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優秀教案

校園 閱讀(2.21W)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優秀教案1

  【教材簡析】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優秀教案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一篇記敘文,講述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的經過,是一個科學故事。文中寫了一名叫雷奈克的醫生一次偶然的發現,從中受到啟示,通過反覆的試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於觀察,肯動腦筋,就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的道理。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雷奈克醫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和早發現人體內因疾病出現的異常變化。第二自然段寫雷奈克從兩個小朋友玩蹺蹺板的遊戲中得到啟示,用小木棍聽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內臟的聲音。第三自然段寫雷奈克靠著這種小木棍為病人診斷。第四自然段寫雷奈克在實踐中不時改進,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課文的語言平實、淺顯、流暢,從雷奈克在生活中發現難題,萌發解決難題的構思,到偶然的發現,最後通過反覆的實驗終於獲得效果,敘述得有條有理、層次清晰。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假如……就……”、“果然”造句。

3.默讀課文,能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4.通過閱讀課文內容,懂得任何發明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讀文,能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懂得任何發明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2.會用“假如……就……”、“果然”造句。

  三、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教學戰略】

1、質疑中激趣導學。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皮亞傑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幹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確實,我們的教學理應順應小朋友的需求與發展規律。教學伊始,通過出示的“聽診器”實物引出課題,學生自然想知道有關於“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內容,就會對所學的課文發生興趣,帶著解疑的願望去閱讀,就提高了讀書、學習的針對性。

2、層次閱讀中深入對話。

閱讀教學應在語言文字中走幾個來回,應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在閱讀解疑後,佈置再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自身的感受、想法,能使學生再次走進了課文,走進了主人公,同時,通過交流又獲得了情感的釋放。

3、閱讀對話中有效訓練。

在感悟課文的同時,語文教學決不能忽略語文能力和思辯能力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不能空穴來風,找準生髮點訓練,則能收到多種功效。在指導“假如……就……”造句時,抓住文中句子——一個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出示四句寫有“假如……就……”圍繞課文內容的填空,進行環環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講述發明聽診器的過程也分兩個層次,先是初讀後的彙報,再是遊戲體驗後的加入想象後的發明性的描述,能使認識更為深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實物揭題,匯入新課。

1.出示實物,問:這是什麼?

邊板書:聽診器,邊問:誰能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對它的瞭解?

2.引導質疑:看到這聽診器,你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可能會問: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為什麼會發明?怎樣發明的?……根據學生質疑情況板書:世界上第一個,和問題)

3.揭題,讀題。教師過渡:這篇課文就是講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發明的經過,認真讀這一課,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以實物揭題,讓學生說一說自身對聽診器的瞭解,喚起學生對聽診器的感性認識,明白它在自身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為學習後文作鋪墊。然後再以實物質疑,學生自然會對“誰發明了聽診器”、“聽診器的發明過程”等發生好奇,從而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形狀。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邊讀邊思上面提出的問題。

2.檢查朗讀(採用輪讀的方式),根據朗讀的情況適時正音、正句,思:是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

3.交流:

⑴是誰發明的?(板書:雷奈克,指讀、齊讀正音)

⑵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你能否畫一張簡圖來介紹?

①指名板畫,其餘學生自畫。

②以書本內容為依據,討論是否正確,並指名介紹聽診器的形狀。(正形:喇叭狀)

4.小結:能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認真閱讀的結果。

●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目的比較明確,能提高讀書的效率。同時,以一個問題的解決為例,讓學生明白,只要認真讀書,就一定能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三年級的學生,感性認識還佔上風,通過讀一讀,畫一畫,再介紹的方式,對第一個聽診器的外形有了瞭解,同時,也進一步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默讀,思:為什麼要發明?怎樣發明的?分別是課文哪些段落的內容?

2.交流,弄清這些內容相應的段落。

3.小結課文的先後內容。

●《課標》指出:中年級的學生要能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找出內容相應的段落,能增強讀書的針對性,而教師適時的小結,又暗示了課文的條理清晰,敘述清楚。常此以往,對學生的習作有潛移默化之作用。

四、讀第一區域性,弄清起因。

1.指讀,考慮原因。

2.討論:

出示:一個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⑴理解:異常。

⑵用“假如……就……”練說話,。

①假如內臟運動出現了異常,就—————————————————————。

②假如能和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就—————————————————。

③假如能和時診斷,就—————————————————————————。

④假如能治療肺結核病,————————————————————————。

3.齊讀第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中也要增強思辨能力的培養,此環節中,抓住一重點句為生髮點,讓學生環環相扣地推理,領會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絡,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收到了“一石二鳥”之功效。

五、讀第二區域性,弄清發明的經過。

1.自讀,思發明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