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國小科學教師的實驗創新課教案

校園 閱讀(1.21W)

一、實驗或器材在材料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

關於國小科學教師的實驗創新課教案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為學生後繼的科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基礎上,將學生髮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素養的諸多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普適性的統一,這樣的指導思想前提下,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格局有利於學生親歷科學學習過程,有利於實現多領域學習目標,有利於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原則,引導學生樂於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和技能適應改善周圍的生活環境。為學生創造,親身經歷科學探索過程的機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發展創新能力,發展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構建基本的科學觀點和原理,這樣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

本課選自湖北人民出版社,五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本單元為學生介紹,地表緩慢變化的內容。在上學期地表距離的變化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用多種方式探究了由於地球內部物質,能量的不斷作用與平衡所導致的地表,地球表面的板塊運動、造山運動、以及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探究影響地表形狀變化的諸多外力因素,由於這些外力對地球表面的影響極其緩慢複雜,對於只有短短几十年生命歷程的人類生命個體來說,無法觀察到其變化的全過程的,因此本單元將引領學生進行分析想象,嘗試提出有根據的假設,通過相應的實驗,逐步使學生感悟各種自然力量包括溫度的變化,水自然空氣,生物等外力對地表的作用和影響。

二、實驗原型及不足之處

原來的實驗雖然已經很完整,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現在已經是炎熱的季節了,水的溫度比較高,這樣就導致溫差小,熱脹冷縮不明顯,實驗的效果不理想。另外,用玻璃做實驗,它上面冷熱變化所產生的細微裂縫,僅憑肉眼看的不是非常清楚,這不利於學生非常明顯和直觀地去觀察到溫度變化對玻璃的影響,進而也不能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溫度變化這個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

三、實驗創新與改進之處

針對原來的實驗的不足,我們選擇把常溫的水變成冰水,做到因時制宜。為了適應季節,為了使溫度的變化更明顯,我們要在水裡面,加入冰塊,或者是在冰箱裡面先冷凍試驗用的水,讓它接近冰凍狀態最佳。當這個加熱後的玻璃放入冰水中,它的變化會更明顯,上面的裂縫也更清晰可見。

此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放大鏡。這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道具,會讓我們更加輕鬆,更明顯的就觀察到實驗的效果。

四、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有:玻璃、酒精燈、打火機、試管夾、一盆冷水、一杯冰塊,一個放大鏡。

五、實驗原理及裝置說明(包括實驗裝置平面圖)

山脈主要是由岩石構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過程是積極緩慢的。本實驗運用熱脹冷縮的原理,用玻璃代替岩石,模擬冷熱變化(溫度變化)對岩石的作用。

六、實驗過程

1、用試管夾取出一塊光滑的玻璃,觀察並記錄下玻璃表面的狀況。

2、將冰塊放入水中,降低水的溫度,然後輕輕的攪拌,使水溫驟降。

3、點燃酒精燈。

4、用試管夾輕輕的.夾住玻璃,放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快速加熱。

5、將已經燒的發熱的玻璃迅速的放入已經冰冷的水中,然後再取出來,用放大鏡觀察玻璃上的表面狀況,記錄下上面所產生的裂紋。

6、重複步驟4、5至少進行3次,每一次都記錄下玻璃的表面狀況。

7、先熄滅酒精燈,再分析實驗現象記錄。

七、實驗效果

在實驗之前,玻璃是完好無損的,有著非常光滑的表面,然後在第一次加熱並迅速的放入水中之後,玻璃上面開始產生了細微的裂痕。然後第二次第三次之後,裂紋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我們通過觀察溫度的變化對玻璃的影響,可以推測出溫度變化對山脈的影響。

八、自我評價

這個實驗的成功之處:

通過多媒體展示了圖片,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的進行實驗。針對原來實驗的不足,我們選擇把常溫的水變成冰水,在原來實驗的基礎上,增加溫度差,使實驗效果更明顯。

創新課,不是說要有高科技、高難度,遙不可及的創新。只要勤于思考,勤於動腦,勤於發現,僅在水中加入一些冰塊,使用放大鏡觀察就可以讓我們輕鬆地取得更理想的實驗效果。這樣,難度並不是很大的創新和改進,反而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和創新的精神。

不足之處:

實驗器材欠缺,教學裝置的不足,不能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實驗的全程操作。此外,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能模擬其他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比如說水的作用、生物生長的影響、風的力量和其他物質腐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