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怎樣提高小組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

生活經驗 閱讀(2.74W)

一、科學的分組

怎樣提高小組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

科學的分組對合作學習活動非常重要,它是有效合作的前提。根據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合理搭配,優化組合。因為這樣的分組有利於學生的優勢互補,使每個小組的學習資源相對均衡,同時能較好的發揮優秀學生在組內的作用,對學習困難學生有較大的幫助。

二、有序的組織

合作學習是相對於個別學習而言的。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要完成共同的任務,就必須與其他成員互相協助,有效溝通。要使這些溝通與合作取得效果,教師在課前就要進行有序地組織。

(一)規範操作與明確互助合作的角色任務

1.小組合作中,規範的操作是必要的。教師首先要制定一系列操作規範,有明確的合作要求,給予充分的時間,使小組間的交流能有序地進行。目標一定要可操作性強,尤其是對於年級低的孩子,要一條一條,清清楚楚,讓他知道每條完成後應該幹什麼。

2.教師要向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明確任務,讓每個學生明白只有小組的任務完成了,個人才算真正完成任務。通過小組

組長評分,激發每個成員的積極性。通過老師在聽取彙報時的加分,使小組間產生了比賽的機制,小組成員懂得團結合作。

3.合作學習不僅要求有專門化任務,還要制定支援有序完成任務的專門化角色。在一個小組中,必須確定一個能有效組織開展活動的人,即小組長。組長一般可以是相對固定的人選。對於小組長,教師應給予相應的任務和培訓,教給他們一些組織合作學習的方法。如組織者必須對要學習討論的內容非常明確,在學習中要顧及每個組員的實際學習情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能在組內進行一定的協調。同時,在全班交流時,每個小組要有中心發言人,即彙報員。中心發言人的角色可以輪流擔任,每個組員的機會均等。這樣做能在合作學習中消除權威,體現地位平等與機會均等。同時也強化了組內的合作意識。我還覺得老師可以重點指導一組,然後讓這組展示。讓其他小組學習,讓每個組員明白自己的任務。這個展示不僅僅是最後的彙報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把討論的過程展示出來。有了學習的物件,其他小組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掌握小組合作的技巧。

4、當一個小組全部彙報結束了,其他小組可以補充。這樣也是為了給小組每個成員發言的機會,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明白小組榮譽和個人榮譽是息息相關的。

四、恰當的評價

制定小組學習評價體系,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能大大提高小組成員的整體意識,淡化競爭、增強合作,提高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和實效性。在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往往側重於對個體的評價,即使是在小組的彙報時,有的教師也往往只對小組中心發言人給予評價,而忽略了學生表達的結果是小組整體合作努力所得,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組內成員的積極性。教師應明確對小組中心發言人的評價不應是對其個人的評價,而是對這個小組的評價,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組的整體感覺。其次,對小組的評價要注意不僅是對合作成果的評價,還包括小組合作的組織情況,每個成員參與的積極性等等。

(三)、排除障礙:在合作學習中,時常會有學生因為思維 以上只是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一些初步的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引領下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它的效果,需要我們教師認真思考,不斷探討。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由於是摸著石頭過河,難免要走些彎路。但只要我們在風風火火的校本研修實踐中多一份理性,多一點反思,新課程改革的路一定越走越寬

怎樣提高小組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 [篇2]

“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指導不到位,課堂組織的散亂,設定問題研究價值的缺少,學生參與面不廣等,致使小組探究常“浮在表層”或偏離正題,造成小組合作活動流於形式,看似“合作”得熱熱鬧鬧,實則徒有“合作”之表而無“學習”內容。眼下,幾乎所有的課堂,特別是公開課中,都會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但仔細分析,則能發現諸多問題,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表現一:有的看似全員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實際上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效果並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好學生的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沒有真正達到“合作”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的話音剛落,小組就積極展開討論。但是仔細觀察就發現有的小組都是優等生,討論積極,氣氛熱烈;而有的小組由於基礎較弱,無法展開討論,有的甚至乘機亂說話;此外,有的小組成員學習能力兩級分化嚴重,能力強的學生經常會喊:“老師,我們不想和XX一組!”,“老師,他不會說!”

《怎樣提高小組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