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青年教師教學比賽語文學科的評課小結

工作總結 閱讀(1.97W)

這一次青年教師彙報課,語文組共有聶**、劉**、唐**、田**、李**、楊**六位老師參賽。從這6位老師的授課的情況來看,態度決定一切,凡是認真備課且反覆磨課了的老師,授課效果顯然要好於敷衍的老師。

青年教師教學比賽語文學科的評課小結

從這六堂課來看,上得最紮實的課是國中部劉**老師執教的《看雲識天氣》。這堂課主要分成了四個板塊,第一板塊:從全文來看,你認為哪些資訊更重要?即要學生從文中篩選資訊,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什麼樣的雲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第二個板塊:從結構來看,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子最重要?即訓練學生的通過找全文總領句、段落中心句、承上啟下主句來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的能力。第三個板塊:從修辭上看,你認為哪個句子最生動?即訓練學生鑑賞修辭表達作用的能力。第四個板塊:細細品讀第1自然段。這一個自然段是全文寫得最精彩的一段,也是考試中常考的經典課內閱讀段。劉老師提出了一個主問題:你認為這一段美在哪裡?學生可以從結構之美、用詞之美、用詞之美三方面來細細品讀,讓學生學會咬文嚼字,這是語文課上必做的事情,這是教語文的正道。提倡年輕老師採用板塊式、主問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設計,一個板塊設計對準一個教學目標,把教材當成語言學習的例子,從而訓練學生的資訊檢索的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理清結構的能力、語言品味的能力等,劉曉莉老師作為年輕一代,敢於嘗試,敢於摒棄碎問碎答的上課形式,虛心求教,這一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當然,這堂課也還存在著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比如第四板塊與第三板塊就有重疊交叉的內容,可以去掉第三板塊,把精段品讀做得更紮實。

聶**老師執教的是《在山的那一邊》,一首充滿人生哲理意味的現代詩。現代詩的教學,重點應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的語言。聶**老師是一個很有激情的老師,從學生答問的情況來看,平時的表達能力訓練還是抓得不錯的'。但就這篇詩歌的教學設計來看,最大的弱點就是教師對教材解讀不深入,導致泛泛而談。一共設計了三大問題;1.自由朗讀課文,說一說你讀出了怎樣的情感?2.快速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你認為有特殊意義的詞語和句子大聲讀一讀,說一說你的理解。3.朗讀課文,結合詩歌背景,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第一個問題用於初讀感知是可以的,但老師並沒有幫助學生理清詩人情感的變化,並讀出這種變化。第二個問題,“快速朗讀課文”這種學習方式就有問題,因為這是本課的難點——品味語言,只能是默讀或細讀,問題指向也不明確,學生怎麼知道哪些詞語和句子是有特殊意義的呢?第三個問題比較空,與詩歌聯絡不緊密,可改為仿寫句子。此外,每一個板塊均沒有教師小結,也導致學生的交流僅停留於學生低層次的水平,而缺少了教師的精煉的歸納和昇華。

唐**老師執教的是《故都的秋》,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唐**老師在第一課時裡,似乎想要教給學生更多的東西。既要把握郁達夫對秋天的情感,又要歸納每一幅畫片,還要品析所有的這些畫面,之後通過閱讀寫作背景,瞭解郁達夫文字風格,然後明確為什麼還要寫南國的秋。當我們想要面面俱到時,結果是一面都無法突破,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故都的秋》是名家名篇,學習作者如何寫景肯定可以拿來作為“例子”來細細品讀的。如調動多種感官來寫景、對比著來寫景、運用修辭手法來寫景、抓住景物特徵來寫景、運用精準的詞語為寫景等等,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段落精讀,學生一望而知的東西,不需要教師教,教師要教的是學生讀了還不知的東西。

老師們,對於好課的追求沒有止境,但我們在追求好課的過程中,努力讓自己活得簡單、活得純粹。任何時候都要清楚對於自我成長哪些事情最重要,最不能放棄,最必須堅持。上好課這應是我們的生命主線,為了它,不斷的折騰自己,相信終有一天,它會闡釋我們生命的全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