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人教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精選8篇)

校園 閱讀(8.3K)

我們學生學習歷史不僅僅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增長知識,拓寬知識面。那麼必修一的歷史知識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人教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精選8篇)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1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國第一個國家政權,出現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出現了王位繼承的傳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湯滅夏。(1)內服外服:內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統治地區。外服是附屬國管轄地區,商王控制著支配內外服的實際權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權色彩: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國。

1、分封制

(1)概念:保證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親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諸侯國。

(2)方法:A、周王:最高統治,王都鎬京,都城王畿,直接駐地B、同姓親族:分封主體,富庶之處,戰略要地,土地人口 C、異姓諸候:(姻親、功臣、先代貴族)待遇不同

(3)影響:周王通過授土授民,勢力範圍不斷擴大;確立天下共主地位,鞏固了統治。但是後來逐漸導致諸侯割據稱雄和國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權力、財產和土地的繼承矛盾

(2)特點:血緣紐帶和政治關係結合起來

(3)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4)體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關係是相對的。

(5)影響:既是家庭等級關係,也是政治隸屬關係;有利於凝聚宗族力量,強化王權,保證“世卿世祿”。

3、禮樂制:成為政治生活準則,維護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帶有濃厚的血緣色彩和上古部落聯盟體制的遺存。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樞權力機構(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1、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權重。

2、漢武帝:中朝制度,與“三公”相制衡。東漢時期的尚書檯取代了三公的權力。

3、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確立。

A、即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長官皆宰相。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處理日常政務。

B、影響:三省之間相互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效率,分割相權,加強皇權;標誌著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發生深刻變化,對後世的國家體制產生深遠影響。

4、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長官不參與政事,另設“中書門下”,作為辦公機構,只保留行政權。軍政歸樞密院,財政歸三司(度支、鹽鐵、戶部)

5、元朝:廢除三省,只設中書省。宰相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也歸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

6、明朝(1)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權分六部,皇帝親掌六部。(解決了皇權和相權的矛盾),設殿閣大學士,品秩較低,僅備顧問,協理奏章,不參與決策。

(2)明成祖時設立內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內閣地位逐漸上升,有了專門衙署屬官,閣臣權力越來越大。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覆意見,稱“票擬”,皇帝硃筆裁定,稱“批紅”。

7、清朝:設軍機處

(1)、背景:清朝建立,承襲明制,設立內閣,處理日常事務。軍國大事,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處理。

(2)、設立:雍正年間為處理西北軍務而設。軍機大臣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政大計,審理重大案件。但本身品級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輪渡值班,完全聽命於皇帝,只能跪奏筆錄。

(3)、影響:提高行政效率;標誌著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3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一、西漢時期:

1、漢朝初年,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以鞏固皇權,穩定天下。但結果是地方諸侯國權力膨脹,在公元前154年,發生“七國之亂”(實質:中央與地方矛盾激化)

2、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設刺史加強監督;強幹弱枝。

二、唐末五代:節度使權力膨脹,造成藩鎮割據(實質:中央與地方矛盾),國家分裂。

三、北宋時期:中央集權強化

1、背景: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袍加身,建立宋朝,為宋太祖。

2、措施:宋太祖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從權、錢、兵著手,加強中央集權。

(1)收精兵:

A、中央:將實力最強的禁軍劃歸互不統屬的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統領(統兵權),發兵權歸樞密院。使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利於皇帝控制軍隊。

B、地方:強幹弱枝、守內虛外

(2)削實權:

A、中央:削奪宰相和武將的權力,實行二府三司制度。

B、地方:削奪節度使權力,所有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州郡長官之下設通判監督,有權向朝廷直接奏報,。

(3)制錢谷:州郡財賦,除自留小部分,其餘運往京師或指定地點,由中央掌握,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

3、影響:

A、改變唐末五代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B、中央集權日益加強,中央與地方分權的鬥爭已處絕對上風。

C、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費和積貧積弱的局面,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

D、皇權與相權矛盾變得突出起來。

四、如何看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積極: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有利於抵禦外來侵略;有效組織大規模經濟活動,奠定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世界的基礎;有利於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容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無從發展,容易出現腐敗的局面;封建社會後期,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思想上的專制嚴重阻礙了近代科學的發展。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4

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從禪讓到王位世襲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國開始有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後,其子啟即位,原始社會的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2.王權具有神祕色彩統治者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通過占卜方式來決定。

3.初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相、卿士等,地方設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目的:

拱衛周王室,進行有效統治,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內容:

①分封物件——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於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②被封諸侯的義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③被封諸侯的權利——職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設定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3)作用:

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②開發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

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⑤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趨向嚴密。

(4)侷限:

受封諸侯在各自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為王權衰落和諸侯割據埋下隱患。

(5)瓦解:

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經濟生產方式的產生,這一生產方式使諸侯勢力日益壯大)。

戰國時諸侯國變法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瓦解。

2.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定義:

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政治制度。(用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內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

(2)目的:

加強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內容:

繼承製;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家國政治

(4)影響:

①形成了等級森嚴的政治制度,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宗法關係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與“家”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5)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3.禮樂制度

(1)含義:

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並配有特定的音樂

(2)目的:

更好地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禮成為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有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統一

1.背景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併戰爭

2.條件

①經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增強

②思想:法家學說為秦的統一奠定理論基礎

③客觀:人民渴望統一

④主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4.措施(鞏固統一)

頒佈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統一文字;修馳道、開通靈渠、修長城、移民等。

5.影響

①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一。

③有利於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內容 ①權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權,集於中央 中央大權,集於皇帝②皇權至上皇帝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皇帝有權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③皇帝獨尊(皇帝神聖)創制皇帝專用稱號(朕、 制、詔 、璽)④皇位世襲

2.特點 皇位世襲——權力的不可轉移 皇權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三、中央官制

1.內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傳下達,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國軍務九卿(諸卿):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分管國家各項具體事務

2.特點 ①主要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軍政大事,先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以減少決策失誤。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弊:因皇權過大,易形成君主專制獨裁,缺乏對皇帝的監督與制約的機制。

四、郡縣制

1.背景:①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建並的地區設郡縣②秦統一後,通知區域空前擴大③李斯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2.內容: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個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若干縣

建立相應的地方官僚機構,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響: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國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

1.漢朝

漢初沿襲秦的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實行郡國並行制。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王國越分越小,列侯歸郡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設定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中央集權。

3.北宋

軍事:主要將領兵權收歸中央,抽調各地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督

財政: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由中央掌控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

1.漢朝——內朝(中朝)

漢初,丞相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於一身。

漢武帝時重用身邊侍從、祕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軍國大事,削弱相權。

2.魏晉南北朝——三省體制

尚書省(最先擁有實權)、中書省、門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

(2)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3)影響: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和監督,相權分散皇權獨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4.宋朝——分割相權

宋初,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

後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5.元朝——中書省

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行政機關,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元朝後期,宰相權勢擴大。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1、漢朝

察舉制——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

2、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舉制——隋文帝時分科選拔,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繼承並完善科舉制——增加考試科目,武舉,殿試等。

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絡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一、宰相制度的廢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以後不許再立丞相

3.影響

加強了君主專制

有利於防止權臣專政,鞏固統治

缺少制約君權的機制

二、內閣的創立

1.原因

減輕皇帝沉重政務,協助皇帝處理政事

2.形成與發展

明太祖——設定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奠基)

明成祖——選拔翰林院官員入職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 (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擬 批紅 (發展)

明英宗——票擬製度化 (發展)

明神宗——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時,大權盡歸內閣 (頂峰)

3.性質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內侍機構。

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4.權力

閣臣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採納還取決於皇帝的批紅。

三、軍機處的設立

1.過程

(1)清初(皇太極): 仿明制,設內閣,置六部(奏章票擬)

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軍國機要), 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設南書房(參與機務,起草諭旨)

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南書房

(3)雍正:為辦理西北軍務,設軍機處(上傳下達)

2.特點

簡 速 密

3.職能

軍機大臣品級不高,但都由皇帝欽定,不得私自與官員交往

皇帝召見,只能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

軍機大臣按皇帝旨意將詔令擬寫成文,經皇帝審批後,傳達執行

4.影響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處理各種文書

全國軍政大權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

第5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一、形成條件

1.地理條件:古希臘以海洋為依託,山嶺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對孤立造就了眾多城邦國家。

2.政治條件:具有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的城邦特徵,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參與城邦政治。

3.經濟條件:瀕臨海洋,海外貿易和工商業比較發達,新興工商業者追求民主權力的渴望強烈。

(公民的定義:根據傳統,凡父母祖籍均屬本城邦、擁有一定財產、能自備武裝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資格。)

二、確立過程

1.梭倫改革(奠基)

(1)時間:公元前6世紀初

(2)內容:根據財產多寡,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建立四百人議事會;建立公民陪審法庭;廢除債奴制。

(3)作用: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2.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

(1)時間:公元前6世紀末

(2)內容:建立十個地區部落,以部落為單位進行選舉;設立五百人議事會,由各部落輪流執政;組成十將軍委員會;繼續擴大公民大會的權利等。

(3)作用:這次改革基本剷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確立起來。

3.伯利克里統治時期 (黃金時代)

(1)時間:公元前5世紀

(2)內容:擴大公民參政範圍;改革公民大會;改革五百人會議;提高陪審法庭的地位;擴大十將軍委員會的權力;為參政公民發放津貼,鼓勵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薰陶

(3)作用: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三、評價

1.特徵: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2.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3.進步性:(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論和實踐,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2)民主氛圍創造的空間,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4.侷限性:(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做主的民主。(2)小國寡民體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濫,抽籤選舉,輪番坐莊等成為政治腐敗、社會慌亂的隱患。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一、定義

狹義:羅馬公民法

廣義:通行於羅馬統治的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法律制度

二、發展演變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背景:平民與貴族的鬥爭

制定: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

特點:內容廣泛,條文明細

影響: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保護了平民利益。

侷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

2.發展:公民法——萬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羅馬共和國早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適用範圍主要限於羅馬公民

(2)萬民法

背景: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顯現; 商貿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活動中產生許多新問題

內容:帝國對行省上層階級大量授予公民權,對無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給以適當的司法保障

影響:3世紀,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不復存在,萬民法成為適用羅馬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時間:6世紀

過程: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彙編成《民法大全》

作用:標誌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三、主要內容

1.型別

形式:成文法 、習慣法

結構:公民法 、萬民法

2.核心內容

保護私有財產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實質

維護奴隸制度,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四、作用

1.維繫統治

(1)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穩定社會秩序

(2)調整糾紛,緩和社會矛盾,穩固帝國統治

(3)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

2.影響深遠

(1)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

(2)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

(3)近代資產階級將其作為反封建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5

古代農業

1、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①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

②漢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時期,曲轅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農經濟

①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②形成原因:

a、鐵犁牛耕的出現,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根本)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③特點:

a、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

b、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④地位:在古代中國經濟中始終占主導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井田制”(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度)

③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魯國“初稅畝”,實際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戰國,秦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農業政策

(1)重農抑商

①開始:戰國商鞅變法

②評價

a、保護農業生產,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b、封建社會後期,抑制了工商業的正常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2)抑制土地兼併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魚鱗圖冊”(明朝,確定土地所有權和徵收賦稅的依據)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6

發達的古代農業

一、古代農業耕作方式演變

(1)刀耕火種(原始農業)

(2)石器鋤耕(耒耜)

(3)鐵犁牛耕:春秋出現,漢代後,鐵犁牛耕成為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農業的精耕細作

生產工具:春秋戰國—鐵犁;西漢—耦犁、耬車(播種工具);隋唐—曲轅犁耕作方法:春秋戰國—壟作法(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法);西漢—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漕渠、白渠、龍首渠(漢)

灌溉工具:翻車(三國)、筒車(唐朝)、高轉筒車(宋朝)、風力水車(明清)

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時間:春秋戰國

原因:①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產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特點:①以家庭為生產單位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③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地位:小農經濟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評價:積極

①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②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貢獻消極

①小農經濟比較脆弱,容易破產

②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的原因,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7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徵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

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為後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鑑。

消極方面:

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

②過於氾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誌是《十二銅表法》的頒佈。

公民法:適用範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誌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繫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侷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8

1.背景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併戰爭

2.條件

①經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增強

②思想:法家學說為秦的統一奠定理論基礎

③客觀:人民渴望統一

④主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_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4.措施(鞏固統一)

頒佈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統一文字;修馳道、開通靈渠、修長城、移民等。

5.影響

①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_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一。

③有利於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內容

①權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權,集於中央中央大權,集於皇帝

②皇權至上

皇帝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皇帝有權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

③皇帝獨尊(皇帝神聖)

創制皇帝專用稱號(朕、制、詔、璽)

④皇位世襲

2.特點

皇位世襲——權力的不可轉移

皇權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這是中國古代_度的重要特徵

三、中央官制

1.內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傳下達,負責監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_

九卿(諸卿):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分管國家各項具體事務

2.特點

①主要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軍政大事,先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以減少決策失誤。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_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弊:因皇權過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對皇帝的監督與制約的機制。

四、郡縣制

1.背景:

①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建並的地區設郡縣

②秦統一後,通知區域空前擴大

③李斯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2.內容:

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個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若干縣

建立相應的地方官僚機構,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響:

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國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鞏固了國家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