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空山鳥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到6個生字,讀記本課的一些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4、摘抄優美詞語,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想象美好境界,從字裡行間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趣匯入

播放課件,深山鳥鳴

二、初讀感知

1、讀 讀通順流利

2、讀 理清條理

3、讀 感悟仙境

4、讀 你對哪段最感興趣,為什麼?有感受情的讀一讀

三、理解昇華

小組交流

讀出你最感興趣的場面,說說你為什麼感興趣,在故事情節和寫作手法兩方面加以說明。然後有感情的進行朗讀。

全班討論:為什麼會有空山鳥語這樣的勝景?人與自然有著怎樣的關係?

四、教學字詞

1、小組內自學本課詞語

2、小組自學本課生字。

積累內化:摘抄課文中出現的詞語

五、拓展昇華。

感情朗誦你最喜歡的段落

背誦你最喜歡的段落。

寫一篇保護動物的倡議書。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2

【教學構想】

一個用唐吉柯德似的熱情擁抱文學,以清教徒般的信仰面對人生的詩人,他會用怎樣的一雙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又會怎樣去諦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一個有著一雙充滿愛的眼眸,一生都在緬懷故鄉的詩人,他會用怎樣的一支筆去書寫心中的愛戀,又會怎樣深情地去吟唱一首懷鄉賦?

《空山鳥語》是一篇雋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在詩化的語言的外表下的,是作者對古樸、淡泊、寧靜、清雅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作者在開篇,就滿腔熱情地向世人宣告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鳥兒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請注意,這裡的鳥語,不是公園鳥語林裡向遊客乞討食物的鳥鳴聲,也不是住在鳥籠裡過著養尊處優生活的貴族鳥的鳴叫聲,而是有著嬌豔的花、婆娑的樹,奇崛的岩石、爽颯的風、飄逸的雲朵的山林中的鳥語。它們在遠離塵囂的空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唱自己喜歡的歌,敘述動人的愛情故事。難怪作者一到山上來,就會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靜靜地聽這些鳥兒唱歌。在這兒,作者的這種情感不僅僅只是對空山鳥鳴的鐘愛之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它還源於對自私、冷酷、暴力、唯利是圖等社會現象的憎惡。山林中的鳥兒自由自在,沒有世事的羈絆,沒有世俗的媚骨,它們不求好聽的名字。由此可見,作者喜歡空山鳥語,是在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遠離物慾橫流的塵世,鄙棄追名逐利的慾望,不媚悅權貴,不迎合他人,說自己想說的話,唱自己想唱的歌,做一個真正自由幸福的人。

文中有一段內容寫到作者因為聽到鷓鴣的叫聲,勾起了對故鄉的回憶。鷓鴣的鳴叫聲將作者帶回了故鄉那古老的江南小鎮,帶回到古樸、恬靜、淡雅的生活之中。又因對孤島上燈紅酒綠生活的厭倦,更加思念懷念江南小鎮那淡泊寧靜的生活。雖然他知道這只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但仍然喜歡重溫。這裡重溫的不僅僅只是故鄉,更是人生境界的一種追求:古樸、淡泊、寧靜、清雅。正是帶著這份追求,作者以我想做一隻鳥,在山中的奇思妙想結束了全文。

這篇文章的風格靈秀而飄逸,語言樸素、自然、清新、流暢,有詩的意境和詩的韻味。在詩化的語言下,卻又有著深刻的哲理。作者觀察力犀利,解析透徹,而且精確地掌握文字運用的技巧,能夠剖析自我,刻畫人性,描繪平凡的現實和瑰麗的自然。由於他在淡淡的抒寫中投入了赤子之心,所以表現出來的是能夠牽引人們哲思的玄思。正像他自己所說的,要耕耘一片寧靜和平的文學淨土。

這篇文章對於七年級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學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更側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文章,通過一遍遍的朗讀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在作者的經歷中找尋作者的思想根源,從而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蘊含的人生哲理。

2、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態度。

3、理解文中運用的意象,學習作者詩化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中詩化的語言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安排】

1、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筆下的空山鳥語。

2、用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研讀課文。

3、自主品讀詩化的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4、朗讀加點評品味課文,積累妙詞佳句。

【教學步驟】

一、 匯入新課

學生看課題,展開想象,描繪由空山鳥語所想象的畫面。

引導學生注意空字,體會空山與俗世鳥語的區別。

面對如此靜謐絕美的景象,你是否也會如陶淵明一般,產生要遁入山林做一個隱士的想法?置身這樣的境地修生養性,你是否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是超然物外,超塵脫俗?

(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想象喚起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景象的主動體驗。再用優美的導語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語文學習需要學生的感性參與,而想象力的喚起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積極地調動了起來。富於詩意的導語,又為這篇用詩化語言寫成的文章的學習營造了一個絕佳的氛圍。)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關上課本,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結合自己的體驗談談喜歡的原因。

(讓學生在初讀中就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不必追求體驗的深度和廣度,只要有感受即可給予肯定,讓學生在初讀中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新課標一再強調,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要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中就更應重視這一點,要對學生的富於個性的觀點與見解,作出及時的適當的肯定。)

3、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筆下的空山鳥語,可借用課文中的詞語,但一定要符合文中描繪的空山鳥語的特點。

(這一處的處理既完成了對課文中內容的熟悉,又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讓學生對文中的景物描寫有自己獨到的體驗和感受。語文課應該有語文課的特點,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要有優美語言的品味,更要有學生對優美語言地使用。文章中的優美語言,使學生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美麗,那麼,教師就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運用這些優美的語言。)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教師提出疑問:在課文的最後,作者發出了我想做只鳥,在山中。的感嘆,你是怎麼看待作者的這一感嘆的?要求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與小組成員探討這一問題。這一步只要求學生能談出自己的觀點,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也可結合課文中的內容談。

(這一步設計主要是想通過學生自讀,來完成學生對文字的初步解讀,在解讀中要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觀點。特別強調學生在解讀中要有自己的觀點)

2、分組研讀課文,讓學生結合郭楓的生活經歷以及其他作品,對作品中的一些內容進行研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明確:想做一隻山林中的鳥,其實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

此處可著手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作者為什麼說鳥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② 作者想做一隻鳥,在山中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鳥語好聽嗎?

③ 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聽到自然的訊息和人世的滄桑了麼?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並在此時引入作者的生平簡介和他的作品風格介紹,並可適當選擇他的作品《草蟲的村落》,讓學生在作者生平和其他作品中尋找作者的思想根源。

(此處的研讀,主要是想讓學生學會結合作者的經歷及相關作品來理解文章,體會作者的情感。)

3、自主研讀課文,選擇文章中富於哲理的句子進行品評,體味其中的深刻哲理,並可適當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自己的認識。

(這篇文章篇幅不長卻含蓄雋永,富有深刻的哲理,體會這篇文章中的哲理應該成為文章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

四、美讀課文,積累佳詞美句。

1、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進行朗讀訓練,要求讀出美感。

(詩化的語言是文章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讀出它的美感,讓學生在美的語言中體會感受文章,會比老師去教要好得多。)

2、對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加以點評。引導學生總結前幾課點評的內容,指導他們抓住文中生動精美的字詞、關鍵的句子、巧妙的構思、精彩的手法等進行點評。

(在這一單元中,學會對文章進行點評是一項重要內容,這一環節的設計可對學生的這一能力進行訓練。同時,品味語言的妙處也應是處在語言積累階段學生的學習重點。)

3、小組交流點評內容,推選好的全班交流。

4、把文中你最喜歡的詞和段積累下來。

【教學後記】

課堂上的語文味

《空山鳥語》教學後記

在《空山鳥語》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再次發現語文教學應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那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文味。所謂語文味,即是課堂上有朗朗的讀書聲,有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有在具體語境中對語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語文課中,學生要有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

這是一篇雋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對詩化語言下的深刻哲理的體味,應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學安排中,我把體會詩化語言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作為教學重點。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設計第一個環節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去體驗文中所描繪的景象,營造一種濃郁的語文學習的氛圍。為了喚起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景象的主動體驗,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去描繪由空山鳥語所想到的景象。再用富於詩意的導語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這樣不僅一種濃郁的語文學習氛圍被營造了出來,而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了起來,這就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第二個環節中,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談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並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空山描繪鳥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來談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僅符合新課標中,學生在閱讀中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的要求,也讓學生在初讀中就有了初步的審美體驗。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空山與鳥語,這不是對第一個環節中安排的重複,而是在有了對課文熟悉的前提下的對課文內容的再鞏固,是學生在一定語境下對優美語言的運用,也是學生的一次審美體驗。在這個審美環節中,學生對於文章中所營造的優美意境,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感受。

在第三個環節中,我安排學生採用自主研讀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來研讀課文。要想使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認識,就必須對文章作者有更理性的認識。為此,我引入了作者生平簡介,並把他的一篇相關的文章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把前面的情感體驗轉化為理性的思考或感性認識,為全面而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情感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富於哲理意味的句子進行分析,這時的分析中,我們將不僅看到學生對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感性認識,也將看到他們文章中所蘊含的哲理的理性的思考。

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應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能體現語文味的地方,它既有對優美語段的朗讀,又有對優美文字的點評。如果說前面的所有安排都是鋪墊的話,那麼這個環節應是這次教學活動的主角。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評中去思考。在讀與評中,把前面環節的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都表現出來,從而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讓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緯度有全面收穫。

在這次教學實踐中,語文味使得學生們不僅學得熱情投入,而且學有所思,學有所得。這就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有語文課自己的特色,否則,一味的求新求異,最終會導致畫虎不成反類貓。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描摹具體事物的方法。

2.理解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去追求自由、快樂的幸福生活。

4.認識4個字。

教學重點

1.掌握描摹具體事物的方法。

2.理解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抒發的思鄉之情。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流程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空山鳥語》,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己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勾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

三、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溫馨提示:

1、作者描寫了山上哪些風景,這些風景是怎樣寫出來的?

2、模仿課文中描寫山上風景的句子,自己創造幾個句子,說給同桌聽。

3、作者喜歡到山上來,尤其是喜歡到山上來聽鳥叫,且在課文第一段就熱情的宣告,思考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請學生讀出這段中給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為什麼這句話讓大家印象深刻?

5、學生自己朗讀並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出你為什麼喜歡它,它好在哪裡?

6、討論: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四、字詞積累,鞏固基礎。

1、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教講解。

2、學生自己記憶字:崛、颯、悉、嬉。

3、組詞、造句

五、作業佈置:將本文朗讀給父母聽。

板書:

空山鳥語

鳥兒的鳴叫是世間最美的語言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演唱版《二泉映月》與二胡曲《二泉映月》進行聆聽、對比,感受二胡的表現力及樂曲的情緒和藝術情境。

2、聆聽、欣賞二胡曲《空山鳥語》,能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的意境,找出相應演奏段落。

3、增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瞭解,培養學生學習民族樂器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樂曲表現的內涵。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 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欣賞一種樂器。那麼有誰知道樂器的分類?(西洋與民族)來,我們一起來看大螢幕的圖片,簡單介紹。 師:好,那麼我們接下來欣賞一首樂曲,大家來聽聽樂曲是用哪種樂器來演奏的,欣賞完大家來看一下大螢幕的圖片,它是屬於什麼種類的樂器?當然,樂曲名知道的同學就更厲害了。(二胡、民族樂器、老師引導學生說出《二泉映月》)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欣賞一下二胡名曲,感受二胡韻味。

二、聆聽與鑑賞

聆聽、欣賞二胡曲《空山鳥語》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的意境,找出相應演奏段落。

師:同學們還記得名叫《鹿柴》的古詩嗎?是由我國古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詩人以一種特有的感覺,描繪了靜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那麼,接下來我們聆聽一首有關空山景色的二胡曲,同學們從音樂中感受一下“空山”和“鳥語”的意境。

師:我們再次聆聽,同學們找出“空山、鳥語”的相應演奏段落。找到後舉手回答,我們稍後在大螢幕上出示答案。 師:出示大螢幕總結

二胡曲《空山鳥語》樂曲除引子和尾聲外,可分五段,屬多段體結構。引子猶如山林召喚,空谷回聲,寥寥幾筆就描繪出幽靜、深邃、沉遠的意境,令人神往。

接著,作為“人”的形象出現,旋律起伏跌宕,節奏疏密相間,顯得生氣勃勃。這個形象貫串於全曲,時而單獨出現,時而與鳥鳴結合,宛如“人”在美麗清新的自然中怡然自得地觀賞、逗引著鳥兒,人聲、鳥語交融在一起。樂曲通過擬聲的手法模仿百鳥啁啾聲,使鳥語音樂化。但這不是單純的自然描寫,而是深深地滲透了“人”的感情,使樂曲的造型性與抒情性有機地結合而顯得富有情趣。)

2、簡介二胡的構造

師:同學們見過二胡嗎?有誰會拉二胡?對二胡瞭解的同學可以和我們分享下二胡相關知識。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大螢幕上出示的這張二胡構造圖片,我們一起來研究下二胡是怎麼構成的。

三、鞏固練習。

欣賞二胡曲《戰馬奔騰》,感受情緒風格變化,引導學生思考與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不同之處,要求: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後各小組派一位代表進行發言,其他小組給出評論。

四、總結評價

演唱版的《二泉映月》,加入了歌詞成分,歌曲如歌詞一樣故事化,一曲經瞎子阿炳之手留傳近百年的悽慘精典的樂曲,由李玉生的清喉傳出 ,有如阿炳現身之疑;而此詞與之相配,真是達到音與境的和諧之極,聽與悟的絕妙融合。

二胡版《二泉映月》,只有音樂沒有詞的二胡名曲,讓人聽後總讓人產生對人生的種種無盡聯想,聯想空間豐富,韻味十足。在一遍遍的傾聽後,總感到這曲子只可意會,無法具體描繪。整首曲子通過二胡低沉的聲響,奏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板書設計:

空山鳥語

1、掌握兩個詞彙“空山”、“鳥語”。

2、古詩《鹿柴》

3、二胡構造

4、二胡作品不同風格特點

5、簡介劉天華

《空山鳥語》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意境。

3、欣賞作者對各種鳥語的準確描摹及形象感受。

4、學習作者運用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對各種鳥語的準確描摹及形象感受。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和安排: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播放鳥鳴的錄音。問:你聽出了什麼?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空山鳥語》,看看作者有哪些獨特感受。板書課題。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問:作者在空山聽鳥語是怎樣一種心境呢?

三、理清課文脈絡

文中哪些語段是寫作者靜心聆聽鳥語的?

據此,快速給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7自然段),第三部分(8—9自然段)。

四、感情朗讀,初步體會

1、自由讀,邊讀邊體會。

2、組內朗讀比賽。

3、展示讀,讀後師生評議。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

2、本部分中哪些詞語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3、“絕唱”是什麼意思?

4、為什麼把空山鳥語稱之為“絕唱”?

5、齊讀。

六、課堂小結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感情朗讀後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內容。

對鳥語的描摹及感受。

2、從作者對鳥語的描摹及感受的抒寫兩方面對本部分的內容進行探討。

教師巡視、點撥。

3、各組彙報交流成果。

4、美讀語句。

5、學完本部分內容後,你有何體會?

三、學習第三部分

1、全班齊讀。

2、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3、齊背這兩段。

四、欣賞二胡名曲《空山鳥語》

體味曲中傳達出的感受。

五、課堂小結

由學生總結學完本課的收穫。

板書設計:

28空山鳥語

欣賞{感受:空曠、神清氣爽、刻骨銘心} 鳥之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