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古文《遊褒禪山記》賞析

校園 閱讀(2.39W)

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是記敘部分。可以分為兩層。(第一、二段)

古文《遊褒禪山記》賞析

·第一層(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遊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為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僕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迴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為後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僕碑,反映了遊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相扣。

其實作者自己也犯了個錯,華山洞其實應為華陽洞,不過現在依舊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第二層(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先略述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突出前洞與後洞迥然不同的環境特徵,以及遊前洞之易與遊後洞之難,揭示一般遊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為後文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

然後詳記遊後洞的經過。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點明瞭與人同遊,這才有入洞以後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過時,對所見景象,只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係,為後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

隨著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下文字應敘寫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遊洞至此結束。

作者又補敘了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因為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並因悔而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

寫遊山的心得。這是文章的議論部分,可以分為兩層。(第三四、段)

·第一層(第三段),寫遊華山洞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

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入議論。

作者先借託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為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為依據和標準,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

以下以遊洞為喻,以有志為中心,進行逐層論述,闡明巨集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絡。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兩相對比之後,緊接著指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裡以景喻物,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

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三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是說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到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盡吾志也而未能至兩種情況,得出可譏有悔和無悔無譏兩種結果。這一正一反的兩層意思,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突出了有志的決定作用,並且提出盡吾志,即全力以赴、堅持不懈的高標準要求,從事物的規律性歸結到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所議論的道理推進一層。

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穫,迴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

·第二層(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這一段與第一段記僕碑文字和訂正讀音相照應。先由所見的僕碑引出感慨,指出由於古書之不存,致使後人以訛傳訛。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這段議論一正一反:從反面加以否定,批評謬其傳而莫能名;從正面加以肯定,強調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

是記遊的結尾,補敘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這是寫遊記常用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