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什麼是車隨筆

文學 閱讀(1.12W)

什麼是車,如今,說到車,如果不加修飾,只說一個“車”,指的就是小汽車。比如問你,有車嗎?那決不是問你家有沒有自行車,或三輪車,或大卡車,而是想知道你們家有沒有家用的小汽車。

什麼是車隨筆

中國語言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簡稱的製造與使用,而簡稱的頂級狀態,大概就是用一個字指代一種物事了。比如,說到“肉”,如果不加以修飾,就說一個肉字,那指的就是豬肉,雞鴨魚肉,大魚大肉,買肉了嗎,肉怎麼個價,他不愛吃肉,這裡之肉說的就是豬肉。這是豬作為人間一道菜,千百年來任人宰割且變著花樣烹調,香甜別人犧牲自己,長期不懈的修為,最終贏得人類對於肉類的稱謂上的獨家冠名權。其他動物儘管也為人類奉獻了肉身,但相對豬就有所遜色,牛肉羊肉兔子肉,總要在肉前特意說明,才知道嘴裡咬的是誰的肉,較之豬的“肉”少了些霸氣,透著不那麼正宗。同理可證,“飯”,如不加說明,指的就是大米飯;“面”指的就是麵條。如此云云不一而足。

簡稱形成的基礎是普遍的認可和長期的使用,如今這個新詞彙如噴泉的時代,簡稱也隨之如洪水了。可是“車”並不是新詞兒,甲骨文中就有那麼一個十分形象的象形字,兩個槓一個軸中間一個大軲轆,念車。自從這個車出世以來,幾千年了也沒有哪一種具體的車壟斷了這一個字的簡稱,總是要在前面加個說明的:戰車、貨車、火車、驢車、汽車、摩托車。車是個龐大的家族,分工明細區別也不小,如果單說一個“車”,很難認定是哪種。但這並不是說沒有一種車可以像豬肉那樣代表所有的肉,而是這種車還沒有真正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一旦它來了,就立即觸動了人們心中最軟的那一塊。小汽車進入家庭也就十來年吧,就這十來年,小汽車就完成了豬的千年修行,一躍而遮蔽了其他所有型別的車,成為車類的總代表,在人們的意識中佔據了“車”的地位。現在如果有人問你,有車嗎?你就不能反問,你指的是哪一種,三崩子算嗎,拖拉機、廂貨?夫如是就土得掉渣傻到腦殘,絕對不會有人再理你了。

車歷來就不單純是個交通工具,車身上的附加意義甚至比它的使用價值大得多。“長鋏歸來兮,出無車”。早在春秋時代,客居在孟嘗君門下的馮諼就把沒車坐看作待遇不公,倚柱彈劍大發其牢騷,這可能是有文字記載最早為了配車鬧情緒吧。“出無車”與“食無魚”同等重要,有沒有“車”是身份的標誌待遇的象徵,是成功人士必備的硬體,“車”就不僅是奮鬥的工具而昇華成為了奮鬥的目的。這個車就是小車。只可惜車雖然小距離我們卻彌足遙遠,馮諼之後的數千年,坐小車對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只是個奢望。我不知道外國人如何稱呼他們發明的這種交通工具,在英語中有一個很響亮的讀音“卡兒”,傳入中國就有了一個相當帶特色的名字:轎車。在“汽車汽車我不怕,我給汽車打電話”的時代,人們對於坐小汽車就已經心嚮往之,當著汽車開始進入一般人生活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普通人坐汽車的種種,最先是用單位裡的車,單位的車說白了就是一把手的車,要用一下全看他老人家或小人家高興不高興,於是就努力工作,好好表現,把他老或小人家哄得也高興了,龍顏一悅說聲去吧,就得了大赦般地坐進小車裡了,就能把臉露在眾親朋好友面前了,就能在光輝的'場合有個輝煌的亮相。稍後的是個人買車,先富起來的人哪怕不買房也得先買車,車是臉面,一個老闆騎著自行車聯絡業務,能談得業務成除非是有了鬼,好賴你是要開個車去的。車的重要性不再是快捷,車不僅是交通工具,它還標誌了一個人起碼的經濟實力和可信度。等到小汽車走入家庭便順理成章產生了有車族,這是個以經濟實力劃分的族群,是一個顯然已進入小康又起步邁向中產的豪邁群體,聽過有車族在一起談論車,內容是聽不大懂的,他們談車的神情就像當年北京人談論政治小道訊息,透著自豪和不屑,非本族人不足道也。

轎車的普及一下子激活了人們心中對於車的企盼,鬧了半天別的車都不能算是車,充其量也不過是為買轎車用來掙錢的傢伙什兒!夢裡尋他千百度,轎車不是車什麼是車!行,就是他了。一個古老的單音階名詞在短短十來年中實現了美麗的嬗變,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