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體育教育東西方文化屬性分析的畢業論文

校園 閱讀(6.98K)

摘要: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體育教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體育教育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具體的體育規則和技巧,還需要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獨立自由、拼搏進取、創造協作的體育精神.本文通過解讀體育教育的東西方文化屬性,分析東西方體育教育文化對我國當前體育教育的影響,提出融合東西體育教育文化的相關建議和觀點.這對當前西方體育教育本土化,重新煥發中國傳統體育精神的活力,以及構建我國未來體育教育文化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體育教育東西方文化屬性分析的畢業論文

關鍵詞:體育教育;體育文化;儒家思想;人本主義思想

體育活動是一種以人為載體且以人為物件的人類社會特有的活動,是聯絡著人類機體和精神的重要橋樑.在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體育教育作為各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不僅在於強化學生的身體機能,更在於豐富體育活動參與者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向自身極限發起挑戰的堅定信念,最終實現學生身心和諧、全面、健康發展.作為影響體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東西方文化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又由於發展過程的差異具有較多微妙的區別,如東方文化核心思想的儒家思想和歐洲文藝復興發展而來的人本主義思想.儒家思想對生命的關懷與西方人本主義思想對人性解放和自由的強調,在體育教育當中具有較多的相似體現,但其價值取向仍需區別對待.一方面,從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和以人本主義思想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出發解讀體育教育的文化屬性,對當前我國體育教育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意義;另一方面,基於體育教育中兩種文化的比較,分析我國體育教育現狀,對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在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作用和對我國未來體育教育進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體育教育的東方文化屬性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不僅貫穿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更影響著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眾多東方地區文化.儒家思想對生命的關懷主要體現在其核心思想“仁”上,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文化體系對我國近代歷史發展和文明傳承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即使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仍然是我國民眾所普遍信仰的核心價值觀.因此,從儒家思想的角度,解讀體育教育的東方文化屬性是具有代表性的.體育教育的東方文化屬性主要體現在體育教育的初衷和目標兩個方面:首先,體育教育東方文化屬性對於體育教育的初衷主要體現在強調身體機能與精神的和諧統一[1].儒家思想影響下的中國體育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強化身體機能,更要求學生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實現身心統一的和諧發展.以太極為代表的我國傳統體育專案,其本身就要求參與者能夠“意形兼備”,甚至“輕形重意”.這種將身體機能強化與精神陶冶結合的體育教育模式獨具東方特色.其次,體育教育東方文化屬性對於體育教育的目標主要體現在致力實現人格的完善和全面發展[2].人格完善是儒家思想在我國體育中的重要體現,如體育賽事中最常見的口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正是儒家思想中博愛精神的實際體現.全面發展則是我國一直以來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能夠在多個方面全面促進個人發展,而體育教育則是德智體美勞等多個需要提升的方面之一.

2體育教育的西方文化屬性

西方文化中各種思想流派眾多,其中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思想對當今的西方社會影響較大.作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宗教神學體系的精神武器,人本主義思想崇尚個人能力,期望實現個性的解放以實現真正的自由.人本主義思想的理念中,以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薄伽丘的名言為代表:人類的軀體是由同樣的物質構造而成的,人類天生就是平等的,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以倡導人性迴歸的人本主義思想從誕生之日起,就對西方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人本主義思想對體育教育的西方文化屬性進行解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通過強健機體技能實現個人力量的創造精神.儒家思想對生命的關懷主要體現在博愛上,有所區別的是,人本主義思想對生命的關懷更突出對個體生命的崇敬.歐美中國小的體育教學任務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提高身體機能和加強肌肉訓練,其重要性甚至高於體育專案本身[3].而從整體來看,西方體育教育也崇尚個體在體育專案中的創造力,突出個體運動的與眾不同,與東方突出群體的整齊性有所區別.其次,通過與自然的互動體現個體的人文精神.人本主義精神啟蒙於歐洲文藝復興,其突出個體能力的特點源自於擺脫西方傳統神學束縛和控制的願望,並期望在自然環境中實現個體的自由.因此,在人本主義精神影響下的西方體育教育鼓勵學生自我表現,在體育專案中充分體現自身的強健、膽魄和運動能力,並在不斷追求更加完美的自身[4].在這樣的影響下,部分帶有冒險性體育專案在西方得到流行,如登山、漂流、滑雪等.在西方體育教育中,這些意在征服自然的運動成為參與者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最好途徑,並作為個人全面發展教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後,倡導在競技過程中獲得快樂的娛樂精神.西方體育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爭,但其最終目標則是期望參與者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學會與同伴合作,並獲得快樂.這主要體現了人本主義思想對人的天性的尊重,將體育活動視為放鬆精神的通道[5].這種娛樂精神不僅沒有弱化體育專案的競技特性,反而在最大程度上將體育專案生活化,令體育活動為大眾所接受,形成獨有的文化現象.

3我國體育教育中的東西方文化體現

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和人本主義思想在兩個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中不斷髮展,其本質都反映了對生命的關懷,但是在其影響下的體育教育中呈現出不同的實際表現.儒家思想關注對群體生命的關懷,並注重體育活動中精神方面的發展,這使得受到儒家思想的東方體育專案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如中國的武術、日本的劍道,都要求體育專案的參與者增強所謂“意境”.人本主義思想則崇尚對個體生命的關懷,在冒險與競爭思想的影響下,西方體育專案強調身體機能的強大,如舉重、田徑和體操等專案,都突出了西方體育教育完善身體機能的特點.近代歷史中,西方文明不斷衝擊著我國古老的東方文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級教育環節吸收了大量西方體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上,都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向西方體育教育體制看齊.在我國中國小體育課程的設定中,體育活動主要由田徑類和球類等西式競技專案組成,規則和形式也與西方體育教育相同.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西方體育專案易於組織,方便教學活動展開,同時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挑戰性,更容易為學生接受.然而,我國體育教育採用的多是西方體育教育的形式,在將西方體育教育本土化的過程中,不為中國傳統價值觀所接受的西方體育文化多被排斥拋除出去,使其為我國社會制度和教育管理體制所接受.正如我國雖然將眾多西方體育專案設定為體育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強調的卻是我國傳統價值體系,如強調體育活動中的共性而非個性,強調競技專案的成績而弱化體育專案的娛樂性,這些都與西方體育價值觀有所區別.於此同時,雖然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博大精深,但在我國當前的體育教育實踐中卻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國當前體育教育採用的多是西方體育專案,即使融合了我國傳統的價值體系,但是體育教育實踐仍然是令學生掌握體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東方傳統體育文化並沒有完全貫徹其中.這主要由各種客觀因素導致,以最能體現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武術教育為例,部分有條件的中國小開設了相關的武術課程,但受師資力量和實際教育環境所限,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如以弱勝強、內外兼修等,並沒有在教學實踐中得到體現,更不要說其中文化精髓的傳承,而更多地區的中國小隻能開展西式體育專案進行體育教育活動.在高等教育實踐中,雖然師資力量較強,但是學生的武術教育基礎薄弱,只能傳授某些簡單的武術套路,教學實踐也流於表面,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無法得到繼承和發揚.

4融合東西方文化構建獨具特色的體育教育

顯然,體育教育的東方文化屬性和西方文化的側重點不同、各有優勢.通過將東西方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到體育教育實踐當中,貫徹體育教育與體育人文精神融合的思想,能夠促進體育教育的和諧發展.在中國與世界進行全面接軌的今天,將西方體育教育元素融入到我國傳統體育教育文化中,對實現我國獨具特色的體育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助於實現符合當前需求的體育教育體系,更利於我國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樹立學生厚德博學、育人奪標的體育精神.體育教育不僅是向學生傳授參與體育專案的規則和技藝,更是要通過體育活動塑造學生積極拼搏的奮鬥精神、獨立自主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因此,基於儒家思想中博愛的核心價值,應建立學生厚德博學的體育精神,“厚德”指的是要求學生在體育教育當中獲得正確的對待自然和社會的公共態度;“博學”則指的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於人本主義思想中創造和自由的核心理念,應堅持在體育教育總體現出育人奪標的體育精神,“育人”指的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並將這種創造性精神融入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當中;“奪標”則指的是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而非多取某項運動的“錦標”,通過體育獨有的競技特性,教育學生確立明確的奮鬥目標,並不斷努力實現目標.其次,營造具有深厚體育精神地域的環境氛圍.一方面,加強體育教學場地的建設.體育教育與文化教育最大的區別在於體育教學實踐一般在室外進行,對運動場地、器材具有較高的要求,這同樣是體育教育的魅力之一.良好的體育教學場地,不僅是教學實踐的安全保障,還是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期待的重要保證.另一方面,提高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作為傳道授業的重要環節,體育教師的素質是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具有相關知識的體育教師不僅能在體育專案上對學生指導,更能夠基於對體育文化的深刻理解向學生傳授體育活動所蘊含的體育精神,這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精神的重要保證.最後,構建多層次體育教育框架.體育教育不應該侷限於體育專案,更應傳授體育活動背後所蘊含的豐富精神文化.根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改變過去“重物輕人”的教育方式,從體育教育實踐的專案選擇、教學大綱的設計等方面,營造出一個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安全可靠體育交換環境.如在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育應以通識教育為主,設立多種體育專案作為體育教育的載體,同時提高相關體育文化教育的比重,如中國傳統武術的含義及基本技法背後所蘊含的深意.而在高中和大學的教育階段則引導學生專注從事某項體育活動,令學生在實際參與中體會體育精神,培養學生嚮往自由、合作創造等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體育教學活動向學生傳授的不僅是體育專案的規則和技藝,更是體育活動中獨有的樂觀、奮鬥精神.基於對體育教育的中西方文化解讀,集東西方體育文化之所長,東西方體育教育文化精髓的融合不僅能夠實現西方體育教育本土化,更能夠將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重視中國傳統體育教育理念和西方體育教育精神的融合,以此作為中國未來體育教育的文化根源,是實現我國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江華.東西方體育文化的計較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7(09):52-53.

〔2〕許鳳,等.全球化語境下東西方文化體育文化的闡述[J].體育科研,2008(01):63-66.

〔3〕徐惠,等.中國體育教育的文化淵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06):5-8.

〔4〕餘萬斌.論儒家思想和西方人本主義思想影響下的體育教育[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01):20-22.

〔5〕薛嵐,等.論球類運動的文化屬性[J].體育科學,2006(12):20-41.

作者:張宗銀1 任慶偉2 單位:1.吉林體育學院 2.吉林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