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於《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校園 閱讀(5.05K)

設計說明

有關於《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這篇教案設計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過程,圍繞教學要求,設計三個步驟來閱讀課文。第一步是朗讀訓練。朗讀是一種自我體驗,是沉浸其中,達到設身處地,身臨其境,從而感受作品。第二步是學生對照註釋閱讀課文,整體把握。這一設計符合學生對作品解讀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從閱讀的物件看,學生面對的作品,是一個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整體,作品是以整體形象呈現給讀者的;從閱讀的動力看,閱讀作品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學生的情感與理智在閱讀過程中始終與作品融會交流,產生共鳴;從閱讀基礎看,學生在閱讀中必然會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積累,人生經驗,這是一種整體的主體參與,所以文學教育必須以整體把握為前提。第三步是提問朗讀,重點分析。提問朗讀是這篇教案的一個重點。

提問朗讀是帶著問題去讀有關的片段,學生必須對課文有足夠的瞭解,才能找出這些片段,這比一般的朗讀更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思考。教案根據課文的意境設計了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各有側重點,又有內在的邏輯聯絡。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尋找有關片段的過程,就是一個理解、感悟、探究的學習過程。在提問朗讀的同時,教案根據教文言文的特點,即要字字清楚,句句落實,而不是字字解釋,句句翻譯,設計了“推敲字詞”和“積累詞語”這兩個教學環節。通過對這些字詞的分析,領略其精神,賞析其特色。這樣教,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使學生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案還提供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桃花源記》寫作背景和《桃花源詩》,讓學生通過聯絡閱讀,自己去思考,去感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生閱讀的很少,而關於閱讀的談話卻很多”,它體現了課程標準這樣一個理念。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應該是閱讀行為的主體,應該讓學生直接與作品進行對話,讓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閱讀,因為語句材料的積累、語感的培養,必須在反覆閱讀過程中方能實現。

教學目的

1. 明確作者所描寫的理想境界,恰當地評價課文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2. 瞭解課文的敘事線索,理清結構層次。

3. 體會精練生動的語言,積累文言詞語。

4. 加強朗讀訓練,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教學重點

1. 瞭解課文曲折回環、懸念迭起的寫作特點。

2. 古今詞義辨析

3. 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2. 辨認“交通、妻子、絕境、無論”等詞語古今意義的不同。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想: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學中以教師引導、學生互動為主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1、引子(激發興趣)

有一個成語——“世外桃源”,誰能解釋一下?

明確:比喻與外界隔絕的幽靜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誰知道這個成語從那裡來?

明確:出自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是怎樣的一個地方?為什麼說它在“世外”呢?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嗎?就讓我們學習這篇課文,從中找到答案。

(這一設計能激起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新課的匯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起步好,就能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由《桃花源記並詩》的影響,引入課文學習。

螢幕展示:

在中國,素有“山川以人而勝”的傳統,所謂“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勝,惟人則名”。武陵桃源,原是鮮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淵明作《桃花源記並詩》以後,始為文人墨客所重,樑陳之際已有詩人涉足山溪,探尋靈祕。至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桃花源忽名聲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關注。天寶七年,詔令“三十戶亦免稅賦,永充灑掃,守備山林”。此後,遊者日眾,成為人皆慕趨的風景勝地,吟詠之作也歷代賡續不絕。

《桃花源記》如此佳妙,讓我們誦讀欣賞,享受這篇課文的藝術美吧。

螢幕展示:

教學要求

(1)、分析、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

(2)、瞭解、學習文章的寫作特點。

學習方法及步驟:

⑴把握整體、分析結構;⑵提問朗讀、重點分析;⑶分析、評價文章主旨。

(上課之初,讓學生知道教學要求、學習方法及步驟。這一設計的好處:從教的方面說,讓學生一起來掌握教學要求,有利於達到教學的目的;從學的方面說,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達到什麼要求,目標明確,便於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朗讀訓練

1、教師範讀,指點

朗讀,一是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如“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讀成“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應該讀成“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讀出感情。如,讀出漁人發現桃源時的“異”,桃源人見漁人時的“大驚”,聽漁人介紹後的“嘆惋”。

(朗讀前的指導十分重要。這裡,對朗讀課文應掌握的節奏、感情作了提示。這樣,就能啟發學生在朗讀時去體會、去感悟。)

2、學生朗讀:(略)

三、把握整體、分析結構

1、學生先對照註釋閱讀課文,閱讀時正音正字;再全班朗讀

髫tiáo 詣yì 驥jì 豁hu然 儼yǎn然 阡qīan陌m

2、討論:文章以時間為序,按照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局,課文可分為哪幾部分?學生討論後明確:螢幕展示:

故事的開端:發現桃林——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1段第一部分)

故事的發展:進訪桃源——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裡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2—3段第二部分)

故事的結局和尾聲:離開、再尋——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4—5段第三部分)

四、提問朗讀,重點分析

1、學習第一部分

(1)、提問朗讀: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用課文語句回答)

學生回答後明確: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朗讀思考: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明確:

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點,渲染一種神祕色彩,鋪墊下文。

(提問朗讀是帶著問題去讀有關片段。學生尋找有關片段的過程,就是學生閱讀的實踐過程,這是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倡的。)

(2)、推敲字詞。

l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明確:不可以,因為“忽”說明是“偶然”的。

l “芳草鮮美”中的“鮮美”作什麼解釋?

明確:“鮮美”,鮮豔美麗。

l 漁人甚異之”中的“異之”作什麼解釋?

明確:“之”,指見到的景象,“異之”,是“以之為異”,即對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

l “欲窮其林”中的“窮”字作什麼解釋?

明確:“窮”,窮盡,走到頭。

(對文中難懂的字詞進行推敲,也是一次閱讀、積累的實踐過程。這一環節在文言文教學中尤其比較重要。)

2、學習第二部分

(1)、提問朗讀:漁人怎樣進入桃源,文中是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課文語句回答)

學生回答後明確:

進入不容易:“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性數十步,豁然開朗。”(表明桃源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見到的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見到的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表明源中環境優美,人們生活美好,自由、快樂。)

(2)、提問朗讀:桃花源人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用課文語句回答)

學生回答後明確:

“自雲現世避秦世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提問:為什麼“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學生回到後明確: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4)、推敲字詞。

l “屋舍儼然”中的“儼然”和“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作什麼解釋?

明確:“儼然”,整齊的樣子;“交通”,交錯相通。

l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是一個詞嗎?“絕境”作什麼解釋?

明確:“妻子”不是一個詞,而是兩個詞,指妻子,子女。“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l “無論魏晉”中的“無論”,“不足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其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嗎?

明確:不同,“無論”,更不必說。(今義是“連詞”)“不足”,不值得。(今義是“不充足”)

(注意區別那些與現代漢語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語,符合文言文教學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掌握這一古今詞義。)

3、學習第三部分

(1)、提問: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明確: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

源是虛構的。

提問:這部分與哪句話照應?

明確:“不足為外人道也”。

(2)、推敲字詞

l 提問:“處處志之”中的“志”和“尋向所志”中的“志”,意思是否相同?作什麼解釋?

明確:不相同,前一個“志”為動詞,做了標記,後一個“志”為名詞,指做的標記。

l 提問:“尋向所志”中的“尋”和“尋病終”中的“尋”,意思是否相同?作什麼解釋?

明確:不相同,前一個“尋”是動詞“尋找”,後一個“尋”是副詞“不久”。

(3)、積累詞語

鮮美 儼然 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不足 如此

(積累文言詞語是文言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在教學中,讓學生邊學習邊積累,如此日積月累,學生就能掌握大量的文言詞彙,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積累成語: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怡然自樂 無人問津 世外桃源

五、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

討論:本文語言簡練生動,全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而且寫的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試分析一下,曲折和懸念迭起表現在那些地方?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後明確:

螢幕展示: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穿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為之生疑(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裡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三折)。接著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又為之遺憾(四折)。“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為之迷惑不解(五折)。

(這一設計,主要讓學生明確寫作上的特點,不僅明確了故事情節曲折的原因,而且便於在寫作中運用這一技巧。)

六、分析,評價文章主旨

(1) 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以上的分析是自始至終扣住作品本身的,幾乎沒有考慮聯絡作品之外的因素,我們把這種只重文學作品本身,基本不考慮作品之外因素的閱讀稱為主觀性閱讀,而把那種既考慮作品又注重作品寫作背景因素的閱讀叫做實證性閱讀。我們已經成功的進行了一次主觀性閱讀,大家一定有興趣再作一次實證性閱讀。同學們請看陶淵明寫作本文的相關背景資料。

螢幕展示:《桃花源記》寫作背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八年級年(421)。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他有志不能施展。他也曾任彭澤令等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義熙元年(405),憤然棄官回鄉,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就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學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本文原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桃花源記》與《桃花源詩》有密切聯絡,請看《桃花源詩》。

螢幕展示:

桃花源詩

贏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教師提供有關資料,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思考,去尋找答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聯絡當時的社會背景,想想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學生回答,互相補充。

答案不求統一,但要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現實相對照的。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但它又帶有原始共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只能是一種空想。

七、佈置作業

(1)、掌握文言詞義:通假字“要(邀)”;古今詞;一詞多義等。

(設計本題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並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

(2)、用現代漢語把《桃花源記》改寫成故事。

作業提示:

解題時,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合理的補充一些細節,如:“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聯絡上下文推想,漁人說了些什麼?桃源人為什麼“嘆惋”?使得故事更加豐腴。

文章不求統一,但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忠於原文的思想內容;二是要用自己的語言,不能變成翻譯課文。

(本題設計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