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學習地理的好方法

校園 閱讀(3.01W)

中學生學業負擔較重,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難或厭學情緒,而地理科課時少,內容多,記憶難度大,所以激發學生興趣、指導學習方法、減輕學生負擔顯得尤為重要。

學習地理的好方法

一、趣味法: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探索創新,為學生駕起興趣這一記憶橋樑,使學生能在充滿情趣的教學狀態中記住零散、難記的地理知識。例如,在講湖南省政區圖時,可讓學生把湖南省的輪廓想象成一個人的側面頭像,再通過側面頭像這一輪廓引出湖南省四周所環繞的“鄰居”:下巴下方為廣西,衣領是廣東,後腦挨著江西,頭上頂著湖北,額頭上方是重慶,鼻子挨著貴州。這樣通過饒有趣味的比喻,就把湖南的相對位置很快的記住、記牢。

二、象形法:把地理事物想象成實物、數字、字母、幾何圖形、漢字等。想象不求統一,不同學生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想象,關鍵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例如:一些河流像黃河、長江,黃河像個大“幾”字,長江像個英文字母“W”。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此形,然後讓學生沿著圖形分出上中下游,這個略圖栩栩如生,因此藉助此圖加深了記憶。

三、對比法:對比法是一種很活躍的思維方式,它能夠由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其他的幾個相對立或相似的知識點上,記憶起來,費時少,收益大,能夠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講西歐大陸西部的島國英國的海陸位置時,聯想亞歐大陸東端的島國日本,可以對比出它們的共性都是島國,不同之處就是英國是個大西洋中的島國,日本是一個太平洋中的島國。這樣,通過對比,兩個地理事物的特徵就鮮明有力地顯現出來了。

四、因果法:地理事物、現象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形成了統一體,所以記憶地理相關問題時,要注重地理事物、現象間的內在聯絡。例如: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以這個問題做為“果”找出“因”來:植被破壞—地表裸露(夏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水土流失加劇。這樣通過“因”推導“果”或者由“果”分析出“因”來,記憶時知識就係統多了。

五、歸納法:是對某些知識總結分類,串成一條線。如我國有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歸納後可知可知①它是我國一月份0℃ 等溫線通過的`地方。②是800MM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③是暖溫帶與亞熱帶通過的地方。④是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⑤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⑥是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六、生活體驗法:只有將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機聯絡起來,才能學得樂、理解透。例如:學習“季風”時,可聯絡教室南北視窗所刮的風向來作為攻克“季風風向”這個難點的突破口;學習“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時,可從當地地形實際出發,坡度大於25度的地區,適宜發展林業,避免水土流失,坡度小於25度的地區,可開墾為梯田,發展種植業,河、塘、水庫地區適宜發展漁業;學習&ldquo 國中語文;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佈特點”時,可從平時的生活觀察入手,夏季降水多,河塘水量豐富,冬季降水少,河塘水庫枯水。

七、字頭法:是在記憶一組知識時,把字頭排成一段文字,從而記住此內容.如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陸地面積世界前七位的國家:俄加中美巴澳印;全球人口過億的國家按由多到少排列: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

八、重複法:根據《心理學》中講到的遺忘規律,知識要及時必要的重複幾次記憶,這樣才能提高記憶效率。具體的做法如下:新課內容講述完畢後,留點時間給學生識記,加強學生瞬時記憶,下節課上課前提問,把存在的問題再點拔。其後一個周再重複提問一次,講完一章內容後,再把知識內容串一遍,再重複記憶一次,並強調學生多看地圖,這樣反覆記憶遺忘的概率就大大減低了。

九、列表法:是把內容易混的地理知識通過列表進行對比,加深記憶。如在學習世界的國家時,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列一張表格進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工業、農業、服務業、分佈等對比,使知識一目瞭然。再如:記世界人種和語言也可採用此法,列表比較體質特徵、主要分佈地區,形成歸納或對比。

十、讀圖法: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讀圖法是學習地理的特色方法,是其他任何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例如: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鄰國和海洋、我國的主要河流、我國的鐵路主線,要持之以恆、不厭其煩地使用地圖,做到有圖必讀,讀圖有方。

除以上幾種方法之外,還有很多,如諧音法、畫圖法等,對不同知識的記憶要採用不同方法,無論哪種方法,它的最終目的就是啟發學生主動開動腦筋,巧記地理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樹立學習地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