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觀看小孩不笨電影后的觀後感

校園 閱讀(3.15W)

《小孩不笨》是一部劇情片。該片利用小孩和成人之間發生的事件,探討家庭關係、小孩子自殺、教育制度以及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問題。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觀看小孩不笨電影后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觀看小孩不笨電影后的觀後感
  觀看小孩不笨電影后的觀後感篇一

《小孩不笨》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電影通過一群被認為是“爛蘋果”的孩子清晰真實的展現了問題學生的成長和內心世界,這不得不讓社會深思造成這些“問題學生”的根源是什麼,家長、學校、孩子三者應該如何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

學謙是個成績優異卻始終得不到家長肯定的學生,他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責罵聲中。家對於他來說只是個睡覺的地方,家人對於他來說也不再是那麼親切,這個家看上去什麼都有,其實他有什麼都沒有。他喜歡寫部落格,因為只有在部落格的世界裡面他才能找到自己,才能覺得自己活在這個世上,才能受到別人的肯定。成才不愛學習,但長於武術,在老師眼裡他是一個壞學生,在家裡,爸爸不理解他,不是責罵他就是施以拳腳,在朋友父母眼裡他是個壞朋友。他們都是一個家庭悲劇和學校悲劇的犧牲者,由於父母整天忙於工作,加上不正確的管教理念,在學校得不到老師的尊重,這些才導致了他們孤僻的性格。正是因為缺乏家人的讚揚和肯定,他們才格外珍惜身邊的朋友,也正是因為他很義氣才被一幫壞朋友利用,最後走上盜竊和搶劫的道路。人性中都有善惡的一面,最後學謙和成才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為後,選擇把搶來的項鍊送還給項鍊的主人。可是悲劇還是發生了,人群不理解這兩個學生 “怪醫”的行為,採取極端的措施,最後成才的父親因此從樓梯上摔下重傷致死。學謙父親在最後關頭用自己的愛感動群眾,並挽救了自己的兒子。為什麼我們總是要等到悲劇發生之後才幡然醒悟?為什麼我們不能換位思考,理解別人、體諒別人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多稱讚別人呢?人都需要鼓勵,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其在責罵中痛苦地成長,為什麼不選擇在鼓勵中快樂地成長。有時候不正確的愛意表達方式也是一種傷害,沒有笨小孩,也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願不願意學的小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身上很多習性往往也會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父母性格暴躁,小孩整天生活在爭吵和暴力的環境中,大多數生活在這樣環境下的小孩性格不是偏向於暴躁就是性格格外孤僻。調查顯示青少年犯罪現象與家庭有密切的關係,大多數犯罪的青少年都存在家庭因素的影響,最後導致犯罪心裡的形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正是對子女的期望與現實的差距,讓父母和小孩不斷髮生衝突。青春期的小孩叛逆,不喜歡父母管教,更不喜歡父母強加壓力給他們,正是他們之間缺乏溝通,才導致很多的不愉快。父母愛孩子是本性,但是怎樣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自己的愛,很多父母都沒有思考過這問題, 他們永遠在抱怨為什麼孩子不聽的話,為什麼別人的孩子就那麼爭氣。很多父母都是太愛孩子,卻又不知道怎麼去愛,使孩子和自己生活在無限的憤怒和悲傷之中。《小孩不笨》中學謙的父母和成才的父母都是這種家長的典型,他們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沒有選擇合理的方式 ,學謙的父母在責罵聲中淹沒孩子,成才的父親在拳腳中一步步逼走孩子,他們越是愛孩子,反而和孩子的距離越遠。如果他們試著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能經常和他們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能成為一個真正理解他們的朋友,為孩子的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些悲劇大概就不會發生。時代進步了我們的是想也應該進步,教育理念也學要更新,父母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管教的時候,應該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醫要對症下藥,教育孩子也學要對症下藥。

體罰現象在我上中國小的時候是普遍存在的,當時的教育理念是棍棒之下出好人,大多學校和家庭都會對學生使用過體罰。現在體罰明被視為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是一種學校和家庭暴力的現象,現在學校已經禁止對學生實行體罰,這是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進步。但是在現在文明的社會裡依然存在不文明的行為,教師毆打學生的視訊頻頻出現在視訊網上,更有勝者直接毆打學生至死,毆打學生已經不是師德問題,他已經上升為法律問題。近年來社會各界一直呼籲並非常關注提高教師思想品德水品,提高教師涵養等等一些列話題,但教師違紀事件依然頻頻出現,這不得不讓社會思考出現這種現象到底是誰的錯。教師頻頻違紀難道真只有教師一個人的錯嗎?造成這種現象學生、學校、家長、社會都應該自我反思,他們就像一條破項鍊,不管少了誰都將不完整。

法律是為不遵守法律的人制定的,校規校紀也是為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制定的,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不成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在學生遵守法律和校規校紀的同時,也請社會和學校能尊重學生,能給他們自由的空間,不要讓所謂的人才計劃毀掉一批可愛的孩子。現在社會上成立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剖,小孩子每天除了上課還要從參加課後作業輔導班,每週末還要去各種藝術班學習,他們沒有多餘的空間自我發展,沒有多餘的時間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這是一裙可憐的孩子,是一群犧牲在家長人才計劃,商人經濟利益之下的可憐的孩子,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已經被這個殘酷的社會吞噬得所剩無幾。

電影《小孩不笨》中最後小孩和家長之間的誤會得以消除,學校對學生採取包容和接納的態度,三者從新建立了一種和諧的關係,他們又重新迴歸到那個幸福的集體之中。這部電影最終是以喜劇結束,但是現實社會中能以這樣完美的方式結束這場風波的家庭和學校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小孩內心在呼喊:“請不要叫我爛蘋果。“

  觀看小孩不笨電影后的觀後感篇二

很早就聽說這電影很不錯,這次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真可謂用心良苦,因為這部電影真的很有現實意義,對無論是作為教師還是父母的我們都是一場精神上的洗禮。

在電影的前面部分,大家被小主角們天真無邪的話語和行為逗得大笑不止,但隨著情節的發展,我們再也笑不出來了,只覺得喉嚨哽塞,眼淚直想往下掉,為片中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感動,為孩子們的叛逆、失足憂心,為父母們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式焦急。

電影故事以很樸實的方式進行敘述,當中展示了兩個家庭的生活情景還有教育小孩的方式,相信每一個觀看此片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例如Tom和Jerry的一家,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業,家庭的`經濟條件很好,孩子們看起來什麼都不缺,但孩子們卻覺不到家庭的溫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父母雖然愛孩子,但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想法和感情上的需要,家庭僅僅成為了一家人睡覺和吃飯的地方,缺少溝通和溫情。這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疏離感,更容易受到壞人的引誘。片中另一個孩子成才生活在單親家庭,父親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非打既罵,父親雖然對孩子寄予厚望,也很愛孩子,但卻不懂如何表達愛,最後釀成悲劇,以死換來了兒子的醒悟。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為人父母者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條件努力工作,但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物質的沃土,更需要精神的陽光。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說自己工作太忙,管不了孩子,希望學校老師多操心,有些甚至認為把小孩交給了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小孩教育的好不好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但我們都應該清楚的是,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我想作為父母,應該多問自己以下的問題:我有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嗎?我有儘量抽時間陪伴孩子嗎?我有留心觀察孩子的情緒,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嗎?最重要的一點是:我有經常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表揚嗎?片中的小男孩為了能讓父母抽時間觀看自己的演出,竟然想到存錢買爸爸的時間,當他對爸爸說出他偷錢的理由時,相信大家在落淚的同時也會心酸不已。

從這兩個家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文化素質的高低,經濟條件如何,缺乏溝通和愛的表達,就難以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適合成長的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更要提醒家長懂得表達自己的愛,與孩子保持有效的心靈溝通,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

  觀看小孩不笨電影后的觀後感篇三

《小孩不笨》這部極具現實意義的電影,讓很多女生都流下了眼淚,究其原因,認為有兩點:一是被裡面的真情所感動,另一方面,就是可憐那些教育重壓下的小孩子們。看到他們,或許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艱難求學歷程裡的點點滴滴。

影片裡涉及了許多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因為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一些社會上普遍的價值觀對教育方式和方法會產生很大影響,而那些與社會更為接近的家長的人生態度人生觀,也會對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們很大的導向作用。 電影中的三個小主人公,文福,國彬,Terry,同是EM3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眼裡他們成績不好,愛打架,是笨小孩,壞小孩,EM3就成了他們的代名詞,揹著這個稱號,被同學歧視,連老師也不重視。在學校這個最神聖的地方,在最純真的孩子之間,就這樣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成績便是劃分等級的標準。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多少人會否認學校的這種分級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理所應當生活在屬於自己的那片屋簷下。可這種只種成績,不重素質,不重德育的教育模式就真的可取嗎?無數的例子都證明,那些有才無德的人一旦誤入歧途,對社會造成的將是更大的災難。再看看那些被冠以“差生”名號的孩子們,他們要承受多大的羞辱與壓力,在學校受同學欺侮,老師的冷落,到了家裡,還要受家長的責備與打罵,難道是他們不努力嗎?像國彬,平時老老實實,他想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可就算他努力了,還是沒有及格,更達不到他媽媽希望的九十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也有所擅長的,國彬在世界級的繪畫比賽得了二等獎,在這一方面,又有多少人可以與之相比呢?做家長的如果不因材施教,會有多少孩子的特殊天分被扼殺掉啊!這樣培養出的一臺臺會讀書的機器,對社會又有大的用處呢?孩子們又會有多少遺憾啊?

國彬的媽媽在影片中是個反面的例子,她望子成龍心切,卻又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只聽信他人,也就是大眾的看法——好成績是打出來的,為了兒子的前途和未來,便狠心的打罵兒子,缺乏教育孩子時應有的耐心,最後竟逼得小小的國彬想去跳樓。家長為了孩子以後有更寬闊平坦的道路可以走,現在竟然逼得他們無路可走,甚至想要走上絕路。可憐天下父母心,可誰知孩子心?不知孩子心,不去關愛,瞭解孩子,表面上是在幫他們,卻不知道小小的心靈會承受多大的壓力。當老師、同學、甚至是賣輔導書的老闆都覺得EM3的學生無藥可救的時候,他們又怎麼去尋找前進的方向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呢?幸而一位年輕明智的老師出現了,她溫柔,懂得循循善誘,尊重、理解孩子。聰明但貪玩的文福聽了老師的話,去了解數學,摸透了數學的底,最後終於戰勝了數學。沒有誰天生是差生,學校有什麼權利把學生分等級?他們是最自私的,為了提高升學率就把成績好的學生放在一起,配以最好的師資,而那些成績差的,就可以不管了,把他們當成破罐子破摔起來,這就是極端的不負責!

說到社會上普遍的價值觀和家長的人生態度也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就要提到Terry,富家公子,唯母名是從,什麼都不會做,缺乏勇氣,沒有自己的主見。明明他媽媽的話是錯的,他還是照著去做,別人都說他笨,他自己就也覺得自己笨。所以他不會再去制止別人亂扔香蕉皮了,因為媽媽說那跟他沒什麼關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為什麼要管別人的事呢?當朋友被誣陷,他也畏畏縮縮,不敢去給他們作證人,甚至自己被綁架了,還要猶豫要不要逃跑,因為綁架他的大人不許他逃走。這樣的孩子在自詡為有責任的心的家長看來是幸福的,因為他們什麼都不用操心,什麼都由家長來安排,最後就成了這種牢籠式的家庭教育的犧牲品。但Terry 的姐姐勇敢的做著反抗,那種連怎樣去佈置自己房間的權利都被剝奪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悲啊,他們要的是自由,他們寧願用錦衣玉食去換取屬於孩子的自由,換取快樂的童年。

當面對未知的道路,Terry害怕了,他不敢走進那未知的,沒人走過的樹林,但與社會接觸更多的文福知道,新加坡人的定式就是畏首畏尾,前面有一條大路,他們就絕不會走沒人走過的路。於是,他們勇敢的走進樹林,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小孩子也跟大人學,喪失了那種初生牛犢不怕的虎的精神,社會又何談發展與進步呢?

電影中,結局是我們喜歡的皆大歡喜式的。可現實中呢,還有多少孩子正過著和他們一樣的生活?沒有人能保證本應快樂著得孩子們正在享受著他們的童年,享受著成長。每次看到超市裡大大的書包,還有那種像旅行的箱子一樣的可以拖拉的書包,我們就可以知道,小

孩的負擔有多重,上學對他們來說,也許像旅行,但旅行有多少快樂和辛酸,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在讓孩子享受更多物質上的充裕的時候,也不要忽略了他們小小的精神世界。兩年的輔導班老師的經歷,讓我認識了很多孩子,他們剛一放暑假,就又背上了大大書包,來到了輔導班,輔導班裡每天都有很多作業,因為如果沒有作業,家長就會認為我們的老師不負責,有的孩子說竟然比在學校裡還要累,那些暑期少兒節目,好看的動畫片,都跟他們無緣,好像是給我們這些放了長假的大學生看的了。家長應該知道孩子很累,可生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怎麼能被同齡人給落下呢?

說了很多,未免有些悲觀,可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快樂的朝著正確方向的成長。從來都沒有笨小孩,有的只是那些不懂得教育的家長,不負責任的老師,還有那些扭曲了價值觀的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