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0篇)

校園 閱讀(1.02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0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創作而成,內容以費老在西南大學和雲南大學的所授課程“鄉村社會學”的講義構成,以中國的基層社會為大背景,涉及道德體系、社會治理、民風民俗等方面,深究中國傳統社會特質,挖掘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其中令我頗有感觸的,莫過於整個社會經過了生活大變遷、制度大變革,中國的鄉土社會依然是一個安土重遷,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處於鄉土社會的每個個體,無需刻板的法律規章來進行自我約束,人們依靠著長期形成的社會關係紐帶來規範自我,一代又一代的長輩們通過生活經驗累積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到每個鄉土人兒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形成習慣與品格。換言之,以一個人為出發點,其長期生存積累的生活智慧、道德規範通過關係紐帶影響到了家庭內的其他成員,由小家到大家,由大家到大國。數人成家,萬家成國,個人與國家之間是心心相通,密不可分的。

當前嚴峻的抗疫難題,是國家大考亦是人民自考,考驗國家的治理能力,也考驗著每個人的人性品德。眾志成城爭躍進,萬家移石斷中流。感恩許許多多堅守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用瘦弱的身軀支撐起我們整個社會的國泰民安。生長於斯而感於斯,識人情事故而不世俗,情繫小家,情繫國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鄉土中國,講的是咱們中國最基礎的鄉土文化,是每一個鄉土中人所熟知的卻未能構念出來的東西。很多東西說的恰到好處。也許大家,才有這種魄力,對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可以用自己新造的詞彙、概念進行解釋。整本書行文邏輯縝密,從家到社群,個人到家族,行為到權力,都有著一整套的邏輯體系和行文脈絡。不得不說,此書值得閱讀。儘管裡面對鄉土中國解讀有的部分在現在來看是不完全貼切的。但是,瑕不掩瑜,其中的核心思想,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長老權力等一系列新的概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老師在評此書時,提到一點是他覺得作者有點“偏袒”、“護短”的異味。我整篇讀來,覺得並不是這樣。作者對於每一處所謂“護短”都有給出明確的、令人信服的論證或解釋,並且在關鍵出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反對文字下鄉),從一個學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沒問題。

這裡我要說的是作者對於有些概念或問題的解釋有點牽強的感覺,所舉的例子也有不甚恰當之處。也許是我才疏學淺,沒能明白先生的準確意圖。這一評價尚作保留。

  《鄉土中國》讀後感3

這本書詳細地描繪了中國式鄉土社會的三個特點:一、“鄉土人粘在土地上”——對於鄉里人來說,種地是最基礎的謀生方式,他們離不開土地;二、“不流動性”——鄉里人是不怎麼流動的,他們通常不離開他們的土地;三、熟人社會——鄉里人有“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有著相互之間最基本的信任。

在這部書裡,作者探討了一個關於鄉里人到底“愚”不“愚”的問題。作者認為,不能使用文字並不能被當作鄉土人“愚”的表現,而只能被當成鄉土人對他們生活環境的一種適應。為了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種田、維持生活,他們不得不捨棄一部分擁有學識的機會。在鄉土社會中,資訊的傳播與交流都是直接以面對面接觸的方式完成的。各種資訊都是由語言,以及表情、動作等特shi方式來傳達的相互之間彼此信任,所以都不必通過文字來傳達,更不必簽字畫押,顯得見外。

鄉里人不懂文字,和城裡人不懂捉蟋蟀是一個道理,都是捨棄了一些次要的生存技能,以達到謀生的目標,並不能作為“愚”不“愚”的標準。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們也許有許多短處,但都有賴以生存的技能,即使他們的短處再怎麼明顯,哪怕他們是文盲,也不能僅僅因為這個就說他們“愚”。

  《鄉土中國》讀後感4

我的畢業論文將有很大一部分是對於社會現象的描述,很有一種社會學中社會素描的感覺,所以這兩天閒著的時候就再次翻了翻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薰陶一下。

這本書真是書如其名,寫得十分接地氣!甚至連作者自己的小情緒都刻畫的十分到位:他被疏散在鄉下的時候,同事有些孩子被送進了鄉村的學校,這些孩子各方面表現得都比鄉下的孩子好,因此老師也總誇獎這些教授的孩子們。他自己聽到這種恭維時心中感到竊喜,心想窮教授別的已經全被剝奪了,但好在他們還有別人所望塵莫及的遺傳。但是當有一天他看到國小生們捉蚱蜢的場景時,之前的'驕傲又一掃而光了,因為那些被老師誇獎的聰明孩子卻屢屢失敗,反倒是鄉下的孩子們反應靈敏,一撲一個準。

這段話他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接觸到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教授的孩子每天到處都能看到書籍,因此擁有易於識字的環境;而鄉下孩子每天都在跟泥土打交道,自然對捉蚱蜢這件事情很在行。

我讀到這裡的時候內心也是一陣竊喜的,因為像費孝通這種名家都會存在跟人比較的心態:會為自己被誇獎感到十足的優越感,也會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別人而感到失落。真是個耿直boy,不掩飾、不做作、坦誠。我想他那句流傳甚廣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也多多少少是基於上面的感悟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5

在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有個詞在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那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算是一個舶來詞,特指父母的家庭,與之相對應則是新生家庭,也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新生家庭並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而這則與中國傳統觀念是相悖的。

費老在《鄉土中國》的《家族》一文中指出:“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這社群裡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也就是說,中國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區分是模糊的,在一定程度上新生家庭仍然依附於原生家庭,無法完成與原生家庭的割裂。“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費老如是說。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融合成為一個“大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生活、養育等事務上的配合協作,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溝通,但也不可避免出現種種摩擦,最重要的是在原生家庭的持續影響下新生家庭無法真正實現經濟、人格、思想上的獨立。在我國曆代文學作品中,總是喜歡描繪主人公在失去雙親後馬上懂事、肩負責任的故事,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徹底“斷乳”。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費老並沒有明確說中西兩種家庭關係何為優劣,但可以看出他希望被固化的中國傳統家庭能夠做出些許改變。

  《鄉土中國》讀後感6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代表著作。此書詳細地記述了中國鄉村的種種事項。

作者首先從語言———鄉村與城市的一大差異開始。在生活中,語言看似是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但是在鄉村,幾乎很少有新增的常住人口。彼此熟識,語言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歸有光在《項脊軒記》中寫道,他日常接觸的總是那些人,久而久之,就可以用腳聲來辨別來者。“貴姓大名”是因為不熟悉才用的詞。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聲、聲氣、甚至氣味,都可以是足夠的“報名”。

許多人說鄉下人“愚”,無非是城裡的物事他們沒見過而已,絕非與智力相關。而我們去到向下,見到狗吠不免驚慌,未必不會被恥笑為“無見識奴”罷。

但這絕不是阻止推行文字下鄉的藉口。在現代化過程中,我們已經開始拋離鄉土社會,文字是現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我而且願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而且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傳的情、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鄉土中國》讀後感7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裡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起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裡的事物。

在鄉村裡,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關係,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著。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裡,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係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

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所以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鄉土中國》讀後感8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裡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裡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裡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裡,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裡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後感9

曾看到對《鄉土中國》內容概括的一句話:“前現代中國的國情諮詢報告”,簡短又準確的提煉。《鄉土中國》中用幾個關鍵的字眼囊括了中國社會演變歷程與特徵,“土”、“愚”、“私”、“感情”、“人治”、“訟師”、“血緣”、“權利”等等概念,成為存於人情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本源。

作品從個人、群體與社會三個維度將鄉土中國剖開再重組,其意在探索群體間如何實現互動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連結之所在為何。穩定是鄉土的特徵,而打破穩定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穩定中蘊含著禮治秩序與差異格局,這是禮俗社會的特徵所在。以民間習俗為基礎進行社會管理並提升為一系列的社會制度,這是社會運作的常態;由習俗發展到禮制,而禮制的實施就成為了禮治,這是禮治秩序的來由,在此基礎之上衍生的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人與群體乃至社會的差異格局,這個格局左右著我們的人際關係與遠近親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秩序正常運轉的法門之一。

作品中除卻社會執行還包含了現代中國人感情與性格溯源。國人含蓄、逆來順受、約束自己等優良又或是憋屈的性格是離不開“土”的本色與上述格局與秩序的影響,“土”帶來了“愚”的一面,而差異格局造就“私”的群己觀念,禮治社會的“無為”形成順其自然的性格表徵。研究用客觀、平實的文字真實再現舊鄉土社會的概貌,瞭解過後,興許可以發現現今仍舊存在的一些現象和思想突然變得有理有據呢。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鄉土中國”這四個字,對我來說缺乏一些誘惑力。

初遇之退縮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經典著作,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讀傳統中國文化生活的經典之作。

記得剛買回這本書時,我想要迫切讀完它。但只看了書中一段,書中專業性很強的文字使我退縮回來,這本書也就沉睡在了我的抽屜之中。

細品之瞭解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不得不又重新拿起這本書。

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開始慢慢咀嚼品味書中的文字,體悟費孝通先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並初步瞭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特點。

在閱讀、畫思維導圖、聽同學和老師的講解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知識,瞭解到“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差序格局”“血緣”“地緣”等新名詞。

回顧之感悟

通過對這本書的研究性學習,我接觸到了之前從未接觸到的學術著作,嘗試了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東西。我能夠更清醒地面對中國這片古老而亟待新生的土地。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與老師同學的探索,我戰勝了書中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同時又使我更深刻地瞭解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鄉土中國》是一部經典之作,我通過閱讀它得到了許多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後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