,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於讓學生區別記憶。

4、創設情景,通過歸還學生物品與學生自然對話,引入難點一般疑問句的句式特點及其回答,通過ppt中陳述句與一般疑問句的對比,讓學生自己理解一般疑問句的句式特點。

二、有待改進之處:

1、我覺得學習英語首先要把基本的單詞學會,並且要求學生做到會讀.,會寫,理解意義,這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雖然單詞的學習效果很好,但是耽誤了太多有效地課堂時間,以後在單詞教學上應該有所取捨,在課前預習上多下功夫。

2、在操練句型上活動單一,操練的時間不夠,導致仍有部分同學沒有區分開來人稱代詞的用法。

3、學生活動較少,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教授,應設計多種合作方式或活動內容,多思考怎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說話,每個任務都有話說。

4、本課對於知識的運用拓展仍然不夠,還停留在課本上。

5、由於課堂時間安排不合理,本課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本來設計好的關於“培養學生愛護學習用品並養成拾金不昧的好品質”的教育目標未完成。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4

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學生思維活起來了,課堂不再是沉悶的,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了。他們積極學習,大膽提問,勇於發言,就連以前上課不愛聽課的學生也開始主動學習了,他們積極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大方上臺展示,很明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愛學習的學生多了,這些都得益於新課改。

但是,在實施新的教學模式過程中,師生都遇到了很多困難,對於英語學科來說,讓學生自主預習完成導學案,很難,許多學生不認識英語單詞,不會讀,不會歸納知識點。另外,有些學生展示時聲音太小,講解知識點不透徹,使得聽課的同學無法聽清楚而導致部分學生無心聽下去,影響課堂紀律及學習效果。

太多問題值得反思,太多問題亟待解決,在新課改的道路上,作為教師,一定要堅定信念,新課改的春風給課堂教學會帶來無限生命力!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5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教對教英語學習的情況,我作了以下反思。

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英語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英語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英語複習缺乏系統性,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部分學生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既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其實在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記得一位優秀的老師曾說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我充分利用有效時間,也就是每天第一節課前十分鐘,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及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在課堂上,我少講精講,讓每位同學做好筆記,掌握知識重點難點,然後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練習加以鞏固,課後留有適當不同層次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練習,這樣通過精講,多練,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練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同時,我又讓每位同學準備一個錯題本,在我每次評講習題的過程中,把他們易錯的習題和知識點重點記在錯題本上,以便於平時有重點地去記憶和理解。特別是學習好的學生做的非常好。

在整個英語複習中還應遵循一條原則:擺正師生關係,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大綱為基礎,以應用為目的。在歸納、檢查、分析、對比、討論、總結中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複習效果的目的,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6

教學也是一種藝術,我也一直把這句廣告詞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要想作到更好,就必需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遺。

(一)對英語教學的重新認識

1、學習外語與情意的關係。外語課堂教學既是一個掌握外語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激勵情意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動機、興趣、態度、氣質、性格和良好的習慣等。學生在學習、掌握外語的過程中伴隨著傳遞情意的活動,學習外語和交流情意相互間緊密聯絡,相互促進,組成一個整體。情意的產生受學習外語認知活動的影響,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能促進情意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由低層次向深層次發展。學生初學外語時,會產生一種好奇心,好奇心不斷獲得滿足,從而又產生了求知慾;求知慾不斷獲得滿足,進而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斷增強,並與崇高遠大的理想相聯絡和強化,可使興趣發展得更豐富,從而形成認知興趣。因此,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掌握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目標的完成,又要重視情意目標的實現。但是,當前有些外語課堂教學還未把情意目標提到教學議事日程上來,或者有意無意地把它忽視了。

2、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係。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是為了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實踐訓練才能獲得。語言知識的傳授不能代替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和為交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在教學中將掌握語言知識、培養言語技能和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天氣預報”這一課後,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所學句型自由對話外,還找來多期China Daily,讓學生參閱天氣預報這一版進行對話。學生在自由交談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吸收了書本外相關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交際活動中還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讀、寫和語言交際的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

(二)教學理念的反思

面對新教材,首先思想觀念要轉變,有了新的觀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觀念沒有更新,新教材、新課程都只能是空談,無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的實施簡單地被視為換一個大綱、換一套教材、調整一些課程內容。對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進行肢解,使其成為不勝其煩的“知識點”的堆砌,把“Reading”當成講解知識點的例子。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讀”、“勤教”,不以人為本,“應試第一,分數至上”,把學生基本上看成是掙分的機器,對學生“樂學”的潛能幾乎沒有開發,英語教學過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念與新課程的要求極不相適應。因此,為了適應新課程,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做到: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觀。教學活動以學生在課堂上做事為主,教師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促進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建立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創設和諧、寬鬆、民主的課堂環境。追求學習結果轉向追求學習過程,真正把學生當成獲取知識發展自我的主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切實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主體觀。

我的感受

在高中教學方面,我“遭遇”了新課程改革,這對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課改倡導全人教學,強調課程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1學習。而相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高中英語新課程則更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這一階段的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儘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儘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說“Very good”,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 you all the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後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

2.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高一英語必修一的第一單元是“Friendship”,這是一個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於是我讓學生分組討論Warming-up中的問題,並設定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 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多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這鍛鍊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3.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難點。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我就先讓學生看課後的例句,並自己發現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不同點,總結兩者之間的轉化規律。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週後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後我也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這階段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有有耐心、愛心。要把理論和實踐想結合,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取其精華,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而且作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我們教師自身要深刻理解課改精神,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成長。

我的情況

身為一名面臨新課程改革的英語教師,我認為我身上的擔子很重.根據我們學校的學生情況我對於新教材的教法心裡沒底,雖然有進行培訓。

在教學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本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單元內容進行篩選。特別是有選擇進行口語、聽力部分的訓練,由於本學校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外面的世界接觸少,知識面較窄,對於一些口語話題是知的甚少,比如必修1第五單元的英雄人物的相關資訊知道很少,同時大多是寄宿生,查閱方法也有限,課堂上主要是老師介紹或課前發些相關材料以備預習。教學過程除加強學生的知識面外,主要是閱讀能力和詞彙語法的掌握,聽說能力的培養較少。閱讀方面首先授於技巧重要是閱讀略讀(skim)、查讀(scan)和精讀(Intensive Reading)和策略,在詞彙方面,要求學生每天覆習背誦單元的單詞,鼓勵2他們通過音標、構詞法等科學地記憶單詞,並堅持課前小測;在語法方面,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本節課的語法點,上課時先讓學生自己總結,並提出重難點,然後再歸納總結,課後佈置相關的配套練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

二、堅持大部分用英語授課,對於不懂的地方會再次用中文說明,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避免“中國式英語”。讓學生背誦課文中的精彩句子或書面表達的範文,培養學生使用地道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第三,通過紮實掌握單詞、短語等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單詞、短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掌握好單詞、短語,才能看懂句子和題目和文章,才能連詞成句,行文流暢,而沒有掌握好單詞、短語的學生是很難運用英語。反思和今後計劃

半期考剛結束,這次新課改的試卷與往年不同,試卷比較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包括詞法、句法、結構,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比較簡單。強調語言運用,突出語言的交際化。考生要做好題,就必須具備相當紮實的基礎知識包括詞彙、語法。與課文掛鉤很緊。給我們一個較大的打擊,因為一方面考前指導的主要思想不是放在課文內容,而是強調詞彙語法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和閱讀能力和改錯方法和規範,往NEMT題型的方向。另一方面暴露出學生的問題,基礎知識不過關,學過內容一知半解,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和今後計劃:基礎知識是重中之重,時刻都要抓緊基礎課本關。加大督察力度。同時要培養學習習慣,採用二個方面(即: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在實踐中證明實用性較強,經過高一階段有計劃、有目的地系統性訓練,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二、高三階段的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第三,學習能力的培養,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輸入量就大大增加,綜合能力也隨之提高;通過培養學生的作文互改能力,一則減輕教師負擔,把他們從作業堆中“解救”出來,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教學研究,二則幫助學生找到了英語寫作規律,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與想象能力,從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不過能力是發展的,不能強化訓練能力,而是要貫穿在平時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我們的困惑

新課改是以模組的形式,以單元為單元的教學也細分為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學,但這次期中的福州試題平臺給我們帶來了疑問:今後的高中英語考試將如何發展,是繼續以前的命題風格還是有趨向於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我們的教學重點是什麼?我們的`教學方向和組織方式是否應跟其轉變?既然是新課改強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運用,又為何轉向對國中英語式的課文內容等之類的考查?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7

在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師留下空白,出現學生學習效果提高的現象,叫做"空白效應"。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學空白"可以使學生從中得到積極休息,以消除他們的身心疲勞,避免"分心"現象;從記憶原理看,"教學空白"可以使學生較少受到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更易記住學習的內容;從創造和想象原理看,留下"教學空白"更易使學生激起好奇的漣漪,蕩起想象的浪花。可見,教學中留下"空白"益處多多。

我們英語教師應該根據自己所提問題的難易程度,用適當的問後停頓啟用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上下聯絡、左右溝通、新舊融合,積極地填補思維的空白點,進而踴躍發言;切不可片面追求連貫流暢、一氣呵成的課堂效果,剝奪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引起他們的過度焦慮,導致他們倉促的回答難以全面和準確,以至於達不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自覺運用心理效應,發揮心理效應的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影響,無疑會使我們的語言教學充滿藝術的魅力。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8

英語教學提倡的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在本節課中充分體現出來,這節課我為實現目標所設計的各個環節,始終將學生置於一種自主、輕鬆的氛圍中,從而使學生在不斷習得和使用語言中將語言知識內化,為學生自我求知創造條件,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和才能的發揮。

首先使用chant熱身,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複習了舊知,為新知學習做好了準備。接著複習了句型: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I …呈現新知環節,通過師生自由對話,引出新句型: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I went to…緊接著進行機械操練,然後是趣味操練,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中鞏固新句型,使他們樂於表達。接下來使用課本上的chant總結本課的重點句型,既朗朗上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練習環節先是處理Let’s try,提高學生的聽力反應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接下來是對備課對話的機械操練:聽回答問題—聽讀—老師領讀—分角色讀—in pairs—Check up。充分鞏固所學知識。然後是根據圖片做替換練習,讓學生們擁有充滿自信和成就感的學習過程,活用新知而不被課本對話所束縛。拓展環節,小組調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將所學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分組評比貫穿課堂的始終,讓他們在學習中充滿了樂趣和挑戰。滿足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成就感。我以任務型的教學活動為主要組織課堂的教學手段,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的課堂組織形式,堅持生活化,活動化,體驗化的教學。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評價來確保任務型教學活動的完成質量,組織學生合作創新完成任務型教學,本節課始終圍繞著假期行為進行擴充套件,從引入、板書到結束語都體現著一種熱愛祖國的情感。韻律感較強的歌謠,舒緩的輕音樂給課堂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

然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的教學中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如:句子呈現比較單調,應該再新穎些。學生雖然對本課句型掌握較好,但是句子的對比教學和情境的創設還有待於改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這一點做的還不夠。總之,一節好課如果能做到“確立目標不忘人,處理教材善於變,選擇教法突出疑,安排過程強化動,創設情境享受樂”。只要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會在逐漸的創新與反思中探索出教育的真諦。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19

一、有效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而來”,方能“胸有成竹”。對於教師而言,你備好了課,不一定能上好課,但是你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於是,備好課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課的前提。

二、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提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引言,是激發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質量制約著教學程序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運用好提問,應當注意這樣幾點:

1、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問幾個問題,對於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教師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提問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教師思路明晰,也對學生思維起著潛在的導向作用。

2、提問要有啟發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好不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思維的含量很少,表面熱鬧,價值不大,而這樣的提問在教師實際課堂教學中大有存在。

3、提問要難易適度。有效備課中有個環節就是“備學生”,學生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我們說要因材施教。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

三、優化教學方法,採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是課堂高效的關鍵。

1.匯入新穎,先聲奪人良好的開端是學習的一半,一個好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因此,教師一定在巧設開頭,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以活動為核心,激發學生深層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從而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作為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始終以“活動,訓練”為主線,結合學生實際,採用多種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口、眼、耳、手、足、腦的各種活動,動用全部認識和情意方面的儲備,喚起開口的慾望,強化學習的動機,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健康的個性。

3.採用競爭機制,遊戲比賽進入課堂。

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運用比賽,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蘇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動力,它可以促進兒童更好學習的願望。”競爭為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全體學生參與競賽,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善學,可以給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專案可以有多種:朗讀比賽、字母、單詞書寫比賽、賽拼讀音標的速度和能力、講故事比賽、口語交際比賽等。

四、及時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物件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本人認為,每堂課後,及時認真的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好辦法。

總之,我們只要在教學中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追求的國小英語課堂高效就會慢慢實現。所以,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0

一、反思教學經驗

回顧從教十二年,我對課堂教學這門綜合性的複雜藝術感觸最深的一條是:既要教書育人,又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知識當然重要,知識就是力量;但還有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那就是教會學生認識自我,學會學習,學會求知。課堂教學有三個層次:一是知道教什麼,傳授書本知識。二是知道怎樣去教,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進行課堂授課。三是知道為什麼這樣去教,做到每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符合什麼樣的理念和原則,有很強的目的性,培養了學生什麼的能力,是學生獲得了什麼樣的體驗和經歷。我的課堂教學也經歷了這樣三個層次。經常反思讓我覺得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發。

我的課堂教學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一是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追求真理。這不等於傳統的教育方法與理念不好,相反,我更是認真實踐傳統外語教學中一些秀做法。而對於較為流行的一些做法更要認真探索,用好其中的核心理念,向他人虛心學習。還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學會分析判斷,不保守,也不要盲從。

二是切實樹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的觀念。從理念到教學行為上努力實現“自主、互助、高效”學習型課堂。

二、反思學生

教師就像是導演,而學生就是演員。一部電影是否能成功上演,演員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如此,學生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態、匯入方式等形式,學生是否能接受。同時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否喜歡,這些都是要及時考慮的問題。在教學結束後,反思學生是否積極的參與學習過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沒有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有必要經常走近學生,不斷與學生溝通,這樣才能使課堂形成富有情趣的、精彩紛程的教學過程。所以說,一堂課的成功於否不在於自己設計的有多麼的精彩,同時還取決於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程度。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更加要反思我們的學生。培養自己和學生的情感,多多瞭解他們的生活。這才能上好一堂滿分的課。

三、反思教材

在英語教學中,教材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塊內容。特別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影響整堂課成功於否的重要因素。在課前就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我的教學過程。為什麼要讓學生做這樣的活動等等。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點,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對於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班級就要有不同的目標,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與能力都存在差異,比如:有的學生記憶能力強,學習單詞的速度就很快,有的學生上課活潑好動,但他的紀律性不強。這就要求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適時調整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做到及時地、有效地反思,全面的分析教學過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1

現在的國小英語教學已不是簡單的要求教師完成教學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它對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拓展學生文化、培養應用能力、形成學習技巧,保持終生學習慾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真正地實現素質教育。通過學習和實踐,我想談談自己關於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

在課堂熱身活動中,利用唱英語歌曲,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讓學生融入英語課堂環境中,並開啟學生學習的知識庫,然後直接進入課文的學習。

語篇學習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有:

(1)新單詞的學習;

(2)新句型的學習;

(3)整體語篇的理解及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學習狀況,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1、新單詞的學習。佈置學生課前預習,在課堂上彙報、展示。國小生還是好表現自己的。因此,他們在預習中會認認真真地去看小字典,去讀單詞,遇到不會讀的他們還會相互請教,甚至去問老師,並記憶相關的短語、句子等。這比起老師在課堂上一遍又一遍地教,老師教得累、學生聽得煩的效果更佳。

2、新句型的學習。我們則是把它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解決,老師先引導學生找出文中不懂的問題,或者是關於某一方面和某一個人的問題,學生找出的問題如果是以前學過的,就讓學生相互間幫助解決,沒有學過的問題往往就是本節課中的新授句型。老師確認了學生的問題後,並不用直接去講授如何理解、如何回答,而是指導學生相互討論、交流,主動探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並不是憑空想象,不著邊際的討論,而是在課前經過了認真的預習,相信學生在討論交流中能理解並結合課文內容,學會回答。(當然答案課文中原先就存在,學生在理解之後的回答,就讓他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吧)。這樣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品嚐到成功的快樂,就會形成穩定而持久的興趣,讓英語學習成為“我要學,我想學,我樂學”。

3、對於課文的理解和運用,注重學生的整體感知。

(1)先設計幾個對課文整體理解有幫助的問題,通過聽錄音或看課文卡通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整體情景。

(2)讓學生通篇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問題。

(3)在解決了問題之後,讓學生讀課文(跟讀、分角色讀、自由讀等方式)在讀中感知語法,在讀中領悟新句型的運用,從而明白所學內容它是用來表情達意的。

(4)用不同形式的練習,再次整體呈現課文,幫助學生多方位,不同角度審視課文,理解課文。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分析、閱讀理解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這樣的教學也會存在如下的問題:

(1)課前的預習,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任務,對於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就需要我們老師做好課前的輔導工作。

(2)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這一環節,我們要安排好小組內的同學,以優幫差,同學之間學來的知識,比老師教的還易於接受、記憶深刻。

(3)整篇課文的理解訓練中要分層,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穫。

實踐的路還很長,但不管怎樣,我都要堅持下去,以便使同學們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提高。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2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要不斷取得進步,保持自己的新鮮性,除時刻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之外,還應隨時進行教學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就提出了“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

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從事了十餘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在以下方面感受並經歷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變遷:

1、教學理念

20XX年前後的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界經歷了一個理念上比較混亂動盪的時期,我們也恰是在這一時期登上了三尺講臺。而後隨著國外先進教學理念在國內各大高校不斷探索實踐,我們的教學理念從最初的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思想和實踐逐步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又注重培養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思想和實踐,也是向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主導向的終身教育的轉變。

2、教學方法

我們的教學方法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及學生需求的提升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從最初的語法翻譯法轉向了以語言交際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師生與學生之間有意義的對話或討論為主的交際教學法,而後又邁向了現今比較流行、人性化的任務型教學法:課堂上不再單純的就課文講解課文,而會根據文章的文體,內容等設定具體的任務,學生個人或小組為單位解決任務,從而使其聽說讀寫譯各方面都得以鍛鍊,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就個人而言,本人在教學上努力探索適合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認真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課堂上做到與學生最大限度的互動,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話劇表演、辯論等,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鍛鍊提高口語水平,改進他們的聽、說能力,積極為學生尋找、增加許多書本之外的、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在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班任課教師期間,為配合大學英語教改的實施,本人積極學習掌握有關網路課堂的相關技術,不斷擴充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識,對教學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對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推行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3、教學手段

自參加工作以來,對大學英語教學感觸最深的便是教學手段的日漸更新,從最初的黑板、粉筆加錄音機(聽力),到黑板、粉筆加語音室(聽力)到目前的多種教學手段:黑板、粉筆、多媒體、網路課堂(自主聽力),這種。種變化無疑深刻的體現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模式是以現代化資訊科技,特別是網路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

教學物件的不同決定了我們要採取的教學手段、方法都要隨之改變,尤其面對已逐漸與我們產生代溝的95後學生,作為80後的教師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時刻進行教學反思,以便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3

我執教的本節課主要圍繞生日宴會上讓學生掌握片語birthday cake,Happy birthday, How old…? 句型及兒歌(生日歌),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演示法、交際法、愉快教學法等相結合的方法,以情感培育人,以興趣吸引人。通過媒體演示課文,通過實物展示情景cake,birthday cake。運用多種活動複習1—10的數字單詞,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整體感知,體驗語言的真實自然及語言的交際功能。在培養他們興趣的同時,適當擴大知識量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上。本課時教學環節設計清晰,學生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時間分配合理。包括新句型學習和舊知識的複習,學生在充分的學習時間保障下,學習效果很好。當然對於這堂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第一,教師在問學生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name?時, 學生回答:I’m eight. I’m …儘量不要說: Good! 不要在意他的語言,要在意他的問題,意在你不知道他的年齡,名字,問了後你知道了,可以說, Oh, you are eight. You are… Nice to meet you! 第二,學生在學習eat這個單詞時,掌握的不夠好,應該多操練幾遍。第三,教師的教態還可以再自然一些,再投入一些,融入到學生中去,比如,在最後一個帶頭飾的過程,教師也可以自己帶一個,讓學生來問教師,那樣整堂課就顯得更隨和一些,教師和學生更放鬆一些。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一些想法,同時也結合了某些老師對我這堂課的一些評價,希望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接受這些建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Thank you!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4

在國小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時往往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常會利用遊戲,因為遊戲受到學生的喜愛。課堂上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但時間一久,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地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遊戲的重複,而顯得無精打采。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遊戲組織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捧著課本迷惑地望著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學習和掌握書上的哪些內容。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課堂環節安排不合理,所學的知識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大家都不滿意。面對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激發學生對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我們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們設計的遊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首先,有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在集體活動中,大家應該遵守規則。

三、適時適度

我認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遊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課堂遊戲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當他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遊戲而遊戲的時候,課堂遊戲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5

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可以這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

從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而目前在國小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國小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困難。

三、努力培養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說,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國小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6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關於“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部分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從多種渠道尋找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英語基礎。教師應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引導學生,讓他們真正做到愛學、樂學、博學。本教學片斷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古板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只能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讓學生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

新世紀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快節奏的、靈活多樣的、豐富多彩的,師生互動的。在教學中,我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這種互動合作來呈現操練重點句,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通過歌曲遊戲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此,我不由得想到:在課前,老師多花點心思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去備課,去準備教具,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課堂應該是愉快、輕鬆 、和諧、活潑的。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課堂的活力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發揮。同時,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還能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致,活躍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並在活動遊戲過程當中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27

上好每節課是每個老師的心願,讓課堂生活過程之旅常新,讓課堂生活理論之樹常綠,是我們當老師的理想。那麼在英語課上如何啟用學生的思維?如何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如何使創新的火花不時被點燃?如何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體現?下面我就將本學期的反思如下:

一、教師要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在三尺講臺“立住腳”、“站穩腳”、“站好腳”的前提,尤其是英語教師,一開口地道的英語,優美清晰的語音語調,精彩絕妙的知識講解對下面聽課的學生和教師都會有強烈的吸引力;教態親切、自然、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分明,而且 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的基礎。

二、教師要透徹理解教材,教學設計從實際出發

一項優秀的教學設計必須具有方向性、科學性的品質外,還必須具有實踐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品質。教師在正確和透徹理解教材基礎上,把握好教學物件的實際、認識教學環境的實際和教師自身條件的實際,同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後迴繞這個教學目標展開各種教學活動,設計層次清晰的教學步驟,使教學過程有序而富有邏輯性,各環節之間的銜接能自然、流暢。所以,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取捨,教學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

三、教師要營造“亮點”,讓課堂教學高潮迭起

課堂教學的“亮點”是指教師的教學給學生留下最深刻鮮明的印象並得到學生最富於感情反應的時刻,這時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課堂教學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失時機地精心製造教學的亮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以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積極狀態。課堂亮點的出現使學生受到良性的強烈的刺激,使課堂教學的境界得到昇華。“亮點”可以是事先設計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課堂隨機生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至少要設計一個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四、教師要充滿激情

做一個充滿激情的英語教師,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誠地對待學生,教師真誠的關注容易感染學生。英語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喜歡你的英語課,讓學生喜歡英語學習,讓學生有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的境界有很多途徑,而充滿激情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守成的、粉飾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理想的課堂總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動人的。英語課上教師把握了以上四個要素,這堂課一定會突現魅力,散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