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最新版

校園 閱讀(2.94W)

中國有很多世外桃源的地方,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最新版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於永八年級年(421年)作,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的美麗,歡樂和奇異。

2、深入體會陶淵明虛構這一理想社會的原因。

3、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

4、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重點:

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的美、樂、奇

  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桃源仙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東晉末年,戰亂頻繁,賦稅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家瀕臨崩潰,在這樣的動亂歲月,陶淵明的一腔愛國熱情無處傾訴,讓人民安居樂業的願望無法實現,只能把情感寄託在文章裡,今天我們就帶著對陶淵明已有的認識,再次走進《桃花源記》感受作品的獨特魅力。

二、 找同學大聲的有感情朗讀課文,邊聽邊想桃花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三、 分別從“美、樂、奇”三個角度賞析全篇文章,學生進入小組討論pk階段。

四、 小組討論:桃花源的美表現在原文的哪些句子中?

1、 教師點撥:自然環境美、社會環境美、人情美。

2、 作者寫這一美景的目的是什麼?(表達了對桃花源的喜愛、嚮往)

五、小組討論:

1、文中哪些人感受到桃花源的樂?他們分別為什麼而樂?

教師點撥:(老幼因和平安定、豐衣足食而樂)

2、總結:桃花源人都樂在哪裡(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風淳樸),作者寫這些樂的目的是什麼、(寄託理想)

六、小組討論:

1、桃源“奇”在何處呢?從原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小組討論在文中畫出這樣的句子,同時分析了三個問題。

1)桃源人為什麼嘆惋?

2)桃源人為什麼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3)文章安排劉子驥尋桃源是不是畫蛇添足?

2、教師小結,這些奇異之處使文章情節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滿了神祕感。

3、作者設定這些“奇”暗示什麼?(虛構社會)

七:桃花源是一個如詩如畫:令人神往的仙境,這裡寄託了作者怎樣的理想?(安居樂業,沒有壓迫、沒有戰亂,批判黑暗社會)

八:作者虛構這一理想社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明確:想法積極,做法消極,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九:學生質疑

十:總結小組成績,鼓勵優秀小組

十一:結束語:陶淵明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我們要志存高遠,向著理想,勇往直前。

十二:佈置作業: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為題寫一篇讀後感

  拓展:

作者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一說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田園詩人、隱逸詩人,歸隱後寫了大量田園詩,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創始人。有《陶淵明集》傳世,本文亦出自此。因為好喝酒,又被稱為酒聖陶淵明。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