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國通史》讀後感

校園 閱讀(2.8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通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通史》讀後感

《中國通史》讀後感1

至此啟書拜讀,兩月已。

此書其巨集,非其書本厚,而以其精要之內容和索要之功能。雖歷八十餘載,亦可為知真史之參,鮮受偏思之影響。

其一也,史實,以其博識務求已定之論準確,未定之論僅表以看法;其二,也文化思想分析之賡續主線,整書無不透露著文化之主線,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元清四朝及最後東西洋之分析皆是思想之引導;其三也,鮮有迎合與私情,尊重事實,不過多的強植觀點,擺事實而啟發思考。

然末,呂先生以民國之社會為優達,一為身處民國無法預知未來之事,其書付梓於34年(母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之初);二為其歷經清末之無能與各不平等條約之患難、拳亂、軍閥之亂,得以安定實為不易,必是幸福的。

思先生歷新中國成立八年而仙去,其心是否欣然,可為一念也。

讀此書,決非一遍便可知其精要,只為粗略,須反覆讀;

讀此類書,非一本書便可知史之深廣,須聯絡讀。

如是,可知史之一二,以助瞭解已往,可知我民族何來,又何如此;以助解釋現狀,知向前邁進。

讀此書,靜虞開始是甚痛苦的,一是史記暗示以枯燥(然此書非也),二是書中夾雜簡繁與古今話,讀之是有拗口,時有識字不清而斷續(可輔之以字典),三是時間斷續,剛入境時,奈何事務卻可不斷打斷,接續費時,甚是痛心。

此書已畢,思之續之以何?手邊現存組織行為學、傳播學各一冊,均為極厚的,但卻都是可以接續通史的,傳播學教人何以有效傳播文化、增強影響力,組織行為學教人何以有效掌握組織過程中的方法技巧、提高工作效率,都是我們需向西洋人學習的,當然必需結合民族之“道、和、易”的思維,後可邁步向前。

《中國通史》讀後感2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於打仗,而且善於用人。他勇猛殺敵,武藝高強,有一次他帶著500騎兵在陣地上巡視,被王世充帶的一萬多步兵騎兵突圍上來,李世民殺了王世充的大將,和自己的一位將領又帶著騎兵,轉過身在敵人陣地來回衝殺,嚇得敵人不敢阻擋。李世民通過玄武之變,奪得帝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在唐代建國之初,全國民戶少之又少,在幾千裡的土地上,人煙稀少,滿目荒涼。再加上災荒不斷,社會經濟十分蕭條。李世民既親身經歷了打江山的殘酷鬥爭,深知創業之難,又從隋朝時期悟出了守業更難的道理,這使他時刻保持清醒。唐太宗充滿了幹勁,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使他兢兢業業的治理朝政,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唐朝鼎盛時期,非常的繁華,在世界是最繁華的國家。中國的貿易也漸漸的發展起來,許多商品流入中國。外國人也紛紛來到中國,有的是來經商,有的則是來觀賞中國這片神奇土地的風采。在國外,也有部門專門為中國人設立一條街道——唐人街。

偉大的詩人李白,就生活在盛唐時期。李白寫過許多詩,他遊經各地,李白通過自己的詩句,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他的那些詩句千古流傳,成為了不朽佳句的一部分。

看到這些,我心裡不禁的感到驕傲與自豪。頭腦裡聯想到了當時那街道上的繁華景象,聯想到了當時洛陽城樓屋一幢接一幢,一片連一片的情景,一切又是那樣的美好。

中華民族那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既有王道霸業和文治武功的榮華記錄,又有血雨腥風、悲涼殺戮的殘酷烙印,其間的強盛輝煌令人驕傲振奮,其間的敗落同樣使人汗顏痛惜。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上的,興衰起落只有通過歷史的比較才能有正確的認識。

《中國通史》讀後感3

中國――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擁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讀了《中國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麗的祖國――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深遠與美麗,它讓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身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你們,是否也為自己美麗的祖國的深遠的歷史感到驕傲與自豪呢?

從傳說中的“人文始祖”――黃帝、堯、舜、禹的傳說到最後的帝國,經歷了何等漫長的年代!還記得國小五年級時學過的那首朝代歌:“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沒錯!這件簡單單的四十二個字就說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歷的源遠流長的歷史年代。

《中國通史》的前言一開始就說到:“悠悠歲月,淵源流長;華夏文明,萬古相傳。古今風雲,變化莫測;葷葷學子,筆耕不輟。風雨歷程,驚濤駭浪;思接千載,浪裡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鑑今;昭示未來,留芳百世。”僅此六十四字,卻意味深長,細細品味,這正是悠悠華夏文明的漫漫歷程,這正是泱泱中華歷史的這是寫照,不是嗎?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寫過史書,有多少人用筆墨來讚美歷史!歷史的每一瞬間都那麼的激動人心,讓人震撼!歷史將會讓我們明白許多。

難道身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我們不應該將歷史牢記在心,放眼未來嗎?身為青少年的我們,身為祖國花朵的我們不更應這樣嗎?

來吧!大家一起來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喝彩吧!炎黃子孫們!華夏兒女們!

《中國通史》讀後感4

中國通史共有十本,是從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國古人類化石,又說了想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和堯舜禪讓等史前神話故事。接下來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觸最深的是殘暴的商紂王和烽火戲諸侯。商紂王為了一個愛妃不理國家大事,還心胸狹窄,連別人為自己嘆口氣都要坐牢。還有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了讓褒姒(愛妃)笑一笑,就戲弄各個諸侯,讓諸侯不相信他,最後還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講了春秋、戰國和秦國。春秋時期的宋襄公自稱是個仁義之師,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厭詐,還屢次丟掉勝利的機會,說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勝。在春秋時期還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孫武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老子的《道德經》。春秋後是戰國,秦魏楚燕趙齊韓七國展開了一場和長達254年的大戰,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變法講了商鞅在南門豎一根三長高的木頭,說誰能把它抬到南門,就賞金10兩,過了一會兒,又改成了賞金50兩,有個漢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兩,後來人們都相信官府,秦國就變強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過是漢代很三國。漢高祖劉邦能大敗西楚霸王項羽,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要比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要比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要比領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而我只是善用這些人。劉邦寬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呂雉卻卑鄙狡詐,在劉邦死後擅自纂權,殺了劉邦的四個兒子,還立最無能的劉盈為太子。還有三國時代的董卓專制、曹操起兵、桃園結義、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

後面還有七本,講的分別是隋、南北、晉、唐、宋、五代、遼、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給大家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