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國人》讀後感(通用31篇)

校園 閱讀(2.61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人》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人》讀後感(通用31篇)

《中國人》讀後感 篇1

讀後使我那顆原本浮躁麻木的心,被針深深刺痛了,久久不能平靜。不要說看到周圍的人不讀書而沉迷各種遊戲、網路、影視等現象見怪不怪,麻木不仁,就連我自己也已經想不起沒有書讀就反應遲鈍,吃飯無味的日子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後來參加工作了,讀書的時間更少了,後來忙於各種事情和應酬,發現讀書久了竟會不知不覺會睡著……後來就習慣於不讀書了,或者不能安靜讀書了。

現在的孩子們更是不愛讀書。上課提個古典名著,幾乎沒有讀過。上歷史課,竟然拿影視作品作為歷史的真實。更可笑的是,竟然連傳統文化都拋棄了,文言文一竅不通,理解很困難,給歷史課帶來極大困擾。學生最初犯錯誤的時候,我耐心解釋;之後,還是沒有明顯提高,我無語了;最後,我都有點妥協了。材料讀不懂,又不是歷史教師的錯,我當時這樣想。現在看來,這和學生長期不閱讀,或者缺少必要的閱讀有直接關係。閱讀不僅關係著一堂歷史課的成敗,一個學生的未來,它更多的是關係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讀書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根植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孩子們為什麼不愛閱讀,而愛上網路、影視了呢?原因很多。老話說:上有所好,下必所效。新聞媒體過度宣傳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全民皆以玩三G手機、掌上電腦為榮為唯一,而靜靜的悠閒的享受的讀書成為奢侈,成為老土,成為另類,一個不喜歡或是失去讀書興趣樂趣的國家,將會是什麼樣的國家?一個不讀書的民族,那民族文化將會是怎樣的傳承?一個不愛學習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國家,不愛學習的民族是劣等粗魯無知的民族。文化的沙漠,是永遠無法支撐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遠的優秀國家和高素質的民族的。

有網民說:中國人不愛讀書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國民文化素質低,二是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三是“應試教育”,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四是好書越來越少。我覺得說的有一定道理。記得我在外地上高中的時候,竟然在學校及其附近找不到一個書報亭,為買本《半月談》還要穿過兩個大路口;大學畢業的時候,我買了一本范文瀾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位學姐當時就批評我說:買這些書幹嘛?那位售貨員接話說:一看這位姐就是個學藝術的。我無語了。我現在幾乎不去新華書店了,理由有二:書太貴,沒有我想看的專業書。好書越來越少,反而很多圖書在網上卻能找到,而且物美價廉。

一位日本大師在其《低智商社會》一書中提到: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當孩子們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嚴肅的告訴他:書裡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的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就連猶太人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在猶太人眼裡,愛好讀書看報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美德。在“安息日”,所有的猶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業和娛樂活動,商店、飯店、娛樂等場所都要關門停業,公共汽車要停運,就連航空公司的班機都要停飛,人們只能呆在家中“安息祈禱”。但有一件事是特許的,那就是全國所有的書店都可以開門營業。而這一天,光顧書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這裡靜悄悄的讀書。匈牙利的國土面積和人口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而我國平均45、9萬人才擁有一所圖書館,長年讀書的人數在500萬以上,占人口的四分之一還多。知識就是力量和財富,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自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以色列人口稀少,卻人才濟濟。建國雖短,但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八位。以色列環境惡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卻把自己的國土變成了綠洲,生產的糧食不但能滿足自給,還能源源不斷地出口;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14位,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等眾多領域。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匈牙利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一個小國,因愛讀書獲得智慧和力量,將自己變成了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大國”!

再對比我們的國家,其結果不言而喻,不禁讓人深思:一個崇尚讀書的泱泱大國,怎麼會淪落至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反問社會的時候也在一遍遍的問自己,在教書之餘,我是不是也應該積極做點什麼?

《中國人》讀後感 篇2

主題詞有兩個,‘中國人’ 和‘信仰’。書不是社會科學調查類的記錄文字,而是三個作者自己相信並且想要宣揚的東西,加上十七位政協,教授,國學學者,方丈,音樂家,畫家等等人士的訪談。 居然就算在中國人頭上了。我想我只好這裡說一句 :我不在那之中,我不是屬於他們代表的那群中國人。第二個詞“信仰”, 我特別的去google了一下,以下是 “信仰” 兩個字 在維基百科裡的解釋,看起來挺靠譜的,所以我把它抄在這裡,以彌補此書沒有提供的名詞解釋。如下:

“信仰,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對鬼、妖、魔或天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與崇拜經常聯絡在一起,但是與崇拜還有不同。信仰主要針對“觀念”,而崇拜主要針對模某個“個體”,例如上帝、耶穌、太陽、獅子等。信仰與“認知(相信)”不同,一般說認知(相信)一種理論,而不是說信仰一種理論。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是體現在宗教信仰上。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信仰體現著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可靠落實。信仰與所信仰的物件是否客觀存在沒有必然聯絡。宗教並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不可作為信仰物件。”

但是馬上我就發現維基網站自己都在說這個詞條沒有列出參考和來源,所以不能查證,而所謂能夠查證,就是來自具有公信力的出處,類似‘直線是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個公理一樣的公信力。 我欣賞他們這樣的坦誠,就像我花了這些時間,硬生生幾乎看完這本書, 然後羅裡吧嗦寫這麼一堆下來,無非就是一個目的:不推薦您看這本書,但是萬一如果您有興趣看的話,希望您記得我們所信的所仰的都應該來自自己獨立的認知和判斷,別人說的,即使是印成了書,也不過是他自家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確,也未必值得追隨。

書的前半部分,第一章“有信仰的生活”,和第二章“中國人的信仰”,使用的是腦白金廣告的語言技巧,沒有邏輯也不提供分析說明,只用斬釘截鐵的話語說出口號式的句子。很多陳述句,使用不同的同義或類似的修飾詞,中心詞仁愛啊和諧啊被無數次的重複,達到強調的效果。因為沒有邏輯,看起來很難受,同時因為語言單調重複,中國文字的美感完全缺失。比如人是時間的主人,比如說國家是人,國家是善等等。(我還是喜歡馬克思關於國家的定義,那正常多了。)

接下來的一章是“中華文明重光”,很多內容看不懂,也許是專業學術的東西,不是老百姓去看的(雖然在題目上圈了所有的中國人在內,但是寫的東西又把俺們普通老百姓排除在外了),從技術層面來說,這些作者如果想要宣揚什麼,達到讀者的心靈,至少得讓人看懂吧。

後面的訪談錄,因為是特定的某些人群,不是我們常識理解的普通人,比如佔中國人很大比例的平頭百姓,頭銜裡沒有學者,沒有家,不靠研究這個研究那個謀生(或者安身立命)的人,只一份工作,或者只一畝三分地掙錢餬口養家的人。這些被訪談者所說的,或出於自己的真心感受,或出於冠冕程式理論,比作者們前面寫的東西從內容上來說,有意思些,也飽滿些,對白的記錄沒有那麼空洞,也沒有那麼多口號式的語言。訪問者有時很有技巧的應和,在應和中套入自己想說的話,向他們自己提倡的說法靠攏,不小心就以為了是被訪問者和他們自己宣揚的主題的共鳴。被訪談者當然不好意思直接否定。

只不過即使那些沒有讀過書,不知道儒家,佛教,道教的人們,也會有自己很樸素的自發的生而為人,祖祖輩輩的傳承下來的價值觀,行為準則(我還是不要用信仰這個詞,太大),這些東西會規範,左右,甚至引領他們一生的作為,誠實,童叟無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或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等等。他們未必一字不差的這樣表達, 他們也未必能夠有機會表達(你看,寫這種書的作者不會去採訪我們)。所以我不認為這本書裡寫的是中國人的事情,而是三個作者自己以為自己在寫中國人的事情。

最後一章“信仰啟示錄”,實在毅力不能夠,沒有細看,就不作評論了。

我一邊看書的時候一邊試圖理解作者們這樣說這樣寫的出發點,目的在哪裡。因為相信人心不輕易那麼險惡,才會認為他們是真心的相信自己所說的能讓世界更加美好,才有此書,而不單純為了名利。另一方面,深深發現出版書的自由原來很足夠。

那麼對於書中所說的仁愛等,在下的看法如下:

對於個人來說,獨善其身的時候講究仁愛真誠沒有任何問題(我會把正直排在第一位),但是對於一個機構,組織,甚至社會來說,作為基底的應該是公平,公正,合乎大多數人利益的秩序,能夠獲得美好生活的公平機會和可能性,以及明確的秩序之內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的權力和自由, 以及以上所有的受到保障的.可操作性。而這些,不能指望作為已經握有/被賦予權力的個體的自發的信仰仁愛,施善於其他民眾,而是一個能夠保證他不濫用權力侵害他人的權利的完善的制度。

我不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不是因為這本書說的都不對,而是因為,自欺欺人式的唯心可能會混淆甚至誤導人們的注意力的方向,使人的注意力從這個社會真正的癥結和弊端離開,那麼文字也可能是禍害。(就象對另一個新聞的炒作會讓大眾的注意力從一個新聞上離開,哪怕後者多麼值得長久的關注。)可幸,應該會有很多人象我一樣,讀不完這本書。

另外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真的應該要多讀點書,否則看到這樣的書,不能夠引經據典的反駁裡面的一些深深不以為然的說法,不是一般的懊惱啊。

《中國人》讀後感 篇3

辜鴻銘的思想主要是捍衛君主制與納妾制,其代表作《中國人的精神》詳細闡述了其主要觀點。然而對於書中毒害女性,維護封建社會摧殘婦女身體的“三寸金蓮”思想,否定女性自身的獨立能力與價值,將女性置於一個“無我”地位的論述,其內在邏輯推理過程明視訊記憶體在不足之處。下面就我個人看法提出以下觀點。

一丈夫納妾等於愛妻子?

辜鴻銘說:丈夫允許納妾所含有的對妻子的保護,是丈夫對妻子的愛。辜氏的納妾觀令我十分費解。丈夫納妾怎麼就成了一種保護,一種對妻子的愛了呢?讓我們來整理一下這裡面的邏輯關係。

1辜氏認為,要檢驗一個男人是否深愛著他的妻子,並不是一生只專情於一個人,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保護她,保護她的情感不受到傷害與踐踏。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男人同時喜歡幾個甚至更多女人,那每個女人能夠分到的愛便大大打了折扣,那又怎麼能說這個男人是深愛這個女人的呢?既然這個男人對每個女人都不夠深愛,那面對周遭的女人們,這個男人又怎麼去給予她們足夠並且“合理”的保護呢?

2正是中國婦女的無私,才使丈夫在納妾時避免妻子不受到傷害?

我想,這一點不用我多說了,歷朝歷代宮廷中的勾心鬥角,爭風吃醋,便足以推翻辜氏的論調。後宮佳麗三千。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便是對宮裡女人們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每天充滿希望地翹首等待,在等待中漸漸磨去了稜角和耐心。接踵而來的是失望、痛恨、絕望,是容顏難再,青絲變白髮。而那個高高在上,睥睨天下的君王此時又在哪裡?面對萬千粉黛的新人們,男人早已將那些舊人們遺忘在了冷風裡,一刻不曾提起。於是女人們謹記只有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如何用盡一切手段,才能保住君王對自己的憐愛。後宮爭鬥的結果向來都是殘忍的。不論誰贏,到最後都只是一場空虛的勝利。即使坐在了皇后,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的寶座上又如何?她們失去的是昔日的友誼,是曾經關於愛情的幻想。

試問有哪一個女人可以無私到與別人分享丈夫的愛,卻沒有一絲絲的妒意?嫉妒是人的本性,面對丈夫懷裡別的女人,妻子們也只能強顏歡笑,忍氣吞聲。表滿上的無私,只是為了保住現有的位置,討丈夫的歡心,內心卻早已翻江倒海,痛苦掙扎。原來所謂的丈夫對妻子的保護,只是保護了妻子們表面上的安然淡定,妻妾和睦啊。

二中國紳士比歐洲騎士對待女性更道德?

在辜氏看來,擁有妻妾的中國達官貴人,比騎著摩托車在大街上勾搭一個無依無靠的婦女,與其調情一夜之後第二天早上重又把她拋回到大街上的歐洲人相比,更少自私、更少不道德。辜氏這樣說的原因是,中國紳士為他們的妻妾提供了一個棲息之所,一個避風港,顯然歐洲人的行為更加不負責任。

但是不知道辜氏有沒有仔細考慮過造成二者行為之間的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麼。真的如他所說是中國人更加忠誠與無私嗎?我看不是。我認為是歐洲人更加了解擁有妻子之外的女人是件不光彩,不符合倫理道德的事。所以他們希望在滿足了自己的私慾之後儘早將麻煩脫手,以免日後再生事端,有損自己名譽。而中國人顯然不是這樣想的,他們將自己的妾帶回家,給妻子造成難堪與痛楚。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妻子的痛苦之上,全然不顧妻子的感受。這種堂而皇之地給新妾帶來滿足與安逸,給妻子帶來傷心與掙扎的行為,就是所謂的更加負責任嗎?

退一步講,即使按照辜氏的論調,歐洲騎士的這種行為更加有違社會倫理道德,那是不是中國人就不存在這種行為了呢?“不是愛風塵,似被前身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是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這首詩是對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娼妓制度的強烈控訴。在中國古代傳統社會,男人們除了允許納妾之外,還可以在花花世界裡鬼混,並且將這種行為合理化,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有序的'管理體系與機構,也就是古代社會的青樓。同樣是事後拍拍屁股走人,不用給予承諾,這和歐洲人的行為又有何二異?

三中國的理想女性是民族之花,文明表徵。

辜氏在書中提到“中國的女性觀念是手拿掃帚打掃房間”,“真正的女性觀念一直是主婦、管理家務的婦女”。我們不能過分苛求先哲,畢竟在傳統社會裡,女性更多的是被賦予“三從四德”、犧牲自我的社會價值。但是相比較其他的老學究,辜氏在這方面其實是有所進步的。他將中國女性的這種“無我”境界,對丈夫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料看做是這個民族的文明之花與文明表徵。這和傳統社會裡“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紅顏禍水”的論調無疑要開明得多,高遠得多。

辜氏的理想女性觀,是他企圖向世人闡明的“中國人的精神”的一部分,也是他揭示的中國文明價值的一部分。我們要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現代的女性觀重新審視整理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這一熱點話題。雖然時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夫妻間的家庭暴力等不良現象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一時還無法徹底根除。但我相信只要女性同胞們懂得化過去的“無我”為現在的“有我”,有自己的工作、事業、收入,經濟上獨立、人格上獨立,熱愛生活與家庭,勇敢的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二十一世紀的新女性是可以從幾千年的舊思想中破繭而出,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素質全面的新型女性。

《中國人》讀後感 篇4

二十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辜鴻銘是何許人也?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臘文、馬來文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創造性地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書。這位“清末怪傑”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俄國文學大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中國人的精神》一書的主旨,是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論。它是一戰前後也就是五四時期世界範圍內興起的東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也許如今的中國人不再像是辜鴻銘所寫的那樣,可是設想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就可以感受到一個固執痴狂的學者以洞透世情的老辣與火熱純淨的童心堅守著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情懷。這個倔強執拗又特立獨行的人,用他的尖銳老練的文章展現出他對西方文化利弊的獨特分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褒揚和推崇,對同胞們去親就疏,去傳統而就舶來的行為之痛心與責備,通過這本書,通過其特有的“理性激情”滿滿地宣洩出來。

在這本書裡,辜鴻銘把中國人所有的行為都歸結為精神的附屬品。在他的另類推論裡,認為人類自身的自私與怯懦產生了商業主義,從而造成了英國的群氓崇拜的泛濫,導致了德國的強權崇拜教和軍國主義,並最終促成戰爭的爆發。而控制軍國主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道德力量。而中國文明中的這種使軍國主義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便是“良民宗教”。

那麼,中國人的精神究竟是什麼?辜鴻銘認為,“中國人的精神第一個就是紳士性,紳士性並不是天性軟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沒有強硬、苛刻、粗魯和暴力,真正的中國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並沒有粗野;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醜陋的,但它的醜陋並不可怕;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並沒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愚昧的,但愚昧之中卻並沒有荒唐;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卻並沒有邪惡。”作者由此推論出中國人的第二種精神就是強烈的同情心,因為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生活在強烈的同情心之中,這是一種心靈的生活,也是一種感覺的生活,這是由於中國人把身體作為一個有機體而產生的自覺或不自覺。由於真正的中國人過著一種感情的或受人類影響的生活,可能有時會被人說成忽視了應該做的事情。辜鴻銘在書中還談到了中國的語言。中國的語言在他眼裡是一種心靈的語言,它是用心靈思考和使用的,而不是像受過理性教育的歐洲人那樣用大腦和智力來使用。他還認為真正的中國人過著成年人的生活而具有孩子的心靈,也就是說,真正的中國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靈和成人的頭腦的人”。“與其說中國人的發展受到了阻礙,不如說它是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一個“擁有了永葆青春的祕密”的民族。這個“像孩童一樣過著心靈生活”的民族,對於抽象的、刻板的科學技術當然是沒有興趣的。

而且在書中,多是中西比較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辜鴻銘在把中國文明和歐洲現代文明進行比較的時候得出這樣的結論:現代歐洲的'宗教,使他們的心靈而不是頭腦得到了滿足,哲學使他們的頭腦而不是心靈得到了滿足。西方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作者也認為,作為群體的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嚴肅的歐洲式的宗教,中國道教和佛教的廟宇、寺院和道觀更多的是邊緣化了的消遣娛樂的場合。然而,與其說沒有宗教,還不如說中國人不需要宗教。辜鴻銘認為儒學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給人以正確的國家理念,並把這種理念上升為一種宗教。儒家的哲學和倫理體系,是可以代替宗教對人類社會和文明產生影響和教化作用的,是這種人類社會與文明的綜合體儒學取代了宗教。

這本書雖然有著一些比較偏激和迂腐的主觀思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全書去感受辜鴻銘在時代之下的不安與期盼,去了解中國人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拓展一些關於中華民族與中國國家在哲學及政治層面的理解。“如果說中華民族之精神是一種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麼,民族精神不朽的祕密就是中國人心靈與理智的完美諧和”,但願“中國人的精神”的思考與探索之路能夠一直走下去。

《中國人》讀後感 篇5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師所寫《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紅遍網路。

他說,或許不應過分苛責。但我只是憂慮,如果就此疏遠了靈魂,未來的中國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

文如下:我在從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正是長途飛行中的睡眠時間,機艙已熄燈,我吃驚地發現,不睡覺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國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在打遊戲或看電影,沒見有人讀書。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裡。其實在法蘭克福機場候機時,我就注意到,德國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靜地閱讀或工作。中國乘客大部分人要麼在穿梭購物,要麼在大聲談笑和比較價格。

現在的中國人似乎有些不耐煩坐下來安靜地讀一本書。一次我和一位法國朋友一起在虹橋火車站候車,這位第一次來中國的朋友突然問我:“為什麼中國人都在打電話或玩手機,沒有人看書?”我一看,確實如此。人們都在打電話(大聲談話)、低頭髮簡訊、刷微博或打遊戲。或喧囂地忙碌,或孤獨地忙碌,唯獨缺少一種滿足的安寧。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在中國各地中小城鎮最繁榮的娛樂業就算麻將館和網咖了,一個萬多人的小鎮,有幾十個麻將館五六家網咖是常事。中老年人蔘與到麻將,青年人上網,少年兒童看電視。中國人的娛樂生活幾乎就濃縮為麻將、上網和看電視。不管是在網咖,還是在大學的電腦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都在玩遊戲,少部分在聊天。在網上和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門領導,一天忙於應付各種檢查、應酬、飯局。讀書已經變成了學者的專利,也許很多學者也不看書了。這確實讓人擔憂。

中國人不愛讀書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國民文化素質偏低。

二是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是"應試教育,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

四是好書越來越少。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意外地觸動了中國人的敏感神經。他在書中說: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當孩子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嚴肅地告訴他:書裡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就連猶太人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在猶太人眼裡,愛好讀書看報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美德。這裡說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安息日”,所有的猶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業和娛樂活動,商店、飯店、娛樂等場所都得關門停業,公共汽車要停運,就連航空公司的班機都要停飛,人們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禱。但有一件事是特許的,那就是全國所有的書店都可以開門營業。而這一天光顧書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這裡靜悄悄地讀書。另一個國家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而我國平均45、9萬人才擁有一所圖書館。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的國家,常年讀書的人數達500萬以上,占人口的1/4還多。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濟濟。建國雖短,但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8個。以色列環境惡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卻把自己的國土變成了綠洲,生產的糧食不但自己吃不完,還源源不斷地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等眾多領域,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匈牙利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他們的發明也非常多,可謂數不勝數,有小物件,也有尖端產品。一個區區小國,因愛讀書而獲得智慧和力量,靠著智慧和力量,將自己變成了讓人不得不服的“大國”。

記得有一位學者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

《中國人》讀後感 篇6

今年是伴著六年級的孩子一起學語文的。六年級上冊的教材中,第八單元可以稱之為“魯迅單元”。語文園地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讓我特別願意陪著孩子們一遍遍地讀、一遍遍地背。

這段話便是出自魯迅先生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書中選的段落本就鏗鏘有力,再看看文章的題目,對中國人到底失掉還是沒失掉自信力更感興趣了。於是百度了這篇文章,想看看魯迅先生的筆到底有多犀利。

這是魯迅先生在民國時期所著的一篇駁論文。作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際。反駁了當時社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以及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論,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鬥志。

文章如下: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是既不誇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自欺”也並非新東西,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那時的中國,國運積弱,內憂外患,風雨飄搖。魯迅先生的筆犀利如刀,對敵人可謂橫眉冷對千夫指。而文中的“脊樑和筋骨”則是對革命同志最高的禮讚: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這才是中華魂。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前仆後繼的戰鬥”。在那樣嚴重白色恐怖中寫得這樣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託著這位偉大革命作家的欽敬深情,是何等難能可貴!

除了情感之外,這篇文章彰顯了魯迅雜文語言藝術的色調豐富、絢麗多彩。讓犀利如刀與熱情似火,和諧地統一在一篇文章裡,有敬又有怒。同時,魯迅筆下的仿擬,決不是簡單、機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現成的詞語格式變動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種創新用法。或順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變動的字眼表明自己的獨特見解,尤其是在駁論文章裡往往能產生一種辛辣的幽默感和諷刺意味。這都是我通過這篇文章新學到的內容。

魯迅先生的一生是偉大的,以筆為刃,至今讀來,仍能感受到當時他筆觸的鋒利與內心的堅定。“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希望我們自省、自信、自強、自力更生,讓曾經多難的中國真正的強於世界。

如果我大言不慚地把魯迅先生文中的自信力“跨”用到孩子身上,試問:我們的國小生失掉自信力了嗎?這個問題又該怎麼回答呢?

和家長溝通過程中,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困惑:孩子在家裡活蹦亂跳的,為什麼上課不敢發言,有時候連說話都不敢大聲說?我們平常對孩子也有鼓勵和誇讚,但孩子並沒有表現出自信陽光的樣子。舉個例子:學校進行藝術節比賽,孩子明明擅長繪畫,就是不願意報名參加,擔心自己發揮不好被別人笑話。為什麼孩子不夠自信呢?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與成功的前提條件,自信心強的孩子不怕困難,積極嘗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同時,更願意和別人交流,獲得更多的友誼。但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面對困難、挫折時常常害怕、退縮、易放棄,而且沉默、孤僻,不願意和周圍人說話、交流,嚴重時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國小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自我認知,孩子積累的成功體驗,會越來越讓他相信自己。相反,如果經常不敢嘗試,面對問題或挑戰採取逃避的態度,那麼孩子會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不敢實踐或者輕易被失敗打倒,到後面甚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那麼如何獲得自信心呢?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成功的體驗,一個是成功體驗的積累。但是成功的前提肯定是要先去實踐,放手讓孩子去歷練,就一定會有機會成功。幫助孩子建立成功的體驗,多次成功體驗的積累。要給孩子提供可能成功的挑戰機會,讓孩子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滿足和自我肯定,多次成功經驗的累加後,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

希望我們的教育,可以為中國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中國人》讀後感 篇7

我閱讀了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啟發很深。從某個程度上說,中國人是很醜陋的。這不是我看過了這本書之後就附庸著叫囂,環顧四周,看看我們生活的周圍——醜陋,無處不在!

中國人之所以醜陋,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虛偽,太愛面子,以至於幾千年來都沒有勇氣去面對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發展的趨勢,卻依然蒙著眼睛自詡為“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盡一切可能與手段來掩飾自身的缺陷——你說中國有缺點,是因為你生活的環境不如中國,你嫉妒罷了;或者是你擔心中國崛起了會吞了你們那可憐的小國,所以想在此之前盡一切辦法來打擊我們龍的傳人的信心而已。

髒、亂、吵。他說我們的廚房髒亂、家庭髒亂。很多地方,中國人一去,別人就搬走了。因為到處是冰淇淋盒子、拖鞋;小小孩子到處跑,到處亂畫,空氣裡有潮溼的黴味。中國人聲音大。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嗓門特高,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只要聲音大,嗓門高,理都跑到我這時裡來了。柏楊說:因為吵、髒、亂自然會影響內心,窗明几淨和又髒又亂,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中國人的窩裡鬥,天下聞名。柏楊說:每一個單獨的日本人,看起來都象一條豬,可是三個日本加起來就是一條龍,日本人的團隊精神使日本所向無敵!中國人打仗打不過日本人,做生意也做不過日本人,就是在臺北,三個日本人做生意,好,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中國人做生意,就顯現出中國人的醜陋程度,你賣五十,我賣四十,你賣三十,我賣二十。所以說,每一箇中國人都是一條龍,中國人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上可以把太陽一口氣吹滅,下可以治國平天下。中國人在單獨一個位置上,譬如研究室裡,在考場上,在不需要人際關係的情況下,他可以有了不起的發展。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豬、一條蟲,甚至連蟲都不如。所以就有了在中國做事容易,做人難的說法。

由窩裡斗的哲學使我們中國人產生了一個很特殊的行為——死不認錯。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所謂“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不認錯是因為中國人喪失了認錯的能力。為了掩飾一個錯,中國人就不用很大力氣,再製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所以說,中國人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惡毒的話。

沒有包容性的性格,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了主人!獨獨的,沒有自尊。自卑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狗屎;和權勢走得越近,臉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時候覺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顧,變成了一種人格分裂的奇異動物。還有,柏楊認為中國人是天下最容易膨脹的民族,為什麼容易膨脹?因為中國人“器小易盈”,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認為天地雖大,已裝他不下。

柏楊不僅指出了這些不好的特徵,還指出了改變我們中國人醜陋形象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每個人想辦法把自己培養成鑑賞家。我們雖然不會演戲,卻要會看戲,不會看戲的看熱鬧,會看戲的看門道。鑑賞家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民主是要自己爭取的,不能靠別人賞賜。自由、權利是我們的,你付給我,我有,你不付給我,我也有。沒有鑑賞能力就好象是瞎了眼的主人。如果我們每一個都成為一個好的鑑賞家,我們就能鑑賞自己,鑑賞朋友,鑑賞國家領導人物。這是中國人目前應該走的一條路,也是唯一的一條路。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豪感,就容易萎靡不振,失去銳意進取的信心;一個民族要是不會反省,沒有制衡機制,那又容易滋生毒瘤,甚至走向衰亡。說到制衡,美國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似乎永遠有聞過則喜的勇氣,美國人也寫了一本《醜陋的美國人》被美國國務院拿來做為他們行動的參考。一個有制衡機制的國家前進的行程是接近直線的,而缺乏這種機制的國家就會曲線前進甚至倒退。中國人太要面子,面子可以勝過一切,而理想、事業則在其次。面子到底值幾分錢呢?和事業比,和理想比,它一文不值。柏楊老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作於20年前,裡面揭露的很多現象是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並沒有因為新中國的建立而改變,因為很多都已經深入文化骨髓,成為了人們思維方式的一部分,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過好在,細細想來,還是有不少現象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好轉。但我們不應該麻痺大意,而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我認為,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一個能夠長期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須做到不斷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脹、自我滿足的意識形態下。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真的是“禮儀之邦”嗎?是的,在對外宣傳上是的,可是環顧四周,真正像一個“禮儀之邦”嗎?!

《中國人》讀後感 篇8

《中國人》這本書明顯地透出作者想讓自已的民族能夠儘快自我理解以至被人理解的焦慮之心。這是一個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結果,他用一種詩意的語言來剖析殘酷的現實,為的是替他的國家尋找更多辨護的理由。

“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為我沒有失去希望”,這是林語堂寫《中國人》的最終目的。林語堂把魯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煩”,這與其說是他比魯迅更寬容,還不如說這個站在中西文化邊緣上的人,在思考中國時有一個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驚訝於中國這個巨大的存在,且被這種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靜地思考並尋找這個存在的合理性。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民族曾屢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時候是已經被侵犯了的,如元朝與清朝的出現。然而不論怎樣的改變,她依舊還是那個存在,那種個性,那些傳統,那種文化,只是變得越來越大,大到超過了人們心靈所能認知的程度。這種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語堂驚歎,正是這種驚歎使他無法成為魯迅。他既要找到這個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達對這種生存延續能力的欣賞;他用一種溫和而簡單的方式闡述了他的體會,他不想去證明真理,而是想讓他的國人去感知真理。他認為他們能做到這點,因為這種感知力與那種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在林語堂看來,當世界文明以一種快得讓人來不及接受的速度向前發展時,他的國家卻陶醉在文明與原始之間,所以,他困惑地說:“我有時發現一種懶於革新的惰性,有時發現一種頗覺高傲的保守;保守?高傲?到底為什麼?”他認為,中國人在對宇宙規律的把握、對人類本質的認識上都超過了所有其他民族,所以,我們有四大發明、有儒道哲學。我們的發明使我們有了生活能力,我們的哲學使我們的生活找到了穩定和安全感,我們以聰明和洞察力率先跨進了人類文明的門檻,甚至“曾經是征服者”。帶著這種優越感,我們從心底裡蔑視所有其他生活方式和思想,乃至後來對任何拯救自己於苦難中的思想和行為都抱著冷漠不屑的態度。所以,當世界文明發展到一定時期的時候,這個曾經先進的民族仍是一隻腳在文明的門檻之內,而另一隻腳卻高傲地留在原始狀態。這種現狀被西方人視為落後,這種心態被他們認作神祕,“落後而神祕”就是西方人對中國的全部印象,連作者自己也感嘆到“多麼奇怪而又古老的靈魂!多麼偉大而又古老的靈魂”。中國人有著濃厚的原始情結,但卻又“對幸福總比對進步更感興趣”,這種矛盾如果存在於另外一個智慧不太發達的民族,則會釀成大禍,但中國人卻發明了“禍福相依”哲學,通過改變自我內心認同的“契約”來模糊苦難與幸福的界限,結果,每個中國人都學會了陋巷之中盡堪行樂、黃連樹下也好彈琴這種認地獄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語堂把中國人這種不以實踐而以大腦、不以科學而以經學來造福人生的方法稱之為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並認為它是違揹人的自然本性的。於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國人惰於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

他不無憂慮地說“中國之患在於有過多的智慧”。這種智慧使這個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見自己以外的東西。

在《中國人》中,林語堂還用了許多筆墨剖析中國人是怎樣面對政治生活的,怎麼樣生活在經術與權術之間的。中國人把西方稱為“方法”的東西叫做“術”,於是哲學成了經術,政治成了權術。這兩者本應是相向的“道”,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然而人們卻常常是用權術來解構經術,其結果是:娛己被當作是束己,放縱被理解為禁慾,貪婪被認為廉潔,從而導致一個缺乏制度的.龐大政府和沒有紀律的億萬國民的出現。中國的經術不論是儒家的“入”還是道家的“出”都是不容易的,前者更是近於殘酷。但中國人所做的不是消滅或修改經術來消解這種殘酷性,而是力圖使自己既不遭罪吃苦又被認作是遭罪吃苦的道德典範。這種國民心態使得“變通”一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顯得異常重要,而它的行為首當其衝是為官者,於是,權力成了以“變通”為能的權術。“克己利他”的經術經過權術一消解,為官者改公開搶奪為暗中盜竊,貪官出現了;經術中的“禮治”被權術理解成“人治”,官民關係變成了私人關係。而官德毀則民德降,當這些體現了最高倫理的經術再回到百姓中時,就變成“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為此,林語堂解釋中國人喜歡儒家的原因是“中國人不接受法制,總是喜歡‘仁’政。因為它更符合個人利益,更靈活,更人道”。他非常推崇韓非子,希望有一天他的人民能對一個貪官說,“好的,我們將控告你,把你送進監獄”,而不是仿貪官之道為自己生存之道。總之,林語堂和魯迅一樣地在思考著自己的祖國,但他反映的是人生的愛與悲,而不是揭示人性的善與惡;他會心地去理解國人的人生態度,而不是無情地去批判黑暗;他既能否定又能欣賞。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確實已陷入麻煩的中國,但也看了這個民族有解決這些麻煩的能力。問題是,她的國人意識到這些麻煩沒有,這才是林語堂所擔憂的。

《中國人》讀後感 篇9

實話講,很久以來我就對林語堂的書充滿好奇,渴望拜讀之心已久,想知道這樣一位能用英文來寫中國文化的中國人能寫出什麼樣的文字來描繪自己的國家。畢竟用並非母語的語言來寫一個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像我們讀翻譯過來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相對於英文原著永遠是驢脣不對馬嘴一樣,巨大的文化差異再加上不同的語言,這種難度可想而知,而這樣一位似乎能克服這種難度的作家,的確令我對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初次拿到中國人的時候著實令我有點頭大。三百餘頁的厚度的確不少,況且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通篇找不到幾幅圖片,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失望。當然不是因為覺得讀起來有多麼費勁,而是覺得不能把它當做一本閒書來慢慢品讀,卻是當做任務來完成有些可惜。畢竟有作業在身,讀起來不乏走馬觀花的感覺。果真,到目前動筆,慚愧的講,我並沒有完全讀完它。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作者各種對我們這個民族細膩的刻畫還是令我頗有感觸。尤其是那些對中國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更是暢快淋漓。

翻開這本書,匆匆看過幾眼,不覺有些奇怪,難道那些“懦弱”、“腐化”、“虛偽”的詞彙是來描寫中國人的?!那個我們每天稱頌的民族嗎?那個我們印象中一直冠以堅強、偉大的民族嗎?好像不是吧,我這樣安慰著自己。畢竟這是一本寫於上個世紀初的書本。我們的歷史書中那個時候的中國就該如此,貧病交加,積弱不堪。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我錯了,林語堂先生畢竟是一代大師,看似寫的是中國的昨天,實際上他寫的就是今天的中國!那些不是隻存在於所謂“舊社會”中國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作劣根性,是形成於長久的封建思想,並紮根於中國人的血液之中,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東西。說到對封建思想的毒害,我們很容易就想到同一個時代的魯迅。他同樣以暢快淋漓的文字扁他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性,但是,她卻沒有看到這種思想對人性的扼殺。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滄桑鉅變,魯迅先生所說的現象在當今的中國人身上幾乎沒有體現,可是,林語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種缺乏社會責任感、無集體意識、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卻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而逐漸加重。這不得不令我們這些中日高喊民族復興口號的政客與文人感到羞愧。

舉個子來說。在“背景”這一章節中,作者寫道了中國人在長期的老莊思想薰陶下,形成了“超脫老猾”的性格。中國人是生來的現實主義者,那種圓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漸漸失去鬥志。而奇怪的是,這種軟弱無為的性格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是一種經歷世事、超凡脫俗的表現,是人生態度的最高理想與追求。“麻木不仁與實利主義的態度是建立在對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這是隻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會有的態度。”正是這種做事不拘小節的態度,使得中國的改革分外難以實行。回顧歷史確實如此。辛亥革命如火如荼,推翻了皇帝卻沒能打破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三民主義的構想也是一紙空文,共產黨領導人民鬧革命,推翻了國民黨,克社會主義的道路卻似乎異常的漫長,以至於“共同富裕”的目標如今成了“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社會現狀。莫非真的要用政策和執法力量消滅所有窮人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麼?其實,並不是我們領導的階級不好,也不是領導的革命綱領有什麼致命的問題,問題出在執行這些政策的下級

官僚們。正是這種麻木不仁,消極態度的影響,大家總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們似乎沒什麼必要去逃避,也許大家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逃避,只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響應改革的人便越來越少。更何況中國人歷來是一個易於滿足的群體,只要能填飽肚子,革命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換個年號而已。而在革命的決策者中間也不乏這種思想。辛亥革命在犧牲了無數革命黨人的生命之後終於取得了武昌起義的勝利,眼看革命勝利在即,面對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孫中山卻選定了袁世凱來做推翻它的最後一根稻草。面對袁世凱的各種無理要求,孫中山更是盡數滿足,最終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才使得民國的民主政治名存實亡。正是這種“丟卒保車”的思想葬送了革命的前程。話題拉到今天的中國,半個世紀過去了,封建制度與思想已經消亡殆盡,可封建思想帶給中國人的劣根性卻依舊存在,並無改觀。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新聞,人們對受傷者頻頻採取冷漠的態度,見義勇為雖然仍被稱頌,但對於“精明”的人來說,見死不救私會成為一種聰明的舉動,人民總是在逃避責任,害怕引火燒身。大多數人總把這種行為歸咎於道德的缺失,卻忽略了封建思想蠶食下人性的泯滅。由於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實利心態與消極避世的態度,致使中國人極度的缺乏社會責任感與群體意識,冷漠、固執。從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封建制度的滅亡並沒有讓封建思想徹底的消亡,表面上的隱退卻帶不走內心深處的劣根性質。這一點林語堂先生給出了深度的解讀。當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較如今的確有著很大的差異。那是個沉睡中的中國,一個病態下的中國,但是,那也是個值得慶幸的中國,因為她擁有一批清醒的兒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這,但有這樣一批人,就想林語堂先生,他們敢於站出來,把自己放在鏡子面前細細的端詳,敢於說出實話與真相。如今的中國仍需要這樣一批人,更需要一個包容的社會,一個不會簡單的把敢於講話的人冠以“五毛”和“憤青”的社會。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國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中國的復興,也就真的不遠了。

《中國人》讀後感 篇10

從心理學的角度,每一個人的特質與行為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在他的經歷中得到答案,要真正瞭解一個人,就一定要知道他的過去。同樣,作為中國人的特質,也應當從中國5000年發展的文化中去求解。

一、沒有安全感導致中國人有神經質的恐懼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除了三個黃金時代以外,動亂非常可怕,一個王朝取代另外一個王朝過渡期間的大混亂,總有三五十年,由政權的奪取到政權的安定,又要二十年左右。然後政權在腐敗,反抗力量再起,大混戰重新到來,陷入治亂相疊的惡性迴圈。中國人可以說是長期地生長在貪汙、混亂、戰爭、殺戮、貧窮里面,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因此中國人始終沒有安全感。

一直以來中國人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權利,也不曉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讓中國人產生神經質的恐懼,這個也怕、那個也怕,自我保護意識特別強烈,“明哲保身”的思想一直在文化的傳承中被延續。

二、自私導致中國人永遠不團結

不必說國家民族,就個人來說,一個人如果貧窮太久,苦難受得太多,他對任何事情都會發生一種不信任的心理反應。中華民族經歷的災難與患難太多,因為他們相信的太多了,受到的欺騙也太多,每一次都在失望中落空。當一個王朝徹底推翻另一個王朝,讓人們在滿懷期待中再次得到的還是貧窮。

中國人太聰明,太聰明的`極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為,不自私的想法都會被譏笑成傻子。

團結的意義是,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權利和利益拋棄一部分。比如現在有兩個圓形的物體,必須用刀削成兩個較小的方形才能緊密地粘在一起。中國人有句古話:“一個和尚擔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中國人希望自己不被削,削別人的,這樣怎麼能團結。

三、虛偽導致中國人缺乏誠信

中國人是諸葛亮式的虛偽,心裡想的與所做的事情完全相反,虛偽的行為導致中國人的誠信出了問題,也讓中國人習慣用錯誤掩飾錯誤,證明第一個錯不是錯!

中國歷史中不斷的朝代變化,中國的等級制度,讓中國人不敢說真話,明哲保身,這是歷史的劣根性。虛偽的個性讓中國人缺乏誠信意識,只求自保不顧及他人感受,也成為現在社會進步發展的桎梏。

四、心胸狹窄導致中國人的自卑與自傲

中國人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獨獨的沒有自尊,以至於中國人很難有平等的觀念。你如果不是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主人。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為主人了。

中國人容易自卑,五千年來對人性尊嚴摧殘的封建力量不是一天天減少,而是一天天增加。春秋戰國的時候,君臣之間是平起平坐的,帝王和大臣坐在同一個榻榻米上,直到紀元前二世紀,西漢王朝的叔孫通制訂了朝儀,就是在劉徹當皇帝的時候,也就是儒家學派當權的時候,是皇帝成為了恐怖的權威。君和臣、官和民的距離越來越遠。到了十四世紀的明王朝建立了“君父”觀念與之後建立的“廷杖”的制度思想的結合,是中國人的自尊幾乎泯滅。

中國人容易自我膨脹,因為中國人“器小易盈”,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認為天地雖大,已裝他不下。

五、缺乏獨立思考導致中國人缺乏自省力

中國文化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最燦爛的,百家爭鳴。但是,從那個時代以後,中國文化就被儒家控制。自從孔丘先生之後,四千年間,沒有出過一個思想家!所有認識字的人,都在那裡批註孔丘的學說,或批註孔丘門徒的學說,自己沒有獨立的意見。同時,五千年來,在皇權的統治下,中國人唯一的標準就是皇權的標準,以官的標註為標準、以官的利益為利益。積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

文化讓我們缺乏獨立思考的訓練,也恐懼獨立思考。所以中國人什麼都和稀泥,沒有是非、沒有標準,也缺乏道德的勇氣。

從孔子發展出來的儒家和儒家學派對中國人的影響十分深遠,一直到現在。但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保守的,嚴格一點說是反對進步的。儒家學派有一種說法:“利不十,不變法”。就是說沒有百分之百的利益,絕對不可以改革。長久的崇古、不求上進,保守,使中國人喪失了創新的動力,因而也沒有了自我檢討、自我反省、自我調整的能力。

柏楊說:“我們的醜陋,來自於我們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箇中國人都不可控地傳染了中國文化中的病毒。歷史的本身我們無法選擇也無權判斷對錯,這些特徵雖然都單薄並且刺眼地擺在這裡,但是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國特定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求解,同時也可以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求證。

《中國人》讀後感 篇11

“我可以坦誠相見,我並不為我的國家感到慚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為我沒有失去希望。中國比她那些小小的愛國者要偉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們來塗脂抹粉。她會再一次回覆平穩,她一直就是這樣做的。——林語堂

寫在《中國人》封頁告訴我們,即便書中將會揭露多少關於中國的缺點,但是作為一箇中國人,林語堂先生卻依然那麼深的愛著自己的祖國,這是毋庸置疑的。

學習語文的歲月中,林語堂這個名字便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語文老師總是會多多少少提及他的名字。選擇閱讀《中國人》是因為想知道這樣一位能用英文來寫中國文化的中國人能寫出什麼樣的文字來描繪自己的國家。畢竟用並非母語的語言來寫一個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像我們讀翻譯過來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相對於英文原著永遠是驢脣不對馬嘴一樣,巨大的文化差異再加上不同的語言,這種難度可想而知,而這樣一位似乎能克服這種難度的作家,的確令我對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書中不乏對中國社會各種現象的揭露與批判,可以說是比較客觀的從中國社會、歷史、文化各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超越國家、民族與語言的隔閡,讓更多的西方人對中國人與社會有全面的瞭解、認識。就像今天我們上海舉辦百年盛會——世博會,雖然我們很多的方面可能達不到世界一流標準,但我們敢於把一個真實的中國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世界更直接和客觀的瞭解中國、認識中國,從而接納中國。

在寫《婦女生活》的章節中,林語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讀起來感觸良多。作為一個現代女性,對於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我當然是嗤之以鼻的。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為名,實則藉以顯示自己的高尚。聯想今天的中國,也許大家都在談論和維護的東西,往往就是一種極度的不平等、不公正,這才需要大家去關注和維護。要是與西方女性相比,也許在事業上,中國的女性要略遜一籌,但因為社會環境和歷史原因,中國女性更有機會成為妻子和母親。我認為獨立的女強人與賢妻良母並不處於對立的狀態,相反,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進取的同時,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來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於衝破一些世俗觀點的勇氣和膽量。要平等,首先還是態度問題。林語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傳統的封建家庭中,還是有許多婦女掌權的,哪怕是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條束縛下,還是有許多的才女活躍在歷史中。而作為90後的現代女性,我認為更應當擺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態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卻幽怨與消沉,用積極的心態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背景”這一章節中,作者寫道了中國人在長期的老莊思想薰陶下,形成了“超脫老猾”的性格。中國人是生來的現實主義者,那種圓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漸漸失去鬥志。而奇怪的是,這種軟弱無為的性格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是一種經歷世事、超凡脫俗的表現,是人生態度的最高理想與追求。“麻木不仁與實利主義的態度是建立在對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這是隻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會有的態度。”正是這種麻木不仁,消極態度的影響,大家總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們似乎沒什麼必要去逃避,也許大家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逃避,只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響應改革的人便越來越少。更何況中國人歷來是一個易於滿足的群體,只要能填飽肚子,便就已經很是滿足了。封建制度與思想已經消亡殆盡,可封建思想帶給中國人的劣根性卻依舊存在,並無改觀。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新聞,人們對受傷者頻頻採取冷漠的.態度,見義勇為雖然仍被稱頌,但對於“精明”的人來說,見死不救私會成為一種聰明的舉動,人民總是在逃避責任,害怕引火燒身。大多數人總把這種行為歸咎於道德的缺失,卻忽略了封建思想蠶食下人性的泯滅。由於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實利心態與消極避世的態度,致使中國人極度的缺乏社會責任感與群體意識,冷漠、固執。從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林語堂先生對《中國人》做出了深度的解讀。當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較如今的確有著很大的差異。那是個沉睡中的中國,一個病態下的中國,但是,那也是個值得慶幸的中國,因為她擁有一批清醒的兒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這,但有這樣一批人,就想林語堂先生,他們敢於站出來,把自己放在鏡子面前細細的端詳,敢於說出實話與真相。如今的中國仍需要這樣一批人,更需要一個包容的社會,一個不會簡單的把敢於講話的人冠以“五毛”和“憤青”的社會。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國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中國的復興,也就真的不遠了。

《中國人》讀後感 篇12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體在世界的東方存在這麼久,時間的調和給中國貼上了獨一無二的標籤。有人說中國文明在類似元朝這種外民族入侵後建立統治的時間節點已然停止,但是我仍覺得中國文化的脈沒斷,因為外族的文明進入這個溫暖的飯煲之後,雖說高高在上,但換一種說法卻是浮於表面。也就是說外族的文明不但沒能徹底顛覆整個中原文明的根基,反而一步步融入其中,為中國大文明的形成添加了一味獨特的帶有狐臊味的作料。

之所以先辯一辯中國文明的存在至今,是因為如果沒有這一前提,中西文化之辨在追根溯源的時候則無從談起。現在的我在看中西的時候,腳下這片土地是一個獨立的,強大的,敢於也可以在世界舞臺上跟老美、羅剎國赤毛、倭寇平起平坐的國家。而在一百年前,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八國聯軍輪番轟炸之後,各色國恥條約重壓之下的風雨晚清,辜鴻銘這個“老怪物”卻也可以做到當代人都不一定能堅持的獨立思考,憑著自己學貫中西的墨水,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的奇葩履歷,挺直一杆中國人的腰桿傲視群雄。這也不難理解李大釗所云:愚以為中國兩千五百餘年文化所鍾出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於二十世紀之世界。

《中國人的精神》薄薄一本,但是卻厚重之至,因為這是一代狂人的生命吶喊。這本書創作的時間是歐陸一戰時期,雖然西方在經濟上迅猛發展,然而戰爭總是人類精神世界嘈亂的表現,也是在這一西方世界精神缺氧的契機,辜鴻銘卻到處演說,告訴西方人,中國文明核心所在,價值所在,最後希望危機飄搖的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在未來道路的選擇上,加入中國的元素。

整本書分為以下幾個篇章: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婦女,中國語言,中國領域的約翰·史密斯,一個偉大的漢學家以及中國學。其中尤以第一部分——中國人的精神為核心。作者認為“中國人的精神,如果用一個單詞來形容,那就是”gentle“,也即溫順。中國人的溫順不是一種柔弱,而是不猛烈、不苛刻、不粗野、不瘋狂。在真正的中國式人性中,可以說,有著從容、冷靜、練達的特點。”“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沒有粗劣。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醜陋的,但醜陋中沒有醜惡。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沒有荒謬。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沒有侵略和喧譁。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沒有狠毒。真正的中國人即使在身體、心靈和性格上有缺點,也不會讓你厭惡。”而這些,我覺得原因就來自於中國人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然而真正的關鍵並非是這句話,而是這句話所代表的儒學在中國的影響力,或者說統治力。儒學是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根基,儒家說中庸,所以中國人只要不是特別難以忍受,在別人問及自己諸如:去哪兒吃,點什麼菜,喝什麼之類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微微一笑,然後配上經典的回答:隨便。以至於“隨便”成為了中國人菜譜上最中國的菜。儒家說君君臣臣,所以在中國人的字典裡,“造反”二字是想想都犯法的雷池。儒家說三從四德,而婚姻在中國的受重視程度並不是因為愛情萬歲,而是因為婚姻是一個緊箍咒,上面刻滿了你應該和你不能云云的儒學思想。其實,作者對以上做了一個總結,那就是儒家所宣揚的,概括說就是一種“良民的信仰”,你生而純潔,生而善良,你要聽話,不管是你老爸還是你的boss。聰明的中國統治者深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從紂王開始的反面教材也告訴後來的統治者暴力是沒用的,西方則不然,教士和軍隊是統治者的必備佳品,這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然而塞翁失馬,這卻給西方世界留下了自由思考的好果實,賦予西方人勇敢的心,他們可以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保持信念,去冒險,去創新,說到底,他們有一種野性的基因在搏動有力的心臟。而在中國,儒學的出現則讓皇帝們眼前一亮。從漢朝就開始封為“國教”的儒家學說在後來浩浩蕩蕩千年的中國深入人心,成為中國人精神王國的地基。中國的皇帝們也自覺不自覺地手持儒學的套馬杆,將治下的中國人馴化,他們擁有人類的智慧但卻不是一種思想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推理得來的,也不像狡兔三窟這種本能的發揮,而是來自同情心,一種愛和依戀的感覺,也正是因為擁有同情心和真正的人類智慧,才是中國式的人性,真正的中國人具有無法言表的溫順。他們習慣了逆來順受,他們習慣了堅韌和淳樸,他們會一直秉持著那份“良民的信仰”。

《中國人》讀後感 篇13

20xx 年“決戰現代化”主題讀書活動,第一批閱讀市幹教推薦了50 本書。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關係,本人認真研讀了幾本與自身相關的書籍。其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一書讓我印象深刻、獲益匪淺。下面我就主要談談在此次主題讀書活動中,對於研讀了這本書後的心得體會。

青年作家任浩之所著的《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一書,正是取傳統文化之精華,重申仁愛、謙恭、自強、自省、和諧等觀念,為我們找到了一個精神家園,也讓我們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到了支撐我們精神的養料。讀完此書,我的心靈彷彿得到了一次洗禮,也不由得將我引向了思考,我們的精神家園是什麼?建設精神家園有什麼樣的意義?怎樣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

一、我們的精神家園是什麼

精神家園是指心靈獲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託之所。精神家園既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向心力,也是某個具體個體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柱。

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精神。它所反映的是中華兒女在長期共同生活、共同奮鬥和共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道德模範、精神氣質、情感態度等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合力。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在長斯的社會生產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就是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執著追求,是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群眾的無限忠誠。如果是普通幹部,那們堅定的理想信念,牢記的宗旨意識,就是正確的精神歸宿;如果是領導,那麼,清正廉明的操守,為民的服務思想,就是正確的精神支撐。作為鄉鎮機關的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認為我們的精神家園,就是要潔身自好,一身正氣,帶領群眾將南豐建設成“實力強勁、品位高雅、民風淳樸”的江南現代化新城鎮,提高南豐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二、建設精神家園的意義

當今社會,建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已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現實意義,這至少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這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擴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越來越有條件來重視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網路普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也出現多元化趨勢,特別是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許多人的心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衝突越來越大,一些人道德失落,信仰迷茫,迷失了人生方向,形成了心靈的空虛,這就是當代人的心靈衝突。要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化解人的心靈衝突,就必須弘揚中華文化,安頓人們的心靈,建設精神家園。

其次,建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增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需要。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也迅速增多,特別在西方強勢文化衝擊下,如果不重視弘揚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那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使我們民族的文化身份變得模糊不清,甚至造成一些人淡化自己的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現代化程序的加快,人們接受的西方文化也越來越多。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俘獲,喪失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成為某些西方大國的.“文化殖民地”.

再次,建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提升核心價值理念,建設現代化社會的需要。現代化社會需要和諧文化。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而建設和諧文化,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等等,這都需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需要重視人的精神歸宿和核心價值。

三、如何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

一是加強教育。要建設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家園,還須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文化教育。比如,要善於聯絡人們的精神需要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實際進行宣傳教育,同時借鑑發達國家的大眾教育經驗,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投資,儘量降低人民群眾接受文化的成本。又如,應當加強對青少年的禮儀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課中應適當增加禮儀教育的內容,從家庭禮儀到社會禮儀。只有通過全方位的文化建設,才能使人們真正懂得真善美,自覺抵制假惡醜,形成健康的現代意識和社會風尚,為我們中國人營造美好的精神家園。

二是弘揚中國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認識祖國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繼承和發揚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燦爛文化。其次,我們在對外文化交往中,一方面,要對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心,不要迷失自我,不要盲目崇外;另一方面,要有開放包容的精神,主動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三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要從小事小節做起,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覺抵制低階、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事實說明,不論外界的誘惑多大,只要自身關口把得嚴,努力做到慎獨、慎微、慎初、慎欲、慎名,時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各種細菌侵蝕和腐化就會被拒之門外。共產黨員更要虛心接受組織和群眾的全面監督,時刻用共產黨人的標準和宗旨檢查對照自己,把全部的才能、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做到思想不浮躁、步子不亂套,時刻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員的本色。

《中國人》讀後感 篇14

愛不一定是讚美,也可表現為批評,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醜陋的中國人》是一本深刻思考和討論中國人劣根性的書籍,但它的背後仍舊是對國民深切的愛。

中國人的心中缺少國的概念,而過分看重家的觀念,儘管愛國主義教育已經轟轟烈烈搞了這麼多年,但更多的人還是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選擇了明哲保身。西方人司禮義神父讚美中國底層民眾身上的勤勞和殷勤,我卻在這兩種特點背後看到了一種根植於人性中的自私。文化當中的“濾過性病毒”具有巨大的感染力,無形之中影響著一代代國人。芸芸眾生,那種麻木與靈性的缺失彷彿是一種傳染病,所到之處陰雲密佈,霧霾重重。

就以今年春節之時爆發的新冠疫情為例,災難席捲荊楚大地,全國各省市醫護人員立刻在命令下對口支援湖北,義無反顧奔赴抗疫前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更是在84歲的年齡依舊為國奉獻畢生所學,成為醫護人員心中的一座標杆。但是,在前線醫護人員不畏困難、譜寫著蕩氣迴腸的英雄讚歌時,有些民眾又在做什麼呢?我們看到了有一部分非常有愛心的民眾捐款捐物,但是也看到了一些道德渣滓,他們在網上辱罵醫護人員無能或者是怨恨武漢人給國家帶來了災難。更令人痛心的是,就在疫情剛剛平穩下來沒多久就有患者持刀殺害曾經前往湖北支援前線的醫生。

正如柏楊先生在書中所批判的,中國人永遠如一片散沙,再優秀的個體也抵擋不住西方人的團結。中國人“窩裡鬥”的能力比什麼人都強,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在疫情火燒眉毛的時候,醫護人員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一部分普通民眾卻可以拿別人的生死開著玩笑,把性命攸關的事情當成自己茶餘飯後的`談資。

柏楊指出:“中國人非常情緒化,主觀理念很強,對事情的認識總是以我們所看見的表象作為判斷標準。”不得不說書中對廣大中國人的概括在今天仍舊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這些人過去可能是閒話家長裡短、碎嘴胡言的市井小民,而現在可能就是在網上大肆狂吠、以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的鍵盤俠。

書中儘管有一些偏激之處,比如說贊成漢語文字的拼音化,但是瑕不掩瑜,仍舊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本書。

《中國人》讀後感 篇15

母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那麼神聖、親切。人們習慣地把祖國比作偉大的母親,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我們祖祖輩輩在祖國的懷抱裡生息繁衍,吮吸著偉大母親的乳汁長大。如果有人問我:“你最愛什麼 ”我會驕傲地回答:“我最愛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是炎黃。孫高尚的美德。開啟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無不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中華民族的愛國志士,不畏強權壓迫,不懼虎豹豺狼。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他們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在歷史的長河中,民族英雄,層出不窮;愛國人物,群星燦爛。我們的祖先無愧於炎黃的優秀。孫。在《我是中國人》這本書中,寫了抗日英雄吉鴻昌將軍,他,不愧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在美國,吉鴻昌要寄東西,在郵寄時,可恥的出賣靈魂的叛徒,讓他自稱是“日本人”,而吉鴻昌堅決不這樣做。他說:“我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還有,他在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時,絲毫不妥協。他說:“我們中國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們可以犧牲一切,也要去換取抗戰的勝利!”多麼鏗鏘有力、多麼感人肺腑、多麼氣貫長虹的話語啊!他不愧是祖國母親的優秀兒女。

在《我是中國人》這本書中,還記述了另外18個人,他們當中有科學家、藝術家、愛國華僑、體育健兒,也有一些平凡崗位上的平凡人。

書中還記敘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們。在那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他們把自己全部的'。投入戰火與熱血中,用自己的身軀,以至生命,捍衛著祖國的領土,痛擊敵人的侵略。有這樣一位年輕的戰士,為了勝利,為了祖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滾向了將要爆炸的地雷。《我是中國人》這本書中的19位,不,不,那無數的祖國優秀兒女,他們的愛國之情,難道不值得我們。戴,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難道不值得我們自豪嗎!

當我讀完《我是中國人》這本書,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但要從小立大志,從小積累知識。鄧小平爺爺號召我們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四個現代化。我們一定要這樣去做,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時刻準備著,為建設21世紀的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奮鬥

《中國人》讀後感 篇16

平日裡並非愛看書的人,特別是對一些講大道理的書更是懶得翻閱,拜得此書,也實屬偶然。翻開封頁便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可以坦誠相見,我並不為我的國家感到慚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為我沒有失去希望。中國比她那些小小的愛國者要偉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們來塗脂抹粉。她會再一次回覆平穩,她一直就是這樣做的。——林語堂”

“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為我沒有失去希望”,這是林語堂寫《中國人》的最終目的`。林語堂把魯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煩”,這與其說是他比魯迅更寬容,還不如說這個站在中西文化邊緣上的人,在思考中國時有一個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驚訝於中國這個巨大的存在,且被這種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靜地思考並尋找這個存在的合理性。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民族曾屢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時候是已經被侵犯了的,如元朝與清朝的出現。然而不論怎樣的改變,她依舊還是那個存在,那種個性,那些傳統,那種文化,只是變得越來越大,大到超過了人們心靈所能認知的程度。這種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語堂驚歎,正是這種驚歎使他無法成為魯迅。他既要找到這個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達對這種生存延續能力的欣賞;他用一種溫和而簡單的方式闡述了他的體會,他不想去證明真理,而是想讓他的國人去感知真理。他認為他們能做到這點,因為這種感知力與那種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中國人有著濃厚的原始情結,但卻又“對幸福總比對進步更感興趣”,這種矛盾如果存在於另外一個智慧不太發達的民族,則會釀成大禍,但中國人卻發明了“禍福相依”哲學,通過改變自我內心認同的“契約”來模糊苦難與幸福的界限,結果,每個中國人都學會了陋巷之中盡堪行樂、黃連樹下也好彈琴這種認地獄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語堂把中國人這種不以實踐而以大腦、不以科學而以經學來造福人生的方法稱之為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並認為它是違揹人的自然本性的。於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國人惰於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不無憂慮地說“中國之患在於有過多的智慧”。這種智慧使這個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見自己以外的東西。

《中國人》讀後感 篇17

魯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將《中國人德行》譯出來,並把此書當作一面鏡子。現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國人德行》,請您談談對此書出版的意義。復旦大學肖立

肖立書友:

讀了你的來信,我便去書店買來了美國人亞瑟·史密斯著的《中國人德行》(張夢陽、王麗娟譯)。書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寫的序《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唐先生從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談到《醜陋的美國人》《醜陋的日本人》,又談到魯迅先生先前認為史密斯對中國人的批評“錯誤亦多”,但同時對“有些意見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時間已經過去了70多年,今天重讀新版此書,對我們又有什麼啟迪呢?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先來講講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於1845年,畢業於比羅耶特大學,1872年來中國從事傳教與救災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接見史密斯,史密斯建議美國退還庚款予中國,他的申述為羅斯福所感動,庚款退還的議案順利在美國國會通過,以此款創辦了清華大學,促進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國人德行》一書中分析了中國人的國民性,比如忍耐、堅韌、節儉、勤勞,也指出中國國民存在的問題:要面子、守舊、好猜疑、缺乏時間觀念與公共精神,等等。這些問題,講的是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人,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有的問題如“輕視外國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國與舊中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中國國民中的陋習是不是一掃而光了呢?譯者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張夢陽在“再版後記”中談到“中國人的種種毛病並沒有得到根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提倡“七不”已經多少年了,但亂穿馬路,亂扔髒物的事還是天天發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要求每個中國人根治國民性中不和諧的行為是多麼需要反省。在此時,重讀魯迅先生的教導,“我們應該有‘自知’之明,也該有知人之明”。同時,再讀一讀史密斯的書,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中國人》讀後感 篇18

讀完《醜陋的中國人》一文,讓我覺得中國人確實是醜陋的,看我們的身邊,醜陋無處不在!

憑良心說話,中國人算不上野蠻,比起非洲那些嚴重落後又連年戰亂的國家和民族來說,中國的確是一個“禮儀之邦”!如果中國人都很野蠻的話,這個國家會是個什麼樣子呢?試想一下,沒事兒就來個大混戰,上面河北人跟內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幹上了,再往下一點兒,四川人跟湖南人因為誰吃辣椒更厲害而意見不統一來了個種族大屠殺……其實這只是打個比方,我認為,顯而易見,如果中國人都很野蠻的.話,那麼中國就不可能統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閉關自守,雖背貼背、胸靠胸,卻老死不相往來。

中國人雖然不算野蠻,但是其醜陋程度可以讓世人歎為觀止!柏楊老先生在這本書中把中國社會形容成一個大醬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礙社會進步、處處與時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譽為”:醬缸蛆。我很贊成這樣的叫法,雖然覺得還有些不過癮,但因為沒有找到更能出氣的稱呼,就暫且沿用前輩的叫法吧。

《醜陋的中國人》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出版,並形成一股風潮,席捲海峽兩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過此書後都會相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書中所批判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傳統,上個世紀80年代我剛剛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讀此書是高中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當時我以為《醜陋的中國人》只是一篇文章,不過看了之後也深受感悟,便儲存下來,時而翻閱一番。雖言詞犀利,但收穫頗豐。事隔幾年以後,某日我閒逛一小書店,猛然看見新近出版的此書,毫不猶豫而買之!說實話我不喜歡那些軟綿綿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謂的“文人”寫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癢得厲害,卻只是輕輕地撓一撓,小打小鬧,不過癮!

我並不是說文章寫得犀利,語言說得激勵,罵人罵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藥,而只是處方。醫生開出處方,是針對你的病症的,至於你承不承認你有病,去不去開藥,開了藥吃不吃,吃藥堅不堅持……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頑症難症,醫生開的只是溫補的藥,那麼你吃了也無濟於事,但是如果醫生開的是猛藥很藥,你不吃,不承認自己已併入膏肓,那麼又能怪誰呢?

《中國人》讀後感 篇19

《醜陋的中國人》是我在東陽時買的,買了之後,一些小MM很好奇,迫不及待的把書借去看,可過了一兩天後,她們卻又把書還給我,並說這書很難看。我於是帶著疑問,仔細閱讀了一下,可感覺還好,雖然只看了一點點。我認為是這些MM們的原因,不是書難看。下面就這本書的一些精彩語句,和各位有緣人分享。

1、在中國做事容易,做人難。

2、環境使我們說謊,使我們不能誠實。

3、這個潭,這個死水,就是中國文化的醬缸,醬缸發醜,使中國人變的醜陋。

4、反省是走向進步的開始。(讀書筆記 )

5、好話都是輸出給別人用的,自己絕不沾汙。

6、中國人認為要忍讓,這是美德。其實那是長期屈辱的慣性,而用忍讓兩字來使自己心裡平衡!中國人很少敢距離力爭。

7、如果不講假話,就成不了大事。

8、一個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榮耀感,叫什麼人!叫什麼民族!豈不是一群禽獸!

9、人情味是要發生在彼此不認識的人之間,那才是真正的人情味。人情味不分等級,不分親疏。

10、自愛就是愛國。

11、一個民族的覆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

12、西方現代化的文明,對古老的中國來說,應該是越早切如越好。

13、中國人因為長期生活在醬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產生一種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卑自私。

14、中國人沒有讚美別的勇氣,卻有打擊別人的勇氣;中國雖然是個大國,但中國人包容的胸襟不夠,心眼很小。

15、格言都是情緒的,在某一種特定的條件下,它才是真理,它是不科學的。

16、中國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卻奉行“奴性民主”——“少數必須服從多數”,多數人都願意做奴隸,就不準少數人不願意做奴隸。外來的東西一到中國就變質了,別人有民主,我們也有民主,我們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柏揚曰: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成鬥臭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汙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

《中國人》讀後感 篇20

先醜陋,後美麗。

“中國人似乎仍停留在林木叢生的山頂洞時代,身上穿著刺蝟一樣的甲冑,只露出冷漠猜忌的兩隻大眼,心神不寧地向四周虎視眈眈。”

只有清楚自己的缺點,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柏楊先生寫的這本《醜陋的中國人》一針見血地道出了我們中國人的毛病。他在書中寫到:“我們檢討自己病歷的時候,是不是敢面對現實?用健康的心理,來處理我們自己的毛病?”我們大家似乎都沒有這個勇氣,而柏楊先生卻用實踐說話,用這本書來使我們警醒。

面對中國人的劣根性,我們不僅要從自身的經歷吸取教訓,也應該從別人的身上吸取教訓。“印第安人是個活榜樣,這個可哀的紅臉民族,跟西藏岡底斯山的犛牛群一樣,低著頭,朦朧著眼,蹣蹣跚跚,有意無意,身不由己地,一步一步,走向絕種的死亡之谷。聽到他們蹣跚的腳步聲,和時代的辛勞喘氣,心都裂成碎片。有人說,你別杞人憂天,中國人多呀。咦,在可怕的核武器和強大的生存競爭壓力下,人多可沒有用。印加帝國的人口可多,如今都到哪裡去啦。有人說,中國人聰明呀,聰明確實聰明,但把聰明用到抗拒改善自己品質,動不動就翻天印和窩裡鬥,聰明反而會被聰明所誤。似乎只有自慚形穢、痛改前非的覺醒,才能躲過印第安朋友所遭的大難。”我們有好的品質,但是也有不好的品質。我們若不肯正視這些不好的`東西,停滯不前,總有一天,我們會不印第安人的後塵。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結果。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也一直傳承。然而我在書中看到這樣的一段話:“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像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流下去,但因為時間久了,長江大河裡的許多汙穢骯髒的東西,像死魚、死貓、死耗子,開始沉澱,是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個醬缸,一個汙泥坑,發酸發臭。”這話講得有一定的道理。文化傳承,我們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有這樣,文化才能走得更遠。後人的素質才會更高,國家才會更好。

醜小鴨可以變成白天鵝,毛毛蟲可以蛻變成蝴蝶,我相信我們中國人也一樣可以改掉惡習,讓美好的中華品質發揚光大。先醜陋,後美麗,我們能等,而這一天也將會到來。

《中國人》讀後感 篇21

《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主要講了作者在德國至上海長途飛行中,看見玩ipad的基本是中國人,而這些人是在玩遊戲,或看電影,沒有人看書。在法蘭克福機場候機,中國乘客只有少數人看書,大多數在商店裡穿梭購物,大聲談笑,比對價格,打電話也是大聲交談,缺少一種滿足的安寧。而歐洲人大部分是在安靜的閱讀中渡過,即使打電話也是低聲細語,生怕吵到旁人。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不僅是直接傳遞知識的方式,也是經驗的積累,將一部分人獲得的知識抒寫成書廣泛傳播出去,不但促進了不同地域、不同種族文化和知識的'交流融合,還能讓有限的認識不斷深化、擴寬。如今喜歡閱讀的人越來越少,這種現象早已見怪不怪,或已麻木不仁。在我們身邊不難看到從三、四歲孩童,到六七十歲老者,無不為能上網,能打遊戲,刷微博而快樂,加上新聞媒體過度宣傳又起到推波助瀾作用,使得全民視玩三G手機、掌上電腦為時尚,悠閒享受閱讀者成為老土,另類。

據有關報道說國人年均讀書0·7本,就我個人而言,不會麻將,對網遊沒有興趣,書店裡賣的紙質書籍太貴,又都是各類輔導書籍佔據了半壁江山,另半壁江山由養生學,成功學所統領,只能對著電腦點開書架,找一本書追著看,不失放鬆心情的一種方式。不過要想找一本喜歡的書不容易,能讀到一本有意義的書更難,所以很多人願意把時間耗在打牌搓麻,網路遊戲上,應試教育也讓孩子和家長感到學習壓力山大,沒時間,沒精力閱讀課外書籍,視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人想快點逃離苦海,自然很難建立閱讀興趣。

有學者說過:一個人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我們需要閱讀充實自己,民族文化傳承也不是靠微博、麻將、網路遊戲支撐,如果文化沙漠化,是永遠無法支撐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遠的民族。

一個民族靠文化基石墊底,閱讀又是多元的兼收幷蓄,靜下心來從閱讀中獲得智慧和力量,命運是靠知識改變。無論上網還是逛書店,為自己多留意收集幾本經典書籍,有益無害!

《中國人》讀後感 篇22

今天,讀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我的腦海裡思緒萬千,像煮沸的開水一樣。魯迅先生確認“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從古以來,人民大眾雖被壓在“地底下”,卻是民族的“筋骨和脊樑”。魯迅先生認為,代表中華民族的,不是帝王將相、狀元宰相,而是被壓迫人民。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充滿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他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華民族優秀的代表,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充滿自信力,為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而奮鬥不息,他們奮不顧身,堅韌不拔,堅強不屈,是“中國的脊樑”。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魯迅先生在我們民族積貧積弱的年代,就看到我們民族蘊藏的偉力,他的眼光是令人欽佩的。今天我們民族正在走向偉大的.復興,我們民族的偉力正在不斷表現出來,看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譜寫的民族頌歌,我們更加欽佩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目光如炬的見識。

文章裡許許多多鏡頭使我難以忘懷。當我讀到中國人不再相信切實的“地”和“物”,而相信渺茫的國聯,甚至爬出國聯的火坑而墜入一個更黑更深的迷信火坑時,我為當時的中國人感到無限的惋惜,又感到無限的憤怒。惋惜的是如果中國人腳踏實地,那麼中國說不定會更富強,憤怒的是炎黃子孫的土地上為何有這群“害群之馬”。真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啊!當我讀到祖國還有一部分“中國的脊樑”—捨身求法、埋頭苦幹的人時,我又感到一絲欣慰,因為中國還有這批有確信、不自欺的骨幹在,慶幸中國還有他們在前仆後繼地戰鬥,戰鬥……魯迅先生說得不錯: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從自誇著“地大物博”,到終日希望國聯,到一味求神拜佛,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不!同學們,你願做那些自欺的人,還是做一個有自信力的人呢?讓我們腳踏實地,奮發向前,為我們富強的祖國做出一點貢獻吧!

《中國人》讀後感 篇23

老公給我買了一系列易中天的作品,讀過《品三國》後,我又拿起了《閒話中國人》閱讀,我想知道,做為廈門大學教授的易中天,是如何品讀中國人的。

我以為,易中天會寫一本官樣文章的正書,從學術角度把中國人抽象化,理論化,然而,讀著讀著,卻讓我沉迷其中而不捨放手,他用閒話般的語言,嘮家常的方式,風趣幽默地解讀了中國老百姓的飲食,穿衣,單位,家庭,人情,面子……等等這些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內容,輕鬆中切中要害,不讓人感到沉重,讓我讀後感到現實就是那麼回事,誰也迴避不了,誰都明知故犯,都有從眾的心理。

比如,今年國慶長假,不少新人結婚,親朋好友自然要奉上禮金,而遠在外地的親朋,有的因囊中羞澀,不能親自到場,就發明了給新人充話費作為禮金的方式,既省了錢又保全了面子。平時,我們中國人愛請客吃飯,愛送禮辦事,愛講排場,……這些我們習以為常又有些麻木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易中天認為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我細細品來,也覺得很有道理。

我常常看到一些作家,發表一些評論中國人和外國人文化差異的文章,也常常聽到國內一些人說我們中國人在國外怎樣怎樣,其中有抱怨,有感嘆,有批評,甚至怒其不爭。是啊,我們中國那麼大,人又那麼多,地域文化的不同,人的素質的參差不齊,必然使我們中國人看起來形形色色,千姿百態,也會表現出個別人的醜陋,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一概而論,全盤否定。

我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風雨洗禮,大浪淘沙,沉澱的一定是被我們傳承下來的精華。事實可以證明,遠的不說,就從近兩年來國家發生的大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值得歌頌的民族精神,愛國熱情,和難以想象的凝聚力。從去年的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到今年的祖國六十年大慶,我們中國人萬眾一心,齊心協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風采。

不知哪個名人說過,中國人表面看似一盤散沙,把他們裝進盤子裡,就抱團了,就有凝聚力了,而這個精美的盤子就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我們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中國人》讀後感 篇24

今年暑假,我讀了方曉編著的《最美中國人》這本書。書中主要選取了14位主人公,以細膩的筆觸來刻畫“最美人物”的感人事蹟,真實生動地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通過一個個可親可敬、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來激勵、引領我們。

這本書我讀後受益匪淺,備受感動。使我懂得了:做人要學會奉獻,要學會孝敬,更要學會不怕吃苦的精神。尤其是其中的“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事蹟深深地教育了我。

高雨欣年僅11歲,生活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單親家庭。每天放學,她都要幫媽媽賣燒烤,生意最好的時候也只能每天掙二三十元錢,晚上9點妹妹入睡後,她才能學習做作業。跟高雨欣相比,我的家庭生活條件好很多。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還經常有新衣服穿,不僅爸爸、媽媽愛我,爺爺、奶奶也很疼我。我不需要為吃穿發愁,更不需要辛苦地賣燒烤,每天還能早早地做完作業睡覺。我感覺我非常幸運,也非常幸福。我想,我以後要做個乖孩子,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可以陪爺爺、奶奶聊天逗他們開心,我還要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我更要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做一個堅強、有孝心、聽話懂事、有愛心、陽光的孩子,做最美中國少年。

高雨欣,事無鉅細地承擔著、照顧著整個家庭,她的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高淑珍,大字不識一個,唯有一腔愛子之心,為子生存,費盡心思,想盡辦法;何玥,一個12歲的小女孩,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換來了三個人的重生;菊美多吉,倒在了工作的第一線……他們其實都很“美”。他們美在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捨己救人、誠實守信、面對困難敢於擔當。他們擁有著可貴的精神。這可貴的'精神正是我們中國人需要的呀!這不禁使我想起了科學家為國家富強而奮鬥,運動員的為國爭光,老師的辛勤耕耘等等。這些人默默無聞,不求回報地幫助別人,他們不都有著這種可貴的精神嗎?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美,則國美,讓我們攜起手來,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讓中國真正變成一個美麗的,和諧的國家吧!中國,因這些“可愛”的人而美麗!

《中國人》讀後感 篇25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書桌上看到臺灣作家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看到這麼敏感的字眼,心生好奇,便借過來閱讀。

《醜陋的中國人》收錄了柏楊數十篇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幾乎都是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誠如“中國人的醜陋,來自我們不知道自己丑陋”這般,作者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態度鮮明地將傳統文化的種種弊端稱之為“醬缸文化”,這種“醬缸文化”會讓我們的子孫後輩受到影響,且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不斷。難怪馮驥才先生認為這是一本“令人深省的書”,肯定柏楊先生批評的正是中國人國民性的'負面。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譽為“禮儀之邦”。歷史的車輪向前,儘管她歷經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的薰陶,但很多地方卻仍醜陋不堪,實在有負“禮儀之邦”的美譽。賞一葉而見秋韻,窺石出而知冬至。生活中,往往最是尋常和細微的環節,卻常總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縮影,也往往折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水平。事實上,近些年來,我們不難在新聞上看到種種形式不同的中國人的“醜陋”,甚至在我們身邊就大量存在!這點,我們不以偏概全,但也不推諉逃避!公共場所的文明和素養,很多細節對中國人的“提醒”總是刺激著我們的神經。是呀,我們必須得承認,相較於很多西方國家,中國人的禮節和禮儀遠不及彼。這種內在素質的外在體現的差距,也絕不是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這些頑疾是一種慢性病,經過長年累月不斷累積,再逐步散落到各個角落。這著實讓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有擔當、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國人倍感慚愧和壓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當認真思考,早點覺悟,發現自己的缺點並及時去改進。

寫到這裡,我的心不由得一驚!這讓我想到作品裡的《炫耀小腳》《虛驕之氣》《把羞愧當榮耀》等篇!那位山區老太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小腳的“奕奕神采”令人無奈,那“做好事”儼然已經成為“多管閒事”的冷漠無情,那絞盡腦汁的“窩裡鬥”……

難道僅僅只是這些?錯了!因此,我輩當自我反思、自我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禮儀之邦”正名,用自己的舉動去喚醒那部分麻木的國人,而終於喚醒沉睡的中國大地。(張春福)

《中國人》讀後感 篇26

《中國人信札》原文共有162封信,長達1500頁。譯者編撰過程中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經歷了數個寒暑,在法蘭西院士布律諾·內沃的鼓勵和幫助下,將五個版本異同作為比較與考察,譯成出書共精選38封信,出了這本《中國人信札》。筆者以巴黎索邦大學的思想史理念,通觀現代西方對中國文化的看法,從中法比較文學的一個嶄新視角將德·阿爾讓的這部《中國人信札》呈現於讀者。

遊記形式的《中國人信札》記述了在印度暹羅國和中國的傳教士的生活,涉及的時期是從發現開封的猶太人一直到雍正皇帝(1678-1735)統治時代。信裡特別提到的是在中國的基督教傳道活動,即耶穌會士從明朝進入皇宮直到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這段時期的傳道活動。《中國人信札》的記事順序完全依照歐洲對中國禮儀進行爭論的不同階段,但又把中國歷史重要事件,特別是1644年王朝更迭,準確的表現出來。另外作者在書中明確區分了滿族人和漢族人,他把滿族人稱作為韃靼人,而1644年那個重要的時間,我們都知道的是路易十四開始執政,《中國人信札》開篇就描述了巴黎人和外省人的對話,清晰地反映了17世紀到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面貌。

在《中國人信札》中德·阿爾讓回顧了歐洲人關於中國人宗教與道德辯論的緣起,同時也介紹了中國人祭祖的重要觀點。這些觀點可以印證作者對耶穌教會的維護。他不認為中國人是可讓人譴責的唯物論者,他同時也譴責一些神學家對中國宗教的批評。德·阿爾讓贊同的仍是理性的通識性的哲學,他反對所有形而上學的思想,認定人類精神的普遍性應當建立在歷史的憑據上。他對中國祭拜之靈的表現出的`尊重也是基於人類學的客觀要求。這是對宗教迷信,基督教不寬容的間接反擊。

《中國人信札》是一幅活生生的應當永遠受尊重的“他人”的畫卷:猶太人,日本人,暹羅人,波斯人和中國人。作者深深理解了這些禮儀與所有真正的人性化生活中客觀現象之間的意義和關係,寬容也是《中國人信札》的主題,以四海民情為出發點,也包含18世紀上半期歐洲的道德風俗;另一方面,由於是中國人之間的通訊作品也包含著中國歷史及中國和歐洲之間的交流背景。

《中國人》讀後感 篇27

每次看到《醜陋的(de)中國人》,心中都會為之一震,湧起千般感受。

記得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我們的醜陋緣自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醜陋。這讓我想到了“無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無知。”我想,柏楊先生大概是個無私的人,在書中,柏楊先生用激烈的語言抨擊時弊。他舉辦了多場講座,旨在讓中國人醒悟,但卻因說真話而坐牢。但他也不放棄,出獄後,便寫了這本書,把自己的吶喊一點點地寫進書中,只為了能讓我們能夠直面醜陋。

看完了這本書,我很久以後才能回過神來,原來這些醜陋到現在依然還在,有時甚至隨處可見。在書中,柏楊先生把中國傳統封建文化比作一個大醬缸,我們的文化、思想、行為在這個大醬缸裡越染越臭,一直延續至今。

在書中,我讀到了許多醜陋,而這些醜陋一直貫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像中國人喜歡“窩裡鬥”,這個我頗為贊同,無論何時何地,我認為只要有中國人有競爭,那麼“窩裡鬥”也會隨之而來。比如,在古代,後宮妃子的'內鬥,儘管電視劇中有誇張的成分,但在歷史上還真的有宮鬥。書中講道:“一箇中國人是條龍,中國人是聰明的,但是三個中國人就是一條蟲;而一個日本人也許沒有中國人聰明,但是三個日本人卻是一條龍。”日本的合作團結是精神應該被認可贊同的,而且在這一個團隊裡沒有合作團結,難以成功。如果在一個團隊裡,人人勾心鬥角,那麼這個團隊是失敗的。就像抗日戰爭中,國共尚未合作,而在內鬥時,日本佔領東北三省,差點吞下中國。但國共合作後,放下內鬥,日本節節敗退,其實有的時候我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確喜歡內鬥,都眼紅於別人的好,總想著“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我想這種想法應該是要被扔掉的。

還有中國人重視面子,死要面子。做了錯事,不願承認,而且有的時候別人求助於你,卻因為怕面子沒了便視而不見;還有些人打賭輸了,死不認錯,還在背地裡詛咒你,我想“打小人”應該是這樣被髮明出來的吧?在我看來,我覺得面子是可以扔掉的。踩到別人鞋子誠懇地道歉,而不是瞪鼻子上臉,指著別人的鼻子說:“是你自己的節奏上來的。”瞧多理直氣壯啊!

我想《醜陋的(de)中國人》這本書並不是當作茶餘飯後之談,對於這本書,我們該是要重視,學會承認自身的醜陋,我們可以醜陋,但我們至少應該知道自己丑陋在哪,並且使其變成美麗。

《中國人》讀後感 篇28

前記:不知該用什麼題目來講述對這本書的感悟,所以還是用了這本書的名字,來寫出對約翰·湯姆遜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的點滴心得。

約翰·湯姆遜解釋說對這本書最初的設想,是希望通過一系列照片來展現中國和她的人民,她的藝術、習俗,各地的風土人情,他希望能將把這個國家的所見所聞如實地傳遞給讀者。懷著這樣的目的,所以他讓讓照相機成為旅行中自始至終的夥伴,忠實地為他儲存了所見到的景象,以及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

約翰·湯姆遜其知名度和影響力無遠弗屆,尤其中國攝影界人士一提到這位攝影大師和他的經典作品(中國與中國人影像)時無不肅然起敬他不僅僅是一名攝影大師,更是一位帶著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觀察者,他對中國社會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無論鏡頭或是文字,視角都頗為科學、嚴謹。本書記錄的是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衰腐的.晚清帝國在喘氣的間隙開始洋務運動,西學東漸,改變悄然發生。紀實攝影的先驅約翰·湯姆遜恰逢其時來到中國,以強烈的紀實風格,記錄下落後腐朽與求變圖強並存的中國。因此有了這部中國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記錄,也是第一部通過直觀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層面地介紹中國的皇皇鉅著。1867—1872年間,約翰·湯姆遜足跡遍佈中國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南京、鎮江、廈門、福州、宜昌、九江、煙臺、寧波……鏡頭下既有達官顯貴與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時局,顯要人物如恭親王奕

晚清重臣李鴻章、兩廣總督瑞麟、軍機大臣寶鋆、兵部尚書沈桂芬、工部尚書毛昶熙、戶部尚書董恂、數學家李善蘭等,都有珍貴的影像呈現;又如煙客、媒婆、馬快、兵卒、囚犯、縴夫、乞丐、僧尼、商販、藝伎及識銀、繅絲、製茶、葬禮等等社會百態都有生動的記錄,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時的上海外灘,以及鐵路、輪船等新的氣息,也是書中重點觀照的物件。而在當下中國,透過西方人探尋的目光,我們看到了一個近150年前真實存在的中國,看到了今天的中國從哪裡走來。

從整本書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拍攝的辛苦,就當時的中國而言,中國人很迷信,人們不止一次地朝作者扔石頭,或是用其他各種粗暴的方式給予對待。而且,越是在那些大城市,對外國人的憎恨表現得越是明顯。在很多鄉村地區,不管是與歐洲人有來往的地方官員。這本有關近代中國的影像鉅作反映了很多舊中國的現實,對人有很大的震撼,很值得一看。

《中國人》讀後感 篇29

讀了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一文,學到了一個新詞,並獲得了新知。

辜鴻銘先生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裡留下了濃厚的一筆。這個“晚清怪才”,不同於魯迅先生那樣給人以極大的衝擊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樣充滿著悲憫的情懷;他更像是一個指路人,給混亂中缺乏自信的中國、深陷文明危機的歐洲、甚至是整個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條明路。宗旨,一目瞭然,自然是闡述中華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傳統下的中華文明仍具魅力與價值。

辜鴻銘先生在此文中寫到:“我們中國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我已經把這種難以形容的東西概括為溫良。如果我不為這種溫良正名的話,那麼在外國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誤認為中國人體質和道德上的缺陷——溫順和懦弱。溫良不是溫順更不是懦弱。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

“溫良”這個詞,很好的概括了中國人的品性,確實也是中華民族的品性。

文中寫到:“這裡提到的溫良,就是一種源於同情心或真正的人類的智慧的溫良——既不是源於推理,也非產自本能,而是源於同情心——來源於同情的力量。”溫良來源於同情,卻高於同情。這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力量。在我看來,溫良不是軟弱,而是消磨了粗魯和蠻狠的力量。溫良充溢在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之中。在現實生活中的細節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的“溫良”無處不在。

與西方的利己主義不同,我們中國更加強調甘於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這種溫良的力量延續到現在成為了我們在困難來臨之際的眾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都站出來,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築起了一道道堤,只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整個社會的勁兒都往一處使。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擊敗暴雨,它沖刷了我們的身體乃至性命,卻沖刷不了我們的.精神。

雖然“舍小家,為大家”在國外媒體看來有些“蠢笨”,但這樣的“蠢笨”,常常使我們熱淚盈眶。剛剛過去的東京奧運會,中國人的溫良精神正在向世界傳遞,中國也在向世界展現獨有的大國形象。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中國人的溫良是獨特的,是樸素的,是動人的,更是不可磨滅的。於危難中勇於挑戰,是中國人永遠的信條;內心源源不斷支撐的力量,是中國人的溫良。

《中國人》讀後感 篇30

《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國民的關注。《醜陋的中國人》收錄的是柏楊先生的演講稿,筆風幽默而尖銳。書中所說的關於中國人的種種惡習,多為日常所見,只是沒有人講、沒有人提、沒有人批評就不當一回事。2000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奉行“家醜不可外揚”,對於“有辱國體”的言論必定會遮蔽遮蔽再遮蔽,傳到外國的必定是好東西。然而柏楊先生則在《醜陋的中過人》中對中國人的惡習給予有力的批判,揭了自己的短,希望國人以此為戒,也為日後多位作家發表醒世之言奠定基礎。

《醜陋的中國人》之所以會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有個同學讀了之後經常說某同學是廣東人的代表,因為廣東人說話總是很大聲,我覺得好笑之餘也被這本書的真知灼見吸引。柏楊先生說:“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成鬥自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汙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雖然話很難聽,但卻是事實,他是抱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寫的,書中的詞幽默諷刺,說的卻不是風涼話,而是希望通過對中國人的種種惡習的批判來警醒將要擔當振興中華之任的年輕一代。

其實,我還閱讀的一本名為《醜陋的日本人》的`書,書中同樣嚴厲的批判了日本文化的日益腐朽。這些書不能只是看過、罵過、笑過就可以置之不理的,而是要作更深層次的精神探討,那就是信仰問題。中國的儒家思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蘇聯的共產主義、美國的自由精神、歐洲的拜金主義等等,不論歷史對這些信仰作何評論,無可否認的是這些信仰都帶領了某一民族創造出無可複寫、震撼世界的歷史。中國受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侵蝕日益嚴重,官員巨賈錢權交易、越權瀆職,商家唯利是圖、罔顧生民,如此種種讓人不寒而慄;即使是平頭百姓也只本著獨善其身的態度生存,對社會責任視而不見,這歸根結底都是缺乏信仰的過錯。誠然,社會主義在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上佔重要地位,卻未能很好的領導人民,現在仍需要通過國家、媒體、文學創作者、學校等等多方面的努力,重新建立起被國人接受和信奉的信仰,引導國家和人民走向更美好的的未來。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其它國家,都總有他們的不足之處,中國人有醜陋的一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正視問題,努力解決。一兩條公益廣告、幾句文明標語、改掉幾個惡習可能改變不了什麼,但是,我相信通過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努力終能寫出一本《美好的中國人》。

《中國人》讀後感 篇31

“平靜而受到庇佑的心態能夠讓我們認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滿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國人的精神。”這句話是辜鴻銘這本《中國人的精神》裡最想闡明的一個觀點,也便是這本書裡論述的主題。

選擇一本書就猶如選擇去了解一種思想,選擇這本書首要的原因也就是想了解到底什麼是中國人的精神,想知道要從什麼方面來談這個何其廣泛的“精神”二字。其次的原因也便是這位偉大的學者—辜鴻銘給我的影響,他精通九個國家的語言,獲得了13個博士學位,還翻譯很多的古文經典到國外,在這麼優秀的一個人筆下會說出哪些不一樣的話語呢?

或許是看的書太少,思想很淺薄,不得不說看的不是很懂,很多語言理解都有點問題的感覺,所以看的有點吃力。看這本書應該要把自己置身於寫作品的那個年代裡,否則會很有意見分歧,至少在我看來如此。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在晚清以來,中國的形象被嚴重扭曲,於是1915年被稱為“老怪物”的辜鴻銘先生就用英文寫成了《中國人的精神》,旨在用自己的筆維護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

知道這個寫作背景也就不難理解他把中國人描繪的過於美好了,他在書中寫道:“中國人最奇妙的特性,我想在此說明,是當他過著精神的、孩童般的生活時,他仍然具有精神和理性的力量,這是中世紀的基督教徒或任何其他原始的民族所沒有的”,這些過於美好在今天看來就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因為我不知道我們真的這樣美好嗎,我有點懷疑。辜老先生還認為孔子為中國人民做的最偉大的事情是他賦予了他們一個真正的國家觀念—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恆的、絕對的基礎,而且藉此,他使這一觀念形成了一種信仰—國家宗教。其實我不是很懂這句話,類似這樣的有很多,所以看這本書有點艱澀。

或許是新時代下思想的轉變,身為女子我也就很不同意書中講述的在中國,是由於妻子的.無私和責任感,允許中國的男人們擁有侍女或妾,我認為一夫多妻是一種時代的烙印,也是一種制度的畸形,三從四德束縛了女子,許多的緣由致使現在的男女依舊不平等。思想產生碰撞才會真正懂得一些東西,講述了諸多碰撞,但整本書還是很富有哲學色彩,值得一讀的。這本書在討論“精神”二字時著重講述的是中國人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種微妙而靈敏的平衡,也好似一種信仰。瞭解自己的不足也不妄自菲薄這便是整本書透露的一種思想,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本書無疑是轟動西方的大作,極大的維護了中國人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