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政治新授課的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44W)

課程改革視野中好課的總體要求應該體現在建構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統一。建構性是好課在科學規律上的體現;生成性是好課在教學展開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元性是好課判斷中的一個重要標準。從教學過程的“結構要素”講,好課的具體標準包括:

關於政治新授課的教學反思

1.教學目標要指向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目標要做到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三方面內在統一;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慧理論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目標要有彈性,給學生留有其發揮主體性的空間和時間;以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作為教學目標中的重點。

2.教學內容組織得當。內容要體現基礎性、現代性、綜合性的統一;作為教的內容的教材、教程與作為學的內容的學材、學程要規劃好。

3.教學方式方法選擇運用要貼切。選擇的標準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基本參照;運用上要強調科學化、藝術化、個性化地運用。

4.教學評價要完善。一切評價圍繞“促進學生髮展”這一宗旨;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發展及學生的需求、潛能等也需要予評價;評價的方法與手段要多元化;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教育教學(此文來自)的評價。

因此,要上好一堂課,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學習階段針對不同的學習物件選擇合理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安排好課堂教學步驟。教學步驟一般可分為複習舊知識,告知教學目標,呈現新知識和促進新知識的理解。

一、複習舊知識:目的在於啟用原有知識。

教師通過對學生提問等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絡,以利於新知識的接受。檢查複習的方法有:口頭問答、黑板演示、默寫、檢查課外作業、糾正作業錯誤等。檢查後一般要給予評定,並指出優缺點,給予解釋和說明。檢查複習的內容可以是上一次課上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是以前學過的和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內容。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盡力創設新穎的情景和有趣的問題,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

二、告知教學目標:目的在於指引注意,激發興趣。

教師要讓學生做好上課的各種準備,通過講述,板書或提出問題引入教學內容。比如在內容上,可以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知識;或者也可以提供學生平時並不一定了解、卻能很快激發學習熱情的新領域資訊,使學生迅速集中對新課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斷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循循善誘,並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

三、講授新教材: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新知識。

在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需求後,教師就應及時地將新授課的內容,有計劃有層次,由淺入深地展現給學生。當觸及到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或者說是新知識的生長點時,教師就應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運用恰當的形式(朗讀、討論、畫等),提出問題,並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知覺器官真正參與和探究新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啟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自覺地領會所聽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必須清楚:講授新知,不僅是使學生學到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指出的是:教師提的問題必須提得恰到好處,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學生,對不同的物件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師的'啟發點撥要適度,要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規律,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運用語言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當堂理解,當堂進行鞏固。此外,教師也可以使學生初步練習和運用新知識,並使學生及時瞭解練習的效果,及時反饋,鞏固和糾正,從而形成正確的、熟練的技能、技巧、進一步發展智慧;或者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總結和閱讀教科書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四、講授新教材的過程中課堂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我們的課堂活動一般可以分成課堂教學、課堂評價和課堂管理三個主要的活動模式。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課堂教學和課堂評價的有效進行,因此,不僅在上課開始時,而且在全部教學過程中,直到一堂課的結束,教師都要注意調節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過度緊張和焦慮,緩和和解決各種衝突,維護學生身心健康,激勵學生潛能的釋放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開拓思維活動,實現教學內容。

五、佈置作業:

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並培養學生獨的能力。

作業有課內的和課外的,口頭的和書面的。無論是哪種形式的作業,都是為了使學生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熟練技能和技巧,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技能以及獨立工作的能力。作業是學生的學習產品,產品是否合格表明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所以教師佈置作業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有時還需提示和示範,教師應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認真的檢查,批改和評定,通過檢查瞭解教與學雙方的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發揚成績,克服缺點,改進教學,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對於課內作業,可以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激起他們思維的浪花,讓大腦處於高度專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抓住學生急於求知的思維最佳時刻,進行指點,引出新授內容。這時再提出新問題,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踐,啟發引導他們分析歸納,使學生能夠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及時消化,吸收和應用。至於課外作業,教師要注意督促學生養成當天作業當天完成和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教師檢查作業時要區分合作完成和抄襲作業兩種不同性質的表現,前者值得表揚,後者要予以說服教育。同時,教師佈置課外作業,要注意學生的用腦衛生,練習要少而精,不要搞題海戰術折磨學生。作業的形式也應多樣化,讓不同能力、不同興趣的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時間發展個性。

六、反思:

這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在職業中所作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沒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課”,為使每一堂課上得更好,每一節課課後我們都要靜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課的成功之舉、失敗之處;反思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機智以及獨到的見解,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反思的同時,我們應該及時記下得失,重新設計教案,這樣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育手段與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實際教學實踐過程中,由於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以及教師、學生的各種不同特點,決定了我們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種課堂教學結構模式,世界上沒有一種教學模式是普遍適用的,因為教學情境是千變萬化的。由於教學工作者選擇的教育理論和教學理論上的傾向不同,其操作的式樣也會不同。只有明確這一點,我們才能靈活地、恰當地選擇和應用教學課堂模式,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