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關於教學的隨筆

文學 閱讀(2.65W)
關於教學的隨筆1

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匯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啟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絡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關於教學的隨筆

一、用懸念匯入

在匯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建立“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著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裡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匯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 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麼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裡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匯入

兒童的世界是獨特的。教學伊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意義”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說:“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的意義。這裡,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悅”氛圍,同時,美麗的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關於教學的隨筆2

國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年級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如何進行高一的化學學習呢?我認為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是先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要做好課前預習。預習時要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註。看完書後,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做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第二步是掌握聽課的正確方法,處理好聽課與記筆記的關係,重視課堂討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楚教材思路和教師講課的條理,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善於多角度驗證答案。第三步是課後複習應及時。課後複習時要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教師上課的內容回想一遍,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良性迴圈。第四步正確對待作業。學會獨立思考,認真做作業,以求理解提高。第五步是課外學習。要逐步掌握科學地學習規律,大好基礎,循序漸進,溫故知新。課外學習包括課外閱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等。課外學習能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與生產、生活聯絡起來,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開闊眼界,激發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

其次注重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由於國中化學知識遷移很少,抽象思維能力要求不高,所以國中學習更多地體現了思維的直觀性經驗,屬於經驗型邏輯思維。而高中學習更多地要求抽象思維,也就是要具有創新思維的意識,而不是根據經驗解決問題。現在的高中教材“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等欄目,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創新能力而設計的。另外,化學課外作業中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巧解習題,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正視初高中學習思維品質的差異,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和矯正我們的高中學習,選擇科學有效地方法,順利完成高中的學習任務。

最後一點事合理利用時間。高中學習任務比國中重,所以合理安排每天的學習、休息、娛樂也至觀重要。

總之,高一新生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整個高中的化學學習開好頭。

關於教學的隨筆3

學生的思維訓練角度來考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從知識結構入手,考慮教學概念與已學過相關概論的關係以及教學概念本身的特點,然後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考慮,能夠訓練或培養學生的什麼思維方法,創設切實可行的情境。下面介紹我在教學實踐中讓概念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生成的一些做法,供同行者參與。

1、通過歸納創設教學情境

國中代數,對新內容的學習較多地使用了歸納的方法,相當部分的運演算法則和運算律都是通過歸納出來的,即是從個別、特殊的事物探究總結出一般的規律,它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適合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它不僅適用於公式、定理、法則的歸納與發現,也適用於對某些概念本質屬性的探究,可以作為情境創設方法,以單項式概念教學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請同學們回憶,代數式是什麼樣的式子?(找幾個同學分別寫出幾個代數式)

分析:提問三五個同學,在黑板上寫出五個左右的代數式,其中可能有單項式,也可能有多項式,然 後 老師把其中的單項式選出,若個數不夠,老師可以把備課時事先準備好的單項式再補充進來,得到一組三到五個單項式的集合,為下面的探究作好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所研究的單項式大部分是由學生提供的。

問題2:認真觀察黑板上的一組代數式( 4a 2c , -2y, x3, 0.1m2 n3),說出這幾個代數式的特點,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分析:學生可能對“相同的地方”不太明白,老師可以給予提示,即它們之間在運算種類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思考、討論,朝著“它們都是數與字母的積”的方向努力。在此基礎上觀察出它們不含有什麼運算,也為以後學習多項式作好準備。

問題:同學們好好想想,-2、x,是不是單項式呢?

分析:又回到特殊情況,使學生懂得單個數、單獨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通過類比創設教學情境

一般來說,一個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之間往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對那些相近或相似關係的概念,因為它們有著諸多的相似,所以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類比的方法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方法,它是根據事物間的共同特性,由一事物研究另一事物的思維方法,可以作為概念教學的情境創設方法。下面以同類二次根式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回憶同類項的概念,寫出一組同類項,並指出這一組同類項“同”在什麼地方?

分析:由於同類二次根式與已學過的同類項的共同特點是“同類”,的所以在類比之前要強調“同類”的含義,只有弄清楚了同類項中“同類”的意義,再進行類比到同類二次根式才能產生思維的飛躍。

3、直接說出概念創設教學情境

概念教學的目的不僅在於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學習到某種思維方法,然而有的概念,它的定義象名詞解釋一般,這種概念的教學情境創設可直接給出其定義,然後讓學生分析理解定義的文字表述,從而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以多項式的項與次數為例加以說明。

關於教學的隨筆4

根據我最近對中國小教育資訊化現狀的考察,我發現絕大多數中國小對引進多媒體裝置比較歡迎,而對允許學生在學校上網則持反對態度,甚至不容許學生帶手機來校。多媒體裝置包括電腦、投影儀、螢幕、電子白板等,我國的電子書包實際上也是一種多媒體裝置,它與一般平板電腦的區別是,內部加裝了一些教學資源和學習工具,為了防止學生利用電子書包上網、玩遊戲,還特別設定了禁止學生上網的機關,老師們只希望學生利用電子書包和學校平臺上的資源進行學習,對學生通過網路自由獲取資訊和資源、與他人進行社會化交流不太熱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基礎教育界關注的是如何實現多媒體化、數字化與智慧化,而不太關注網路化。

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國中國小基本上是各地區各學校自己關起門來搞“資訊化”,重視的是如何利用多媒體和資訊科技提高學習興趣和改進教學質量,不太重視學校與社會的交流,不太重視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校之間的知識與資訊共享。其結果是形成了一個個以學校或部門為單位的“資訊孤島”,社會並沒有真正實現“資訊化”,因為資訊化的本質就是資訊與知識無障礙地流通與共享。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與我國以考試分數定招生的會考、大學聯考制度密切相關,學校和家長關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成績,對如何提高學生通過網路學習和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並不感興趣,反而擔心會影響學生的考試分數;第二、與我國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體系有關。各地區、各學校主要關注各自內部的“資訊化”,對實現全社會的資訊化缺少迫切感,國家在統籌各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還做得不夠。這無形中造成了資訊和資源的巨大浪費。

我以為,教育資訊化最核心的特徵是網路化。資訊只有流通才有價值,不流通的資訊毫無意義。而且,只有在流通的過程中資訊才會增值和更新。而要保證資訊流通的暢通無阻,則必須統籌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校之間資訊化建設的均衡發展,不要造成新的資訊壁壘與資訊鴻溝。如何讓我國教育資訊化走上正確的軌道,還需多方面的努力。

分享:

關於教學的隨筆5

化學新課程讓學生從生活走進化學、接觸化學、學習化學,結合國中化學教學,創設化學生活化課堂不僅可以密切化學與生活的聯絡,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體驗,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探究能力,有效落實新課標。

一、 捕捉生活現象,引入化學問題

因為許多化學反應和化學原理在生產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捕捉適宜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進而可以提煉出其中的化學問題。

例如,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後有黑色斑點;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很茂盛。這些奇妙的現象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後,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鋁和氮氣的性質。由於有了跟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絡的匯入,學生對於下面新知的學習就有了積極性,興趣自然產生。

二、 創設生活情境,感受化學問題

化學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它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的發展相關。

現行化學新教材內容的設計儘量貼近了生活實際,甚至手中的一張紙,撥出的一口氣都成了學生自己的研究學習物件,這樣的學習易被接受。

直觀的、有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更容易啟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選擇學生身邊的、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探索的問題、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素材,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

比如,家中的食鹽為什麼會變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質為什麼會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藍(紫白菜)怎麼變紅了?等等,通過大量具體的、真實的生活事件,引導學生感受體會了解化學問題。

三、 參與生活實踐,認識化學問題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是知識理解的延伸與昇華。

任何束縛學生手腳,只允許他們冥思苦想的教學方法是不科學的。只有讓學生充分進行生活實踐,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白所學知識的價值。

例如,結合空氣、水、酸、鹼、鹽等內容的學習,組織學生對本地區的環境狀況(飲用水、空氣、土壤等)、空氣的汙染狀況、汙水處理廠的流程和原理、周邊農村施用化肥和農藥的具體情況等進行調查.

結合無錫“太湖藍藻事件”、“白色汙染”等,組織學生關注新聞並從網上查詢分析原因 通過這些實驗和調查活動,運用化學原理積極展開思維,不僅使學生樹立綠色食品、綠色環保、綠色化學的意識;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去親自體驗,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就理解了知識,掌握了知識。

四、 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正確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初步樹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新教材努力從化學的視角去展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用科學、技術、社會相聯絡的觀點引導學生認識材料、能源、健康、環境與化學的關係,逐步培養學生形成綜合的科學觀和對有關的社會問題做出判斷決策的能力。

所以,化學教學不僅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學問題,還必須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化學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分析與解決,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化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到化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於教學的隨筆6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我們思考更多的就是如何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所學知識,但是我們深知學生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我在五年的國小英語教學實踐中,把打好英語基礎知識,培養初步交際能力作為國小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大量形式多樣的合作學習,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滿足學生個體內部的需要。我在英語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開展合作學習。

一、課堂中合作學習,各盡其材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基礎差的學生往往在課堂上就顯得消沉,於是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採用四人小組的合作學習方式,通過分角色朗讀、相互討論,這樣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活動能力較長時間地處於高漲、積極的狀態之中。同時,在四人小組活動中,學生間互相幫助,學習主動靈活,基礎好的帶基礎差的一同進步,基礎差的學生也有更多大膽練習的機會。在學習對話和故事時,個別小組竟派出了基礎薄弱的同學進行表演,而他們的表演也博得同學們的讚許。而且很多小組能充分體現集體智慧的力量,能聯絡自己已有的.語言知識,把原來的對話進行創造性地加工,使對話內容豐富多彩。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優越性。

二、課後合作複習,共同進步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得知,學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僅僅一節課四十分鐘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讓學生能及時消化當天所學的新內容,就要讓學生在課後及時複習操練。從一年級開始,我成立了一對一的學習互助小組,讓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學習差的同學,經過四年的合作學習,學生學習英語積極主動,易於合作,學生的聽說能力大大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合作意識也大大增強了。

因此,我認為合作學習不僅能滿足全體學生學習的個體內部的需要,而且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於教學的隨筆7

當前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在區教研室的大力推動下,已經營造並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各校正以實際行動紮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結合全區課改新形勢的發展要求,我校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資訊科技的功能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而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

我的觀點是: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和現代視聽工具和資訊傳播工具進行教育教學,擴大教學範圍,提高教學效率,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標誌。

關於充分利用現有資訊科技條件,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我主要談以下幾點嘗試與思考,與大有交流:

1、廣泛建立與家長的飛信、QQ群、微博、微信等互動式聯絡。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密切家校聯絡,遠端指導學生和家長明確學習要求,完成作業或前置任務,為教育教學提供有益的助力。並且通過收集反饋資訊,實現互動式因材施教。

鏡頭一:某家長收到如下飛信:“今天數學作業是《同步訓練》22頁解答題的第1題,挑戰自我第1題,第2題,整理在演草本上,注意規範書寫步驟。前置作業第1課。請家長督促。”

當家長每天能收到來自孩子的任課老師的飛信時,對於孩子在校各科的學習進度和要求瞭如指掌。家長能及時指導並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在培養孩子方面家校同盟瞬間交匯對接,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思考一:隨著網路互動式終端延伸至每一個學生家庭,遠端全天侯指導學生學習成為可能。利用資訊科技我們可以全面的互動式的指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了如指掌,使課堂上的交流與指導有更強的針對性。未來,隨著資訊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學生人手一個無線終端的學習方式成為可能,屆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將變得更加便捷且豐富多彩,在時間、空間上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充分的迎接新技術挑戰的準備。

2、通過鼓勵和引導學科教師製作和使用“微課程”,有效提升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我們學校還將“微課程”資源上傳到共享雲盤上,為學生自主遠端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鏡頭二:裴景娜老師為組長的生物教研組正在製作“觀察關節構成”的微課程。他們買回一條豬的前腿關節,小心剖開關節外的肌肉和韌帶組織,充分展露出關節的內部構造,一邊用手機拍攝,一邊講解,錄製出關於關節結構學習的視訊微課,最後用繪聲繪影軟體對視訊進行編輯加工,。一段5分鐘的視訊“微課程”上傳到共享的360雲盤上,不僅可供全體生物教師每一屆學生學習該內容時點選使用,也為學生課外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不限點選次數的課程資源。

思考二:建立豐富的網路課程資源將有助於未來實現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今天我們所提倡的自主學習,還稱不上真正意義的自主學習。我們只是通過“導學案”或前置任務單告訴學生學什麼、何時學、怎樣學、學多深、學多快、學多少,這一切仍然都是由教師掌控下進行的,學生仍然沒有擺脫被動接受的狀態。真正的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己掌控學習內容、時間、程度、進度、方式和節奏。不懂的問題可以利用網路資源反覆看反覆聽,直到明白為止,不受任何外在的強迫。當學習可以被自己掌控時,自主學習才真正的開始。未來,資訊科技使教師的職責發生重大變化,將不再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重在建設網路學習資源,培養學生掌握資訊處理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和共建學習資源將成為教與學的核心。

3、發展學生的資訊科技操作技能,拓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自主空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效率。

在今天資訊化課堂的大環境下,學生的資訊科技操作技能,學生的資訊素養已成為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更加直觀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側重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了學生的自主體驗,強化了學生的求索探究精神,並在合作進行的小組學習過程中鍛鍊了合作意識。

鏡頭三:生物學科閆亮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正在演示著自己和小組同伴一起製作完成的“西瓜蟲避光趨陰實驗”的DV視訊畫面。教師通過安排學生利用週末時間自行捉西瓜蟲並進行實驗,並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協作錄製實驗的過程,在課堂中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並且使知識的鞏固成為自然而然的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求知和進取的無窮樂趣!在課堂中學生展示著自己製作或觀賞著同伴完成的作品,學習的過程變得趣味無窮,怎能不提高課堂效率?

思考三:在當今資訊時代,科學技術已成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資訊化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總趨勢。在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教育勢必受到資訊科技的強烈衝擊。建立在基於資訊科技支撐下的全新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教育教學改革,必將成為新時代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關於教學的隨筆8

在國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化學,新奇的實驗用品、神奇魔術般的化學現象、奇思妙想的化學實驗,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求知的慾望,這是國中化學教學的良好開端。國中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學生學習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等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但上了高中,就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年級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他們能適應高中化學學習,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決定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那高一的化學學習如何進行呢?回首幾年的新教材教學之旅,我不斷反思、總結,化學新教材到底新在哪?我認為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化學的學習成績不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化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親其師而信其道”。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採用多種教學形式,以吸引學生。在教學上做個有心人,多思多想多留心。做好課前的準備,精心備課,即要備知識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的學情,以飽滿的熱情走上講臺,以精彩的表演感動學生,讓學生入迷。這樣的老師,這樣的情形,學生興趣能不高嗎?

第二、養成學生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會課前預習。預習時要看、想、寫,重點難點、不懂得要在書上勾畫。看完書後,閉上眼睛能獨立回憶一遍,把厚書變成薄書,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其次是要會聽課。掌握正確的聽課方法,聽課與記筆記兩不誤。重視課堂和同學老師的討論,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要敢於設疑,問為什麼?再次是會課後複習。課後複習時要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能把薄書變成厚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良性迴圈。第四會正確對待作業。獨立思考,獨立玩成。還要會課外學習。在課餘多閱讀課外的知識,多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等。理論聯絡實際,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開闊眼界,激發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

第三、注重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國中化學知識遷移很少,抽象思維能力要求不高,所以國中學習更多地體現了思維的直觀性經驗,記憶的知識較多,屬於經驗型邏輯思維。而高中學習更多地要求抽象思維,也就是要具有創新思維的意識,而不是根據經驗解決問題。現在的高中教材“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等欄目,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創新能力而設計的。另外,化學課外作業中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巧解習題,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正視初高中學習思維品質的差異,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和矯正我們的高中學習,選擇科學有效地方法,順利完成高中的學習任務。 第四、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的工作是一個良心活, 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要有敬業精

神,就必須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鑽研教材、鑽研教法鑽研學生的學情況,精心選題,注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使學生能通過化學課的學習,不僅能系統全面地掌握知識點,更能運用知識解決學習、生活和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歸納及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要做到有效教學,既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達到高效、實用,才能使化學課堂生動活波,真正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高一新生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整個高中的化學學習開好頭。

關於教學的隨筆9

在我接觸教學之前,我對教學觀念的定位是,只要老師在上課時把備好的教案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就算完成任務了。記得我那時候上國小時,老師都是到點上課,到點放學,就像是課程只是老師的任務,完成就好。但這並不意味他能夠把備課的內容傳授給我們,讓我們掌握。

直到一件事情改變了我的想法。上大學一年級期間,我兩個學期都去幼兒園當體育老師的助理,那時候我受益良多,幼兒園的老師能夠把學生像對待自己兒子那樣,用愛去教育他們,用愛去感化他們。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天性都很頑皮,但那時我看到的是,面對老師的上課他們都是服服帖帖的,我也因此特意去請教過幼兒教師其中的原由,老師只給了我一句話:用愛教學。

如果有人問我愛是什麼,我答不上來,有時候愛是虛擬的,沒有具體的事物能夠表明,但是我們卻能感受的到。

經過這幾天的支教,我知道就算再頑皮的孩子,如果能用愛去感化他們,他們也會變得很乖很聽話。我是上武術課的,他們剛開始都不接受武術課,因為之前他們上過武術課了,武術對他們已經不新鮮了。但經過我的開導和感化他們大多數還是接受了武術,並且學的很認真。所以說,用愛教學是教師的必備基礎,也是必備技能。

用愛教學,我們刻不容緩!

關於教學的隨筆10

在教學中,我發現國小生好勝心強,對參加競賽性的遊戲、情景表演、模擬活動等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在教學時把全班學生按座位分成四組,用 pear、apple、 watermelon 和 strawberry 四種水果分別代表四組,哪一組同學發言一次就在該組內加一顆星。看哪一組的星最多,就是當天的winner。累計到學期結束,看哪組得 winner 最多,老師給予獎勵。在教學 unit7 after school 中片語後,我就讓學生分別用 read 和 play 這兩個單詞進行片語比賽。開始比賽了,隨著一組組片語的板書,學生們的情緒漸漸被調動起來,個個爭先恐後,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接著,在集體朗讀課文中的片語後,我讓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就老師隨時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答對者給該組加星。我貫穿著整節課的各個加星活動,讓學生始終保持著對英語的關注,課堂效果明顯好多了。

以後,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經常設計些能讓學生多開口的活動,比如用所給的單詞造句;按不同要求改變句子;舉出同字母相同發音的單詞;並編一句話,看誰包含的指定單詞最多等等。每組學生都不甘落後,贏的小組個個神采飛揚,輸的小組同樣也不服氣,等待下節課的比賽。有時候,在臨近下課時會有兩或三組並列第一,我就加試一題,可以是有些難度的或課外的;也可以故意說得很快,學生需集中十分注意力的,再決出最後的 winner。一點兒也不亞於足球賽的點球。學生的學習興趣比以前提高了,作業情況也好轉了,我不免有些得意。

這樣過了兩個月,我漸漸發現贏的總是那兩組,而另外兩組中學習較差的學生不少或內向的學生偏多,因而總比不過別人。上課也開始提不起精神,看著那兩組學生漸漸無精打采的樣子,我非常著急,如果按照先前的規則進行比賽的話,只有是優秀學生多的一組獲勝,其他幾組裡學習積極性高漲的同學的情緒就要受挫。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思考再三後又增加了一條規則。第二天,我向同學們宣佈在搶答問題時,如果沒發言過的學生舉手,老師優先請他/她回答。這條規則對不善於舉手的那兩組來說,暗地裡有了優先權。隨後的課上,原先四個組中不愛回答或從未回答過問題的同學舉手明顯多了起來,連班裡最差的學生儘管還不知怎麼回答,在同桌的提示和催促下,猶豫再三後還是舉起了他的手。從此以後,每節英語課都能激發各小組的學習熱情,整個學期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

從這件事中我認識到英語老師不僅要認真鑽研教材,還要重視課堂教學管理。即包括教與學互動、情與知互動、人與景互動的教育方法。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用愛心去鋪設一條通往學生心靈的路,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他們,讓我們一同走進孩子的心教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