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玩紙棒》學前班健康教案與反思

校園 閱讀(5.8K)

活動設計背景

《玩紙棒》學前班健康教案與反思

學前班幼兒已經掌握走、跳、鑽、爬等基本動作,特別是對爬行方面的遊戲興趣很濃,但幼兒對雙膝不著地爬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活動中我通過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並與同伴合作遊戲,使幼兒在愉快的遊戲鍾練習並提高爬行的動作技能,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2、聯絡膝蓋不著地爬行,增強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能自由探索和同伴合作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遊戲讓幼兒練習膝蓋不著地爬。

教學難點:運用已有的知識,大膽進行自由探索和與同伴合作探索紙棒的各種玩法。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根自制的紙棒,佈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當猴王,小朋友當小孫悟空,我們一起來操練。(幼兒每人手持一根紙棒),聽《猴哥》音樂做準備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探索紙棒的各玩法。

“孫悟空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小朋友用金箍棒能夠變出多少種玩法?”教師巡迴觀察,發現幼兒不同的玩法,並啟發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共同分享。

2.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索紙棒的玩法。

3.老師引導幼兒在分享同伴經驗的基礎上,練習膝蓋不著地爬行。

A、請幼兒學學孫悟空爬山的動作。

B、教師示範:把紙棒接成一條直線,手腳著地“騎”在紙棒上爬行。

C、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規範爬行動作。

D、幼兒分組進行遊戲,選出隊長,要求幾人一組,幼兒自由組隊,要求“以速度最快,膝蓋不著地者為勝”。

三、競賽遊戲:《摘桃子》

1、教師引導:“小孫悟空的肚子餓了,我們去摘桃子吃。可是在路上有很多障礙,我們要爬過草地、跨過小河,看誰不怕困難最先摘到桃子!”

2、教師講解玩法:幼兒站成兩隊,第一個幼兒首先膝蓋不著地爬過草地,然後助跑跨跳過小河,最後“摘”到桃子跑回來,拍一下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接著出發,依次進行。

3、幼兒分組比賽,給獲勝的幼兒發桃子表示鼓勵。

4、幼兒第二次玩遊戲。

四、結束部分:

聽《白龍馬》的音樂,利用紙棒,在教師的引導下做放鬆運動。

教學反思

在選材方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 依照《綱要》健康領域的要求:“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開始部分我利用幼兒比較喜愛的孫悟空形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的積極性高,在整個活動幼兒都非常開心,幼兒的參與性好。為激發幼兒的興趣,我選擇了《西遊記》的'主題曲,作為準備活動的音樂。在活動中,我發現,正是這首音樂,潛移默化的觸動了幼兒的思維,大多數幼兒都在聽到這首音樂的同時,情不自禁地模仿起孫悟空來,雙手不停地揮舞著紙棒。

整個活動體現了探索在前,學習在後。我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讓他們在集體面前展示,組織幼兒體驗同伴的玩法,以啟發其他幼兒思考,喚起了幼兒的創造熱情。在孩子手中,“金箍棒”好象真的具有神奇的魔力,會千變萬化,每當想出一種新的創意,孩子都會迫不及待地表演給老師。孩子們在遊戲玩耍中相互模仿,自主地學習、嘗試紙棒的多種玩法,我則是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首先,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自創紙棒的不同玩法。有的在模仿孫悟空揮舞紙棒、有的把紙棒夾在兩腿之間當馬騎、有的兩人一對用紙棍玩炒豆子的遊戲等等,其次,我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索紙棒的玩法,引導幼兒共同拼搭紙棒,讓幼兒在體驗到遊戲快樂的同時,也欣賞到別人與自己玩法的不同。

在學習膝蓋不著地爬這個新動作時,我先讓幼兒自己練習,再通過比賽和集體遊戲競賽等形式來達到學習膝蓋不著地爬的目的,從而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競爭意識。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

1、我應隨時做一個發現者,及時捕捉玩法獨特的幼兒,抓住契機多發現、多引導幼兒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

2、在課堂中多設想,把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學著解決問題。

3、在請幼兒做任何事情之前,教師一定要用簡練、準確、符合孩子理解水平的語言,將要求明確提出,以保證活動組織活而不亂。

4、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運用抑揚頓挫的語言,如:在孩子們比較興奮時,可以用神祕的、小聲的語調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很快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