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期會考試歷史教學反思

教育考試 閱讀(8.23K)

會考試已經結束,作為高二文科班和高一6,7, 8班的歷史代課老師,看到這樣的成績,使我感想萬分。針對這幾年的歷史教學確實是我成長了很多,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面對著純真的學生,本著對學生負責任的原則,我認真地去備好每一節課,儘量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瞭解歷史的真實,培養他們客觀的分析歷史問題和歷史現象的思維和能力,盡我最大的能力去讓學生喜歡以往他們都不重視的歷史課。結果並不像我想想的那麼的容易簡單,雖然這次6班的成績在整個年級還不錯,但是整個年級的歷史平均分都很低。這不得不是我們好好的去反思一下為什麼?。 首先作為老師我自己做一個深刻的反思。 一,平時在教學方法還不是那麼的靈活,沒有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興趣。二,忽視了差生的對整體成績的影響,對他們平時的督促不夠。三,沒有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比如作業太差,抄襲現象太嚴重。四,沒有真正的去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新課程還有待提高。五,聽的課還很少,自己的教學經驗還有待提高。

期會考試歷史教學反思

第二,考試成績好壞還和生源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高一8班同學,我努力採用有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興趣,但對他們來說,怎樣的教學都不起作用,因為他們的基礎太

差,可以說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而且這是高一很多同學的現狀,比如,五四運動是什麼?中國歷史朝代更替,什麼是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等,太多的例子。最為關鍵的還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目標,在學校只是混年齡或是來完成父母的願望,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在上課的時候提不起精神,睡覺成為習慣。抄作業成為普遍現象。成績對他們無所謂。再者,對一般同學來說,歷史基礎也比較差,作為農村教育從小認為歷史就是副科,不重要。以及現在的歷史教材打破原有的知識體系,類似於原來高三複習時的專題知識體系,對我們的教學來說是難上加難。它的一個思想核心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尋找歷史的影子或者說在歷史的學習中來感受現在的生活。

說句實在話,面對當前的教育我有一種無奈也有萬分的感慨。無論上面如何去改革,都無法擺脫應試教育對我們的束縛,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必須極力去在教學中貫穿新的理念。雖然學文科的人太少,但是那是一門學科,首先,在高中來說歷史不是副科,從我們大的教育方針來說我們的教育不是僅僅應對大學聯考,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回首2015年奧運會,儒家文化,中國四大發明,等等。再之,我們要學生了解中國,瞭解世界,從中國古代史中去尋找我們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從中國近代史中去尋找我們的恥辱與中國人的頑強毅力,從現代歷史中去看看-中-國的強大與繁榮,從

世界史中去尋找東方騰飛的巨龍,再去看看現在中國在世界中的輝煌。我們的教學不只是要停留在考試上,和應對以後的升學工作,最主要的是通過歷史的學習使得學生能有一種意識,那就是歷史的學習除了要記住我們自己民族的發展歷程外,更是要我們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培養世界公民意識、培養民主法制意識、培養創新向前意識,讓我們的祖國在和平崛起的時候有思想準備。同時,歷史的學習不像有些人所以為的就是過去事件的堆砌,毫無意義,枯燥。現在的歷史學習還是強調政治、經濟和思想,但是它把學生到引入歷史的社會生活之中,通過這種引入,學生會在現實的生活中發現課堂上的史實。舉個例子,2015年美國的“次貸危機”爆發了,對整個世界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而在歷史上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同樣是如此。所以文科的教學至關重要,所以我們不要忽視這些科目,一定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方法,爭取給予學生最優的課堂。

現實的一切我們理解,我們無奈,我們堅持。但我們得反思,我們得改進。

期會考試歷史教學反思 [篇2]

七年級期會考試已經結束,經過我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分析,反思如下:

歷史對於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只有使之形象化,才容易讓學生理解。

在國中歷史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時候,坐在下面的學生卻沒有應有的積極性,或者埋頭寫作業,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並不是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上的參與性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七年級歷史教學主要講述是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時間間隔長,學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中一些古文材料,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一言堂”,這其中古人的思想問題的.教學更是許多老師的難題,講深了學生不易理解,講淺了學生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思想問題時更需要教師靈活應用教材,結合背景材料,最好能應用計算機課件,積極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

我發現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機會,學生的學習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勵;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懸念和情景,沒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問題,讓他們進行分析與探究; (3)不能靈活使用教材,缺乏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教學設計; (4)課程

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現不夠。

作為教育者應該掌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動向,學生的思維活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他們對所學內容興趣不大時,尤其是心理感到負擔,受到壓抑時,便處於抑制狀態。相反,熱烈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思維活動也會處於最佳狀態,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將得到極為充分的激發。

期會考試歷史教學反思 [篇3]

期會考試後,我在歷史教學中有一些個人的反思:

一.學生方面:

1.有一大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或不重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 就不去認真學了。

2.看書不細。未能聽進老師的忠言相告,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兒不考,那兒不考,存在僥倖心理,結果遭受沉重一擊。

3..不會讀書。學生習慣了把一節教材從頭唸到尾,而較少注意抓住歷史發展的脈搏,體味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領略歷史的博大與精深。

4.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不肯下工夫,主動去背去記積極性差,這是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七年級學生是中學生學習不穩的時候,教師要把握好學生學習的尺寸,及時給以指導和輔導,讓學生的成績能有所提高。

二、教的方面:

1.課時和內容所限,導致學生對於整節內容不能形成系統的認識,影響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掌握。 2.加大對學生檢查的力度。

3.歷史故事能調動學生興趣,但有時佔用時間太長,課堂上很少應用,今後的歷史課中應適度調整。

4.教師挖掘教材不到位,導致考試時有個別題型學生沒有接觸過,有的知識點,講課中根本沒有提到,結果學會無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