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讓學生快樂學數學

校園 閱讀(7.74K)

【摘 要】偶爾聽到這樣一句話:“語文課和英語課上課都比較生動活潑,感覺數學課就沒有這樣的氛圍,一直都是平平淡淡的。”是嗎?我不禁細細回想自己的課堂:雖然不是每節數學課都上得很生動,但至少我已經儘量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去體驗,在體驗中快樂的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奧祕。

如何讓學生快樂學數學

關鍵詞輕鬆的氛圍 快樂地學習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成功的體驗,個個都能得到發展”。由此可見,學生要發展,就必須要體驗學習的過程,而獲得體驗的最好方法就是親身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去學習,而不讓別人牽著鼻子走。記得有人說過:如果自己能閱讀的知識一定自己去讀,自己能動手去做的實驗就要親手去做,自己的想法要自己表達出來……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了,感受了,才會知道學習數學其實很簡單。因此,在教學中,我儘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學生多操作

在課堂教學中要多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探究發現,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國小數學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而國小生受知識、經驗的限制,他們的思維能力往往停留在具體形象的水平上。讓學生動手操作有助於他們對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有助於建立起形和數之間的關係。因此,教師可多安排學生動手畫畫、拼拼、量量、摸摸、折折等活動,讓他們通過擺弄和操作獲取知識、理解知識,從而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智慧。例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後,就讓學生進行他們喜歡的摺紙遊戲:取一張正方形紙,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學生興致都很高,很快就根據經驗得出三種折法。

這時我及時的表揚了他們,但並沒有停止,而是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折法,造成了懸念,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慾望,促使他們去進一步思考、嘗試,終於又得出了三種折法。

學生在他們“創造”的各種各樣的折法中,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每次折出一份的都是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在有趣的摺紙遊戲中,使學生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讓學生多表達

在課堂中要給學生多提供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看法的機會,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教學實踐表明,只有學生的數學語言得到發展才能逐步擺脫動作和表象的束縛,從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說的內容和說的形式,如採用模仿說、個別說、集體說、同桌說、小組說等。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後,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出示三個信封,第一信封只露出一個直角,第二個信封只露出一個鈍角,第三個信封只露出一個銳角,讓學生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麼三角形,前兩種學生很快猜出正確的答案。有了前面的經驗,對於第三種,學生直接就喊:“是銳角三角形!”突然有學生大聲說:“老師,不是銳角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的,它也有銳角的。”“不對!是鈍角三角形!它也有銳角的啊!”於是有的猜是銳角三角形,有的猜是直角三角形,有的猜是鈍角三角形。他們爭論不休時,我沒有立即評價,只是微笑看著他們,下面一片安靜。有學生小聲嘀咕:“不對啊?老師怎麼不說話呢?”這時又有學生舉手說:“老師,我覺得它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可能是鈍角三角形!”其他學生都表示同意。於是我拿出第三個信封裡的三角形,學生一看,結果真的有三種三角形。於是學生明白了,只露出一個銳角的三角形,它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這樣在學生的爭辯中,變被動學習為積極充滿活力的主動學習,學生真正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徵。

三、讓學生多體驗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體驗數學”的過程性目標,強調數學課程要從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衝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如在學習“千克和克的認識”時,由於平時的生活經驗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千克和克的概念太遙遠了,學生在應用千克和克的知識時出現了一隻豬重300克,一個雞蛋重50千克的笑話。於是我們專門開展了一節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自己帶來一些水果(蘋果、番茄、香蕉、柚子等)、大米、雞蛋、黃豆,2分硬幣,鹽等物品,分成小組活動的形式,通過數一數、稱一稱、掂一掂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1千克和1克到底有多重。我們還特意準備了電子體重儀,讓學生感受像他們這個年紀的學生的體重(包括特別瘦和特別重的),再通過他們的體重來估計爸爸媽媽的體重。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大多能正確運用千克和克了,既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愉悅,又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實效性,還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性。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的課堂更有創意更豐富。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在這個活動中,重要的是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和探索,並在探索中通過親身的觀察、猜想、實驗並加以證實。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對新課程的認識,不斷在實踐中調整和更新自己的觀念,讓學生輕鬆地學習數學,真正地體驗“快樂數學”,才能讓教學相長,讓師生的情智自然地流淌!讓學生從心底愛上這充滿生命力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