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八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

校園 閱讀(5.99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

《正弦和餘弦(二)》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學生了解一個銳角的正弦(餘弦)值與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值之間的關係。

(二)能力訓練點

逐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了解一個銳角的正弦(餘弦)值與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值之間的關係並會應用。

2。難點:一個銳角的正弦(餘弦)與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之間的關係的應用。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複習提問

(1)什麼是∠A的正弦、什麼是∠A的餘弦,結合圖形請學生回答。因為正弦、餘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課內容的知識基礎,請中下學生回答,從中可以瞭解教學班還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2)請同學們回憶30°、45°、60°角的正、餘弦值(教師板書)。

(3)請同學們觀察,從中發現什麼特徵?學生一定會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這三個角的正弦值等於它們餘角的餘弦值”。

2。匯入新課

根據這一特徵,學生們可能會猜想“一個銳角的正弦(餘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值。”這是否是真命題呢?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關於銳角的正弦(餘弦)值與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值之間的關係,是通過30°、45°、60°角的正弦、餘弦值之間的關係引入的,然後加以證明。引入這兩個關係式是為了便於查“正弦和餘弦表”,關係式雖然用黑體字並加以文字語言的證明,但不標明是定理,其證明也不要求學生理解,更不應要求學生利用這兩個關係式去推證其他三角恆等式。在本章,這兩個關係式的用處僅僅限於查表和計算,而不是證明。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1。通過複習特殊角的三角函式值,引導學生觀察,並猜想“任一銳角的正弦(餘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值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

2。這時少數反應快的學生可能頭腦中已經“畫”出了圖形,並有了思路,但對部分學生來說仍思路凌亂。因此教師應進一步引導: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銳角)成立嗎?這時,學生結合正、餘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決,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研究解決問題的時間,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

3。教師板書: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值;任意銳角的餘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學習了正、餘弦概念的基礎上,學生了解以上內容並不困難,但是,由於學生初次接觸三角函式,還不熟練,而定理又涉及餘角、餘函式,使學生極易混淆。因此,定理的應用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在給出定理後,需加以鞏固。

已知∠A和∠B都是銳角,

(1)把cos(90°—A)寫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寫成∠A的餘弦。

這一練習只能起到鞏固定理的作用。為了運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2,就說明定理的教學較成功,學生基本會運用。

教材中3的設定,實際上是對前二節課內容的綜合運用,既考察學生正、餘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時又對本課知識加以鞏固練習,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處。同時,做例3也為下一節查正餘弦表做了準備。

(四)小結與擴充套件

1。請學生做知識小結,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將所學內容變成自己知識的組成部分。

2。本節課我們由特殊角的正弦(餘弦)和它的餘角的餘弦(正弦)值間關係,以及正弦、餘弦的概念得出的結論:任意一個銳角的正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值,任意一個銳角的餘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正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