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歷史教學反思與總結

校園 閱讀(2W)

導語:有關“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教學現象,或者偏離初衷,或者理解有誤,或者操作失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教學反思與總結,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歷史教學反思與總結

  歷史教學反思與總結(1)

歷史是一門史證的科學,此種說法誠然不錯。但僅僅侷限於此,就遠為不夠。眾所周知,歷史既指過去發生的事情,又指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復原與解釋。因此,歷史同時又是一門解釋的科學。史料需要考證,史實需要解釋。而考證和解釋就必須憑藉方法,依據邏輯。

陳寅恪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中說:“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為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殘餘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物件,始可以真瞭解。所謂真瞭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因今日所得見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僅存,或晦澀而難解,非經過解釋及排比之程式,絕無哲學史之可言。”

因此,在處理材料時,教師不可不作鑑別,不能依據孤證,亦不能進行簡單的堆砌。史料浩如煙海,學者都力所不逮,何況是年少學生?更且,歷史事物複雜異常,僅僅列舉其單方面的史料,從而造成片面的印象,不啻於用史實來撒謊。教師應精心選擇有價值、有意義的史料,在“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過程中,鍛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嚴密的邏輯。

為什麼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為了證明教師所言甚確、知識淵博,還是為了註解教科書?都不對。“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科最根本的方法,其目的應在於啟迪學生的思維。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探究,而非灌輸。如果是灌輸,無需呈現史料,更無需費力進行史論結合。既是探究,則必須有探究的空間,有討論的餘地,有真理與錯誤的交鋒。英國人約翰8226;密爾在《論自由》一書中認為,“從真理與錯誤衝突中”能產生出“對於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認識和更加生動的印象”;而在欠缺討論的情況,“不僅意見的根據被忘掉了,就是意見的意義本身也常被忘掉了”。不僅如此,充分的討論還能增長人的智慧,“一個人之能夠多少行近於知道一個題目的全面,其唯一途徑只是聆聽各種不同意見的人們關於他的說法,並研究不同心性對於它的觀察方式。一個人之獲得聰明,除此之外絕無其他方式。”

如果在“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中,我們選擇的史料能反應真理和錯誤的衝突,能呈現多元的視角,能激發學生熱烈的討論,那麼真理將會越辯越清,而學生也將越來越聰慧。

  歷史教學反思與總結(2)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方法體系,而非具體方法,絕非一節課所能完成。在教學設計中,很多老師愛將教學目標定位於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這樣的目標空而不當,教師心中無數,難以操作,亦難以評價。

作為方法體系,“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呢?

首先,要學會區分史料和史實。史料不等於史實。史實是指對史料進行考證、鑑別後,提煉出來的客觀事實。如梁啟超對戊戌政變的記錄是史料,而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則是史實。

其次,要懂得鑑別史料的基本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強的主觀性。引用時要考慮其時間、背景和作者(立場、動機、傾向)等因素,剝離史料中的主觀因素。此外,史料可分為一手資料和轉手資料;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口碑資料、實物資料和遺址遺蹟;等等。史料形式不同,獲取有效資訊的方法不一樣,其證據力也有所不同。

再次,要學會區分史實和結論。史實是經過考證的`,毋庸置疑。結論是思辨的結果,見仁見智。秦始皇統一六國、鞏固統一、實施暴政,史實清楚,可二千年來對秦始皇的爭論不絕於耳。誤把結論(如名人的結論、偉人的結論)作史實,再去推導結論,實際上是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利。

再次,知道孤證不立,由若干證據組成證據鏈方可成立。

再次,知道一個史料可能支撐多個結論,甚至是相反的結論,比如上述肯尼迪的言詞。

最後,知道常常是史無定論。在史料不足的情況下,提出初步的假設,或者提出進一步尋找史料的方案。懂得隨著新史料的出現,結論往往會發生重大變化。即使是面對相同的史料或史實,不同素養的人、不同立場的人、不同史觀的人、不同時代的人得出的結論差異很大,甚至尖銳對立。

構建出方法體系之後,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閱歷,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師有計劃、有梯度地逐步實施,方能培養出具有“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良好素養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