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三年級數學《第四單元乘法》教案設計

校園 閱讀(1.39W)

  一、教學內容

三年級數學《第四單元乘法》教案設計

本單元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安排的。具體的內容有:口算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幾千幾百(或幾千)。沒有安排新的實際問題,只是結合計算教學,鞏固已經教學的一步或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發展解題思路、積累數量關係。

內容分五部分編排,第28~29頁教學乘法口算,第30~32頁教學筆算法則,第33~35頁教學估算,第36~38頁教學特殊乘法的簡便豎式,第39~40頁單元複習。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口算教學注意三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一般分兩步乘,第一步乘是兩位數乘一位數,學生已經具有計算的能力,第二步乘是兩位數乘整十數,學生尚未掌握。第28頁例題教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是為筆算作準備的知識與技能。例題教學兩位數乘10,“試一試”教學兩位數乘幾十,在“想想做做”中還有幾十乘幾十的口算。“10”是最小的整十數,也是最小的兩位數。在已經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先教學兩位數乘10,知識跨度小,演算法容易想到。掌握了兩位數乘10的口算,教學兩位數乘幾十就容易了。

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思路是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演算法,在交流時倡導演算法多樣化,通過評價優化演算法。

例題12×10的演算法多樣化從何處來?出於對情境的感受,從現實中得到啟發。也出於已有的口算經驗以及合情推理。如果在圖畫中看到“已有9箱,再放1箱就是10箱”那麼就會想到9箱的瓶數加1箱的瓶數,這就是“蘿蔔”的方法;如果在圖中看到“一堆5箱,2堆就是10箱”,那麼就是先算5箱的瓶數,再乘2的思路,這就是“辣椒”的方法;如果假設1箱10瓶,那麼10箱是100瓶,還要再添10個2瓶,才是10箱的實際瓶數,這就是“蕃茄”的想法。“蘑菇”的演算法是以前進行口算的經驗遷移。無論哪一種演算法,都是充分運用了舊知識解決新課題,都應該受到肯定和讚揚。

“試一試”起兩個作用,一是發展例題,從兩位數乘10擴充套件到乘幾十;二是優化演算法,體會12×30如果不從12×3=36類推,採用“蘿蔔”,“辣椒”“蕃茄”的思路與方法就比較麻煩。“想想做做”第1題配合“試一試”,繼續引導口算思路,鞏固演算法。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同組兩道題的聯絡。

“想想做做”第2題教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後面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作知識準備。整十數乘整十數的演算法也是多樣的,教材的設計是從整十數乘一位數,想整十數乘整十數,把這種題的口算與已有的口算經驗聯絡起來,有助於形成穩定的知識結構。

2.筆算教學注意四點。

第30頁例題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在列出算式28×12以後,不急於教學豎式怎樣算,而是讓學生用自己可能想到的辦法計算。這樣安排有三個目的,一是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的問題,培養創新精神;二是為理解豎式計算積累感性認識;三是形成“蘑菇”那樣的認知衝突,把學生帶進新知識的最近發展區。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教學時要營造探索新問題的氛圍,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策略解決新問題。如28×12是兩位數乘兩位數,雖然以前沒有學過,你能估計一下,得數大約是多少嗎?你有辦法算出得數嗎?要評價學生的各種方法,充分利用生成性資源,尤其是“蕃茄”的思路與方法要讓全體學生理解和接受,因為這種方法與豎式計算的步驟已經十分接近了。

豎式的教學從“蘑菇”的質疑切入,要聯絡“番茄”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體會“蘑菇”已經算了什麼,還要繼續算什麼,並接著算下去,經歷的過程,並對這樣的過程作出解釋。

豎式的一般寫法適宜意義接受,可以通過“呈現-比較-領會-遵循”的線索教學。先由教師告訴學生豎式也可以這樣寫,把這樣的豎式呈現給學生。然後把學生的豎式和教師的豎式比一比,既看到280個位上的“0”沒有寫出來,又看到“28”的位置沒有變,它仍然表示28個十,即280。再讓學生討論為什麼省寫這個“0”,省寫後有什麼好處,領會這樣的省寫使28×12分解成兩次28乘一位數,便於思考和計算。最後要引導學生回顧28×12的計算過程,小結計算方法,完成“試一試”。

兩位數乘兩位數,很可能是計算錯誤的高發區,計算錯誤一般集中在進位上。因此,要進行相應的專項練習,經常口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加一位數(即△×△+△)這樣的題,能有效減少計算錯誤。

3.估算教學注意兩點。

生活中經常遇到有關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實際問題,而且往往不需要精確的結果,只需要大約是多少。因此,估算是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第33頁的例題教學這樣的估算。

學生首次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可能會有困難。因此,教材呈現了各種估算的結果,讓學研究“各是怎樣估算的”,從中體會估算的方法,學會估算。要仔細分析每種估算的思考,“蘿蔔”把29看作20,42看作40,通過20×40估計29×42的積比800多;“辣椒”把29看作30,42看作50,通過30×50估計29×42的積比1500少;“番茄”把29看作30,42看作40,通過30×40估計29×42的積在1200左右。要分析各種估算的共同點,都把兩個乘數看作整十數,利用整十數的乘法估計29×42的積。要研究29×42的積為什麼比800“多”、比1500“少”、在1200“左右”,清楚各種估算方法的`特點,體會“番茄”的方法比其它方法好一些,從而自覺運用這種方法。

“想想做做”按“體驗估算、掌握估算、應用估算”的線索編排。第2題通過算和比,發現每組中間一道題的積在它上、下兩道題的積的之間,再次體會兩位數乘兩位數可以通過整十數的乘法進行估算。第3題引導學生把兩個乘數分別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數進行估算,這樣估計的結果最合理。第4題是培養估算的習慣,先估計、再筆算,能發現和及時改正計算錯誤。第5題是應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估算意識和習慣的培養貫穿在估算教學的全過程裡。

4.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注意三點。

本單元雖然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授內容,仍然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許多實際問題讓學生解答。要結合一步計算的問題,特別是表格形式呈現的問題,概括數量關係,提升認識。如第29頁第5題中的每盒的數量×盒數=物品的總個數;第38頁第5題每秒飛行米數×飛行的秒數=飛行的路程,飛行的路程÷1秒飛行的米數=飛行的秒數;第40頁第6題每筐千克數×筐數=總千克數。

要充分挖掘已知條件之間的聯絡,提出不同的問題,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形成解題思路。如第32頁第4題還能利用22箱蘋果和每箱30元,計算蘋果的總價;第34頁第5題買24個同樣的籃球,可能是單價48元的,也可能是單價38元的,還可能是單價28元的,分別算出三種籃球的總價,與1000元比一比大小,才能知道可能買了哪種籃球;第37頁第5題根據4條船坐20人,算出每條船坐5人以後,可以通過38÷5=7......3或者5×7=35<38,解決租7條船夠不夠的問題。

要重視多領域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如第37頁第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