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擬定數學教學目標

校園 閱讀(4.2K)

數學目標教學一

如何擬定數學教學目標

  1、制定目標

教學目標,一般分為全冊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全冊目標和單元目標,要在學期初集體研究教材時統一制定。課時教學目標在周教研和個人備課時制定。制定教學目標首先必須制定好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在制定課時目標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第一、整體性原則。因為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是某一知識系統的有機結合部分,所以制定課時目標時,就要從全冊和單元目標的整體考慮,恰當地確定課時教學目標。第二、有序性原則。就是課時目標的結構要按著一定的邏輯順序。第三、適度性原則。課時目標不宜過多,要突出教學重點,要求要合理,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可以達到。第四、可操作性原則。目標的陳述要具體、明確,便於檢測。

在教學實踐中,我把教學目標分為四個層次,即識記、理解、簡單應用、綜合應用。識記,就是對某一知識點達到“認識”、“知道”、“瞭解”、“記住”即可。這是認知層次的最低要求。如“認知小數,知道小數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圓柱體,瞭解圓柱體的特徵”等。理解,是以顯示理解能力為特徵,不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通常用“領會”、“懂得”、“解釋”、“說明”、“推導”等詞語表達。如“理解分數的意義”,“舉例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懂得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等。簡單應用,其能力要求是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就是通常說的“運用”、“解決”、“學會”等。如“能夠運用小數的基本性質化簡小數”。綜合應用,它表現為能夠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較複雜的問題。這種要求一般在“練習課”和“複習課”提出。

  2、達標教學

達標教學是指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是實施目標教學的主戰場,也是目標教學課堂的全過程。我是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結構的。前提測評,主要是檢測學生對與本節教學內容有聯絡的舊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起到“搭橋”的作用。目標實施,具體步驟是:揭示新課後,出示教學目標。為了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般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國小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學習目標的交待一般是教師口述。然後,圍繞目標展開教學,要求每個學習目標的完成都要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同時要恰當地滲透思想教育。

每完成一個目標都要給學生打下烙印。目標完成的如何主要通過學生的反饋瞭解。達成目標練習,這種練習不同於穿插知識點之間的問答練習,而練習的問題集中一些,練習的順序要由淺入深,練習的方法和形式要多樣化。通過練習獲得反饋資訊,瞭解目標完成得不好的物件,並進行適時地矯正。練習中教師要特別注意中下生的反饋資訊,從而把群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目標達成測試,即隨堂進行的形成性測試。旨在瞭解課堂教學效果,掌握學生目標達成的情況。教師可依據實際情況,就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矯正。

數學目標教學二

  深鑽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第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

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徵。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深思熟慮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聯絡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一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課堂情境。二要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數學生活經驗。三要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瞭解,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目標教學三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資訊社會裡,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資訊,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教師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林9票)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