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生物必備的重要知識點歸納

校園 閱讀(2.61W)

國中生物主要是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的,將國中的生物知識學好有利於為將來的高中生物學習奠定結實的基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生物必備的重要知識點歸納

  國中生物基礎知識

生物圈中的人。

1、食物中營養成分有水、無機鹽、維生素、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六大類。其中水、無機鹽、維生素是小分子,可直接被吸收。糖類要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要消化成氨基酸,脂肪要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脂肪;人體內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

2、維生素A的缺乏症是夜盲症,補肝臟、胡蘿蔔;維生素B1的缺乏症是腳氣病,補粗糧;維生素C的缺乏症是壞血病,,補水果蔬菜;維生素D的缺乏症是佝僂病和骨軟化症。缺鐵:貧血

3、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沒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澱粉在口腔開始被消化,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在胃開始被消化,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腸開始被消化,最終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小腸液和胰液能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物質消化部位參與的消化液最終消化產物吸收部位澱粉口腔.小腸唾液、小腸液與胰液葡萄糖小腸毛細血管蛋白質胃和小腸胃液、小腸液與胰液氨基酸小腸毛細血管脂肪小腸小腸、胰液與膽汁甘油、脂肪酸小腸毛細淋巴管(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4、小腸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①很長②環行皺襞和小腸絨毛及微絨毛增加了表面積③小腸絨毛中有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便於吸收。食物消化後,隨即由內壁毛細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營養物質運往全身。

5、早、中、晚餐的能量應當分別佔30%、40%、30%。

6、人體內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細胞。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

7、肺泡的特點:①數量多,肺泡總面積大;②肺泡壁很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③肺泡表面纏繞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8、肺泡和毛細血管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吸氣時,肺泡鼓起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這兩層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這兩層管壁進入肺泡。

9、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肺的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橫向擴張,胸廓的左右徑增大;膈頂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從而使胸腔容積增大,肺擴張,肺內的'氣體壓力小於外界氣體壓力,從外界吸入氣體。呼氣則反之。

10、氧氣通過血液迴圈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裡,進入細胞的氧氣,最終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中參與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11、血液的組成及功能:血漿:淡黃色,55%,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送營養物質和廢物。紅細胞:無核,數量最多。含血紅蛋白。血細胞白細胞:有核,個體最大。吞噬病菌,防禦保護。過多可能患炎症。血小板:無核,個體最小。加速凝血和止血。

12、血液分層後,上層是血漿,下層是紅細胞,兩層交界處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13、貧血:血液裡紅細胞數量過少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含量過少。多吃含蛋白質和鐵含量豐富的食物。

14、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15、血管的型別及特點動脈:管壁厚、管腔小、彈性大。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靜脈:管壁薄、管腔大、彈性小、。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是連通於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管腔最窄,紅細胞單行通過。

16、動脈的血流最快,若受傷,應壓傷口近心端一側。靜脈血流較慢,有靜脈瓣,若受傷,應壓近傷口遠心端一側。

17、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個腔,動脈與心室連線,動脈與心室之間有動脈瓣,使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靜脈與心房連線。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與心室之間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

18、動脈血: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肺靜脈。靜脈血: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上下腔靜脈。

19、動脈血變為靜脈血的場所:組織間毛細血管。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的場所是肺部毛細血管。

20、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這是由於左心室需將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將血液泵至肺。

21、血液迴圈分體迴圈和肺迴圈。體迴圈給組織細胞輸送營養物質、氧並帶走廢物;肺迴圈過程中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22、體迴圈是血液從左心室出發回到右心房,肺迴圈是血液從右心室出發回到左心房。血液在心臟處的流動方向:靜脈→心房→心室→動脈體迴圈: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部及內臟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迴圈: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肺迴圈和體迴圈在心臟處匯合。

23、人類ABO血型將血液分A型、B型、AB型、O型四種類型。輸血時,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但有時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O型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24、排洩的途徑:(1)排汗:一部分水和少量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面板排出。(2)泌尿: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主要的排洩的途徑)(3)呼吸: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

25、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腎臟,功能是形成尿液。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每個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三個部分,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腎小體。

  七年級生物考點知識

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的環節: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2、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自養);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異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撥出氣體、排尿。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例: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5、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

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7、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8、食物鏈和食物網:

9、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0、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11、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12、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13、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4、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5、細胞膜的功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16、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裡的能量轉換器

17、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

18、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於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

19、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20、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2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無系統)

2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屬於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於生殖器官)

23、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單細胞生物,能獨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動。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體富營養化,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1)種類:按寄生細胞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2)結構:有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

  國中生物必背知識點

分佈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

兩種菌落的區別

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

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製培養基

②高溫滅菌

③接種

④恆溫培養

培養基:含營養物質的有機物

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除少數細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即營養方式為異養)

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境中,發現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①古細菌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 ②細菌的分佈很廣泛。

炎熱的夏季,食物容易腐敗,得胃腸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熱的夏季,空氣溼度大,溫度高,適於細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長,食物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就會因被細菌、真菌汙染而變質,人們吃了變質的食品就會的胃腸炎。

洗淨晾乾的衣服不會長黴,而髒衣服髒鞋就容易長黴,原因是:洗淨晾乾的衣服清潔乾燥、缺乏營養物質,不適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淨晾乾的衣服不易長黴;反之,髒衣服給真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因此髒衣服容易發黴。

製作泡菜時加蓋後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讓空氣進入壇內,而保持壇內缺氧環境,因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無氧環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乳酸。

1、17世紀後葉,荷蘭人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並發現細菌;而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2、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小)

3、細菌特徵:微小,有桿狀、球狀、螺旋狀等形態,無成形細胞核。大多隻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屬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細菌能形成對不良環境有較強抵抗力的休眠體,叫芽孢。

4、細菌的結構特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附屬結構: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保護作用),有些細菌有鞭毛(用於在水中游動);有些細菌在生長髮育後期形成芽孢(輕,對惡劣環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體)。

5、掌握課本60頁細菌結構示意圖。

6、細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時就分裂一次。 7、細菌的營養方式:一般異養(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8、細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佈有關:細菌個體微小,極易為各種媒介攜帶;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數量多;有些細菌在生長髮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輕,可以隨風四處飄散,落在適當環境中,就能萌發為細菌。這些特點都有利於細菌的廣泛分佈。

10.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1、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另外還有單細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沒有葉綠體,均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即異養型;真菌特徵:菌體由許多細胞連線形成的菌絲構成;每個細胞都用孢子繁殖後代。

2、青黴:青綠色,著生孢子的菌絲成掃帚狀;麴黴:黑褐色(有時也有黃、綠等色),孢子著生在放射狀菌絲頂端;蘑菇從腐爛的植物體獲得營養。這些真菌生活在溫度適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機物的地方。

3、各種各樣的真菌:蘑菇、木耳、銀耳、靈芝。

4、蘑菇也是由菌絲集合而成 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生殖:孢子生殖 環境:陰暗潮溼,有機物豐富,溫暖

5、酵母菌(瞭解)

⑴形態:(單細胞)卵圓形,無色。

⑵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液泡、無葉綠體

⑶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無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況進行孢子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