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的複習資料

校園 閱讀(1.63W)

隨著七年級會考試的來臨,你做好歷史的複習了嗎?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的複習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的複習資料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的複習資料: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元謀人是目前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3、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比較

遠古人類

生活年代

體質特徵

使用工具

使用火情況

生活情況

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製造工具

知道用火

北京人

距今約

70萬-20萬年

保留猿的一些體質特徵

製造和使用打製石器

使用天然火儲存火種

群居生活

山頂洞人

距今約3萬年

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磨光和鑽孔技術

人工取火

氏族

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1、河姆渡與半坡的比較

原始人類

距今時間

發現地點

糧食作物

生產工具

房屋

製作陶器

河姆渡居民

距今約七千年

長江流域

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種植水稻

使用耒耜

幹欄式房屋

半坡居民

距今約五六千年

黃河流域

陝西西安半坡村

種植

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

2、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于山東大汶口,製作出黑陶、白陶,出現了私有財產,貧富分化。

第3課 華夏之祖

1、華夏族的形成

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敗蚩尤,從此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華夏族也就是漢族的前身。

2.黃帝——“人文初祖”

3、禪讓制

(1)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是堯、舜、禹

(2)禪讓制是一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的複習資料: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時間

滅亡時間

都城

開國君主

亡國之君

約公元前2070年

約公元前1600年

陽城

約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盤庚遷都到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鎬京

東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2、啟繼承父位,表明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武王伐紂:牧野之戰

4、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麼會取得勝利?

① 夏桀、商紂殘暴統治。 ② 湯、武王得到民心。

③ 湯、武王任用賢人。 ④ 聯合其他小國。

5、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鞏固統治

(2)分封制的內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封他們為諸侯。

②諸侯的義務:服從命令;交納貢品;鎮守疆土;戰時隨天子作戰。

(3)分封的意義: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6、西周時期社會等級

周天子 → 諸侯 → 卿大夫 → 士 → 平民 → 奴隸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

2、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3.我國西南地區成都平原盛行獨特的青銅文化,是三星堆文化. 如:青銅面具、青銅立人像

4、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1. 東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東周分為春秋、戰國

2、(1)春秋爭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①三位霸主:齊桓公(第一霸)、晉文公、楚莊王

②齊桓公、晉文公成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通過改革。

③稱霸方式不同: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晉文公──城濮之戰

④爭霸戰爭的影響:

消極影響: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和痛苦

積極影響:A.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B.促進了民族融合

C.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流

(2)戰國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①七雄:齊、秦、韓、趙、魏、燕、楚

②方位: 燕(最北)

齊(最東)

(最西)秦 魏

楚(最南)

③三場著名戰役:

桂陵之戰 魏(龐涓)── 齊(孫臏) 圍魏救趙

馬陵之戰 魏(龐涓)── 齊(孫臏) 減灶計

長平之戰 秦 ── 趙

3、戰爭的性質:

春秋──爭霸戰爭;戰國──兼併戰爭 歷史在爭霸與兼併的過程中不斷走向統一

第七課 大變革的時代

1.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2.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築水利工程──都江堰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4、商鞅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

(2)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開始變法

(3)背景:①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 ②地主階級的興起

(4)目的`: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

(5)內容(★★):


內容

單項作用(

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獎勵耕戰

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經濟發展

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直接觸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軍隊戰鬥力增強

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強中央集權

(6)意義(影響):

①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

②封建制度逐步確立,封建社會形成。

(7)判斷商鞅變法成功與否的標準:在於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

(8)變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或順應了經濟發展的趨勢)

②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援

③商鞅個人敢於與舊勢力堅決鬥爭

第八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1.文字的演變

時間

商周

西周晚期

戰國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竹書、帛書

寫字工具

龜甲、獸骨

青銅器

竹簡、絲帛

2.天文、曆法、醫學、文學、音樂

天文

古書記載的最早日食發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有許多關於日食、月食的記載,經現代科學家驗證,都很可靠。

曆法

①今天的農曆,又叫“夏曆”,據說來源於夏朝

②商朝時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閏年增加一個月

③戰國時期,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

醫學

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

文學

屈原和他的代表作《離騷》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音樂

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最著名的是湖北隨州出土的編鐘

第九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1、諸子百家(★★)

學派

時期

代表

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張

儒家

春秋

孔子

《論語》

政治主張:核心是“”。“愛人”;“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教育主張:創辦私學;因材施教;謙虛好學;溫故知新。

文化成就:弟子整理《論語》;編成《春秋》

④孔子的地位:他的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傳統文化中佔重要地位

戰國

孟子

“春秋無義戰”“仁政”;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經》

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戰國

莊子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

戰國

墨子

“兼愛”:希望人們互助互愛。

“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援正義戰爭。

法家

韓非

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最適合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

兵家

春秋

孫武

《孫子

兵法》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2、諸子百家中提到“治國”主張的有:孔子、孟子、莊子、韓非

提到“戰爭”主張的有:墨子、孟子、孫武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的複習資料: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十課 “秦王掃六合”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2、秦國完成統一的原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