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教育筆記-我是最後收拾好

文學 閱讀(1.05W)

區域自選活動時,有的在玩拼圖,有的在玩繃繃繩,還有的在看圖書。我們制定的規則是:遊戲結束後將物品收拾好後放進簍子,最後收拾好的小朋友將簍子端回活動室放在玩具櫃上。

教育筆記-我是最後收拾好

當教師發出“遊戲結束”的訊號時,波波將自己面前的拼圖收進盤子後,看見對面的丁卓還沒有收好,他又把放進盤子的拼圖拿出來。丁卓見此情景迅速地將面前的拼圖堆進盒子,又伸手搶過波波的盒子,然後立即將兩盒拼圖放進玩具簍,端著往玩具櫃走去,波波看見,立即衝過去。只見他倆互相爭搶著玩具簍,互相推搡,一直扭搶到玩具櫃前,還在搶著、爭著,嘴裡還念著:我是最後收拾好的。

面對如此激烈爭搶的場面,我默不作聲、不動聲色、靜觀其發展。這時有小朋友來報告了:“老師,他們倆在搶簍子。”見我沒說話,又有小朋友來報告了……聽到孩子們有的這樣說,有的那樣說,我發現波波和丁卓都不再爭搶盤子,而是低下頭站在那兒不動。這段時間是我有意留給孩子們的。我想讓這段時間在不經意中成為孩子們自我反思的過程。他們倆知道了爭搶的`結果是:別的小朋友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而自己卻成了真正的“最後”。他們爭著最後一個收完是為了獲得放玩具的機會,說明他們對規則是相當地熟知。這時,我開始反思原先制定的規則。對於此規則,表面上看只有收到最後的幼兒才能將簍子放在玩具櫃上,就因為這一條,孩子們才爭搶最後,不爭搶第一。這恰恰就是規則的缺憾所在。認為能做到這樣就說明自己能幫老師做事了,就是長大了,就是能幹的人。這是由於他們特定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體現所造成的。針對這一現象,我立即組織全班幼兒討論完善。這時,我說了第一句話:“第一個收好玩具的和最後收好玩具的,你們覺得哪一個才是最能幹的呢?”“我們覺得第一個收拾好玩具的是最能幹的”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我說的第二句話是:“在收的快的同時還要怎麼樣?”“還要注意愛護玩具”大家又是異口同聲地說道。這時我又補充了一條:收玩具時還要注意整理,不能亂七八糟。

孩子們通過討論對規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理解了規則的重點——收玩具要收的又快又好,而不是做事慢慢吞吞,不是收到最後。

為了提高孩子們對規則執行的積極性,我又將主動權交給孩子,問孩子們有什麼辦法。有的說發“五角星”,有的說送小禮物,還有的說送一個“槍手”的稱號。大家雖然說的都不一樣,但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給收得最快最好的小組一個最好的獎勵。最後,大家覺得“槍手”的稱號最好,就象“奧特曼”的感覺一樣,是最大力量的象徵。這時,我又提示大家,稱號最好能體現最快最好這兩點。經過大家的又一番討論,最後起了一個又好聽又神氣的稱號,就是“時速小神兵”。同時,孩子們還動腦動手設計了小獎牌的圖案。上面是一個解放軍在發射導彈的簡筆畫。在後續的活動中,通過大家的檢查、評選,給收得又快又好的小組中每個孩子戴上了大家共同設計的“時速小神兵”的獎牌。只見那幾個孩子的臉上都是笑得美滋滋地。

這雖是一件平常小事,我卻感受很多。過去遇到類似小事,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們提要求,但孩子是在被動遵守,是迫於老師的威信才這樣做的。今天,我引導孩子們自主討論制定遊戲規則,不僅使每一個孩子更加清楚瞭解了規則的意義,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們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