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有效開展促進兒童數學學習的區域活動

校園 閱讀(3.29W)

一.內容安排上主張統整和有機聯絡

如何有效開展促進兒童數學學習的區域活動

課程轉型後的幼兒園數學教育內容構建已由以學科系統為邏輯起點轉向以兒童生活經驗為邏輯起點。教師在設計集體數學教育活動時能以主題為背景線索,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起點,滲透和融合有關數學內容,而數學區域活動的設計和安排則顯得不足。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提出了數學區域活動與主題中的集體數學教育活動相統整和聯絡的主張,即在一個主題中將集體數學教育活動和數學區域活動統整起來加以安排。如在小班下學期“好聽的聲音”主題活動中,集體活動 “奇妙的聲音”的目標是引導幼兒辨別聲音的強弱,學習點數和數物對應。而我們在數學區域活動中則安排了“瓶瓶罐罐排排隊”、“聽錄音種花”、“按數字擊樂器”等活動。這些活動既不脫離主題活動的大背景和要求.又在數學教育目標上與集體數學教育活動保持一致,有 利於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有機整合與聯絡。

二.材料投放上強調豐富性、層次性和動態性

材料的豐富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除了圍繞每個主題活動設定相關數學學習內容和操作材料外,還從數學教育內容本身的系統性和遞進性出發,全面有序地投放材料。首先.我們將小班幼兒所涉及的數學內容計劃為“唱數”、“手口一致點數”、“幾何圖形的識別與命名”、“分類與排序”、“模式的複製與新增”、“一一對應的數量比較”、“空間(上下、前後)方位的辨別…量(大小、長短)的比較”、“時間(白天和黑夜)的區分”等方面;另一方面,材料的豐富性還表現在圍繞同一學習內容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使幼兒在積累多種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數概念。

材料的層次性是指教師從兒童數學發展水平的差異出發,在材料投放上體現梯度和層級.以適應不同兒童的發展需要。

材料的動態性表現在教師通過觀察、記錄、評價兒童的操作狀況。及時作出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兒童的發展需要。如在小班區域活動“插花”中,我們投放的材料是透明的塑料瓶(上面貼有不同顏色和數量的點子)、粗細不同的塑料管子、不同顏色和花蕊的'塑料花瓣,目的是讓幼兒將花瓣插在管子上,並將一支支“花”根據花瓶上的點子數量進行數物對應的匹配。但是我們發現,材料本身蘊含的多種維度干擾了幼兒對數物對應任務的完成,他們對材料的顏色、粗細特徵的關注超過了對數量的關注,因此,我們就及時調整材料,減去了材料中的粗細差異。當然,對材料的動態調整是以教師的有效觀察和記錄為前提的。為此,我們設計了觀察記錄表,主要包括數學發展方面的13項內容指標和非數學發展方面的4項考察指標,運用等第式評估和描述式記錄相結合的方式加以觀察記錄。以更好地掌握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發展狀況。

三.指導上重視交流和反饋

數學活動雖然是以兒童對材料的操作體驗為主的建構活動。但在操作過程中,兒童不僅可以與材料互動,也應當與同伴和教師互動並開展交流,使自己從他人的經驗或認知衝突中得到啟發和調整,實現共同性的建構。同時,教師鼓勵幼兒積極交流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兒童的數概念建構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不是通過一兩次操作就能習得的,而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它要求幼兒積累若干經驗――或通過交流。或通過教師的歸納、提煉――才能逐漸明晰起來的,因此,教師幫助和支援兒童表述和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可以促進他們對動作的內化和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還可以從中獲得分析與解讀幼兒數概念發展水平和能力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