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寫同上一堂課的觀後感

校園 閱讀(3.13W)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同上一堂課的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寫同上一堂課的觀後感

  同上一堂課觀後感1

我看了由湖北教育頻道播出的《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雖然看的只是重播,但這一堂課讓我對雷鋒精神有了更新的認識。

雷鋒原本是個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戰士,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也很平凡,然而就是這數不清的平凡故事構造了他的偉大,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將永久而清晰的刻在人們心中。直到今天,那些有雷鋒精神的人就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活雷鋒”

於是就有人學習雷鋒的為夢想拼搏的精神。比如體操王子楊威,他夢想著成為冠軍,即使他個人全能拿了第七名,但他沒有失落,他又苦練了四年,他說:“我要為教練爭口氣,我要為國家爭口氣,我要為所有人的付出得到回報。”就是這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讓他有了足夠的信心,從此他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在2008年8月的北京奧運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當然還有人學雷鋒奉獻與服務的精神。比如武漢盲校的張龍老師,在她的幫助下,把吳迪同學培養成了一位優秀的音樂人。她說:“奉獻是一種給予,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熱愛。”

所以我們學習雷鋒就要樹立“人人都能當雷鋒”的信念。就如一斤半嬰兒壯壯的事例,竟達到了10590人的捐助。除此之外還有武漢好人吳天祥,人民好醫生王爭豔,“犟媽”易勤,“錘釘兄弟”謝舒明、彭龍,當代〔小雷鋒〕嚴昌筠等等,他們無一不為著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做著貢獻。

雷峰曾在日記中寫到:我願做高山岩石之鬆,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願在暴風雨中—艱苦的鬥爭中鍛鍊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雷鋒,把雷鋒的精神和事例繼續發揚下去。

  同上一堂課觀後感2

今年的《同上一堂課》在湖北大學錄製,當天邀請了三位“男神”老師——史鐵林、徐川、鄧鶴翔上臺授課,詮釋“我們的價值觀”。

信仰是什麼?信仰有什麼用?如何確立信仰……作為廣受學生喜愛的網紅老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80後”徐川,將枯燥的黨課講得比“段子”更入心入耳。他以“為信仰而活”為主題,用一貫幽默的方式,講解了從傳統文化中的姓氏,到和平年代的愛國精神之中蘊含著的信仰和價值觀。

“我的夢想是什麼?興趣是實現夢想的催化劑。”武漢大學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85後”鄧鶴翔與大家分享了其在科研上的經歷和感悟,用他的親身感悟詮釋了歷久彌新的雷鋒精神。

追古朔今,上下五千年,人類從不缺少夢想。有偉大的、渺小的、高貴的、卑微的……正因為夢想,先祖改變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獲得火的力量,開啟人類文明;正因為曾經夢想,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我們才有了翱翔藍天的飛機;正是因為曾經夢想千里傳音,我們才有了電報、電話……

我也有許多夢想:我想當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我想當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我想當一名律師,為正義的一方辯護……可是有了夢想,並不代表你就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有夢想的人固然很多,但是能實現夢想的人又是那麼的寥寥無幾。

看完《同上一堂課》,看到三位老師,在愛國的信仰中,堅持了下來;在認真求實的學習中,堅持了下來;在民族的困難中,堅持了下來。這種堅持不懈的頑強毅力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追求夢想貴在堅持。人生道路,挫折幾何?譬如夢想,堅持更多。只有在不斷拼搏的過程中,不斷進取,不斷超越,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更加寬闊,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爛多彩。人類飛天夢想的實現不正是無數人鍥而不捨追求的結果嗎?一個連恆心都沒有的人怎麼可能去追尋夢想?

如果夢想是浩瀚的大海,那麼堅持就是涓涓的細流;如果夢想是萬噸巨輪,那麼堅持就是勇敢的水手;如果說夢想是一隻雄鷹,那麼堅持就是高飛的翅膀。我相信,人生如有更多的堅持,就一定會有更多的成功!

冰心奶奶曾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受傷,它似乎無法彌補,只有盡力,到彼岸的那一刻,一切的傷痛、不愉快,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大海中,有許多礁石,當這些礁石——困難擋住道路時,你也許會遲疑,會吃驚,會怔住,可我們總要面對困難,當困難迎來時,只有一心想著向前,傷痛才會漸忘,當看到一個島嶼時,你會眼前一亮,向島嶼漂去。傷痛在成功中消失了。

夢想的實現並非一朝一夕,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甚至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同上一堂課觀後感3

網紅黨課老師徐川、武大最年輕的正教授鄧鶴翔、長江特聘教授史鐵林……在第54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3月3日下午15時,湖北百萬中國小幼兒園學生同上一堂課——《我們的價值觀》。

《同上一堂課》電視課堂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團省委、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旨在大力弘揚傳承雷鋒精神,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少年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信仰是什麼?信仰有什麼用?如何確立信仰……作為廣受學生喜愛的網紅老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80後”徐川,將枯燥的黨課講得比“段子”更入心入耳。他以“為信仰而活”為主題,用一貫幽默的方式,講解了從傳統文化中的姓氏,到和平年代的愛國精神之中蘊含著的信仰和價值觀。

今年的《同上一堂課》在湖北大學錄製,當天邀請了三位“男神”老師——史鐵林、徐川、鄧鶴翔上臺授課,詮釋“我們的價值觀”。

“我的夢想是什麼?興趣是實現夢想的催化劑。”武漢大學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85後”鄧鶴翔與大家分享了其在科研上的經歷和感悟,用他的親身感悟詮釋了歷久彌新的雷鋒精神。

一個星期168個小時,鄧鶴翔至少有100個小時會在實驗室裡。他表示,之所以能長久的堅持,正是因為對科研懷著一顆熱愛之心,“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做到最好”。在當天的課堂上,鄧鶴翔還鼓勵現場的大學生要學好知識,將自己特長技能與當地的發展相結合,“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身邊的一點點,就會創造更多的美好”。

“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長江特聘教授史鐵林,在課堂上講述了他與科研團隊近40年的艱難發展歷程。在裝置落後的艱苦條件下,團結一致克服各種困難,他與科研團隊最終較完整地建立了智慧診斷技術的基本理論框架,開發完成了基於網際網路的跨地域遠端診斷平臺。

“以觀看節目為契機,常態化開展學雷鋒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全省中國小生將圍繞電視節目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和成長經歷,通過討論、交流、演講、撰寫觀後感、做好人好事等方式,組織開展主題班隊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