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校園 閱讀(1.97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

閱讀《鄉土中國》,緣起於加入了“金融支援鄉村建設”課題組,在主委的建議下,學習先賢的著作研究,啟發和開闊思路。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發展不均衡,鄉村的發展也各具特色,加之平時接觸鄉村並不頻繁,如何才能總結出鄉村建設的共性,從金融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參與課題之初,我感到束手無策,研讀之後,似乎看到一點方向。

閱讀過程中,我瞭解到費孝通先生的生平,以及與他同時代的潘光旦先生等民盟高階知識分子,不禁對他們在艱苦環境中堅持治學的頑強精神和人格魅力肅然起敬。

回首眺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土地與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演進息息相關。有如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土地在中國人的生命中扮演著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無論從時間更迭還是空間聚集來看,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

世代相傳、囿於土地的鄉民,以自發聚集起來的“村落”為單位,遵從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規律,植物般在土地裡生了根,“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他的兒女一般”,對這個社會的人和事都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這樣的熟悉社會,自然而然的孕育出符合其特徵的規矩,譬如禮治秩序。

有人說,西洋(我理解書中指美國)是“法治”的社會,中國是“人治”的社會,作者認為,人治和法治的區別,根源不在“人”和“法”上,而在於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鄉土社會並不是“無法”,而是以“禮治”為主。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是代代相傳的約定俗稱。在人口流動和土地資源變動都有限的社會中,維持禮治秩序的是傳統,越是經過前人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言必堯舜”成了最好的生活保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成了教育後輩的常用語,人們對傳統有了敬畏之感。於是,在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的前提下,禮治秩序使人服膺。

如果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那麼,差序格局就是是中國社會的核心。這也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出的精髓思想。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家”的範圍很模糊。“闔第光臨”,很少人能說得出這個“第”包括些什麼人,像《紅樓夢》裡的賈家,大觀園裡可以住著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後來更多了,寶琴、岫煙,凡是算得上親戚,都包容得下。可是一抄家,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家庭範圍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所謂“差序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將與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按照親疏遠近像水波紋般一圈一圈推出去,所產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這與西洋(美國)所注重的個人主義下的平等觀念和憲法觀念是不同的方向。西洋社會裡爭的是權,而鄉土社會是攀關係、講交情,勢必賦予了鄉土社會的道德和家族觀念。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2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以為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裡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絡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著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為:靠務農為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著在土地上,以定居為常態,即便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著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裡,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為,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說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為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為,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同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為重,家為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裡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3

某天,我得到一本書。

封面是莊嚴而古樸的紅,歷史將它裝點得如此沉重,時代和鄉土的氣息縈繞著它,讓它顯得那樣嚴肅,我有點望而卻步。扉頁間卻傳來陣陣的邀請聲,是沙啞的鄉音,是熱情的方言……封面上的費孝通先生微笑著,那似乎也是一種誠摯的呼喚。

《鄉土中國》——它邀請我去重新瞭解一個我所謂熟悉的社會,而我,欣然前往。我本是農村的孩子,但卻生活在城市。記憶中的鄉村,只剩下時間潦草勾勒的幾筆,勉強留存下了一些淺淡的痕跡。

《血緣與地緣》——它將我塵封的記憶喚醒,那個熱鬧的熟人社會在我的腦海中生動起來。費孝通先生的語言十分專業,對於我來說不免有些障礙,但又恰恰給了我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像文中作者寫到的他的女兒一樣,我也在“籍貫”上填寫那個其實並不怎麼熟悉的地方,我從未細想過這個問題,更從未將其與“血緣”掛鉤。作者邏輯分明的論證,公式化的語言,卻瀰漫出一股淡淡的人情味兒。

隨著閱讀的深入,一個喧鬧的鄉土社會在我的眼前逐漸放大、清晰,它帶著親切的鄰里,帶著繁華的集市向我走來——那是我的家鄉。

我的心開始不能平靜,也許這就是血緣,會在某個時刻勾起根植心底的對鄉土的眷戀。無論我在哪兒,都永遠屬於那片土地,並隨時會為之感動。

《禮治秩序》至《長老統治》系統地展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規則;《文字下鄉》科學論證了文字下鄉應注意的問題;《差序格局》清楚地展現了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還有很多很多,《男女有別》《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這樣一本學術著作,不僅讓我瞭解到了鄉土社會的許多知識,也帶給了我情感上的諸多觸動。

掩卷,手裡的書又“厚重”了許多。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4

中國人傍“土”為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並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著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紮根在了心裡。

我並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著鋤頭的人,身上有著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裡。

我所認為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鄉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裡紮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裡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麼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裡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裡人有作為,城裡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裡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幹,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裡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乾二淨了。我不認為應該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5

“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這是我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後的最深感觸。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話“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就對中國基層社會做了一個簡明的概述,以此總領全文,逐層分析中國鄉土社會的特色、成因、文化、社會關係和秩序,有理有條,層層深入。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更客觀、深刻的中國鄉村圖景。

第一章《鄉土本色》,可以說是讀懂全書的一把鑰匙。此篇中先生對“土氣”有著不同於常規的解釋,它成了對鄉土社會貼切的形容。中華文明是大河文明,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而中國社會的基層——鄉下人,更是牢牢依靠於土地生活。文中有句話我印象深刻,說是,“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著在土地上的”。這確實是對傳統農民生活最形象的描述。我的老家在鄉下,一村人往往同姓,家家戶戶間都多少有點親緣關係。逢年過節回鄉,總是這家跑跑,那家串串,“小姑大伯四爺三叔”的喊個不停,讓村子頗有大家庭之感。這正是人們紮根一塊土地,世代繁衍生活的表現。在許多青壯年離鄉求發展的現代社會,不少老人們仍守著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正如田地中的莊稼,長在地裡,與泥土無法分離。這是土氣的特色,是悠長歲月中產生的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感、習慣,它無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於是土氣才成了罵人的詞。

先生還為鄉下人翻了供,他說,中國的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在這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連文字也是多餘的,因為人們經驗的傳遞不受時空限制,父子相傳,鄰里相授,這同樣不適用於現代社會,才使鄉下人在城裡無所適從,顯得愚。而其實中國鄉村是重視文化的,這文化便是指知識和禮儀。知識不必多說,既可指文化方面的,又指農民賴以生存的技能。鄉下人一面應用著農耕的知識生活,一面也希望子女讀書成才,這不能不說是他們對知識的追求。而禮儀則更可以說是禮俗,是維繫鄉土社會的傳統。在熟悉中,“禮”的作用可以說是巨大,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誰若是犯了事,違了禮,真得是“一輩子抬不起頭”。正因如此,費孝通先生認為用“人治”形容中國鄉土社會並不準確,禮並非依憑個人好惡,而是長時間的穩定不變中形成的秩序。到這,先生將現象、原因、深層影響一一串起,揭開了我們熟悉卻不甚瞭解的鄉土中國之面紗。

因為這本書,我頭一次真正走近中國基層社會,去觀察它,瞭解它,頭一次看見那些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的社會根源,也是頭一次感受到中國鄉村的無窮魅力。先生理情客觀地分析中不乏脈脈溫情,我從祖輩、父母身上都看到過這種情感,如今這情感隨著文字也傳遞給了我。

鄉土沉澱的是文化,是情感。我們應以寬容的態度去理解,以真誠的愛意守護,要記住,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6

今天讀了一本小書,書雖然小,但是很有啟發。有一個詞,叫醍醐灌頂,大概如此,本來有很多模糊的想法,經他一說,便清晰起來。

這本小書是《鄉土中國》,屬於中國社會學領域的名著經典。雖是經典,讀起來卻很輕鬆,因為這本書原是費孝通1946年在西南聯大教書時的講義,後來應雜誌之約,改寫成了系列文章,集合成了這本書。

費孝通在這本書裡所做的,不是田野調差或者個案分析,而是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進行解剖。

中國曆來是農業社會,我們的文化生長於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行為和社會結構也受到這一條件的影響。雖然我們早已宣稱現代化,但是還有很多傳統的習慣殘留在我們的生活細節中,讀這本書,可以看到它們的由來和原因。

魯迅總是批判國民性,可是光是批判並不管用,找出其中何以至此的原因,才更科學。標題不是噱頭,如若想要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社會的形態,這本書確實幫助很大。

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大概整理了每一章節的要點。

一鄉土本色

中國曆來是個農業社會,老百姓大多靠土地謀生。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種地的人因為莊稼長在土裡動不了,便常常定居一處。種地的人聚居在一處,便有了村子。村子是中國鄉下常見的聚居社群,這和美國很不一樣,美國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中國甭管是三五戶還是上千戶總是聚村而居。

但是,這樣的村子又往往是很封閉的,村與村之間來往很少,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形成了一種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很多鄉下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

正因為大家基本是固定的生活形態,便產生了一個熟悉的社會,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裡,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只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項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土中國便是一個禮俗社會,根本用不上法律,大家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由傳統形成的禮俗便起到了規矩的作用。

在熟悉的環境裡生長的人,不太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就夠了。

二文字下鄉

在這一篇文章裡,費孝通駁斥了“鄉下人愚笨”的觀點,他認為,鄉下人和城裡人的心智並無不同,不過是生長的環境不同,所需要面對和學習的知識不同,我們不能以城裡人的知識去考鄉下人,便認定他愚不可及,如果鄉下人考一考你何時插秧,何時收割,可就要輪到你一無所知了。

對城裡人來說,知識靠文字來承載,但是鄉下人不識字,很多屬於文盲。對此,費孝通提出了一個觀點:鄉下人不習文字,是因為在鄉土社會中文字並沒有什麼作用。

文字是一種符號,語言也是,在鄉下不一定非要把語言形成文字,在鄉土社會中一個人所需要記憶的範圍和現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生活經驗大多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在一個常常變動的環境中,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需要文字這樣的外在象徵,但在鄉土社會中,這一切是多餘的。

在這種社會裡,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當一個人碰到生活上的問題,他必然能在一個年長的人哪裡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大家在同一環境中,走同一條路,前人的經驗可以發揮作。

扯遠一點,我們現在雖然已經進入現代,但是還有很多鄉土社會的遺留習慣,比如很多人仍然遵循著上一輩的經驗,而事實上,這些經驗很可能經不適宜於年輕人了。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7

歷史書上經常看到很多家族長輩坐在一起開長輩會,挑選德高望重的人代表村裡的事情。

在農村,很多事情,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會和家庭有關係,會在一個家庭單位進行。事小夫妻可以解決,事大全家幹進來。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是族長,他代表著家族的形象和利益。當家庭之間存在利益關係時,需要長輩的協調。一般不止一個長輩,而且總是由各個家庭的長輩組成。長輩不依靠權利處理各種糾紛,也不依靠協商同意的效力。他們主要靠仁義禮來管教人!他們靠傳統約束!因此,他們總是非常重視啟蒙的實施。但這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有時會過時。這一刻我該怎麼辦?反對。長輩領導下的禮儀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由於新生的年輕人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所以可以選擇是主動實施還是被動對抗。這就導致了書中“名實分離”。

這些都是西方社會看不到的。西方國家有議會的傳統,更多的'是關於同意權。只要同意形成的制度不能滿足大多數協商者的願望,這些制度就可能被反對者推翻。他們的行動原則主要取決於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治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8

本書在序言中提到了,這裡所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他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裡發生作用。

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並不是指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而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極其成因的分析。《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它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如: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

在鄉土這個熟人社會中,被預先約好的意義所拘束的記號,不但多餘,而且有時會詞不達意引起誤會,這即是鄉土人際交流的直接性引起的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狀況。

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與現代社會追求法制不同,鄉土社會是禮治的,它並非需要靠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這種禮,相反的是它需要靠傳統來維持禮這種規範。因為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而鄉土社會時間和空間不流動的特性恰好滿足了這一前提,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內在的服從,它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

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9

這是一本深入中國農村的一本著作,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內容只就農村而言。雖然如此,但中國上千年來的壓迫封建思想並非短短几十年就能從我們的血液中消失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依舊有著鄉土的特性。因而從農村著手描述,更能反應出原汁原味的中國。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政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社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這種鄉土獨有的氣息蘊含著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鄉村獨有的氣息。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鄉土中國情緒,恐怕是難抒發出來的。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鄉土中國》到《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著消極的作用。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0

“鄉土中國”這四個字,對我來說缺乏一些誘惑力。

初遇之退縮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經典著作,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讀傳統中國文化生活的經典之作。

記得剛買回這本書時,我想要迫切讀完它。但只看了書中一段,書中專業性很強的文字使我退縮回來,這本書也就沉睡在了我的抽屜之中。

細品之瞭解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不得不又重新拿起這本書。

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開始慢慢咀嚼品味書中的文字,體悟費孝通先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並初步瞭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特點。

在閱讀、畫思維導圖、聽同學和老師的講解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知識,瞭解到“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差序格局”“血緣”“地緣”等新名詞。

回顧之感悟

通過對這本書的研究性學習,我接觸到了之前從未接觸到的學術著作,嘗試了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東西。我能夠更清醒地面對中國這片古老而亟待新生的土地。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與老師同學的探索,我戰勝了書中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同時又使我更深刻地瞭解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鄉土中國》是一部經典之作,我通過閱讀它得到了許多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後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1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現代化程序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裡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我,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我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我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我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裡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裡。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裡。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著,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我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著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著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並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裡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99.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明白怎樣辦,僅有乾著急。因為,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著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著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著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我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此刻也說自我是法治國家了。可是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著老虎的皮,想象自我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提高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那裡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教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2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說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後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麼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裡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紮根於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裡的人口好像都依附於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為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並自覺遵守傳統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範各種行為,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裡,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著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3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起艾青的詩—— 《鄉土中國》。詩中有一句話特別深刻:為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想對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我的看法。

在書的開頭,我提到了一個美國朋友,他從內蒙古旅行回來。他說中原家家戶戶總劃一小塊地種田,卻沒有想出其他辦法來利用這塊地。好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土地發展的,我們對土地的依賴根深蒂固。“光榮的歷史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自然會被土壤所束縛。現在飛上天很難。”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珍惜這種鄉土氣息。

當我看到費老寫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他的奶媽偷偷把一袋用紅紙包著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下面的爐子上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朝陽。眾所周知,潮汕地區節日期間有許多敬神的活動。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對神的尊重來自祖先和環境。這種尊重代代相傳,逐漸成為一種傳統。這種簡單質樸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

“當地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為的規則為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當社會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就沒有那麼難了。彼此之間沒有算計和心機,單純是心中油然而生的信念。這是“土裡土氣”的一個特點,真實、樸實、迷人。

書中有句話說,只有直接依賴土壤的生命才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根。我們生活的土地中國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土氣”,沒必要覺得丟臉。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這是我們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我何去何從?眾所周知,落葉歸根還是要還的,人也一樣。如果忘了根在哪裡,怎麼回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4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對鄉村社會學的講學中整理的論文,講述了鄉土中國的一些特色。在中國的農村,生存延續了數千年,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裡,它有著穩定的因素,因而一直是在緩慢的前進。然而隨著現代化的不斷髮展,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時代的腳步下漸漸的發展。鄉土社會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發展生存下去。

在鄉村的農業、熟悉等關係維繫的情況下,使得鄉村社會依然保留著部分的“鄉土性”的特徵。與此同時,在鄉村結構上,社會結構的個人家庭以及區域方面都呈現出分化與多樣化的趨勢。而且,在轉型過程中,農村建設與治理過程中公共性越來越強。

中國是自我主義,而在差序格局中,群體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楚,比如說,家庭,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但是,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

這樣從自我主義,也就是以己為中心的格局推出去,中國傳統社會裡一個人可以為自己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這與治國先齊家,齊家先修身是一致的,只不過一個向外推,一個向裡推而已。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也建立在這樣的差序格局的基礎上,都得看所施物件和自己的關係加以程度上的伸縮,在這種社會裡,一切普遍的規則並不發生什麼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方是誰,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後,才能拿出什麼標準來,這就很能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包庇了在熟人社會裡,任何東西都是熟的,每一天的生活都很相似,所以依靠經驗,一代一代的傳承,這就形成了一種長老權利,這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利。

一個家族在同一個地方耕種多年,土地不夠用,便有人脫離這個村莊,去尋找新地。在新的地方安下家來,也仍和老家保持聯絡,因而有籍貫之說,但是親戚也不過體外之己,因而並不適合發生經濟關係,所以村裡人通過外村人交易,外村人也往往成為一村之商家,陌生間的交易需要契約,所以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而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

讀完《鄉土中國》我深刻明白作為一個學者,費老對中國鄉土社會認識的透徹。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巨集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裡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峰與海拔6000米的人說話,基本上是說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溫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 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著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物件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 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裡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著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群裡的特色。

6、 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 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裡: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 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 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 地緣是從商業裡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援。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裡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