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一年級語文《春筍》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4W)
  一年級語文《春筍》教學反思一

《春筍》這篇課文雖然簡短,但是讓學生完全進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筍的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頑強的生命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以讀悟情,教學設計做了如下嘗試。

一年級語文《春筍》教學反思

一、利用圖片突破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春筍穿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在課堂上我通過圖片,讓學生觀察春筍那尖尖的腦袋,胖胖的身體,淺褐色的外皮……孩子們直觀地感知春筍的鮮嫩、細膩,春筍很像裡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新生的娃娃。

二、口語訓練發揮想象

課文開頭寫道:“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在讓學生模擬了春雷的聲音以後,我說:“那,雷公公是怎樣喚醒春筍的呢?誰來做雷公公叫一叫?”孩子們一聽,興趣來了,紛紛要求做雷公公。孩子的語言貼近生活而富有童趣。接著,我讓孩子們都做雷公公來喚醒春筍,願意怎麼喚就怎麼喚。

三、動靜結合、激發情趣

在雷公公的呼喚下,春筍破土而出了,文中這樣寫道:“它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裡冒出來。”這個地方,我試著讓學生來演一演。我隨手拿起一張廢紙和一支鉛筆,對學生說:“小朋友,這張紙代表地面,這支鉛筆代表春筍。誰能來表演‘衝破’的意思?”一個學生走上來,手拿鉛筆放在紙的下方,慢慢地把紙給頂破了。應該說,他的演示是正確的,他們理解了“衝破泥土”的意思。

不足之處:1、本次教學以讀為主,只照顧了中間的學生的學習。在以後的教學中除了佈置作業照顧差異外,在備課時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過程也應該將差異考慮進去。2、指導書寫,寫字時間不夠充分。由於在時間上安排不夠合理,所以今後在教學中嚴格把握好每個教學環節所用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生字書寫得到充分的訓練。

  一年級語文《春筍》教學反思二

《春筍》描寫的是春筍在美好的春天到來之際,破土而出,旺盛生長的情景,讚美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

我從日常生活入手,先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春筍,部分學生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說不出來。教師就相機出示準備好的圖片,引導學生先觀察春筍的外形和生長的環境

在課文的學習中,我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學習。“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中,通過聯想自己早上被父母叫醒重點理解“喚醒”。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來演繹文中情節可以很自然地加深學生內心的體驗。“衝破泥土,掀翻石塊”。通過動作展示,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筍那頑強地生長意志。“衝破”、“掀翻”需要何等的力量啊!在通過朗讀來加深對文章字詞的感悟。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激情被帶出,再來讀這段話,效果勢必不一樣。“一節又一節,向上再向上。”引導學生想象自己的成長,其實你們不就是那些生機勃勃的小春筍嗎?

在寫字環節中,學生對於字的筆順還有部分學生把握不好,倒筆畫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迎”和“再”,在後面的寫字練習中需要注意糾正。

反思今天的課堂,有兩個不足。首先是課堂節奏沒把握好。低年級教學,寫字環節是很重要的,所以對於每一個生字都會去範寫、講解注意點,這樣浪費了很多時間,這個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慢慢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