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讓語文教學真正姓“語”

校園 閱讀(2.41W)

這改革、那改革,新理念、舊理念,如果國小6年不會讀書、不會寫字、不會表達,這才是語文教育的悲哀。

如何讓語文教學真正姓“語”

以下是教學調研時遇到的兩個教學情景。

【情景一】老師在進行《蘑菇該獎給誰》一課的教學。課上,學生又唱、又跳、又表演、又畫畫,學生很是活躍。評課時,聽課老師認為這節課體現了學科融合的理念,是一節好課。但我總感覺缺少了什麼,於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測試。一測試,問題就顯露出來了,一篇課文學完了,全班43名學生只有10名學生能把書讀流利,另有18名學生只能磕磕絆絆地讀下來,而其餘的學生基本上讀不成句。

【情景二】一年級老師在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這是一個童話故事:螞蟻夏天搬運糧食,冬天過幸福生活,蟈蟈夏天玩耍,冬天不好過,暗含了一種先苦後甜,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的思想。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夏天真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國小生在讀完這一段後,有的說螞蟻真勤快,那麼熱的天也不休息,有的說小螞蟻真愛勞動,可是有個國小生髮言時說“螞蟻是小偷”。老師一愣,接著要全班圍繞螞蟻是不是小偷展開了討論,並一直持續到下課,最終也沒回到主題上去,其他的教學任務都草草收場。評課時,出課老師振振有詞,認為通過討論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這改革、那改革,新理念、舊理念,如果國小6年不會讀書、不會寫字、不會表達,這才是語文教育的悲哀。語文就是語文,有其本身的教學規律,國小語文教學就應該讓國小生掌握紮實的語文基礎知識,習得基本的語文能力,懂得運用語文的規律。課堂上不管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也不管涉及到什麼領域,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就是說語文姓“語”。

那麼,怎麼才能讓語文教學真正姓“語”呢?本人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

讓學生紮實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習得基本能力。不論哪個年級段,都要不打折扣地進行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訓練,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現在似乎一提訓練就有違背新課程之嫌,我認為這不是新課程設計者的初衷。課程標準強調:“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以寫字為例,如果不訓練,就不能熟練地寫字,就寫不出漂亮的漢字,假如訓練程度不夠,還可能連字都不會寫;再以習作為例,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訓練,就不能自如地習作,俗話說的“熟能生巧”,就是這個理。因此該讓學生讀的就要讀,該背的就要背,該練的就要練,關鍵是如何訓練的問題,我們反對的是機械的、無效的.訓練。

以低年級課文教學為例,就要認認真真地完成好識字、讀書任務。要把識字這一重點學習任務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字音讀準、讀正,特別要糾正方言土語。有經驗的教師,會很科學地分配寫字的時間,比如篇幅長一點的課文,就把指導寫字的任務放到第二課時完成,短一點的課文,就把指導寫字的任務當堂完成。除識字外還應該要求學生把書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這是三個層次的讀書,是一步一步地遞進的,要引導學生走完從會讀到讀流利再到讀好的過程。全國特級教師於永正先生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總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書,不讀流利不罷休。

上文【情景一】中的這位老師,沒有意識到讓學生唱、跳、畫,是為更好地感悟文字和語言訓練提供幫助的,而是把這些作為調劑氣氛的教學環節。我們提倡課堂上運用一些教學手段,如通過多媒體、表演、繪畫等形式再現文字的內容(也可以說成學科融合),等等,但是不能為了手段而手段,把教學手段作為一個教學環節看待是不當的,假如因唱、跳、畫而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那這樣的教學手段或學科融合不要也罷。

不偏離以語文為主體的教學目標。以閱讀教學為例,課文有不同的體裁,有各種各樣的主題,教學時不管是文學性強的,還是科學、文藝類的文章,都要突出以語文為主體的教學目標。不少老師對一般故事、傳記等型別的文章還能把握其語文教學的方向,而對科學、文藝類的課文,往往或輕或重地偏離以語文為主體的教學目標。有位老師在教學蘇教版國小三年級《恐龍》一課時,就很明顯地偏離了語文學習的軌道,讓人感覺到是進行科學課的教學。他先把重點放在了對幾種恐龍特點的理解上,師生依次分析、比較每一種恐龍的特點,又讓學生記下有關恐龍的數字,後來,教師又把蒐集到的7種恐龍圖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圖片說出恐龍名字。這不就是科學課嗎?《恐龍》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這類文章的特點之一是運用數字說明問題,文章如此,但是在教學時就不能抓住這些數字不放,因為文中出現的數字,不過是讓讀者對某事物更明晰,對這些一讀就懂的東西,就不需要花費若干時間;另外語文的特點是模糊的、籠統的,就拿本課來說,學生能粗線條地瞭解幾億年以前恐龍的存在就行了,由於恐龍離人類的年代久遠,因此通過圖文結合瞭解不同恐龍的特點無可厚非,但是再反過來,看圖片說出恐龍的名字,就不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了。語文的任務是什麼?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行聽說讀寫等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

拓展延伸要自然、適度。通過拓展延伸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是必要的,但拓展延伸要適時、有度。所謂適時,是指根據需要拓展,是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所謂有度,是指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的需要見好就收,不能放出去收不回來,如果收不回來,那麼語文主體教學任務什麼時間完成?

上文【情景二】中那個學生提出的和課文主題不一致的問題——螞蟻是小偷,是該生對螞蟻的認識,他可能看到螞蟻把別人的食物往自己窩裡搬的情景,這大概就是該生眼中的螞蟻,是他的個性體驗,老師及時抓住課堂生髮出的問題拓展延伸是應該的,但是老師卻沒有把握住度,本來是一個學生個體的體驗,卻強加給全體同學去討論,去思考,佔用了以學習語文為主體的寶貴時間,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沒多大的幫助。假如老師有耐心地讓該生談一談為什麼認為螞蟻是小偷,再引導學生知道,這是小螞蟻的生活方式,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是這樣的,就如狼吃野兔、野兔吃青草一樣,不這樣就活不下去,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