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考研複試導師傾向於哪一類考研生

校園 閱讀(1.53W)

在參加考研複試的時候,我們可以瞭解一些導師會傾向於哪一類的考研生。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複試導師傾向於哪一類,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複試導師傾向於哪一類考研生

  考研複試導師傾向於哪一類

在考研大軍中,應屆生很多,往屆生也不在少數。那麼在複試中,這兩類考生中,究竟導師更傾向於哪類呢?

眾所周知,專業碩士是相對於學術型學位而言的學位型別,其目的也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所以,對於專業碩士這種實踐性強的科目,認為導師更傾向於有工作經驗的往屆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考生所考專業實踐性強,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那麼在學習中,也必定是以實踐為基礎,應屆生往往只停留在理論的框架中,很難對所要實踐的東西理解透徹。往屆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一點就通,也具有更強烈的導向性,這會讓導師在教學中得到理想的效果。

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學習狀態不同,應屆生往往對理論學習抱有一種熱忱的心,而往屆生往往對實踐更感興趣,也許多年的應試學習並沒有讓他們在工作和實踐中吃到什麼“甜頭”,反而是實踐的積累更為有用處,因此往屆生對實踐學習更為看重。就學習狀態而言,“學術研究派”導師更傾向於選擇應屆考生。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絕對而言。有些考生雖然身為應屆生,但卻在完成學業之餘有著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除了寒暑假經常實習外,還有著豐富的校內實踐經驗,積累了充足的“財富”。這樣的應屆生不但具有理論知識的高度連貫性,也滿足導師的實踐素質與能力要求。因此,應屆與往屆並不應作為評定的考生綜合素質的標準之一,重要的還是應該評定他們所表現出的自身實力。

歷時一年複習時間的考研初試終於結束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考研複試及調劑。時間緊,任務重,考生們不能過分放鬆,複試不容輕視。

  中科院心理所複試面試經驗

總結下我複試時的教訓:

1.因為沒有指定教材,我當時就是亂看了幾本書,有索爾索的實驗,還有一個心理學研究方法,沒準備實驗設計,這是第一大教訓啊!大家後面一定要練習下這個,要不然到時加上緊張,就會胡言亂語。特別是跨專業的,這方面可能稍微薄弱些,所以要多注意下。

2.中科院對英文的要求很高,所以之前最好練練,英文的發音最好還是練標準些。

3.之前還以為是自己的導師提問的,結果全是其他老師,這個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影響,有個心理準備就好。

4.面試時一定要鎮定,中間有什麼沒聽到或者沒懂的,都可以問老師,老師們都很和藹,不要不懂裝懂。

5.關於選方向,我是完全按照自己興趣來的,但後面複試完了,感覺老師還是會考慮你本科專業的,跨專業的最好報跟自己專業沾邊的方向,稍微有優勢些,不過這個也不一定,大家自己斟酌。

關於提前聯絡導師:

我是初試成績出來後感覺自己能上線才聯絡導師的,因為覺得老師都很忙,太早聯絡估計老師不會怎麼理。我發了郵件後老師很熱心,回的很快,讓好好準備複試。這裡有一點經驗:因為我想著導師應該不會管招生的問題,或者他們知道也不會給說,我也就沒問他上線的一共幾個人之類的,直接介紹了下我自己,表達了下自己想讀他研究生的願望,然後希望他推薦一些專業書籍或者文獻。後面老師就把他的論文發給我了,我看了下,有不懂的問題就發郵件跟他交流,老師很好,每次都會很耐心的解答。所以感覺態度還是很重要的,要讓老師覺得你非常想讀他的研究生後面我看了導師論文後,自己做了個問卷,重複了導師的一個實驗,最後自己總結了下這個實驗的優缺點,上面也提到複試時拿去給老師看了,這個應該也有一定的加分吧。

至於面試前要不要見導師,因為我比較不會說話,怕到時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反而弄巧成拙,所以一直在猶豫,但後面導師說可以提前去了找他,後面見了導師感覺意思是估計是有人提出要見他,他就覺得既然要見那就都見麼,比較公平,所以這個問題大家也不用太糾結,有的老師不願意提前見,有的老師是我們當時29號下午做完心理素質測試集體叫去見的,有的老師也會讓提前去單個兒見,但不論哪種,老師還是會考慮公平性的`,給每個人同樣的待遇的,這點我覺得中科院的老師們做的還是比較好的。了導師也就是問一下你的基本情況,隨便聊一下,導師們都很好的。不過這裡又有個教訓:老師一般會問跨考的為什麼要跨,大家也都會說是感興趣,但一定要用具體的事實來說明怎麼個感興趣法兒,不要只說大話空話。

複試整個前前後後就是這樣,準備時也特別忐忑,問過一個學姐,她說她當時沒怎現在感覺還是一直的積累比較重要,要臨場發揮還是很難的,特別是要加強實驗設計和統計檢驗的功底。

  考研複試綜合素質面試方式

考研複試面試一般可以分為單獨面試與集體面試。

單獨面試的優點是能提供一個面對面的機會,讓面試雙方較深入地交流。單獨面試又有兩種型別。一是隻有一個主考官負責整個面試過程。二是有多位主考官參加整個面試過程,但每次均只與一位應試者交談。後者廣泛被院校複試面試採用,有利於避免某一位考官看問題的片面性,但是對考生造成的壓力很大,畢竟一個人要面對好幾位學界的專家。

集體面試又稱作小組面試,指多位應試者同時面對考官的情況。在集體面試中,通常要求應試者進行小組討論,相互協作解決某一問題,或者讓應試者輪流擔任領導主持會議、發表演講等。這種面試方法主要用於考查應試者的人際溝通能力、洞察力、把握環境的能力和領導能力等。國外較多的商學院採用這種方式進行面試。但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學術型人才,對於分工協作能力或是領導能力很少作為考查內容,所以國內院校很少採用這種討論型的面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