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秋思》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86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思》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秋思》教學反思

《秋思》教學反思1

一、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的教學重點是詩歌的朗讀和背誦,並從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運用了多媒體音訊和視訊來營造濃厚的學詩氛圍,同學們都能在我的引導下掌握了詩歌的朗讀技巧。

2、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對詩歌的整體感悟和詩歌意境的品味。在難點的解決中,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聯想能力,讓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去談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導和解說下,學生都能感受了詩歌那蒼涼悽清的藝術境界。

3、本節課的能力培養和拓展是寫作手法的學習和運用。

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後,課堂進行片段作文訓練,拓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4、在對作品字、詞、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還應給寄予更多的學生以更充裕的時間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樣學生對作品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時,我的板書字型也不是很美觀,還得繼續加大力度不斷的進行苦練。

二、教學目標、理念。

1、“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活動過程”。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是通過反覆朗讀課文,讓學生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學重點。在這點上我做得還是比較成功的,學生都能感受到了詩歌的朗讀氛圍,並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和背誦。

2、“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現代教育觀念的核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我的教育目標。在對作品字、詞、句的品析上,我就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核心。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貫穿教學大綱的一條紅線。

在課堂中,我主要是通過對意境的感受和作業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來暢談自己的感悟和心得體會。

意境的感受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因此學生感覺比較吃力,花的時間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談了自己的感受之後,學生對詩歌的意境有更深的瞭解,都能從中感受作者內心深處的無限傷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難點突破計劃。這點也是比較成功的。

能力的實踐上學生也能掌握得比較好。都能很快的用剛學到“借景抒情”的方法來感受課外讀物的分析和品味。

三、備課理念

1、以學生為本,弘揚學生主題精神為主。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備課中只要是從“三維目標”(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去制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也就是說在備課的時候要明確自己本節課要引導學生掌握那些知識和技能;要指導學生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和經歷怎樣的學習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會有怎樣的體驗。

3、還要做到尊重差異、承認差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的放矢的進行備課。

四、詩歌的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的內容:

作品內容的理解,主要是通過對詩歌的朗讀、背誦和品析來完成。

2、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和背誦的基礎上,才會對作品有所感悟,這樣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3、整體感悟詩歌的意境:

在理解詩歌內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後,對作品的整體感悟也會得到鞏固和昇華,這樣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詩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詩歌的意境之後,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已經在慢慢的從實踐中轉化成為技能。

4、學生能力的培養:

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秋思》教學反思2

當我拿起《秋思》這篇課文,心如千斤重。雖然文字僅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傳遞給沒有雷同生活經歷的學生,讓學生感受著詩人的感受,想著詩人的所想?除了詩的資料外,我到底要經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麼?詩的課堂到底應當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此刻我的腦海中。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當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於古人創造詩詞,無愧於詩詞有別於其它文體,無愧於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在讀彰顯詩性。

我一向認為詩的教學應不一樣於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採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三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理解詩的意思。之後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我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終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我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我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它講究形象、色彩、韻律,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鍊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後,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境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後,我立刻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麼””“見不到什麼””,目的是期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比較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期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於秋風裡”、“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期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樑,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詩人思念家鄉,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於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詩人的“意萬重”我先出示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忙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瞭解後,我立刻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麼?這樣學生經過理解後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後安排了多次不一樣型別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

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主角想象。目的是期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秋風瑟瑟,鄉思絞碎了詩人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麼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秋思》教學反思3

誦讀(熟讀成誦),是學習詩歌的主要方法。講授詩歌應該緊緊抓住朗讀這個關鍵點。我在教學設計上注重了朗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節課上,我就充分運用了這一點,學生反覆讀,而每一遍讀的要求又在循序漸進的提高,做到了讀中學、讀中賞、讀中悟、讀中背。語文課應力求達到知識與情感的有機結合。我意識到在講課過程中只在於過多進行內容分析,而忽視了作者的情感抒發,“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我們撇棄了文章的情感,只是把單調的字、詞、句拿到課堂上,想必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我深深意識到在這方面我做得還不算太到位。

《秋思》教學反思4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2)、(13)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淨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課前反思

在課前,我仔細研究作為七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放棄了上屆學生教學過程中花大量時間討論頸聯內涵的做法,而定位於在朗讀中體會鄉愁。誠然,頸聯作為備受稱讚的名句,仔細研討無可厚非,但作為七年級新生,要他們理解過於深刻的句子,似無必要,而應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事實證明,教學目標的這一改變,使得學生反響較上屆要好,學生都能從課堂中感受到濃濃的鄉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在備課時,我瞭解到七年級學生應有一種對新鮮事物的'強烈的好奇,所以在講《天淨沙 秋思》時,特地將以前寫的另一首《天淨沙 中秋》投影到螢幕,學生都呈驚訝狀,課堂氣氛出現高潮,而這都在我的預料之內。

二、課中反思

在講《天淨沙 秋思》時,本來按課前制定的教學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現的意象後,逐個分析體會鄉愁。但學生在列舉意象時漏了“瘦馬”,於是,我放棄了原先的教學設計,緊抓“瘦馬”不放,由馬瘦講到人瘦,由物質講到感情,最後歸結為鄉愁,這樣只講了一個意象就把“曲”的主題講清了,學生聽起來也容易理解。

三、課後反思

課後,在陸老師、沈老師、葉老師的指點下,我總結了五個方面:

1、容上,“意象”這個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講“事物”即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也可不講,否則就脫離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仗這個律詩的要求要講清,這是講課時遺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問是表現了鄉愁,然後讓學生找出句子中表現出來的鄉愁,這是違背學生認知規律的做法,應通過朗讀分析,指導學生從句子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3、詞語上,對重點詞語,如“風正一帆懸”中的“一帆懸”解毒不夠,沒有沒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問上,集體回答較多,個別提問較少,沒有很好地顧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學。

5、板書設計上,字不夠端正,而且較亂。

總得來說,這堂課基本達到了我預定的教學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問題,這是需要我在今後工作中再接再厲的。

《秋思》教學反思5

近段時間“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進行得轟轟烈烈,在這次活動中,我執教了《秋思》一課。《秋思》是鄂教版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首古詩。這首詩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掩卷沉思,課堂上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我自認為這節課做得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處:

一、教學設計既科學又理。

在開課處,我以李白的《靜夜思》入題,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古人喜歡借生活中的一些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為下文學習張籍借秋風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作一個鋪墊。對於古詩的教學,我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先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引導學生明詩意,悟詩情;最後進行拓展延伸。整個教學設計一環套一環,符合國小生的認知規律,這樣的設計既合理又易於操作。

二、引導學生走進作者內心,充分與文字對話。

“洛陽城裡見秋風”一句,我抓住“見”字引導學生想象落葉歸根,大雁南飛的景象,感受秋天的蕭條,為作者的思鄉打下情感基調,並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會思念家裡的哪些親人?這樣的提問走進了學生的生活,他們很容易就回答出了妻子、父母、孩子、朋友等等。作好這些鋪墊工作,我相機出示張籍的資料,資料裡特別指出張籍寫這首詩時已六十二歲,整整十年沒有回鄉了。學生對張籍的遭遇深表同情,所以在學習後文中“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時,對於張籍的心情就很容易理解了。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走進作者內心,我還引導學生想象張籍在信中會對親人說些什麼?學生大多數說的是對父母身體的關心,對妻子過得好不好表示擔憂,叮囑孩子要聽話,好好學習,還說自己有事不能回家,請他們多保重,自己表示抱歉等等。還別說,學生們說得有模有樣的,真的就是一個個小張籍了,這些話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站在作者的立場,他們能說出這樣一番感人的話語,我內心還是很高興的,說明他們走進文字了,走進了作者內心。

三、寄信部分的表演入情入境。

引導學生學完詩意後,我設計了一個寄信的情境表演,我當郵差,請一名學生扮演張籍寄信。我接到信時,向張籍大人抱拳表示告辭,張大人連忙大喊:等一等。一把搶過我手中的信,迫不及待地開啟信封看起來,我故作不解:張大人,你這是為何呀?張大人忙答道:我怕匆忙中寫漏了些什麼?如此反覆了二次,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對於作者為何“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理解得非常透徹。

四、過渡句很精妙。

學完第一句詩時,我為了引出作者的思鄉之情,這樣引導的:“是呀,焜黃華葉衰,秋天是衰敗的季節,同時又是感傷的季節,落葉歸根了,大雁南飛了,而張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冷冷的秋風中,望著家鄉的方向闇然神傷,他也想家了啊!”很自然就過渡到了思鄉。再如學完全詩後進行拓展時,我說:“其實,這思鄉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古時候交通不便,資訊不通,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裡。課前我讓你們收集有關思鄉的古詩,誰來說說?”最後的結束語,為了匯入本單元主題——親情。我這麼說的:同學們,家鄉的山水總讓遊子們魂牽夢繞,家鄉的親人更讓遊子們牽腸掛肚。你們現在還小,不能完全領會,但是等你們長大了,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捨的濃濃的親情。課後,很多聽課的老師都認為我本節課過渡語很精妙,讓人聽了感覺很舒服。確實是這樣,過渡語精妙了,整節課會增色不少。

當然,對於本節課,我有二個環節沒有處理好:

一、朗讀不到位。

其實在引導學生學習三四句詩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了。在學習一二句“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時候,我當時只注重了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去體會作者的心情,當他們理解這兩句詩的時候,我沒有指導他們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讀,所以前半截讀少了,聽課的老師感覺學生雖理解了,但是因為沒有讀,感覺就像少了點什麼,不到位。所以在學完全詩後,儘管我下功夫去指導學生進行了讀,為本節課掀起了高潮,但是開始的讀沒到位,中間產生了斷裂感,儘管後面的朗讀到位了,但還是有了缺憾,感覺是我硬扯上去的。

二、學生初學古詩時不應該小組直接交流。

這是我忽視的一個地方。學生熟讀古詩後,我就讓他們自己試著小組內去交流詩意。沒有要求他們先自讀自悟,這樣做,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四個人湊在一起幹什麼呢?所以有些學生就推脫,要別人先說,這樣優生唱主角,後進生就當聽眾了。我應該先讓他們先自讀自悟,在此基礎上,有時間的話,再試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還是可行的。這是個細節問題,我真的是忽視了,所以,有時候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可行性會更強一些。

語文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迴圈過程。我堅信,只要用心去教,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有一個會思考的頭腦,在今後的教學中,缺憾將會越來越少,精彩將會越來越多。

《秋思》教學反思6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 古人又說 “詩言志”,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扣住“景”(——全詩的畫面)、情”(——情感)志(——作者的抱負)三個字來設計問題。全詞從誦讀入手,以誦讀中感悟的情感來引出詩詞畫面的特點,並引導師生們感悟畫面中不同意象所蘊含的情感,

對於本詞上闕,設計了這樣幾個小問題:“上闕描繪的畫面有什麼特點?哪個詞最能體現這一特點?這些畫面渲染了怎樣的氛圍?”

通過誦讀理解引導師生品讀關鍵字詞比如“衡陽雁去無留意”中“無留意”、“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中“千嶂”與“孤城”、“長煙落日”與“孤城閉”“四面邊聲連角起”中“四面邊塞”及“連角起”,在景物中感受到了邊地生活的艱苦,軍事態勢的`嚴重,邊塞荒涼的秋景。這些秋景又與作者家鄉的景緻迥然不同,一個“異”最能體現這一特點。渲染了邊塞荒涼蕭瑟有悲涼壯闊的氛圍。

在下闋情感的感悟中,我也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下闋能直接體現作者情感的詞語是什麼?(——淚)征夫為何流淚?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有助於引導師生閱讀文字、探究文字、深入思考的意識。師生們很容易在文字中找到將士流淚的兩個原因——“燕然未勒”“歸家無計”。在此時此地,將士們勒石無功,歸家無計,自然會悲從中來,進而我引導師生們進一步思考:“男兒有淚不輕彈,是什麼讓男兒不寐,最終以淚洗面?”再次將大家的思緒引迴文本。師生們發現文字中的“濁酒一杯”“羌管悠悠”“霜滿地”這些獨特視覺形象所蘊含的獨特情感。通過對以上意象的分析,讓大家進一步體會戍卒歸家無計的憂傷,將軍勒石無功的鬱悶。

全詞的情感不僅止於戍卒歸家無計之悲,將軍壯志難酬之憾,還包含了他作為政治家心懷天下的強烈之憂患。

《秋思》教學反思7

關於古代詩歌的教學,一般採取的'教學方式是熟讀成誦,提倡“詩讀百遍,其義自見”。講授詩歌要緊緊抓住朗讀這把金鑰匙,這節課上就充分運用了這一點,於是,學生反覆讀,而每一遍讀的要求又在循序漸進的提高,做到了讀中學、讀中賞、讀中悟、讀中背,讀中拓,於是,各類詩歌體裁的學習方法,學生都會了。那麼,這個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秋思》教學反思8

1、讀中指導欠缺,詩句誦讀在感悟這一層面沒有到位。誦讀的韻味沒能淋漓盡致體現出來。

2、對學生的生成沒有及時利用,趁熱打鐵,引導感悟中讀,讀中再感悟。在學生一個個起來反饋自我所感受,想象“意萬重”的資料時,我沒有及時讓他們一一讀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緒時的心境。試想當孩子站起來說出自我獨特感受後,相機立刻讓他們讀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斷與作者的內心對話嗎,不就是一次次讓我們聆聽張籍的萬重思緒嗎?這樣個性化的想與個性化的讀就結合起來了,起到了一個深刻理解與昇華的作用。

3、學生的情感體會仍然不夠深,從讀中能夠感覺得到。這也說明與文字的對話還有點“浮”,也許還只是在與文字對話,還沒有真正做到與作者的內心去對話。進入到他的精神世界裡。教師的`引導與示範作用不明顯。

4、板書設計及演示存在問題。一個是書寫功底還不夠,沒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現出來。另外一個就是板書安排有些凌亂和隨意。這也是一個教師教學思路是否清晰,從容的反映。

5、在應對“啟而不發”的局面時,仍然不夠嫻熟、老練。語言過快,過碎。需要沉積下去繼續打磨。

在進行本次古詩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同事、領導的幫忙與指導。你們的展示,你們的提議,你們語重心長又一語中的的評價都讓我受益匪淺。在那裡請允許我感激在我前面執教的五位優秀教師的啟迪。我們雖然上的課型不一樣,可是卻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借鑑的地方。還要感激我們五年級語文組的同伴們,在你我那一次次,一句句隨意但真誠的交流中,給了我不少的靈感。更要感激萬校長、宗主任、錢主任、朱校長您們對我的幫忙、指導。您的不吝賜教讓我能夠站得更高,無論是看文字,還是看自我都能夠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與反思,多謝!

《秋思》教學反思9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緻,前三句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天淨沙·秋思教學反思:

在分析意象組合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再創造,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的狀態被學生還原了。如在分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幅蒼涼悲壯的秋行圖。原來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斷腸人,所以第一層形成的動靜相迭的事態描繪的其實是天涯淪落人那種顛波流離、潦倒無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悽苦的多重心態下的情感軌跡。學生亦能從這樣畫面的還原和情感的體驗,將詩歌意象通過鑑賞昇華為一個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審美昇華。

詩歌鑑賞的教學,應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知體驗,從此來培養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在過去的詩歌教學中,由於應試專家和老師們精心炮製詩歌鑑賞的解題技巧,學生並沒有進行真正的鑑賞活動,而是追求技巧的運用和答案的要點的`完整性,跳過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我認為詩歌鑑賞的教學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從術語、文化知識的抽象的植入轉變到文化感悟的培養,展開合理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有關詩句的意象、意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秋思》教學反思10

《秋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同單元的還有林海音《遲到》、史鐵生《秋天的懷念》和《被袋裡裝的是什麼》。這組課文反映的主題是:親情。《秋思》雖然文字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在課堂上能與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麼?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應怎麼教,古詩教學應把握什麼?應帶給學生什麼?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於古人創造詩詞,無愧於詩詞有別於其它文體,無愧於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整節課下來我認為有以下值得總結的地方:

亮點一、和學生一起在讀中感悟詩情。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於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採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二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師生配合讀,讀出這首詩特有的憂傷。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老師的引讀、看意境讀、想像讀,最後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鄉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亮點二、引領學生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鍊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後,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後,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麼”“見不到什麼”,“風是無形的,看不見但作者卻感受到什麼?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於秋風裡”、“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樑,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詩的重點。當學生感受到張翰能棄官而回,而詩人卻只能通過寫家書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於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詩人的“意萬重”我讓學生交流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瞭解後,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麼?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後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後安排了多次不同型別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亮點三、指導學生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這瑟瑟的秋思,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麼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課採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愁後,當捎信人帶走了信時,我及時挑疑:這帶走的僅僅是一封信嗎?它還帶走了什麼?學生馬上反應出帶走還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鄉情、作者對家人的祝福……我及時把學生引入岑參的《逢入京使》一詩,通過兩詩相比較,進一步讓學生走進了張籍的心中,體會那種平淡的敘述中不平凡的情感。接著我還讓學生課下閱讀現代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希望把把鄉愁提升到愛國情愁中。

亮點四:創設不同情境將古詩帶入生活

在整首古詩教學完成之後,我利用音樂和圖片創設了三個情境:思念遠方兒女的老媽媽;漂泊他鄉的青年學子;獨自在家的留守兒童,在這樣的情境中引導孩子進一步誦讀整首古詩,一詠三嘆的形式,層層掀起孩子們心中的情感之波,讓詩作真正的進步孩子們真實的生活,拉近和古詩的距離感。

當然一堂課下來,也留下了許多的遺憾:

遺憾一:缺少學生質疑,課堂空間不廣。

有句廣告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用在我們的課堂上其實也是相通的,“給學生多大的空間,學生就有多大的創新空間。”在這節課上,我沒有將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質疑探究運用充分,在課堂上還是以我問為主,沒有發揮孩子的探究學習精神。這一點,我在聽完李進老師的《秋思》後,有了很大的啟發,在以後的課堂上一定要多多實踐。

遺憾二:課堂評價不充分,激勵學生不夠。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一點我深深知道。但是到了這節課的課堂上,一緊張什麼都忘了。鼓勵的眼神,讚賞的微笑,真誠的表揚,熱烈的掌聲,這是多麼好的教學輔助資源,如果能夠充分運用,相信一定能像萬校長說的那樣,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情緒會更激昂。

遺憾三:朗讀形式還不多樣,學生表達要加強。

課一上完,宗主任就簡單的跟我說了一句“朗讀的形式還不夠多樣,一唱三嘆的朗讀形式較多,有些拖拉之嫌。”我也是這樣的感覺,其實平時的課堂上同桌讀,輪流讀,都是很好的讓學生參與朗讀實踐的手段,這節課上沒能合理運用,確實遺憾。

另外,聽了楊瓊老師的《被袋裡裝的是什麼》一課後,聽到他們班學生在課堂上自信、規範、有理有據的發言,又讓我不禁反思,在平時的課堂上一定要關注課堂的細節,學生表達的細節,因為“說”也是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定要工在平時啊!

這一次的“教學導航課”真是讓我受益良多,更加堅定了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一絲不苟的對待每一節課,不斷打磨自己,爭取更大的提高!

《《秋思》教學反思之二(鄭玥輝)》全文共2932字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動作,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教完全詩,應課後要求,要這首詩改成一個小故事。因此,上課學這首詩時,我就特意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交流“詩人在寫家書時,他會想些什麼?以及如何拆開家書,再看一遍自己寫的詩?”就這樣,在教完詩後,我自以為學生這下應該會寫了。可是,學生寫完後,一看上交的作業,竟然會像課堂上學生自己口述的文章很少,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呀。上課說的,作者的心理活動,作者拆開信時的動作,這兩方面可以說是等於在課堂上,白白地走過場呀!

課間,我把這事與同一個年級段的其他幾位語文老師交流了一番。才明白,讓學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應該允許他們在詩意的基礎上去擴充,或是讓一些學困生抄抄詩意也行。

《秋思》教學反思11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那麼要上好一堂好課,老師就要在不斷地反思中吸取教訓,收穫經驗。我參評的課題是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三單元十五課《古詩四首》,我認為這一堂課的閃光點照亮了每一個學生渴求知識的心靈。

一、尋找突破口,立足於學生實際

1、詩歌是一種抽象的文體,而我面對的卻是七年級新生,讓他們去理解詩人那複雜、抽象、難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必須要尋找一個簡單的切入點。我在設計教案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使學生迅速進入情境,於是我先選擇其中兩首類似的詩歌:王灣《次北固山下》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兩首詩都是思鄉的典範之作。由於學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匯入環節上先欣賞孟郊的《遊子吟》,哀傷的音樂配上溫馨的畫面,自然把學生帶入一個思念母親,想念家的氛圍中。

2、三維目標的設定。我將學習目標分為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也是一種分層目標的制定。由簡入難,第一步抓關鍵詞,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的豐富性;第二步抓住季節景物的特點,由於第三單元的.文章與季節有關係,所以在讀中還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第三步讓學生理解這些景物飽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熱愛大自然和熱愛家鄉;第四步領悟本節課的難點——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每一步都考慮了學生的感知能力,步步為營。

二、多樣化營造情感氛圍

這節課的主題是“鄉愁”,應採取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思鄉”情結中,所以在課件的製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樂的選擇、畫面和朗誦視訊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題。以憂傷的二胡為主旋律,伴有行雲流水般的古箏。

三、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學習古詩,朗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甚至應是一個花大力氣的環節。理解文章內涵必須要建立在文字的閱讀上。但如何讀才能增強學生的領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採取“生生讀——生生評,小組讀——師生共評”的模式。要求是個別學生讀完後先自己評價,再由其他同學評價,增強他們閱讀興趣,老師給予中肯的評判,接著展示小組合力,共同朗讀,再師生共評價。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學生的熱情反而激發了老師的閱讀興趣,我飽含深情的朗讀迎來了學生們熱情的掌聲,最後選出優生小組,並給予適當獎勵。

四、化難為簡,求同存異

詩歌講究意象,但是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意象”這個詞太深奧了。如何破解這個謎呢?我採取“求同存異”的辦法。相同點較易找到,關鍵在於尋找不同點,先抓住兩首詩中景物的特點,從色彩、感情基調去體會,逐漸發現兩者的最大不同是思鄉的程度不一樣,一個是熱愛大自然進而想到家;另一個是完全思念家鄉。一個淡淡一縷,一個濃濃憂傷。再加上仿寫例句,更增加了學生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喜愛,最終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五、課堂上的靈光一閃

在“知識連結”這個板塊中,本來說完“作者及寫作背景”之後接著切換“律詩和散曲”這一幅幻燈片,可是在授課過程中由於緊張落下第二條,我迅速平復自己不安的心情,決定把它放到學生第一次讀詩之後,揭示兩首詩在體裁上的不同,卻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讓學生了解變成學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謂是“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一堂課下來,學生們的積極性高漲,參與性強,基於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學生們的聽的認真,記得也認真,教學目標就在快樂的環境下輕鬆解決了,課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顧我的課堂也有不足之處,我認真總結,反覆考慮:

第一、在“美美地想”這個環節中,我在朗讀上花費的時間較多,以至於小組討論探究的時間略顯倉促,學生說的還不夠盡興;

第二、在講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時,應該提示學生將重點資訊劃下來,並記憶,而我只是說了一下重點的地方;

第三、在切換幻燈片時,應強調學生記筆記的速度和方法,篩選重點,剔除繁雜;

第四、我為學生蒐集的兩首課外詩歌,若能在課堂上讀一讀會更好,加深他們對家鄉的理解,增強他們對這兩首詩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學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閃光點及其侷限性並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怎能不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呢?

《秋思》教學反思12

《秋思》是一首表達對家鄉親人深切思念的古詩,它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這首是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一封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動作細節,十分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此時可見一斑。

在教這首詩時,我不是按老方法地把意思講給孩子們,而是先把學習要求出示出來,讓孩子明白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然後在引導孩子們一步步走進詩中,走進作者的心中。在讓孩子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時,我說:“從哪些詞中能體會到作者的思鄉之情呢?”有的孩子說:“意萬重。”有的孩子說:“說不盡。”這時於浩洋說:“我從‘見’字中體會到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我之後問:“那麼詩人看到了什麼?”學生們就七嘴八舌地說;“看見了金色的.田野。”“看見了碩果累累的果園。”……此時我見我班的一名平時不愛發言的蘇明陽同學,手舉起來,又放下去。我明白他肯定有話要說,只是心裡害怕,不敢說。我心中一亮,抓住他又舉手的機會,立刻指名讓他來回答。他吞吞吐吐地說:“作者不使用眼看得,他是用心看的,他看到了自我的家人,看到了自我家鄉的秋天。”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是啊,多麼深切的體會啊,作者的`那種思鄉之情,不是秋風、秋景所能包含的,而是作者用心才能感悟到的。能夠說,一個多年在外的遊子,任何一種事物都能引起他對家鄉的思念。

在課快要結束時,我對孩子們說:“蘇明陽同學是住在我們學校附近的午託部裡,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與家人團聚一次,所以他才能感受到作者那想家的心境。同學們,讓我們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一切吧,僅有這樣,我們的感情才會更加豐富,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有意義。”

從此以後,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加用心,更會思考問題了。蘇明陽同學呢,他也變得愛說了,上課時,也愛舉手發言了,當然,學習也在一步步提高。看到他的提高,我心裡除了高興之外,還在想: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只是他們的性格不一樣,教師要善於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去發現他們,鼓勵他們,你必須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秋思》教學反思13

《秋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同組的還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組詩詞反應的主題是:思鄉情。《秋思》雖然文字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在課堂上能與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麼?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應怎麼教,古詩教學應把握什麼?應帶給學生什麼?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於古人創造詩詞,無愧於詩詞有別於其它文體,無愧於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和學生一起在讀中感悟詩情。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於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採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二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師生配合讀,讀出這首詩特有的憂傷。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老師的引讀、看意境讀、想像讀,最後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鄉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引領學生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鍊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後,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後,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麼”“見不到什麼”,“風是無形的,看不見但作者卻感受到什麼?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於秋風裡”、“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樑,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詩的重點。當學生感受到張翰能棄官而回,而詩人卻只能通過寫家書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於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詩人的“意萬重”我讓學生交流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瞭解後,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麼?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後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後安排了多次不同型別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指導學生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這瑟瑟的秋思,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麼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課採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愁後,當捎信人帶走了信時,我及時挑疑:這帶走的僅僅是一封信嗎?它還帶走了什麼?學生馬上反應出帶走還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鄉情、作者對家人的祝福……我及時把學生引入孟郊的《歸信吟》:書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讓學生再一次走進了張籍的心中。接著我還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思鄉古詩,進一步感受鄉愁,最後把學生帶進來現代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中,在悽婉的音樂背景下,聽教師範讀,學生自己讀,把鄉愁提升到愛國情愁中。

課前的設想只是我的一個理想課堂,一堂課下來,遺憾頗多。如:時間的掌握,詩中的挖掘都還欠火候,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

《秋思》教學反思14

我在深圳市翠園中學東曉校區七年級4班執教了《天淨沙·秋思》。《天淨沙·秋思》繫馬致遠的小令名作,被稱為“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將課堂處理為五個環節:一、匯入:讓學生談談近來學詩的心得,學生迴應喜歡詩,喜歡其詩歌美。我隨即順勢匯入,這節課就是要從《天淨沙·秋思》入手來品嚐詩歌的美。二、齊讀,感受韻律美。提供小令常識資料給學生閱讀,再讓學生從節拍、押韻、句式來感受其韻律美。三、自讀,描繪畫面美。要求學生任意挑選文中的一個景物詞句,合理想象,擴寫成一個小段落,展現出一個畫面。四、品讀,體驗意境美。先介紹馬致遠概況,瞭解作者生平經歷,隨後讓學生結合文中景物描寫,以“這個詞讓我感到。”為形式,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五、研讀,賞析語言美。讓學生找出欣賞的詞句,研品其表現手法,與同學分享。

課後,楊特及同仁們精妙的點評,一語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反思課堂中,儘管諸如課堂主線、“瘦”“夕陽”的點化等多處得到大家的認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進,尤其是以下四點:

1、第三環節的擴寫與第四環節的說一句話可考慮合併進行,以避免學生思維重複,騰出有更多時間給學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僅停留在表面字義理解上,仍需引導學生更學深入品賞,感受其荒涼的氛圍。

3、“斷腸人”的情感體驗仍不夠深入。當學生首次提出“斷腸人”讓其感受到悲傷時,可順勢追尋,讓學生思索“斷腸人”在悲傷什麼?嘗試換位思考,假如你遠在異地他鄉,會有何感受?從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題。

4、可在教學中納入比較手法,如格律詩與小令形式比較,《秋天》(何其芳)與《秋思》(馬致遠)的感情基調比較等,從而彰顯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學地位。

《秋思》教學反思15

一、反思教案設計

我感到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文以情而發,”因此在教案設計中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祖”。教這首小令,我本著“短文長教”的原則,與選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重點訓練學生“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為了達到這節課的訓練目的,我先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為世人所知曉,不失為千古絕唱。本小令於短短二十八字中,刻畫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在蕭瑟蒼涼的秋景中,敘述出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讀來,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淚下……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象的能力和聯想的能力,我採用“情景再現”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二、反思文字

仔細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為兩幅:

第一幅畫是由作者精心選取的九個名詞、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的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悽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慼。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再讀下去,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依稀嫋起的炊煙的農家小院。這一切,怎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呢。在這裡,作者以樂景寫哀情,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內心那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抒寫了作者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的情感: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

古人說“悲落葉於勁秋”,在深秋的風中,馬致遠將各種景物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達情,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秋郊日暮羈旅圖,讓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唏噓不已。

三、反思課堂教學

《天淨沙·秋思》是馬致遠的小令名作,被稱為“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將課堂處理為七個環節:。一、匯入新課,二、自主學習,三、互動交流,四、拓展訓練,五、當堂訓練,六、歸納總結,七、作業。

儘管諸如課堂主線、“瘦”“夕陽”的點化等多處得到認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進,尤其是以下四點:1、要避免學生思維重複,騰出有更多時間給學生思考。2、“老”、“昏”、“古”等字僅停留在表面字義理解上,仍需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品賞,感受其荒涼的氛圍。3、“斷腸人”的情感體驗仍不夠深入。當學生首次提出“斷腸人”讓其感受到悲傷時,可順勢追尋,讓學生思索“斷腸人”在悲傷什麼?嘗試換位思考,假如你遠在異地他鄉,會有何感受?從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題。4、可在教學中納入比較手法,如:白樸的《天淨沙秋》,從而彰顯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學地位。

也許是八年級的孩子涉世未深,學生不能很好地體現令中那種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但在今後指導學生在習作的路上,我會繼續引導他們體會這種寫作方法。

在這節課上,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練,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