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泊船瓜洲》教學片斷賞析

校園 閱讀(1.91W)

《語文新課標》提到: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柴柯夫斯基說過的一句話:“對於我,作曲是一種靈魂的表白。”音樂是一門心靈的藝術,語文教學是一門塑造心靈的學科,它們共同打動人心靈的東西便是“情”字。情是每個人渴望的最誘人的精神食糧,情感折射出來的魅力是無窮的。因此我們每位語文老師都應該是性情中人,應是“多愁善感”的人。語文老師對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是情深似海,對新課文應是一見鍾情,對舊課文應是舊情復燃,用語文獨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豐華和磁化語文教學過程。當我們在課堂用心靈去撥動孩子的心靈時,我們的課堂中就會流淌出音樂般美妙的旋律。語文教學的美和美的語文教學在這裡共同融會交織成一首美的交響曲。何愁人文素養不能提高?何俱健全的人格不能養成?

《泊船瓜洲》教學片斷賞析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我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體情悟情,去接受詩句中蘊含的情感資訊,去貼近詩人的情感,努力找到情感的出發點、契合點,使教師、詩人、學生的情感一起在同一水平線上共振。我牢牢把握住“情”這個字,分三步設計教學環節:

一、悟情

《課標》裡對於四年級的目標是: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詩句是最凝練的語言,我們教學時通常的做法是先理解詩意,再體會感情。而我在這首詩的教學處理上摒棄了這一做法,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因為這首詩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顯而易見的,在學生一遍一遍的初讀後,我讓學生直接感悟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師:同學們,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雖然我們還沒有深入地學習這首古詩,但是我們能否從這一遍一遍的讀中初步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呢?再讀一讀這首詩,看看哪句話最能表達出作者的這種感情?把它畫下來,再讀一讀。

生:我從“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看出來的。特別是“還”字看出來的,因為“還”就是“回”的意思,說明作者想回家了。

生:我還從這句話中的“何時”看出來的,因為這體現出當時作者想念家鄉的情感,他想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

師:你們都說得很好,這首詩表達著作者的這種思鄉之情。(板書:思鄉之情)誰能讀出來?

生:讀此句時重音放在“還”字上。

生:讀此句時重音放在“何時”上。

(體現了個性化朗讀的教學。)

齊讀

二、品情

如果說悟情是整體感知詩意的基礎,那麼品情就是對詩意的深入理解,對詩情的深入體會。語文課研究的是語言藝術,語言是根、是本,是一切的憑藉與基礎,它能啟發感覺、啟用思維,燃燒情感。在課堂上,教師要用優美的、充滿激情的語言,去營造出一個詩意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浸潤其中,深入品味詩句中的情感。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品情的:

師:所以他就這麼站在江邊遠遠眺望著對岸,想念著家鄉,你知道他還看到了什麼嗎?誰來讀讀這一句。指名多人讀第三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句詩成為後人傳誦的千古名句,詩人在寫這句詩時有個小故事,誰知道能給我們講一講嗎?

(指名講故事,如果學生不知道就老師講)

生:有這樣一個故事。作者在寫“春風又綠江南岸”時,曾用到“又”“滿”“到”“入”“吹”“過”等十幾個字,但他都不滿意,最後才選中“綠”字。現在。人們把詩句中的這個重點字稱為“詩眼”。

師:說得好,那你們覺得是“到,過,入,滿”好還是“綠”好?為什麼?我們把它們帶進去讀一讀吧。(相機出示這幾個字)

生:我覺得這個“綠”字好。因為春天到了,萬物甦醒,草都綠了,花也開了,這寫出了江南那裡充滿生機。

生:我也覺得用“綠”字好。因為這個字不僅體現了江南春天的景象,也能體現出作者思鄉之情。春天來了,作者的家鄉這麼美,但他卻不能回去欣賞,所以他就更加想念家鄉,想念親人。

師:是啊,他站在船頭,放眼望去,此時的江南在春風的撫摸下,已經是青草搖曳,麥浪起伏,滿目新綠,一派生機盎然的美麗春景,這映入他眼裡的“綠”他不正是他要字嗎?(相機換成一個活字------醒目的大“綠”字)這“綠”寫出了一種動態的美,把全詩寫活了。也體現出詩人對語言的錘鍊。誰能讀出江南的綠?

生紛紛聲情並茂的朗讀此句

師點評:綠了綠了更綠了齊讀。

師:看到家鄉已是美麗的春景,他就這麼一直遙望著對岸,陶醉其中而久久不願離去,不知不覺已皓月當空,(隨手畫個月亮)此時此刻,他又在想些什麼呢?

生:作者在想什麼時候月亮才能照亮我回家的路啊,讓我快快回到家鄉與親人在一起啊!

生:他在想自己的家人現在正在做些什麼呢?我不在家的日子她們過得還好嗎?

師:是啊,他在想我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你們還好嗎?春天來了,家鄉都綠了,你們有去踏青嗎?我的妻兒啊,你們有去乘著東風放紙鳶嗎?家就在對岸不遠的地方,但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想著不能回去,這怎能不讓他更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呢?所以看著這皎潔的月亮,他更加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感嘆到——

指名多人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他在問蒼天,他在問月亮,他在問自己。(相機打上“?”)

同學們,從一水間的京口和瓜洲,從只隔數重山的鐘山,從這又綠了的江南岸,從這彎彎的月亮,這整首詩的字裡行間無不流露著作者那濃濃的思鄉之情。師配樂聲情並茂地朗讀全詩。

三、入情

在古詩教學中,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想象,配樂朗讀形象、生動。有助於激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對詩歌所描繪的自然美、意境美、語言美的追求。通過音樂的渲染,更容易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景之中,極易激起兒童情感上的共鳴,把音樂與課本兩者結合起來,作用於兒童的視覺和聽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在音樂與詩文的薰陶下,學生語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詩人、師生情感在情意融融的場景中激盪、共生,共同生成一個充滿磁性與感動的“情場”。我是這樣帶著學生入情的:

師:同學們,你們都是了不起的小詩人。在封建社會裡,為了生計,為了前途,為了理想,為了抱負,人們不得不離開家鄉,轉徙各地。這一去,山長水闊,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敏感的詩人身在他鄉,無處不起思鄉之情。

其實不僅王安石寫過思鄉的詩,還有不少詩人也用詩句表達他們的思鄉之情。你能背誦一首嗎?

生:背誦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生:背誦李白《靜夜詩》。

生:背誦蘇軾《水調歌頭》。

師:同學們都背得很好,但老師知道,其實你們也會有這樣思鄉的時候,是嗎?能跟大家說說嗎?

生:我也有想家的時候。有一次暑假,爸爸的朋友帶著我一起去廬山旅遊,爸爸媽媽都不在我身邊,我和很不習慣,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在家裡他們都會在睡覺之前親一下我的臉,現在也沒人親我了,我好想念在家的生活。

生:一次,我去廈門參加舞蹈大賽的時候,因為我不是跟爸媽一起去的,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想快點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後來我比賽結束我們得了金獎,我拿著獎盃回到家裡和爸爸媽媽緊緊擁抱在一起。

生:我是一個從外地轉到武漢來上學的同學,因為原來在家裡什麼事都是媽媽爸爸幫我做,而且我和家鄉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剛來武漢時,我很不習慣,時時刻刻都在想念他們,特別是每逢佳節和傷心的時候,更加想家。但是現在我已經把武漢當作我的第二故鄉了。

師:是的,家是心靈的港灣,是個溫暖的地方,它總是讓人魂牽夢繞。聽著同學們的心聲,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詩的作者是臺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詩的名字叫《鄉愁》。我想把它送給大家。師配樂範讀(聲情並茂)

(我自己、學生、聽課的老師的眼眶都溼潤了,都感動得哭了。)

結束語: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也許將來有一天你會遠離故土,但老師衷心希望你們今後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你的故鄉,不要忘記故鄉的親人。

語文課堂應是詩意的課堂,審美的課堂。詩意,使課堂飄灑美麗的音符;審美,使課堂流淌著濃濃的詩意。語文課,讓師生一起棲居在美麗的、詩意的課堂上,應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的教學理想。課堂,因詩意而美麗,也因美麗而充滿詩意!

附學生作業

根據“春風又綠江南岸”展開想象,寫出江南的春景。

江南春色

萬雪倩

春風拂過,眺望江南岸,那兒早已是一片綠色,樹木又長高了一節,柳樹抽出新芽兒,在風中搖擺,梧桐樹的葉子也伸出了手掌來,朝著風姑娘招手,杏花紅了一樹,在那兒爭奇鬥豔;桃花也不甘示弱,換上了豔麗的衣服,與杏花比美。滔滔江水也變得更綠了,向大海奔流而去。

江南月夜

何忠芮

夜,已經很深了,皎潔的月光灑下江面,猶如成千上萬顆星星一閃一閃。春風輕拂著江南岸,在江裡玩耍的小魚停止了嬉戲;在岸邊開放的花朵閉上了眼睛,在天空中飛行的天鵝也停下來休息;在江邊的巍峨的大山,也穿上了綠睡袍。回首只隔幾重青山的鐘山,更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他想:我一定要早日辭官回家,好與家人再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