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思想》的高中地理教案

校園 閱讀(6.96K)

課時安排:1課時

《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思想》的高中地理教案

教學目的:

1.在與傳統環境觀及其實踐的比較中明確新環境觀的基本觀點,並進行“正確認識見諸行動”的教育,以促成環境觀發展的新水平。

2.在新環境觀基礎上建立可持續發展觀。

 教學重點: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教學難點:環境倫理觀的形成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比較法、圖示分析法、分析歸納法等

 教學過程:

  匯入:

在人類承受著需求膨脹和生態環境惡化雙重壓力的情況下,我們除了採取有效行動,以求達到環境與發展雙贏的結果外,別無選擇。要把行動由自發轉為自覺,必須依靠正確的思想來指導,因此樹立現代環境觀和發展觀乃是最基本的任務。

 一、一種新的環境觀

1.環境觀的概念:

人類的環境觀(也稱為自然觀,或人地關係論)是指人類在長期與環境的共存與鬥爭中逐漸認識環境而形成的,人類對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相互關係的基本認識。

環境觀是世界觀的一部分,它決定了人類對環境的態度,並制約著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的行為。

今天全球性的生態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由於人類在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過程中,沒能正確處理好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態的關係而導致的,是由於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一方面是自然環境決定人,這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是人決定自然,這是自然的人化,自從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地球的歷史就既是自然史,同時又是人類的歷史。

環境倫理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人類對待自然環境的正確態度是什麼,到底自然有沒有價值,有什麼樣的價值。在此,主要讓學生注意樹立下面這些觀點:尊重與善待自然、關心個人與關心人類、著眼當前並思慮未來。

2、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謀求人地協調

時期 採獵文明 農業文明 工業文明 20世紀後半葉

生產力水平 生產力低下,發展緩慢 生產力不斷提高 科技突飛猛進,生產力迅速提高 生產力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

人類

活動 採獵文明時期,以動、植物為取食物件 步入農業文明,開發利用土地、水、氣候等資源 進入工業文明時期,人類試圖主宰自然界,犧牲自然,積累財富 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為,關注環境和發展問題

人地

關係 恐懼和依賴 依附性減弱,對抗性增強 不協調,人地矛盾激化 謀求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

人口

數量 十分有限 開始增長 人口迅速增加 人口繼續迅猛增加

環境

問題 不嚴重 地理環境趨於惡化 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危及人類生存 公害氾濫,人類開始認識環境問題,逐步解決環境問題

3.兩種不同的環境觀

傳統的環境觀 新的環境觀

人地關係 人地對立 “天人合一”或“人地歸一”

基本觀點 征服自然(到了工業社會,人類才真正實現了征服自然的願望)。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開發礦山、攔河築壩、移山填海,一時間,人類似乎成為自然界的主人。 認為人類是自然的兒子而不是主人,人類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環境)的平衡與協調,才能生存與發展。

後果 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向人們發出警告,公害病頻發就是對人類的報復。人們不得不對自己“征服自然”的行為進行反思。 良性方向發展

思考題:分析思考導致當代環境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

通過圖“全球商業性捕魚‘簡史’”,分析思考導致當代環境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傳統的征服論環境觀是導致當代環境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

活動

樹立正確的環境觀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這種正確的認識見諸行動。我們往往在思想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常常背道而馳。請以無記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計算每一項結果的百分數,然後分析結果。

在課前組織環境小組或環保積極分子進行“環保行動調查”活動,印發、收集統計問卷。上課時公佈調查結果,全班進行討論。

2.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全班討論,分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這項活動的目的在於使學生的環境觀念提升到指導行動、形成行為習慣的水平。人們對知行差異司空見慣,往往習以為常。調查活動能揭示這一問題,引起關注和思考,促使學生進入“從我做起”的境界中。這是一項育人價值較高,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人類應該怎樣實現“保持同自然界(環境)的平衡協調”呢?

只要人們正視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尊重環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真研究,謹慎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就能實現人類與環境關係的協調、平衡。

二、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

1.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封山育林、定期開禁、保護生育期的鳥獸魚鱉,使自然資源休養生息,以保永續利用的主張和法令。如:(以下資料可製作成投影片或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放給學生,並解釋、翻譯,讓學生了解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經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萌芽和一些實踐行動)

由此可見,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保護正在懷孕和產卵的鳥獸魚鱉以“永續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開禁的法令。 “與天地相參”“天人合一”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生態意識的目標和理想,這對於當今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仍然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2.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內涵

⑴概念 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自然環境的綜合概念。

⑵內容

①要發展,要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

②不能損害自然界支援當代人和後代人的生存能力,這就是可持續。

⑶內涵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可概括為三點: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互制約、聯絡,組成可持續發展複合系統。在此係統中,三者的關係和角色是:

(1)生態持續發展--基礎,它強調發展要與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相協調;

(2)經濟持續發展--條件,它強調發展不僅要重視增長數量,更要追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

(3)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強調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可持續發展把三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一考慮和協調各方面的因素,在動態的平衡中發展。 顯然,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以往對發展的理解,如人口增長、經濟增長、科技發展等是有本質區別的。

(4)基本思想

①鼓勵經濟增長;

②要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③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

(5)基本原則

(1)公平性原則:其核心內容是指地球生命應共享及公平分配資源、環境和財富,而享有平等發展權利的地球生命跨空間、時間,還包括其它物種。

① 同一代人與人之間的公平:每個人享有同樣的基本和平等的權利,如生存、自由、追求較好的生活的權利。

② 區際公平:在不同區域、國家和不同利益的群體之間,在貧困和富裕地區之間,公平分享資源、效益和分擔代價。一個地區的發展不能以其它地區的環境損害為代價,如發達地區不能把汙染轉移到不發達地區或在開發資源時破壞當地的環境,獲得超額利潤後不給當地足夠補償去恢復和發展。貧富懸殊,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消除貧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個問題。

③ 代際公平:在現在和未來的世代之間,公平分享資源、效益和分擔代價。這一代不能為自己發展損害或限制未來世代的發展可能性。應為下一代留下至少與自己繼承的同樣豐富多彩、同樣富於生產力的世界。

④人類與其它物種間的公平:每種生命形式都以其對人類的價值而有資格得到人類的尊重。人類的發展不應威脅自然的整體性其它物種的生存,如為野生生物設定足夠的棲息地,禁止為經濟利益大量捕殺、採伐、買賣野生生物等。應該合理地對待所有物種和生物,使之免受摧殘、虐待和無謂的殺戮。

(2)持續性原則:重點指資源、環境的永續利用。這一原則是基於地球面積的有限性及由此決定的地球承載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係。

(3)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無論是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大迴圈還是經濟的全球一體化,這使得地區性問題往往會轉化為全球性問題。這就要求:

① 地方的決策和行動,應該承擔必要的義務,有助於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發展。

② 對於全球共有的大氣、海洋、生物資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國主權和利益的基礎上,制訂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3.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必然選擇

1) 龐大的人口壓力:每年達1/4的新增產值被用來養活新增加的人口

2) 資源短缺令人擔憂:人口壓力、經濟發展的需求和資源利用率較低

3) 深刻的環境危機:汙染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範圍擴大,程度加大

4.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議程》

思考

1.據你所知,近年來家鄉有哪些建設專案?哪些已經完成,哪些正在進行?

安排學生課堂快速閱讀,並點明保護環境,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是世界進步的潮流,而且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2.用可持續發展觀念,評價這些建設專案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盡合理,提出改進意見;哪些是不合理的,應該停建。

此項活動需要充分讓學生討論,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老師總結歸納,及時對學生的觀點給予正確的評價,形成正確的發展觀。

[經典例題]下列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停止開採不可再生資源,為子孫積累巨大財富

B.加大加快各類可再生資源的開採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長,使人口數量維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資源開發利用時,不能危害未來人類的生活需求

【解析】結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原則分析判斷。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遵循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